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跟骨骨刺
2012-04-17 | 阅:  转:  |  分享 
  
跟骨骨刺

<正>处方:姜黄12克,赤芍12,穿山甲6克栀子12克,白芷12克,冰片3克。

用法:上药研细,醋调成膏状敷于患处,外用塑料薄膜包扎固定。夜敷日除,药干加醋。每料连敷3夜,1个月为1疗程。

疗效:治疗10冽,均痊愈。



病例:吴某,男,57岁,1983年4月23日初诊。左足跟痛伴左膝酸软3年余。赴省、县、医院治疗2载,迭经服药、穴位封闭、



三仙散外敷治疗中老年跟痛症92例

笔者在1995年6月~2001年8月间以三仙散外敷治疗中老年性跟痛症9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2例跟痛症患者均49岁~76岁,平均年龄625岁;49岁~59岁24例,60岁~69岁57例,70岁~76岁11例;单侧者51例,双侧者41例。12临床表现足跟疼痛,不红不肿,不能久行多走,患侧踏地艰难,在跟骨

后面内侧结节处有局限压痛,起病缓慢,可有数月至数年病史,体虚较胖之妇女及身体虚弱之男性易发,跟痛多为晨起开始,负重则明显加重,行走之后亦可加重。13X线检查X线跟骨侧位片检查对诊断本症有一定帮助,大多在侧位片上见到跟骨底面结节前缘有骨刺产生。2治疗方法21药物制作川芎6g,枯矾6g,威灵仙12g,仙灵脾12g,共研极细末。仙人掌12g,捣烂,合并药粉作药饼。22用

法先于患足疼痛处鞋底部,开一空洞,放入药饼穿用(不宜穿厚袜,可穿薄袜),每三日一换,连用三个月。



云南白药粉醋调外贴为主配合针灸治疗跟骨骨刺56例

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云南白药粉醋调外贴为主,配合针灸、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跟骨骨刺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31例,女25例;年龄45岁~71岁;单侧38例,双侧18例;病程最短5d,最长6a。均经X线摄片证实为跟骨结节处骨刺形成。2治疗方法2.1云南白药粉醋调外贴采用云南白药粉适量,用米醋调和后置于伤湿膏

(任何膏药均可)中部贴于足跟(底部),每日更换1次,10d为1疗程。2.2针灸患者取坐位,取同侧风池穴,常规消毒后取1.5寸毫针,针尖向同侧眼球方向刺入1寸,行提插捻转手法;同时,令患者跺足跟至疼痛减轻后拔针,不留针;又令患者仰卧,取水泉、仆参、绝骨三穴,常规消毒后取2.5寸毫针,其中水泉、仆参二穴均向跟骨结节方向刺入0.5寸,绝骨穴直刺0.5寸~0.8寸,进针得气后留针,并加灸,以患者感觉皮肤温热为度,约30min后拔针中药外敷治疗足跟痛386例

足跟痛是骨外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又称跟痛症,以往多认为本病是由于骨质增生或骨刺形成引起,治疗一般采用封闭和理疗为主,口服药物次之,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在1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药外敷治疗386例病人,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6例中,男126例,女260例;发病时间最短5d,最长者达10浕,以半年内者居多;年龄20岁以下20例,20岁~

40岁较多,占208例,40岁~60岁次之,占144例,60岁以上者14例;双足跟均痛者46例,单足跟痛者340例。2治疗方法21药物配制取中药丹参、红花、桃仁、生半夏、生南星、生草乌、白芷、白术各等份,将药物混合辗成粉剂,过筛备用。22用法将患足或双足浸泡于温水盆中,水温应偏高,浸泡时间约10min左右,然后擦干,取粉剂15g,用凡士林调成膏,摊于纱布上,趁热贴于患足,用胶布固定,并保持6h~8h以上每日一次,以临睡时为佳。



献花(0)
+1
(本文系贵州苗医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