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畜牧学整理
2012-07-04 | 阅:  转:  |  分享 
  
名词解释

生殖激素:直接调节生殖机能的内分泌激素,称为生殖激素

人工受精:是利用器械采集雄性动物的精液。经检查和处理后,在利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发情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技术。

胚胎移植:是将良种雌性动物配种后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也称为借腹怀胎。

品系:是指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在遗传学上。一般指自交或近交繁殖若干代以后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一致的后代。

风土驯化:当家畜引入新的地区之后,能按照新的环境条件改造自己的生理机能,逐渐适宜新的环境,不但能够生存、繁殖和正常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基本特征和特性,这种逐渐适应新环境的复杂过程,称为风土驯化。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分娩:是母畜借子宫和腹肌的收缩,将胎儿和胎膜排出体外的过程。

体热平衡: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使代谢产热量和从周围环境获得的受热量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称为体热平衡。

家畜环境:对家畜生存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称为家畜环境。

反刍: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简答题

骨骼生长的不平衡性和非等速性:

全部骨骼的生长情况,表现为生前的生长较多,生后则生长强度逐渐下降。

出生前四肢骨生长占明显优势,出生后不久,转而为体轴骨的强烈生长。

体轴骨的生长顺序是由前向后依次转移,而四肢骨则是由下而上依次转移。

三大遗传定律:分离定律连锁和互换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数量性状的一般特征:

表现为连续的,只能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测定,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分析归纳。

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不能真实遗传。

遗传基础是基因,但不是一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而是很多基因影响一个性状。

表现为正态分布,属于中间的个体多,趋向两极的个体越来越少。

生殖激素的种类:

根据分泌部位及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分为:

下丘脑的释放激素

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

胎盘的促性腺激素

性腺的性激素

子宫的前列腺素

人工受精的优越性

提高了优良种公畜的配种效能和种用价值

加速家畜品种改良,促进育种工作

降低了饲养管理费用

防止各种疾病,特别是生殖道传染病的传播

有利于提高母畜的受胎率

可以进行精液的长期保存

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普通畜牧学

绪论



思考题:

发展畜牧业对我国国民建设有何重要作用?

(1)促进农业持续协调发展

以牧促农是确保种植业高产、稳产的基础

畜牧业为农业生产提供役畜

发展畜牧业,可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有助于生态平衡

(2)为人类提供营养价值高的动物性食品

畜牧业可为人民生活提供肉食来源

禽蛋营养丰富,为人类优良食品

乳及乳制品所含营养物质完善,且易于消化吸收

(3)为工业提供原料,促进出口创汇

(4)畜牧业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5)为人类丰富生活服务



2.如何才能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分析海南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动物遗传育种

一.名词解释

1、杂交:不同品种或品系间的交配叫做杂交。

2、选种:就是按照预定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从畜群中选择优良个体作种用。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生长:是指家畜达到体成熟前体重的增加,即细胞数量增加和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它是以细胞分裂增殖为基础的量变过程。

发育:家畜达到体成熟前体态结构的改变和各种机能的完善,即各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形成。它是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质变过程。

风土驯化:当家畜引入新的地区之后,能按照新的环境条件改造自己的生理机能,逐渐适宜新的环境,不但能够生存、繁殖和正常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基本特征和特性,这种逐渐适应新环境的复杂过程,称为风土驯化。

品系:是指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在遗传学上。一般指自交或近交繁殖若干代以后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一致的后代。



二、简答题

1、作为一个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一)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二)较高的种用价值

(三)一定的整齐度

(四)一定的品种结构:地方类型、育种场类型、品系

(五)有足够的数量

(六)社会、政府或品种协会的认可,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2、简述动物骨骼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

(1)全部骨骼的生长情况,表现为生前的生长较多,生后则生长强度逐渐下降。

(2)出生前四肢骨生长占明显优势,出生后不久,转而为体轴骨的强烈生长。

(3)体轴骨的生长顺序是由前向后依次转移,而四肢骨则是由下而上依次转移。



体重生长的不平衡性和非等速性

(1)家畜体重的相对增长,胚胎期远远超过出生以后。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生长强度最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2)家畜体重的绝对增长,开始时日增重有限,后来又逐步加快,末期又重新变小,成年时停止。



4.分离定律的主要内容

一对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当具有相对性状的2个纯系杂交时,F1全部表现为杂合型显性性状,F1自交时,配子分离比为1:1,F2基因型比为1:2:1,F2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个体的比例为3:1。



