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福

 济宁文学 2025-04-27 发布于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得 福

作者:沐 青

                                    
2006年,得福在一家化工厂工作23年了,那时候就预想,工厂总有一天会倒闭破产,结果出现在2025年春节之际。

这家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化工厂,那时效益还算是比较好的。企业两年前(2004年)对外宣称人均收入800元,得福每月的总收入790元。随着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出现了许多新潮的词汇,得福所在的工厂不断更名,叫公司、总公司、集团,厂长改称经理、总经理、董事长。

“高薪养廉”,听起来就显得那么理直气壮高大上。得福所在的企业也响应政府号召实行了年薪制,经理每年几十万。“干活的不挣钱,挣钱的不干活”,据说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也是发展趋势。说明了脑力劳动的重要性。领导为自己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加薪理由。经理统领全公司,所以要拿企业最高的工资:实行年薪制,一年30万!反正是一人说了算,自己给自己定,想定多少定多少。经理对来企业参观访问的上级领导说:“工人没意见!他们都盼望着我领60万元才好呢,因为那样他们就能收入翻番了。”

经理大会小会讲:“我们是工厂,全厂3000多职工就是3000多个家庭,这3000多个家庭就指望着咱们的党员干部带领大家好好干呢!什么是好干部?光会节省不算本事,能挣会花才是能耐。我去参观老企业,单位效益不好了,找不到厂长,后来在劳动的人群里发现了厂长,渡过江、负过伤的老军转干部,他那一套过时了,搁现在不行了。你厂长经理塌下身子和工人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不算本事!你坐在豪华气派的办公室里,腰胯BP机,手拿大哥大,出入坐豪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那才叫本事!”

讲到这里,经理对自己特区南巡、国外长见识以及自己的口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借喝口茶的当儿,给大家留出了鼓掌的时间——这是从带队考察的上级领导那儿学来的。只是员工不谙世事、茅塞未开。经理便再次低头喝水,掩饰着不快和尴尬。接着煽哄“过去讲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干部都'该死’啊!从现在起,提高党员干部的福利待遇,加薪、分房!”这时有了掌声,在人群里稀稀落落的,是那几个跟的紧的、还有他的几个亲戚在摇旗呐喊。

由于企业效益不好,两年以后,也就是2006年,得福所在的企业没有涨一分钱工资,普通工人只能领到90%的工资。这时企业对外宣称的人均工资是1200元,这大概是被“高薪养廉”的干部年薪平均了的缘故。

过去,得福跟许多工友一样,在厂子外面的三里营小吃摊买煎包吃,一毛钱一个,10到15个就能吃饱,一顿饭在一块五毛钱以内。2006年春节以后,包子每个涨到了一角五分,社会平均工资提高了,物价也在飞涨,原来排队等包子出笼的热闹景象不见了,包子铺门可罗雀。听几位民工说,往前走二里地的五里营,有家“微山湖鱼汤馆”的鲜鱼汤味道不错,还挺实惠。

得福随即转战五里营,不知道以后是不是还要涨价。其实,得福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越往前走、离城市越远,价格也越便宜。再往前走就是八里营、十里营……三十里铺、四十里铺,得福会沿着这条古老的京杭运河一直走下去吗?

老运河长又长,水流千遭到苏杭。
因为那里有天堂!

作者简介:

沐青,一个在摄影、文学、书画边缘行走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