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唤醒泰州人的不是闹钟,而是这一口早茶,这是泰州人享受慢生活的哲学,更是泰州美食文化的王牌担当。 ![]() 泰州早茶文化 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 传承百年,历代淬炼 最终形成了 “一茶三点一面”经典格局 一茶,指一盏茶加一份烫干丝的组合,也就是俗称的“茶头”。 三点,指包子、蒸饺、烧卖这三样点心。 ![]() 烫干丝堪称泰州早茶的“灵魂”。要把这“灵魂”料理好,则是桩颇为“吃功夫”的事情。豆腐干变成丝,考验的是厨师的刀功,此等功法泰州人谓之“飘”,“飘”出来的干丝厚薄均匀。其次,烫的过程同样讲究,过碱水的时长十分微妙。 ![]() ![]() 鲜香金甲蟹黄包,碧绿透亮马兰头烧麦,皮薄馅厚肉蒸饺。更多的还有蟹黄汤包、秧草包、笋丁肉包、萝卜丝包、三丁大包、香菇青菜包、干菜包、虾仁蒸饺、糯米烧卖、千层油糕等。 面点开会,蟹黄包“C”位,海陵双绝粉墨登场。蟹黄是蟹黄包的核心馅料之一,在口中可以感受到蟹黄的颗粒感和猪肉的醇厚感,质地细腻,味道浓郁。秧草包的“清”是主题,观之清亮,闻之清新,食之清爽。五月伊始,春深半夏,蟹黄的鲜美与秧草的清甜,定会让你的舌尖和思绪陶醉一场美梦。 ![]() ![]() “一面” 鱼汤面 ![]() ![]() 鱼汤面全称叫鳝骨鱼汤面。泰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方培力在《泰州早茶这碗面》一文中指出:鱼汤的精髓在“熬”。熬鱼汤需要三种原料:鳝鱼卡、鲫鱼和猪筒骨。这鱼汤有鳝鱼卡的焦香,有鲫鱼的鲜美,有猪筒骨的醇厚。泰州老食客评价这鱼汤是“进嘴厚得得,下肚润胃肠”。 传统与潮流,泰州鱼汤面正在与时俱进,现在部分鱼汤面会选用鸡架子替代部分或全部替代猪筒骨,降低了脂肪含量,低脂期友好。 泰州有句俗语:“早上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仙”。在平日清晨,吃鱼汤面也是泰州人的头等大事,赶早去吃一碗品质上乘的头汤面,人间值得。 馋了吗? 还有呢! 泰州早茶被称为“早餐皇后”,这些食材取之于自然、忠实于原味,有150多个品种。 其中,包子有蟹黄包、肉包、菜包、豆沙包、萝卜丝包、秧草包、三丁包等,笼屉大,份量足。面有鱼汤面、麻油虾籽干拌面、雪菜肉丝面、青椒虾仁面、蚬子韭菜面等。 ![]() 靖江有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蟹黄汤包。 泰兴有宣堡小馄饨以及被称之为“泰州咖啡”的粯子粥。 兴化的“干丝”其实是古老传统制成的卜页,烫干丝时不要加碱,辅料中还要加入白糖,制作更为简单方便。兴化早茶中的粉丝肉圆、米饼夹油条、煮馓子也别具风味。 “姜堰早茶数溱潼”。古镇溱潼喝早茶历史也很悠久,早茶中的金丝卷、甜饼、咸饼、春卷、米糕、麻球、糍粑、水晶包等都很有地方特色。 太多了,说不完了 快来泰州吃早茶! ◆编辑:丁博言 陆思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