5、自由组合定律的主要内容

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所决定的性状遗传,F1全为显性性状,F1自交时配子分离比为1:1:1:1,F2基因型比为(1:2:1)n,F2的表型比为(3:1)n,n为等位基因对数。



6、数量性状的一般特征:

1)表现为连续的,只能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测定,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分析归纳。

2)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不能真实遗传。

3)遗传基础是基因,但不是一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而是很多基因影响一个性状。

4)表现为正态分布,属于中间的个体多,趋向两极的个体越来越少。







家畜繁殖



生殖激素:直接调节生殖机能的内分泌激素,称为生殖激素。

胚胎移植:是将良种雌性动物配种后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也称为借腹怀胎。

受精:精子进入卵母细胞,二者融合成一个细胞——合子的过程。

分娩:是母畜借子宫和腹肌的收缩,将胎儿和胎膜排出体外的过程。

人工受精:是利用器械采集雄性动物的精液。经检查和处理后,在利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发情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技术。

初情期:雄性动物初次出现性行为和能够射出精子的时期.

性成熟: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和生殖机能发育趋于完善,达到能够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有完全的性行为的时期.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在动物繁殖上的应用有哪些?

临床应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在临床上的应用与促卵泡素类似,主要用于诱导发情和超数排卵以及单胎动物生多胎,并可用于治疗卵巢静止、持久黄体等症。与促卵泡素相比,由于PMSG的半衰期长,在体内消失的速度慢,因此一次注射与多次注射在体内的效果一致。但是,由于PMSG在体内残留的时间长,易引起卵巢囊肿。

生理作用:对雌性动物具有促进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形成的功能;对雄性动物具有促进精细管发育和性细胞分化的作用。PMSG对下丘脑、垂体和性腺的生殖内分泌机能具有调节作用。

前列腺素(PG)在动物繁殖上的应用有哪些?

临床应用前列腺素主要用于诱导雌性动物发情排卵、同期发情和促进产后子宫复原,并可用于控制分娩和治疗黄体囊肿、持久黄体、子宫内膜炎、子宫积水和子宫积脓等症。此外,还可用于提高公畜的繁殖力。

催产素的生理功能

催产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刺激哺乳动物乳腺导管肌上皮细胞收缩,导致排乳。

b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



精子和卵子受精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受精过程

(1)、精子溶解放射冠

(2)、精子穿越透明带

(3)、精子进入卵黄膜

(4)、原核形成

(5)、配子配合



人工授精的优越性及其操作程序

人工授精的优越性

1.提高了优良种公畜的配种效能和种用价值

2.加速家畜品种改良,促进育种工作

3.降低了饲养管理费用

4.防止各种疾病,特别是生殖道传染病的传播

5.有利于提高母畜的受胎率

6.可以进行精液的长期保存

7.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操作程序:采精精液品质鉴定精液的稀释精液的保存输精



胚胎移植的意义

(1)充分发挥雌性动物的繁殖潜力

(2)缩短世代间隔,及早进行后裔测定

(3)诱发肉用动物产双胎

(4)代替种用动物的引进



7.生殖激素的种类

根据分泌部位及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分为

(1)下丘脑的释放激素

(2)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

(3)胎盘的促性腺激素

(4)性腺的性激素

(5)子宫的前列腺素







家畜环境卫生

名词解释:

体热平衡: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使代谢产热量和从周围环境获得的受热量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称为体热平衡。

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环境中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在生物圈内发生迁移、转化的过程。



要使沼气顺利生产,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有哪些?

1良好的厌氧环境;

2适量的有机物;

3适宜的水份(1:1);

4适当的温度(20-30℃);

5pH值7-8(因有机物发酵过程中不断产生有机酸,若发酵液过酸时,可加入石灰等碱性物质中和);

6适当的C:N比例(25:1)。



为什么说低温环境对初生仔畜的影响更大?

低温环境对初生仔畜的影响更大。这主要是幼畜:

a.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

b.皮下脂肪较少;

c.皮肤较簿;

d.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较高。

所以,在寒冷环境中给初生仔畜或幼畜保温就显得较为重要。



高温对母畜繁殖的影响有哪些?

