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 今年跟你分享不久前读完的《疯狂的尿酸[1]》,有启发,也推荐你读读。 以前我总觉得,尿酸这事儿离自己挺远的。最多就是听周边人说「尿酸高会痛风」,所以潜意识里总把尿酸和关节疼画等号——没痛风发作的话,谁会特意去查尿酸呢? 直到最近翻《疯狂的尿酸》这本书,里面一个研究结果让我注意了:原来尿酸超标根本不是痛风小事。现在医学研究发现,尿酸竟是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甚至阿尔兹海默症的重要风险因素。 这感觉就像以前只看到冰山一角,现在突然发现水下藏着更大的「隐患」——原来我们的身体里,尿酸早就在悄悄拉响警报了。 被忽视的果糖与尿酸超标以前总觉得尿酸高是「海鲜配啤酒」的专属问题,直到深入了解才发现:高嘌呤饮食和酒精确实是两大推手,但还有个更隐蔽的帮凶——果糖,长期被我们低估了。 你发现没?这些年「果葡糖浆」已经是超多食物的隐形糖。从奶茶到软饮,从面包到果冻,随手拿起手边零食看成分表,十有八九能找到它的名字。商家爱用它,一是因为甜度高成本低(玉米淀粉酶解来的,比蔗糖便宜),二是它升糖指数低——不会像葡萄糖那样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很多人觉得喝果糖饮料不发胖、不升血糖,反而当成「健康糖」。 可《疯狂的尿酸》里的研究揭开了它的另一面:果糖进了肝脏,就像打开一台没装刹车的机器。我们知道葡萄糖代谢有「负反馈」(就像刹车),但果糖的果糖激酶没这功能,会一直疯狂催化,把果糖转化成甘油三酯(脂肪肝的帮凶)。更关键的是,这过程会疯狂消耗细胞能量,触发「能量不足警报」,激活一种叫腺苷单磷酸脱氨酶2的酶,把AMP(细胞能量原料)一步步变成尿酸的「前体物质」,尿酸自然蹭蹭涨。 最坑的是,果糖还会「骗」你的胃。我们的饥饿感由食欲刺激素(饿了就发信号:该吃了!)和瘦素(吃饱了就说:停!)控制。但果糖会干扰瘦素的「刹车功能」——你明明喝了一杯甜饮料,胃里没装多少东西,可大脑收不到「吃饱了」的信号,反而更想找东西吃。这就像给身体按了个「持续进食开关」,尿酸的原料越攒越多。 再说说酒精——它升尿酸的套路有三个:一是自带嘌呤,分解后直接变尿酸;二是抢肾脏的「工作配额」,肾脏忙着排酒精,没空排尿酸,尿酸就堵在血液里;三是加速核苷酸代谢(核苷酸是嘌呤的「上游原料」),大大增加了尿酸的产生。 不过尿酸这事儿,真不是光忌口就能解决的。睡眠不足会打乱代谢节奏,高盐饮食会影响肾脏排酸能力,糖尿病这类慢性病本身就会拖累尿酸代谢,久坐不动更会让身体「代谢变懒」——我最近读健康类书越多,越觉得「睡眠、运动、营养齐全」才是底层逻辑。 比如运动:中低强度的活动(像每天快走半小时)能让尿酸超标的风险降12%,要是能坚持高强度运动(比如慢跑、打球),风险直接降29%。这哪是单纯「减肥」啊,分明是大大降低了尿酸的风险。 你看,尿酸的麻烦从来不是「吃错一口肉」的事,它藏在我们每天的饮食偏好里,躲在熬夜刷手机的习惯里,甚至藏在「以为喝甜饮料不伤身」的认知里。 从生存助手到代谢负担总说尿酸「坏」,可它要是真一无是处,早就被演化淘汰了。其实在人类千万年的生存里,尿酸可是藏着「生存智慧」的「双刃剑」——只是被现代生活「用错了地方」。 先说说尿酸的抗氧化能力。我们身体每天代谢会产生氧自由基,尿酸具有还原性,它能直接中和这些自由基,保护细胞膜、DNA和蛋白质不被损伤。尤其是神经细胞——要知道人类能进化出复杂的大脑,尿酸可是默默出过力的。想象一下,如果神经细胞总被自由基攻击,咱们的智力发育哪能今日的水平? 再看免疫系统。正常水平的尿酸能调节免疫细胞的信号传递,既不让免疫力太弱,也不让它太活跃,免得攻击自己,引起自身免疫病。甚至连肠道菌群它都能「管一管」——通过减少肠道炎症,让有益菌更好地生长。 最有意思的是它伴随着我们人类演化。咱们祖先直立行走后,在大草原上找吃的可不容易,经常饿肚子。