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胆囊息肉治疗
2012-12-13 | 阅:  转:  |  分享 
  
胆囊息肉治疗



胆囊息肉治疗?胆囊息肉在医学上归总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有假性息肉与真性息肉之分。



假性息肉,也称非肿瘤性病变,约占胆囊息肉患者人数的八成左右。

这种胆囊息肉类型多为胆汁代谢异常引起的胆固醇结晶析出,属于良性病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胆囊息肉。除此之外,反复多次的胆囊炎症,在胆囊壁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的炎性隆起,叫做炎性息肉,也是假性息肉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真性息肉,主要包括腺瘤样增生、腺肌瘤、胆囊腺瘤等几种类型。其中,腺肌增生症有潜在的癌变危险,腺瘤则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

由于胆囊癌对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均不敏感,采用手术方法也局限于早期结果不错,总体来说相当不尽如人意,因此治疗起来困难较大。所以,尽早发现、尽早切除,成为这类型的胆囊息肉的唯一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如此看来,真性息肉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其在一定条件下恶变成癌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引起胆囊息肉患者的高度重视。



胆囊息肉治疗?一般来说,多发性息肉多为假性息肉,而单发性息肉为真性息肉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而胆囊息肉的治疗,要在分清楚息肉类型的基础上展开,因此必要时可借助一定的检查手段。

B超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胆囊息肉的方法。若B超检查结果示息肉有血液供应,则表明其为真性息肉,如果是广基的胆囊息肉则更要引起注意。

如果息肉较大,也可进行CT检查,对息肉良性、恶性的鉴别会有帮助。



胆囊息肉治疗?确定了胆囊息肉的类型之后,就是根据胆囊息肉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了。



胆囊息肉治疗1

对于那些多发性的息肉,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并且息肉直径小于1cm的:

应每隔半年复查一次B超,同时口服一些传统药物或者西药药物帮来治疗。

胆囊息肉治疗2

对于那些经常有右上腹部不适、钝痛却无反酸等胃病表现的,或者息肉直径超过1cm的单发性胆囊息肉:

应考虑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治疗3

对于那些B超描述为单发性的、宽基底的;息肉直径大于10mm的,病变短期内有明显增大清醒的,或者合并有胆囊结石存在的胆囊息肉:

应考虑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治疗。



临床总结,胆囊息肉治疗的具体方法,即应用的药物和手术方案主要有下列几种。

药物类

《护胆调息方。每日取1付,将方中的药材直接置于锅中进行浸泡,然后以大火煮至沸腾,再以小火慢煎30分钟。去渣取汁后服用。

乌僵薏四汤。每日取薏苡仁30克,连翘15克,白芍15克,白芥子10克,乌梅10克,枳壳10克,僵蚕10克,柴胡9克,法夏9克,三棱9克,甘草6克。上述各药材以水煎煮后服用。

手术类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分顺行性(由胆囊管开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胆囊底部开始)切除两种。胆囊息肉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献花(0)
+1
(本文系sejrklkl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