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直面糖尿病
2012-12-29 | 阅:  转:  |  分享 
  
直面糖尿病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中华医药》。今天的节目,咱们要见三个人,但是说的呢,是同一个问题。要说这个问题,挺可怕的,它是全世界公认的死亡率最高的三大杀手之一,第一是癌症,第二是心血管病,第三就是它了,但是我们不光要说它的厉害,还得说说怎么对付它。这个问题,涉及人也挺多的,全世界有接近2亿人都为它烦恼,但是呢,我们要说的不仅仅只针对这些人,而是对所有的人都会有所帮助。这个问题,我告诉您,就是糖尿病,这三个人的故事现在就讲给您听。

【解说】眼前的这位女孩叫做王琳,从3岁就开始喜欢上体操运动,她最渴望的就是像自己的湖南老乡刘璇那样,成为一个体操世界冠军,让她高兴的是,经过5年多的艰苦训练,8岁那一年,她已经在体操运动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王琳】我得过奖状,还得过金牌,这是2006年得的,这是2004年得的,这个长沙市第六届运动会第一名。

【解说】怀着对体操的梦想,王琳从不放弃任何一次体操比赛的考验。

2006年3月5日,王琳正在为当年将要举行的湖南省第十届运动会体操比赛紧张备战,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这一天竟然是她最后一次的体操训练。

【王琳母亲】她说我做体操的时候,做那个难度大的动作,她说我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力气了。

【解说】王琳的父母本以为这是练体操累着了,可是第二天的课间操期间,她就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王琳】就觉得脑袋好晕的。

【王琳母亲】第三天慢慢那个眼睛就没有那么有神了

【解说】短短几天工夫,王琳的身体状况竟然急转直下。3月8日,她的父母赶紧把她带到了长沙市中医医院。

【王琳母亲】吃得很多。

【雷希龄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小便也多。

【王琳母亲】小便很多。

【解说】在了解了王琳近几天的基本情况后,长沙市中医医院的雷希龄医生觉得情况不妙,给她开了进一步检查的化验单

【王琳母亲】她是让做血糖检测,我想不可能吧,怎么测血糖呢?这小朋友?那我说我还是测一下吧。

【雷希龄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结果发现血糖很高,34点几,按照她小孩来讲,应当考虑可能Ⅰ型糖尿病,就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主持人】经过检测,王琳的餐后血糖是每升34.8毫摩尔,而正常人的餐后血糖应该是每升小于7.8毫摩尔,也就是说王琳的餐后血糖几乎是正常人的四倍到五倍,血糖如此之高,所以雷希龄医生怀疑她得上了糖尿病,而他说的Ⅰ型糖尿病,也叫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指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影响了身体内糖的分解代谢,导致血糖升高,大量糖从尿液中排出。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也就意味着王琳必须终身注射胰岛素,并且要预防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偶尔的身体不适,背后果真有这么凶险吗?

【雷希龄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当时一直拿着这个病例我在等她,我等得她回来决定能够住院的话就收住院,不能住院的话我再想其它方法给她治疗。