这时候身体做了个关键调整:尿酸氧化酶基因慢慢「罢工」了,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别小看这变化——在低钠饮食的环境里,尿酸能帮着肾脏「留住」钠离子,维持血压稳定;而水果的果糖能促使尿酸产生,悄悄激活脂肪合成通路,给身体发信号:「赶紧存点能量吧」这在饥荒年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必备技能。 只是时代变了——现在超市里零食堆成山,奶茶店开遍街角,我们不再需要「囤脂肪」,但身体还保留着这套「果糖→尿酸→存脂肪」的古老程序。这时候再大量喝含糖饮料、吃加工零食,尿酸就从「生存助手」变成了「代谢负担」——它还在兢兢业业发「存能量」的信号,可我们的生活早就不需要这些能量了。 你看,尿酸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东西。它是身体在演化中打磨出的产物,只是现代饮食和生活方式,让它的「生存模式」和「当下需求」严重错位了。 对待尿酸,或许我们也需要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解。 吃、检、动的健康策略说了这么多尿酸的「前世今生」,咱们最关心的肯定是:到底怎么健康?其实从日常小习惯里就能找到答案。 第一步:先管住「隐形糖」的嘴。奶茶、甜饮料、蛋糕甜品、快餐店的沙拉酱番茄酱……这些都是果葡糖浆的「重灾区」。下次买饮料时,别急着下单,先翻到背面看成分表——如果「果葡糖浆」「玉米糖浆」排在前几位,管住下单的手。实在馋甜口?换成新鲜水果或一勺蜂蜜,食用天然甜味剂,甜度够还没那么多健康风险。 关于水果,说句公道话:放心吃! 虽然水果里有果糖,但和饮料比起来,那点量真不算啥。你想啊,一杯鲜榨果汁可能用了3-4个苹果的果糖,可直接啃一个苹果,纤维能「裹」着果糖慢慢吸收,身体代谢压力小很多。更关键的是,水果里的维生素C、类黄酮(比如蓝莓的花青素、樱桃的花色苷)都是抗氧化高手,能帮着抵消果糖带来的尿酸「小波动」。所以爱吃水果的朋友,别因为「果糖」就缩手缩脚,每天两拳大小的水果,利远大于弊。 定期体检,把尿酸「管」起来。建议30岁以上、有家族史或经常吃高糖高油的朋友,每年查一次尿酸和血糖。如果发现指标偏高,别急着自己乱补,先找医生——有些营养素(比如槲皮素、木犀草素、DHA、维生素C)确实能帮着降尿酸,但得在医生指导下用。就说槲皮素,它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这酶是尿酸生成的最后一个步骤),相当于抑制了尿酸产生,但具体怎么补、补多少,得听专业建议。 多吃「粗」和「绿」,给身体排酸。膳食纤维是个「宝藏」——它像海绵一样吸住肠道里的尿酸,跟着便便排出去。所以每天至少吃够2拳蔬菜+1拳粗粮。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西蓝花、羽衣甘蓝、球芽甘蓝),它们富含萝卜硫素的前体分子,吃进肚子会变成萝卜硫素,能直接帮着降尿酸。 最后关注「友好食物清单」,平时可以多往餐盘里加:石榴(抗氧化)、蓝莓(花青素)、樱桃(花色苷)、西蓝花(萝卜硫素)、红洋葱(槲皮素)、核桃(DHA)、青椒(维生素C)、芹菜(膳食纤维),甚至香草香料(比如姜黄、肉桂里也有抗氧化成分)。 你看,控尿酸没那么难——少喝一杯甜饮料、多啃两口西蓝花、每年查次体检,这些小事串起来,就是给身体大大减负。毕竟健康这事儿,从来不是「突击战」,而是日常习惯。 — 健康从来不是「消灭问题」,而是「理解需求」。当我们开始用演化的眼光看尿酸,用日常的耐心调整生活习惯,那些曾经让我们焦虑的指标,终会变成身体与我们和解的暗号。 最聪明的养生,是和身体站在一起——它曾带我们穿越饥荒,现在,换我们带它适应盛世。 「脑、认知和健康」系列: 「#1 上瘾」「#2 休息」「#3 疼痛」「#4 多巴胺」「#5 神经递质」「#6 大脑之外」「#7 神经可塑性」「#8 用进废退」「#9 情绪」 ——💌 感谢你的阅读—— 期待你的回信(caiqiayghy@qq.com),分享你的想法。 分享给你最在意的人,为他们送上一点点帮助。 从日常开始一点点改善健康 阿颖 2025-04-22 References
|
|
来自: 昵称58395974 > 《尿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