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行散记(2)

 老魏的新视界 2025-04-27 发布于甘肃

肖茹月 文

湖南自然景观,首推张家界。早在先秦时期,张家界境内已有土家祖先生息繁衍。开启旅游景点,和著名画家吴冠中至关重要。1980年元旦,吴冠中的散文《养在深闺人未识——一颗失落的风景明珠》发表在《湖南日报》上,文中盛赞张家界的美,称“为了探求绘画之美,我辛辛苦苦踏过不少名山,觉得雁荡、武夷、青城、石林……都比不上这无名的张家界”。

198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标志着张家界旅游开发正式起步。四十多年来,张家界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地球最美的“盆景”,人间最奇的仙境。乐山乐水,想必大多数人已身临其境了。尤其天子山的御笔峰石柱群,鬼斧神工,令人震撼。震撼之余,越发感觉人类的渺小,又增一份对神奇自然界的敬畏。类似的感觉,多年前在石林也有。石林是俯视,多了万石朝拜的意味。走出石林,看到工人们挖坑埋石,不知道现在改良成了谁的样子。

郴州东江湖是我国中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湖水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尤其是晨雾弥漫时,宛如仙境,被誉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我们去的时候,天气晴好,正赶上渔民撒网,距离太远,看不清渔民的模样,只看他穿着红衣,背面的山和水都是翠绿,构成一幅“轻舟荡漾波光里,银线抛掷入水乡”的美好画面。撒网捕鱼原本是渔民赖以生存的方式,如今间隔半小时撒网三次,供游客拍照观赏。渔民拿着微薄的工资,撒网成了表演,冷暖自知。好在水是温柔的,歌是甜美的。湖边漫步,总有一首歌曲循环播放,有点像徐千雅的嗓音。网络搜索,歌名是“湘南之水”,应该是为东江湖量身打造。凡有好山好水,都应该有一首好歌。这一首好歌,我希望是何沐阳词曲,徐千雅唱。偏执如我,几番搜索,果然找到符合三好(词好曲好唱好)的“梦里湘西”。何沐阳是湖南人,如同老魏写家乡百年梨园什川,羁鸟恋旧林,赤子之心,三日绕梁,挥之不去。

东江湖盛产翘嘴鱼,学名翘嘴鲌,很名贵,据说有延缓衰老之效。因为盛产,一条烤鱼才卖五元,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也是我吃过的最鲜美的烤鱼。

图片
图片

什川正走向世界(1)中国梨园的魅力

什川走向世界(2)黄河岸上梨苑花光

半条被子的故事(上)

习习等名作家走进什川中学播撒书香

皋兰软儿梨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组赴甘肃皋兰考察古梨园

兰州鼓子艺人大聚会  黄河之畔梨园雅韵赞什川

金城魏氏川五房三房家谱编审会在什川举行

【兰州民间故事】尕娃爷造飞机——光就没家把

什川农家乐美食推介:小院里烤全羊

什川农家乐美食推介:碧海蓝天老母鸡炖汤

《什川梨园序》

南行散记

下河里 我曾经的家

钱儿在苓柏树上呢....

魏家庄魏氏清明立碑祭祀仪式在皋兰举行

家族研究会该怎么办?(1)

家族文化研究会该怎么办?(2)兼听则明

家族文化研究会该怎么办?(3)德高望重

树亭立德 什川卫氏红崖沟祭祀先祖

和苏义秀《清明祭祖》诗

什川吊桥绽新容,大坡头路面铺修完工

尘埃掩埋不住的思念

金城魏氏(1)以德为本

金城魏氏(2)文化先行

金城魏氏(3)古镇风雅

什川网红桥呼之欲出

皋兰“梨韵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按下“快进键”

党报报道什川山村第一书记——尕年轻尽显大担当

看看新铺设的什川柏油路 红黄蓝交通标线流畅醒目

建议什川隍城渠恢复四辆车渠原名

兰州什川黄河大桥项目首对斜拉索顺利安装完成

春雪里的什川美景

扎笤帚

什川中国农民第一桥赋

什川景区景点源考

什川古梨园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部专家莅临考察

【魏孔连画乡土】丰收

【魏孔连画乡土】推磨

【魏孔连画乡土】耧种

【魏孔连的连环画】什川风俗

【魏孔连的连环画】金色记忆

●兰州非物质文化(连环画)

●元宵节 梨园社火闹新春

●什川鼓子传习所参加兰州庙会演出

非遗传承中 赓续文化魂

上车和车上

●什字里

●什川与海壕

●故乡在盆中

●丢失的摇船曲——十道河●“什川灯火”照亮幸福路●我和AI写兰州《软儿梨赋》

●什川童话(1)中微子

●什川童话(2)低处的村庄

●什川童话(3)大水盆地

●什川童话(4)鲁班造桥

●什川童话(5)女人和小狗

●什川童话(6)活着的鲁班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