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六年级语文毕业综合测试题4
2012-09-18 | 阅:  转:  |  分享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综合测试题四

一、根据拼音,把正确的词语写在括号里。(5分)

wéijiānkuíwǘqipòjiǎnlòupáihuái

()()()()()

táozuìgéjuéyǒuhēiqìchálíngchén

()()()()()

二、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着(zhuózháo)陆投宿(sùxù)喷(pēnpèn)射看(kānkàn)守

应(yīngyìng)该处(chǔchù)理散(sǎnsàn)漫差(chāchà)距

三、按要求写词语。(8分)

1、写出带有“急”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含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分别能够和“浓厚”“浓密”“浓重”“浓郁”搭配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严”字组成四个词,填在句子的括号里。

干工作要有()的要求,()的组织,()的态度,()的纪律。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8分)

1、把下面句子写具体。(2分)

冬日的风真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面真平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2分)

问题:(1)(指需要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毛病、事故或麻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1分)

火箭排出的气体在空气中凝成了浓浓的烟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展开想象,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1分)

如果你种下的是汗水,收获的将会是无限的希望。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再各仿写一句。(2分)

例: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有的怀抱琵琶,有的翩翩起舞。

写一句关于夏日乘凉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诗词名句填空。(3分)

1、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2、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4、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

5、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轻舟已过万重山。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分)

1、“走投无路”、“再接再励”、“汗流浃背”三个词完全正确。()

2、“孩子”、“萝卜”、“脾气”、“馒头”四个词中加点的字都读轻声。()

3、“商量”一词中的“量”读“liáng”。()

4、“他快毕业了。”中的“快”是“将要、接近”的意思。()

5、“漫山遍野”、“漫不经心”、“漫步”中的“漫”意思各不相同。()

6、“照相”可以写成“照像”,“画像”不可以写成“画相”。()

七、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3分)

()河上还有一座小桥。

()月亮湾的后面有山,山坡上长着梨树和苹果树。

()河里,一群群鱼儿正欢快地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正倒映着青山、绿树、小桥。

()我的家乡在月亮湾。

()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火红的朝霞。

()前面有一条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八、填空。(12分)

1、“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他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人们:当事者常常会犯糊涂,而旁观的人反而看得很清楚。像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提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了________,接着________,妄图____________。卢沟桥战略地位重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具体时间是_________,卢沟桥拉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叙述的事件是发生在_______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生动地记叙了_____将军关心照料战火中受伤的两个_____孤女,并设法将她们_____________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的_____和____。日本人民称聂将军为“________”和“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24分)

(一)夜晚的实验(节选)

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了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在镜子上那样反向回来。蝙蝠用耳朵收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作出pànduàn(),灵巧地自由飞翔,bǔzhuō()食物。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2分)

2、造句。(2分)

一……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理解,给这段话画一个示意图。







(二)最大的麦穗(节选)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了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了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就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1、填空。(4分)

这段话主要写了弟子们__________。从_____、_____可以体会到弟子们摘麦穗时的态度是认真的;从______、_____又可以看出他们的眼光并不开阔;从______、_____还可以看出他们不能当机立断。

2、写出他们没有摘到最大的一穗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母亲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功成就成绩)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拢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直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

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已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___与母亲朝夕相处,___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丢弃放弃放松)。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靥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1、用“╲”划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2、在文中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⑴“他从显示屏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是因为()

A.他从显示屏看到了我,

B.他发现母亲多次没能把线穿过针眼。

C.他从显示屏的反射中发现了母亲没穿上线却没有惊动她。

⑵“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这‘孔’是指

A.针眼。

B.感受母亲对他的爱。

C.母亲对儿子的爱。

4、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3分)

⑴母亲很容易满足,是因为她只需要儿子帮她做点简单的事情。()

⑵儿子眼睛热了,是因为此时他太高兴了。()

⑶儿子能成为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主要来自他的天赋和勤奋。()

5、填空。(4分)

⑴文中有一个词生动地刻画了乡亲穿针线的艰难:_________

⑵文中能说明“如此简单”意思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

⑶他忽然深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是因为______________;母亲是一根穿针线,这“线”就是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部分。(30分)

1、修改下面一段话,注意用上正确的修改符号。(5分)

今年署假,爸爸带我游览了庐山。夏天的庐山真是美丽的季节。庐山的雾给我留下了生动的印象。他们变化无常,为庐山增添了几分色彩的神秘。是呀,云遮雾罩的庐山,怎能不令人留念往返。我爱庐山。

2、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25分)

小学六年,喜忧相伴。是快乐让我们高兴,是悲伤让我们难忘。所有这些是我们成长的经历,都值得我们去感激。我要感谢父母,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感谢老师,给了我关爱的启迪;感谢朋友,伴我健康快乐成长;感谢对手,让我变得更加坚强……请你以“谢谢你,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1

















献花(0)
+1
(本文系菊影秋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