分享

全球第二大黄种人共和国,不但祖上都是中国人,还发现了自夏朝以来和中国通商的铁证!

 抱雪斋读易笔记 2025-04-26 发布于上海

俄罗斯萨哈共和国,总面积308万平方公里,比印度还整整大了10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却不到100万,相当于印度的1/1324,是名副其实的地广人稀。

萨哈共和国人口如此之少,当然是有原因的。

萨哈共和国的主要居民是雅库特人(雅库特语称“萨哈人”),是西伯利亚东北部极寒地区的主要原住民,目前约97万人分布于俄罗斯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及周边区域。这里的年均气温是零下40℃,冬季极端低温达零下70℃,全境范围内基本都是冻土带。

这么冷的地方,怎么会有人居住?

这些人是怎么来的?

简单回顾一下雅库特人的历史。

雅库特人是黄种人,他们并非西伯利亚冻土带的原住民。根据语言学和考古证据,他们的祖先原居于贝加尔湖周边的草原地带,以游牧和畜牧业为生。约10世纪起,因蒙古帝国扩张和布里亚特人排挤,被迫沿勒拿河北迁至西伯利亚腹地。这场迁徙前后持续了大约500年(10-15世纪)。

17世纪,沙俄东扩至西伯利亚,雅库特人遭到哥萨克骑兵镇压,被迫臣服并纳税。沙俄以雅库茨克为据点,将雅库特人驱赶至更北的极寒地带,并限制其自由迁徙。苏联时期,部分雅库特人因集体化政策被迫放弃游牧,转为矿工或定居农民。

总结一下:雅库特人是被迫从贝加尔湖畔迁徙到西伯利亚东北部极寒地区的。

贝加尔湖,就是汉朝时候苏武牧羊的地方。

贝加尔湖,自古以来就是匈奴的牧场范围。

雅库特人的祖先,当然是贝加尔湖畔匈奴部落的一支。

匈奴,是史有明文记载的夏后氏后裔。《史记》和《汉书》就都明确说: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

匈奴是夏后氏苗裔这个说法,靠不靠谱呢?

如今有了基因检测,答案很容易知晓。

雅库特人的主要父系基因为N1a2-L1022。2020年,《人类基因》发布论文《基因证据揭示蒙古匈奴铁器时代游牧民族的家族观念、平等性与征服意识》,首次在匈奴时期的精英墓葬中(位于蒙古中部的塔米尔乌兰霍舒墓地),确认其中一例单倍群为N1的个体与一个18世纪的雅库特人个体相关。这是人类学家首次在蒙古高原的古墓葬中找到近现代雅库特人的基因上游

单倍群N,是今天汉族中的第三大基因,和南方百越民族一样,是在古三海平原上起源的。

夏后氏的大禹,就是百越民族的始祖之一。

大禹的直系后代基因为O1,这是夏后氏的王族基因。

雅库特人祖先的基因单倍群N,应该属于夏后氏的诸侯基因。

根据夏朝留下来的唯一一部文献《夏小正》记载,夏朝时,有在春天“剥鱓以为鼓”的习俗。

鱓,就是扬子鳄。扬子江特产的扬子鳄,今天仅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浙江和安徽南部。

抱雪斋已经反复证明,夏朝早期和中期的王都就在扬子鳄分布的核心区浙江,有这个“剥鱓”的风俗当然不奇怪。

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是夏朝末期迁都后的都城之一,也发现了不少扬子鳄的骨板,实证了《夏小正》中以扬子鳄的皮制作鼍鼓的记录。

扬子鳄不仅被夏后氏带到了山西陶寺,而且一路北上,最远被带到了雅库特。

在雅库特的Khaspyt Yurdya墓葬中,考古学家发现了17世纪中叶的人类遗骸及陪葬品,包括一种名为“palma”的武器(长柄刀),其手柄部分覆盖有扬子鳄的皮。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墓中,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大量中国商品,包括早至6-10世纪的铜币,表明远在西伯利亚苦寒之地的雅库特人,始终与中国南方的祖地保持着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