高温对母畜有较大的影响:

①影响母畜的发情

②高温会使母畜的受胎率减少。

③高温会影响胚胎各个发育阶段。

④对产后母畜也有不良影响。



5、高温对公畜的影响

①高温环境会降低精液品质。

②高温影响公畜的性行为。





6、温度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在于影响机体的能量转化率和进食量。

在寒冷环境中

家畜进食量↑,维持需要能量↑↑,日粮消化率↓,所以,用于生产的能量减少。

若温度继续下降,低温会引起家畜寒颤性产热,此时,能量消耗更大。

在炎热环境中

家畜进食量↓,维持需要量↑,日粮的消化率变化不大,导致生产力下降。

若环境温度继续升高,机体会出现热性喘息,此时机体的维持能消耗更大。



7、畜舍中的有害气体

畜舍里的有害气体大多来自畜粪、腐败饲料残渣与垫料,以及家畜自身。

氨硫化氢CO2CO



8、消除畜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措施

1合理设计畜舍,设置良好的除粪装置和排水系统。

2及时清除舍内的粪尿和污水。

3合理换气,将有害气体及时排出畜舍。

4加强畜舍的防潮和保温。

5合理利用垫料。

6给育雏舍、幼畜舍生火供暖时,必须设置烟道,并保证烟道内通气良好,以防CO和SO2中毒。









养猪生产

思考题:



猪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

性成熟早,繁殖力强,世代间隔短

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

杂食动物,饲料来源广泛

对环境温度敏感

屠宰率高,肉脂品质好

视听觉,生活和行为特点(一)听,嗅觉灵敏,视觉较差(二)群居漫游习性(三)性好洁(四)母性行为较强(五)后效行为



哺乳仔猪有哪些生理特点?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2.仔猪的消化器官的重量和容积小,消化腺机能不完善

3.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患病

4.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寒冷的应激能力差



影响育肥猪育肥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一)品种、类型及杂交组合

(二)营养因素及饲料

1.营养水平

2.采食量

(三)环境因素

1.有效环境温度

2.圈养密度和每头猪的占地面积

3.水质和供水量

(四)性别、初生重和断奶重

1.性别效应

2.初生重和断奶重

(五)饲喂方法

(六)疾病因素





如何进行饲养管理才能生产出高档次的猪肉制品?

肥育猪生产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养方式1.阶段饲养2.分性别饲养3.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养

(二)管理方式1.合理分群2.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3.调教4.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影响猪育肥的因素

(一)品种、类型及杂交组合

(二)营养因素及饲料1.营养水平2.采食量

(三)环境因素1.有效环境温度2.圈养密度和每头猪的占地面积3.水质和供水量

(四)性别、初生重和断奶重1.性别效应2.初生重和断奶重

(五)饲喂方法

(六)疾病因素









养兔生产

思考题:

家兔的一般生活习性有哪些?

昼静夜动,喜欢睡觉2、性孤独,合群性差3、胆小懦弱,警惕性高4、喜欢啃咬和打洞5、喜干燥,爱清洁6、自食软粪的行为

2、简述家兔的消化特点1、食草性

2、能够有效利用低质粗纤维饲料。3、能充分利用粗饲料中的蛋白质,有较高的消化率4、耐高钙

5、有一定的解毒能力

6、食粪性



另外,幼兔的消化道在发生炎症时,具有可渗透性,因此幼兔的消化道疾病症状严重,且常有中毒现象。



3、家兔饲养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一)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

(二)合理搭配,饲料多样化(三)定时定量

(四)调换饲料,逐渐增减

(五)切实注意饲料品质

(六)要注意饮水



4、家兔管理的一般原则

(一)搞好卫生,保持干燥

(二)保持安静,防止惊扰

(三)分笼分群饲养管理,严格防疫制度

(四)加强运动,增强体质

(五)每天仔细观察兔群(六)经常检查牙齿和足底

(七)夏季防暑,冬季防寒,雨季防潮



5.兔的解剖:麻醉致死剥皮去四肢去头









第六章养牛生产



思考题:



为什么对于初生犊牛要及时哺喂初乳,喂足初乳?

a: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吃初乳来获得免疫能力。

b:初乳中含有大量镁盐,镁盐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犊牛胎便的排出。

c:初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于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

d:初乳中有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也有杀菌作用。



什么是反刍?

反刍: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影响奶牛生产力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品种与个体)2、饲养管理条件3、产犊季节与环境温度4、年龄与胎次5、产犊间隔:6、干奶期长短7、挤奶次数与挤奶技术



饲料的营养水平对乳成分的影响有哪些?

