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 笔:没有当官的天赋,就不要去当官……

 正义至上 2025-04-27

原创八斤草鱼八斤草鱼2025年04月09日 21:08山东

图片

有读者说,一听我提西门庆就是立马读不下去了,那咱就聊会《三国》。

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有这么一个桥段:

说是,曹操百万大军南征,东吴集团董事长孙权慌了,和公司高管们商议,该投降还是硬钢?

曹操带领百万虎狼之师,发誓要踏平东南,鸡犬不留、玉石俱焚,还要搞大乔、小乔,东吴集团高层上上下下,都开始打小算盘。

以张昭为代表的文官们,考虑到东吴地小人少,根本不能抗拒曹操,不如早早投降,投降之后,还可以去曹魏集团干个董事、高管,最差也混个中层,保住了饭碗,保住老婆孩子,只要有饭吃,跟谁干不是干?

于是,就发生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在三国时代这场超级论坛中,以张昭为代表的东吴投降派,将投降主义演绎的淋漓尽致,很不得立马跑到曹操跟下跪下,亲吻曹操的臭脚。

接下来,这群文官们,集体上书,表现出深谋远虑,老成谋国的样子,为老大孙权分析利弊,论证投降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一时间,东吴集团,投降论调甚嚣尘上,成了舆论主流。

孙权也拿不定主义,正在模棱两可间犹豫。

公司高层鲁肃和周瑜找到孙权,为他分析当下形势,陈述利弊。激励孙权,所有人都可以投降,唯独他不能投降。所有人投降后,都可以保住工作,继续发工资,养家糊口,但是你孙权投降了,一来董事长岗位就取消了,二来到了曹魏集团估计连个中层也够呛,三是更大的可能就是被嘎了,四是老婆孩子、土地人口,荣华富贵,都将毁于一旦。

鲁肃、周瑜分析完整个战争形势后,又主动请缨,担任三军统帅,带五万精兵,去抵抗曹魏百万大军,请孙权放心。

孙权听了两位心腹的话语,深受感动,于是,下定决心,不再投降,而是整军备战,与曹操一决雌雄。

之后,孙权召开公司全体高层政治会议,通报了抗曹决心,在会上,孙权抽出宝剑,“唰”将案角砍断,道:“谁在说投降,与此案同!”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赤壁之战,周瑜大显神通,一江烈火,将曹魏战舰冰船烧得片甲不留。胜利了!

赤壁大战胜利后,正常情况下,得召开会议,进行经验总结,论功行赏的。

按理说,以张昭为代表的投降派,出于一己之私,置国家利益不顾,大肆宣扬曹魏强大,扰乱军心,乱带节奏,制造舆情,影响决策,险些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应该对其进行严厉惩罚,罚俸降职,甚至开除公司团队,永不录用。换了狠一点的董事长,张昭等投降派应该蹲大狱,甚至嘎了的。

然而,孙权没这么做!

赤壁大战后,孙权隆重表彰了周瑜和鲁肃,高度认可了两人在公司发展的战略眼光和作战勇气。

对于“张昭”等这一众投降派,孙权虽然不满“张子布等人,险些误了孤家”,但仅仅就做了这一番评价,投降这事就翻篇了。

就这一点,可以看出,孙权作为董事长,是比较优秀的一个懂事长。

赤壁之战,关乎国运。

一来,孙权能够广泛采纳意见,公司高管们能够纷纷发表,对时局表达看法,体现出孙权的广开言路;二来,孙权在得到周瑜、鲁肃坚定抗战的建议后,能够察纳雅言,表现出其优越的辨别判断能力;三来,能够果断采纳周、鲁建议,并付诸实施,毫不优柔寡断,执行力很强;四来,不事后诸葛、秋后算账,没有追求投降派的责任,体现出孙权的心胸气度。

尤其第四条,很多优秀杰出的人物,都具备开阔的心胸和气度。

官渡之战后,曹操将手下所有大臣与袁绍暗通款曲的书信,全部予以烧毁,安定众人之心,和孙权如出一辙。

曹操的理由是,战前,与袁绍兵力悬殊,自己也慌的一匹,甚至也想跪下,更何况手下这些将士们了。毕竟曹魏公司首先是他曹家绝对控股,其他手下仅仅参股。于是,曹操从人性出发,将所有书信罪证毁灭。

在《乾隆王朝》中,四爷烧毁《百官行述》也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在职场上,尤其是在体制内,当官根本不需要什么水平,说什么“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能力越强”,这是不正确的。

其实,在单位上,有些人确实天生就是当官的料,心胸气度,为人格局,性格果断,善于执行,能够审时度势,为上级领导分忧解难,独当一面。但有些人,确实只是干业务的料,只能当牛马,干点具体工作可以,一旦干综合性的活,人玩人的活,确实干不了。

我觉着,在单位上,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当官的天赋,他很可能面对下属, “吆三三不中,喝四四不行”,优柔寡断,好谋不决,毫无领导魅力,还可能会被下属顶撞、腹诽。如果强行把他放在哪个位置上,简直如同把他放在火上烤。最后,自己本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工作也干不好,被上级领导鄙视、摇头,被下级小伙哂笑、嘲讽,甚至当面顶撞。那滋味可难受了。

所以,一个人在职场上,如果不具备当官管人的天赋,最后,就不要去当官,安安稳稳的当个小伙计,踏踏实实的干点具体工作,赢得一个舒适愉悦的心情,虽说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绝对不是最差的选择。

你就好比《三国》中袁绍,他就很不会当官。官渡之战前,手下第一谋士“审配”为他分析战局,建议不要正面硬钢曹操,曹操用兵如神,正面作战,风险太大。说,袁军粮食多,曹操粮食少,打消耗战,曹操要么饿死,要么投降。

袁绍以为“审配”看不起他,不如曹操,自尊心很敏感,感到受伤了,就大怒,把“审配”逮捕,投入监狱。并扬言“等战争胜利后,叫审配看看他的雄风”。

结果,官渡之战,袁绍大败。

按照孙权、曹操、四爷这些豪杰人物的做法,战后,会将“审配”从监狱中请出来,进行深刻反思和道歉,为下一步开疆拓土,延揽人才,听取建议。

然而袁绍兵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审配”斩首。

他自尊受伤,神经敏感,无颜面对“审配”,气急败坏,杀人灭口。

由此可见,袁绍这等人,就不是天生当领导的材料,就不应该当领导。他之所以能够当上领导,就是因为他背景深厚,家庭强显赫,政治资源丰厚,是“四世三公”。

最终袁绍公司被曹魏公司兼并,身死国灭,挺可惜的。

三国中,再一个例子就是刘禅,他倒是不想当官,但是他爹强行把他扶上去的,虽然有千古名相诸葛亮辅佐,但蜀汉公司最终还是被西晋公司兼并。

进了职场,大家都想当官,然而当官是需要天赋的,没有能力,当官是很累的。

事实上,进了职场,好像不想当官的同志,不是好同志。一是显得早早躺平,二是主动承认自己没能力,让人看不起,三是让上级无法以提拔为诱饵,激励他多干活,领导也不大喜欢这样的人。四是不当官没权力,身边冷清,没人请客送礼,没人提供情绪价值。

虽说如此,每个人都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不会当官,就不要去当官,做点具体业务,不担过多责任,自己也不受煎熬,也不会为了刻意表现自己有能力,而暗自吃屈,最后却邯郸学步,贻笑大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