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守护丽江古城最后的宁静【云之南旅行网】
2012-04-05 | 阅:  转:  |  分享 
  
守护丽江古城最后的宁静

【云之南旅行网推荐阅读】

9月24日,我们离开梦中的香格里拉,经过2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后,到达了素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之称的丽江古城。深夜漫步在古城街头,四方街的酒吧里音乐轰鸣,热闹的街市和拥挤的人群,让我们觉得如同来到了一座“不夜城”。

丽江古城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这里曾是茶马古道重镇和滇西北的经济文化中心。800多年前,纳西先民临水而居,因水创造了自己的宗教,同时也以水为线穿起了整座城。1996年,在经历了一场7级大地震后,这座千年古城向世人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地震后的第二年,丽江古城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时人们曾这样评价,它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因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而声名远扬。

一切的变化始于资本和市场进入之后,随着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云南的旅游出现了“井喷式”发展,游客大量增长,丽江很快变成一个喧嚣的古镇,商业繁荣兴盛让当地人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困惑——

在丽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10多年后,2008年,它被联合国检查组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虽然外界质疑声不断,丽江人却有着自己的理解。丽江的一位官员曾公开表示,丽江本来就是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是一个由商而起、因商而兴、经商而盛的城市,现在的商业还没有达到历史上鼎盛时的规模。既保留相应的商业气氛,又不至于过度开发,合理结合是必由之路。

许多丽江当地人认为,古城的原始居民应该也愿意同外地的游客一样,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如果只是单纯保留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和收入水平可能会倒退。而如果没有补偿机制,谁会去放弃享受现代化的美好生活而回到原始状态呢?

在古城里逛了一圈后,我们终于找到一个静谧之处——“丽江中国纳西古乐会”,这里有许多音乐发烧友,听众们可以欣赏到响彻千年的纳西古乐。晚8点,纳西古乐团的演员们夹着乐器登场,看着他们白花花的胡子,显得一个比一个更老。老人们身着织锦袍子,带着听众回到了尘封的岁月。

演出的下半场,80多岁的宣科先生出来主持了。宣科越讲越来劲,谈笑风生,听众中许多人都是冲着宣科来的。纳西古乐很好听,宣科的讲解更好听。宣科宣称:“只有我,既懂得纳西音乐,又懂得西方音乐;也只有我,才能把纳西音乐推向世界,在纳西和西方搭起一座桥梁。”

在丽江的第二天晚上,热情的宣科邀请我们完整地观看一场纳西古乐,并约好下半场与大家见面。一曲曲八卦、浪淘沙、水龙吟、步步娇,没有宣科的解说,纳西古乐的美妙完全无法知晓。直到演出快结束时,听众仍没见到宣科,主持人解释说,宣科身体不适,今天无法到场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有些为宣科担心,更担心纳西古乐的未来。

如今,纳西古乐以及其他的东巴文化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称其为“被保存下来的活化石”,但纳西古乐能否流传下去,不是宣科一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



献花(0)
+1
(本文系听雪楼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