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景昭——宋代院体花鸟的“升级版”,明代院体花鸟的“顶流担当”

 昵称40044036 2025-04-28
图片

边景昭,字文进,福建延平府沙县(今福建沙县)人。生平、生卒年月不详,仅知其于永乐年间担任武英殿待诏至宣德年间仍然供奉内廷,常常陪伴宣宗皇帝朱瞻基作画。

对于边景昭的画风,通过其流传至今的作品,我们可以作一个大概的判断:继承北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作品笔法细谨,设色浓艳,高雅富贵。

图片

明 边景昭《竹鹤(双鹤)图》 纵180.4厘米 横11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竹鹤(双鹤)图》描绘了一对仙鹤在竹林里悠然闲憩的场景。仙鹤毛羽顺滑蓬松,长脚纤瘦细劲;几株翠竹劲节挺立,婆娑潇洒;鹤、竹皆形神兼备。

在传统文化中,竹寓意高洁不屈,鹤具备超然仙姿,两者组合常有“双清”之意。此图画鹤高贵俊美,写竹萧然爽朗,整体展现出边景昭取法五代两宋院体花鸟富丽端雅的气质特征,也反映出明代早期宫廷花鸟画的主流风格。

图片

作品:《分哺图》 作者:边景昭 创作年代:明代 类别:绢本设色 规格:纵63.7厘米,横43.9厘米

有关边氏绘画风格的评论,清代顾复《平生壮观》在记边氏《花竹聚禽图》时认为其“得黄要叔父子遗意”。黄要叔父子即北宋初黄筌及其子黄居寀,黄氏父子所创立的工笔重彩花鸟画风,成为宋初“院体”标准体制。

图片

传统宋代“院体”

边景昭的花鸟画以工笔重彩法见长,传统渊源无疑来自宋代“院体”,

如清方薰《山静居画论》评:“边鸾(应作边景昭)、吕纪、林良、戴进,纯以宋院题为法,精工毫素、魄力甚伟,黄(笙)、赵(昌)、崔(白)、徐(熙)之作,犹可想见。”

明李开先《中麓画品》更具体的指出:“边景昭其源出于李安忠。”

图片

开创花鸟新风

李安忠是宣和朝画院画家,花鸟亦擅然而出,边氏出生地的福建,又沿续着南宋院画风格和元代边武、张舜咨传至闽地的文人水墨花鸟画风,趋于粗简劲健,故边氏也受到一定影响。

其成熟的花鸟画法即粗细相兼,妍雅并重。花鸟主体勾勒设色,工细妍丽,树石背景水墨皴染,简劲清雅,在工致华美中透出雍容浑朴气象,遂自成一格,开创了明代“院体”花鸟新风。

图片

边景昭花鸟画的艺术追求,既承继了宫廷花鸟画的传统特色,又掺入了明代皇室平民化的贵族品味,在取材、立意、构图、笔墨、格调等方面都有所反映。

图片

对边景昭花鸟画风格的评析,画史多有论述,也指出了他承宋人又有所创新、工而苍、妍而雅的艺术特色。如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曰:“边景昭十二禽,细绢横幅,中作老梅与勾勒竹,重着色。精妙而苍,亦雅。”顾复《平生壮观》记:“秋塘生趣,鸳鸯一双,一作下水形势,甚妙。勾染芙蓉水草,皆宋人法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