【王琳母亲】我没理他,我就走了。我只听说老人得糖尿病,没听说小孩子得糖尿病。

【王琳父亲】我也问了很多人,说她不可能是这个病,搞错了。

【解说】尽管不相信女儿是糖尿病,但是王琳当时的血糖检测结果,比正常人高出的太多,她的父母还是不敢疏忽大意,随后又带她去了附近一家大医院做检查。

【王琳母亲】说你做一个尿糖检测,做一个尿蛋白的化验就出来了。

【王琳母亲】又看了化验,说没事,我说没有事啊?他还说一句,这个病没有查出病因。

【解说】为了确定王琳是不是得上了糖尿病,他们一家三口还接受了遗传基因的测试。

【王琳父亲】说不是糖尿病,你家里都没有这样人得这个病,都没有遗传的,那不可能是糖尿病。

【解说】这次的检查结果,让王琳的父母彻底放下了心,不过,女儿身体非常虚弱,他们还是决定让王琳在家治疗休养几天。

【王琳父亲】认为是感冒。

【王琳母亲】我们就在家里自己买感冒、消炎的,有营养的21金维他,还有那个钙片都买了,我说让她增加一下营养

【解说】然而经过几天的休息和服药治疗后,王琳的体力和精神状态,丝毫没有像她父母认为的那样好转起来。

【王琳母亲】她说我还在害病,还没有好,她说我烦躁。

【解说】不能去上课,也不能去练体操,王琳变得越来越沉默。

【王琳】我又不知道哪时候把病治好,就想快点上学,快点学体操。

【解说】想着体操队友们都在加紧备战,而自己却无法参加,王琳又焦急又无奈。

3月10号这天,独自在家的王琳,做了一件让她父母怎么都想不到的事。

【王琳母亲】我一回来她就不做声,那个脸上满脸都是血。

【王琳母亲】满脸都是血,就说怎么了。

【王琳】我就觉得烦,所以就把牙扳掉了。

【解说】王琳扳掉了自己的5颗牙,这一举动,让她的父母极为心痛。

【解说】经过考虑,他们还是决定让王琳去上学,尽管那时候她的身体还很虚弱。下课后,他们还在王琳坚持下,带她去看了队友的体操训练。

【解说】可是,就在去学校的两天后,王琳的举动有了一些明显的异常。

【王琳母亲】一晚上至少8杯以上

【王琳母亲】一晚上撒尿那时候就有十多次了,平常只有两次。

【解说】王琳的这些举动让她的父母很担心,但最让王琳父母不安的是,小小的王琳,饭量居然越来越大。

【王琳母亲】就吃饭吃这么大的碗吃三碗。

【解说】可是,王琳的身体反而日渐消瘦。

【王琳父亲】二三十斤了,爱人抱着特别轻,燕子一样。

【王琳母亲】生病之前是四十六斤吧。

【解说】王琳的这些举动和身体变化,让她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

【解说】猛然间,王琳的母亲想起了前些日子在长沙市中医医院看病的情形。

【雷希龄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是不是有那种中医所讲的消渴病的那种症状,也就是讲糖尿病。

【王琳母亲】他说三多一少,能吃能喝能拉,他说少就是瘦嘛。

【解说】想想雷医生的话,又联想女儿近来的反常情况,王琳的母亲越想越害怕。

【王琳母亲】真的是糖尿病吗,莫非是那个大医院误诊了,我说明天再去看一下省人民医院的儿科。

【解说】然而,没等到第二天,就在王琳的母亲还在琢磨着这件事的时候,王琳就出事了。

【王琳母亲】老师就打电话来说,她说王琳好像头也抬不起来,睡在桌子上面,扶在桌子上面,她说你赶快来吧

【解说】王琳的母亲赶到学校后,直接把她送到了湖南省人民医院

【王琳母亲】我说但愿不是不是,我自己就这么说。

【解说】怀着一丝侥幸,王琳的母亲在等待医生的诊断结果,她仍然希望女儿得的不是糖尿病。

【湖南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贺湘铃】这个孩子的神志,神经系统她已经出现了那种浅昏迷的一个情况,严重的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主持人】一时间,王琳的母亲没法接受贺医生说的话,因为医生所说的酮症酸中毒,不是别的,正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如果救治不及时的话,会十分危险,也就是说王琳不仅得了糖尿病,而且程度已经相当严重了。一纸病危通知书,终于把王琳的父母拉到了这个他们不愿意承认的事实面前。

【王琳父亲】你不承认不行了,她已经是眼睛都睁不开,要搞火柴棍撑起来才能打开。

【解说】2006年3月13日,王琳终于被抢救过来了,可是,他们还不知道,需要这个家庭承受的,还远不止这些。

【贺湘铃】就是说她身体里的糖元很少的,那么她剧烈地运动以后就很容易发生危险.

【王琳母亲】她说要打一辈子的针,吃一辈子的药,她说因为她是搞体操的,她说不能做剧烈运动嘛,就标志着她今后不能再练体操嘛。

【解说】出院以后的王琳,渐渐地又恢复了往日的快乐,或许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经历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记者】你知不知道,你能不能练体操,以后?

【王琳】能,妈妈说病好了就可以练。

【记者】还要去练体操?

【王琳】嗯。

【解说】渐渐地,王琳学会了每天必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注射胰岛素,她每天都盼望自己的病能快点好起来,能重返体操台。

【记者】再去练是干什么呢?

【王琳】超过刘旋姐姐。

【字幕】目前,9岁的王琳仍在治疗中。

【主持人】其实,在中国,有大约四千万糖尿病患者,而像王琳这样患糖尿病的少年儿童总共就有七八十万,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承受的痛苦不言而喻,但是看看王琳手握针管那个从容劲,是不是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两给字呢,那就是坚强!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越来越低,这是病魔发出的挑战,我们要重视它,及早发现,更要坚强面对它,及早诊治,相信王琳会有重返赛场的那一天,同样也相信和王琳一样的小糖尿病患者都能够有健康的人生。洪涛在这儿也要帮包括王琳在内的所有糖尿病患者一个小忙,那就是送您一杯饮料,缓解您口渴难耐的症状。

【解说】这道叫做五汁饮的药膳需要准备:梨100克、鲜荸荠200克、鲜藕200克、乌梅100克、西瓜翠衣200克。

【主持人】这款饮料,用料普通,但是个个都有作用,就说这个梨和鲜荸荠,都是滋阴的,切中糖尿病的主要病机;而这个乌梅,它是个酸的东西,专家说了,酸本身就可以收敛,有助于敛汗和敛尿,能够使"三多一少"的症状得到缓解,而且有药理学研究认为乌梅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那现在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款饮料怎么制作。

