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危害性
2012-11-27 | 阅:  转:  |  分享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危害性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可燃。摄入有毒。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受热分解释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对环境有危害。禁止3岁以下玩具含有被作塑的DOPPVC输血袋长期保存的血液后,伤员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在人体内,特别是肺部内发现有DOP存在。

1982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DOP的致癌性鉴定结论是:DOP是大鼠和小鼠的致癌物,能使啮类动物的肝脏致癌。由于其存在潜在的致癌嫌疑,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DOP可以经口、呼吸道、静脉输液、皮肤吸收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对机体多个系统均有毒害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因子。PVC医疗器械中的DOP释放到患者体内,对患者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尤其是处于发育早期和分化发育敏感阶段的儿童和孕妇。

2005年,德国埃尔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及中国的研究人员均发现,DOP对人体的危害比预期要高得多。小鼠联合遗传毒性DOP可穿透血睾屏障作用于生殖细胞,干扰正常的生精过程引起染色体丢失或断裂等染色体畸变.精子头部畸形由于精子头部畸形基本不影响受孕能力因而其对后代的潜在危害性可能更为严重DOP被欧盟归类为生殖毒性,并标记为有毒。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将DOP列入了急毒性,致畸形、致突变和生态毒性。





献花(0)
+1
(本文系yourwe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