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杂志 2006年第3期 自制活血祛瘀散治疗关节扭伤210例蒋新生 江苏省农垦肿瘤医院骨伤科 关节扭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常见有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扭伤, 尤其是踝关节扭伤较为多发。笔者根据20多年临床总结, 自制活血祛瘀散治疗本病210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1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30例, 女180例;年龄最大60岁, 最小10岁;多为急性损伤, 所有患者均有患处肿胀伴青紫热痛;病程最短20 min, 最长2 d;其中腕关节扭伤40例, 肘关节32例, 膝关节35例, 踝关节103例。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配制 红花20 g, 桃仁20 g, 山栀20 g, 细辛10 g, 冰片10 g, 地鳖虫20 g, 共研成细末备用。 2.2 使用方法 用面粉10 g, 鸡蛋清一个, 醋适量, 与上药和成糊状, 将受伤部位进行包扎加压处理, 2 d换药1次, 1周为1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肿胀消失, 患处活动无障碍;显效:局部轻度疼痛和肿胀, 活动时可稍加重;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痊愈160例, 占76.19 %;显效40例 , 占19.05 %;无效10例, 占4.76 %。总有效率为95.24 %。 4 典型病例 苏 × ×, 女, 35岁, 去河边洗菜时, 因青台湿滑导致右足踝关节扭伤。外踝局部肿胀、青紫、发热, 关节活动受限, 经X光摄片提示未见骨折征象。给予活血祛瘀散外敷4次后痊愈。 5 讨 论 关节扭伤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和局部瘀血, 以功能障碍为主。中医认为痛则不通, 通则不痛。方中生山栀有很强的止血作用, 外用能加速软组织的愈合;红花破瘀血;桃仁破血散瘀;细辛有局部麻醉作用和解热镇痛作用;地鳖虫有破瘀续筋接骨作用;冰片作用与樟脑相似, 在体外可用于神经痛或消除无菌性炎症。诸药配伍, 通过药物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治疗关节扭伤, 疗效确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