营养不仅影响产奶量、而且也影响乳成分含量。

★日粮中添加脂肪可提高乳脂含量

★适宜的粗蛋白和粗纤维水平可提高乳脂率

★乳中矿物质与饲料中含量的关系不大

★乳中维生素与泌乳期日粮中含量有关













养禽生产

思考题



家禽生物学特征有哪些?1)卵生

2)体温高,新陈代谢旺盛

3)生长发育迅速,饲料报酬高

4)繁殖力强5)抗病力差、抗逆性差,对环境变化敏感

6)家禽的消化器官和特殊机能

7)群居性强,有啄斗行为

8)家禽保持着鸟类的一些原始特征

简述蛋的形成过程

各种禽蛋的形成过程是大致相同的,一般包括以下3个过程:卵细胞的生长、成熟和排卵,蛋的成形,蛋的产出。

1.卵细胞的生长、成熟和排卵这一过程是在家禽的卵巢上完成的。卵巢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髓质,外层为皮质。皮质上长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白色球状突起物,称为卵泡。每个卵泡内包含着一个卵原细胞,是卵细胞的原始体,发育成熟后即成为卵细胞。成熟后的卵泡,因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卵黄物质,呈现出黄色,所以人们常把成熟的卵细胞叫做卵黄。卵黄的大小差异很大,和卵黄达到成熟所需的时间长短有关。母禽进入产蛋期后越久,产出的卵黄也越大,在一个连产期中,第一个蛋的卵黄也较以后所产的大。

家禽的排卵周期比较固定,鸡、鹌鹑一般为24小时,鸭一般为25~26小时。如母禽卵巢机能旺盛,而输卵管机能不活泼时,就可能同时成熟2个或3个卵子,故形成双黄蛋或三黄蛋,在相反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无黄蛋。

2.蛋的成形卵黄(即卵子)脱离卵巢进入输卵管,通过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形成蛋白、膜和蛋壳。

(1)漏斗部(喇叭口)分为漏斗区和管状区两部分,具有很大的自由活动性,可使脱离卵巢的卵黄(卵子)被接纳入输卵管内。卵子在管状区与精子结合受精。

(2)膨大部(蛋白分泌部)这一部分的管壁厚实而弯曲,腺体发达,卵黄通过时被包上蛋白,在旋转前进中形成系带。

(3)峡部其功能是形成内外壳膜,把已经包上蛋白的卵黄包围起来。

(4)子宫部(蛋壳分泌部)具较厚的肌肉壁,能分泌出大量碳酸钙及少量硫酸镁等无机物,堆积而形成蛋壳。

(5)阴道部为狭窄的肌肉管道,开口于泄殖腔背壁的左侧,卵黄到达此处时,已形成一个完整的蛋,只待产出体外。

3.蛋的产出在脑下垂体后叶分泌的催产素和加压素的作用下,子官和阴道的肌肉收缩,阴道向泄殖腔外翻,迫使蛋产出体外。

家禽人工孵化的条件有哪些

温度鸡37.8度鸭36.8度鹅35.8度

2、湿度初期60%---65%中后期55%--60%出雏期70%

3、通风二氧化碳不超过0.5%

4、入孵位置蛋的钝端朝上

5、翻蛋翻蛋角度正负45度,没2h翻动一次。为了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是胚胎各部分受热均匀,增加胚胎运动,保持胎位正常。

6、凉蛋在孵化的15d--16d后进行,每天凉蛋2次,每次20-30min。可使孵化器内大幅度换气,间歇的降温可增强胚胎的生活力,增加后期生理热的散发。









第八章养羊生产复习思考题



羊有哪些经济用途?

(一)满足人民需要,改善人民生活

(二)繁荣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提高工业原料,促进工业发展

(四)养羊积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母羊初乳与常乳相比有什么特点?

具有较高的酸度,能有效刺激胃肠粘膜产生消化液和抑制肠道细菌活动,还有较多的抗体和溶菌酶,还含有k抗原凝集素,能颉颃特殊品系的大肠杆菌,初乳比常乳的矿物质和脂肪含量高1倍,维生素含量高20倍,含有较多的镁盐、钙盐,镁盐有轻泄作用,能促使胚胎粪排出。



羔羊的培育技术有哪些?

一、加强初生羔管理

(1)让羔羊早吃初乳,以获得母源抗体(2)做好羔羊卫生保健,预防羔羊痢疾

二、加强羔羊哺乳期管理(1)羔羊早期的饮食管理(2)羔羊的早期诱食和补饲(3)加强羔羊的管理,做好各项工作

三、正确断奶





种公羊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种公羊的管理应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每日应保持适当运动;

第二,每日的交配或采精次数不可过繁;

第三,注意日粮中钙磷的配比;

第四,不可任意拖长配种时期。























如有错,请勿喷



畜牧学重点整理人肉打字机----------大企鹅呕心沥血之作











献花(0)
+1
(本文系静默坊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