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搞反了!低头猫腰,功夫不高,还伤膝。 低架只是为了找到开胯的感觉,为了委中穴气通,踝关节松开。把腿部的气的通道打开。不是练腿部力量,所以腿部要松不要紧。 待支撑腿也能放松,三关气通以后,架子就会逐渐的升起来,恢复如常。当然,还是与常人不同。太极人“劲以曲蓄而有余”,各关口微曲135°,这就是武禹襄所说的“似松非松,将展未展。” 架子太低,是过分重视腿的力量。过分重视腿的力量,是不理解太极拳。太极拳不过是以腰丹为核心,把全身力量聚集起来,您都把力量给整腿上去了,那还走得动路吗? 太极拳极轻灵,是腿部力量往腰上聚。不是腰找腿!想想上边,“两肩松开,气向下沉,敛入脊骨,注入腰间。”是手找腰还是腰找手啊?怎么到下边就不明白了呢! 拿住丹田练内功,拿起脚来走路,才是太极正道。谁拿起脚来?腰拿!支撑腿的放松,是丹田吸起腿,而非腿支撑腰! 拿住丹田?怎么拿?敛入脊骨,注入腰间,腹内气足,鼓荡起来,如船鼓浪而来,鼓动四肢,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随心所欲的感觉。最近与人交手,脚步非常轻灵,不知不觉的就转到对方背后去了。 所以,武式拳的龟息功才是太极的真道。你看看郝少如、孙禄堂的拳照,架子都不低。 陈式架子低,杨氏拳架子升高,武式架子最高,步幅最小。故有“陈式是小学,杨式是中学,武式是大学”之说,不知道这句话您理解不理解。 我也打陈、杨,没有贬低那家拳之意。五大流派各有各的长处,上一篇文章刚说了陈式拳的长处。但各门各派也都是盲人摸象。没有人能弄得太极的全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