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足部给疗的相关疾病
2012-12-20 | 阅:  转:  |  分享 
  
足部给疗的相关疾病



足部是人体经络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祖国医学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即全身许多疾病可以从足而治愈。除针灸外,还有许多简单易行的足疗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足疗法。



一、关节风湿疼痛用川乌头(或草乌头)100克,樟脑10克,共研为细末,用醋调成弹子大小,置于足心(涌泉穴)踏住,足下放微火焙烤,温度以使人能耐受为度。同时用衣被围住身体,使汗出如涎,即生效。此法可治足部肌肉疲劳与足、膝等关节风湿疼痛等病。

二、手足疼痛用艾条或艾柱灸足掌凹陷处的涌泉穴,每次20~30分钟,每晚临睡前1次。有强身健体,防感冒,治手足冷痛之效。

三、高血压取桃仁、杏仁各12克,栀子3克,胡椒7粒,糯米14粒。共捣烂,加1只鸡蛋清调成糊状,分3次用。

每晚临睡前敷贴足心,次晨除去,每日1次,每次敷一足,两足交替。6次为1疗程。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方2:吴茱萸适量捣泥,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敷足底涌泉穴,次日晨起揭去,连续贴3~5次。

四、小儿口腔炎取吴茱萸10克,研成细末,用好醋调成稠糊状,敷于双足涌泉穴,外以棉布包好,48小时后去除。可治小儿口腔炎、小儿扁桃体炎、喉头痰鸣等症。



五、小儿外感发热用金银花、竹叶、桑叶、青蒿(后下)、薄荷各20克,煎汤洗脚。或用山栀子、吴茱萸按照3:2的比例研末备用。治疗时取药末以鸡蛋清调制成膏,取适量敷于足心,用药4~6小时发热即退。



六、热水浸涌泉穴治病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洗烫足部,或用热水泡洗双脚约15分钟后擦干,然后坐于床上,用右手把住右脚趾,左手掌握右脚心、前后、转圈搓,搓到脚心发热为止。再换另一则同样方法搓。此法对防治老年性足部麻木、发冷、水肿和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症有积极作用。



七、失眠朱砂3~5克,将朱砂研成粉末状,用干净纱布涂浆糊少许,将朱砂均匀黏附于纱布上外敷涌泉穴,以胶布固定。使用前先用热水把脚洗净,睡前贴敷。朱砂有清心、定惊、安神的功能。此法常用于由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者。



八、习惯性鼻衄大蒜去皮捣烂如泥,做成直径约4厘米,厚约0.5厘米的圆饼,贴于足心,而后以纱布固定。左鼻孔出血的贴左足心,右鼻孔出血的贴右足心,双鼻孔俱出血的贴双足心,敷蒜时间至少应持续4~5小时。

九、遗尿连须葱白30克,硫黄30克,共捣如泥,敷脐部、足心,以纱布固定,次日更换。本法仅限于儿童遗尿者。



十、其它疾患取苦参、土茯苓、地肤子、白癣皮、生地各30克、蝉退5克。煎汤洗脚,可缓解皮肤瘙痒。取桑寄生、苍术、艾叶、羌活、桂枝、当归各30克。煎水洗脚,可减轻关节痛、腰腿痛等症。取夏枯草、勾藤、菊花各50克。煎水洗脚,每晚15分钟,然后按摩脚心,可治老年性足部麻木、发冷、水肿及冠心病、高血压等。

















第1页







献花(0)
+1
(本文系文忠1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