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平移教学设计
2012-03-30 | 阅:  转:  |  分享 
  
教学设计

题目 5.4平移 总课时 2 学校 红星一中 教者 郭晓敏

陈鹤鹏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数学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2年3月日—月日 教







平移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也是本套教材中引进的第一个图形变换。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等平移变换的基本特征;能够按照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利用平移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等。使他们感受平移现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学生对直观教学很感兴趣,本节课利用美丽的图案进行教学,又结合学生的动手画图,提高了课堂学习气氛,跟以往课比较,学生非常爱学,真正体会了学习的乐趣。 教











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知道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认识和欣赏平实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与他人合作交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运动变化思想、化归思想。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重



点 理解平移的定义及简单的平移作图。 难



点 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 课前准备 教师:三角板

学生:预习、三角板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情境导入

8分钟





















探索新知

25分钟 教师课本图5.4-1的图案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提出问题: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大小如课本图5.4-2的雪人?

(1)描图起什么作用?

(2)在书上和半透明纸画直线而且要求描图时,两条直线要合.这样做法起什么作用.

(3)就半透明纸所画的图形归纳,教师板书给出平移的定义.

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思考并回答问题.

(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学生描图,描出三个雪人图.学生在自己所画出的相邻两个雪人中,找出三组对应点:鼻尖A与A′,帽顶B与B′,纽扣C与C′,连接这些对应点.

观察这些线段,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

学生用平推三角尺方法验证三条线段是否平行,用刻度尺度量三条线段是否相等.

学生的发现:

AA′∥BB′∥CC′,且AA′=BB′=CC′























△通过问题要让学生认识到:图形整体移动后图形上的每一点都做相应的移动平移前后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应用新知

8分钟













小结回顾

4分钟









布置作业

1分钟













习题5.41题、2题

举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思考:教室的门打开或关上是平移吗?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何感受呢?













教科书30页习题5.4第1、2、4、5题 学生再作出连接一些其他对应点的线段,验证前面发现是否正确?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5分钟









探究新知

15分钟

























巩固新知

15分钟















小结反思

8分钟



布置作业

2分钟 什么叫做平移?

图形的平移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举例。









如何把一个图形平移变换后的图形表示出来?



例: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解:如图,连接AA′,分别过B、C作AA′的平行线L、L′,在L上截取BB′=AA′,在L′上截取CC′=AA′,连接A′C′,A′B′,B′C′.则△A′B′C′为所求画的三角形.















































献花(0)
+1
(本文系兰西县红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