【字幕】乌梅:敛汗、敛尿,调节血糖。

【解说】这道五汁饮做起来非常简单,首先将梨切成块,藕切成条,西瓜翠衣也切成条;将乌梅放进加好水的锅内,中火煮10分钟左右。煮乌梅的同时,将藕块、梨块、荸荠块和西瓜翠衣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打出汁。乌梅煮好以后,捞出乌梅,把乌梅汤倒进碗里,最后加入榨好的汁就行了,五汁饮每天喝三到四次,每次半杯到一杯,胃怕凉,容易腹泻的人慎用。

【解说】五汁饮里有梨,又有鲜荸荠,鲜藕,西瓜翠衣,中医讲,这都是养阴生津的东西,难怪能缓解口渴症状,可是您要注意了,这里边用的梨呢,最好要用青梨,为得是控制含糖量,不要用熟梨或太甜的梨。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特别节目《直面糖尿病》,细心的观众可能还记得,前边说王琳得了糖尿病的时候,说是叫做Ⅰ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没错,糖尿病其实是分很多种的,尽管控制不好的话,哪一种的结果都非常严重,但是其实患者人数最多的,目前最应该引起注意的,恐怕还是下面这种糖尿病,这可是需要全世界去认真面对的,当然了,也是这位谭先生要认真对待的。

【解说】1994年的谭先生,身高1米68,体重238斤,腰围3尺4寸。2006年的谭先生,身高依然是1米68,体重却降到了150斤,腰围2尺6寸。

从238斤到150斤,从三尺四到二尺六,少了88斤的体重、细了8寸的腰围,这让谭先生与先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然而88斤究竟是怎么从一个人身上减掉的呢,这还要从十二年前开始说起。

1994年10月,刚刚过了45岁生日的谭先生突然觉得身体很不舒服。

【谭先生】上楼,二层楼都走不动,人都晃,晕,浑身没劲。

【解说】起初谭先生并没有太在意,可很快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谭先生】把你渴得,就把那个,用那个碗喝都不解渴,就把你的嘴插在那个龙头底下喝都不解渴。

一宿你睡不着觉,你躺那儿就想尿,尿完躺那儿还想尿,夜间多达七八次,甚至十二三次。

【解说】喝得多、尿得多,这让谭先生预感到了什么,然而一天晚上在卫生间里的一个偶然发现更印证了他的预感。

【谭先生】尿出的尿来掉在地上以后,你脚踩在尿上就能把鞋粘起来。

【解说】看到自己的尿液居然粘得像蜂蜜一样能把鞋子都粘起来,那一刹那谭先生的脑子里闪现出了"糖尿病"这三个字。第二天一早他来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经过血糖检查,他的空腹血糖竟然达到了每升18毫摩尔,是正常值的两倍还多。内分泌科的仝小林医生确诊,谭先生得了Ⅱ型糖尿病,而肥胖就是他得病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正常情况下,人的餐前血糖不超过每升6.1毫摩尔,谭先生的这个值达到了18,医生最后判断他得了Ⅱ型糖尿病。和Ⅰ型糖尿病不同,Ⅱ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往往能够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胰岛素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导致了糖尿病,这种糖尿病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糖尿病,过去,这种病在中老年人中更多见一些,但有资料表明,目前全球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这种糖尿病,因为它的元凶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说简单点就是高脂肪饮食和不爱运动的习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体重超标。医学研究发现,Ⅱ型糖尿病和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胖人患Ⅱ型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三倍,每胖一公斤危险就会增加5%,而在Ⅱ型糖尿病患者当中有八成都是胖人。

但是肥胖也有不同的程度,那么究竟哪种肥胖是最危险的呢?而这个谭先生他又属于哪一种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按照我们中医的这种分法分为膏人、肉人和脂人。膏人就是大肚子,典型的大肚子,脂人,就是脂肪很多,但全身脂肪都是比较均匀的这种分布,还有一种肉人,肉人他的体重指数可能也是很高的,比如像这个健美运动员,但他身上主要是肉,肌肉,而不是脂肪。这三种人里边危害最大的是这种膏人,肚子大。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说内脏脂肪,皮下脂肪相对于内脏脂肪来说,内脏脂肪危害性更大,因为它对整个人体的代谢的影响会更直接一些。

【解说】很显然,谭先生属于典型的大肚子膏人,正是这大肚子下面的内脏脂肪,影响了他身体里的代谢,导致他患上了糖尿病

【主持人】有人说了,说肥胖有这么危险吗?另外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肥胖呢?是不是凭感觉就可以啊?其实判断自己是否肥胖有很多方法,其中体重指数就是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题板,您看,在这个题板上显示着体重指数的计算方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在中国一般认为体重指数在24到28之间,属于超重,如果要是大于28就属于肥胖了。那我们来算一算刚才我们在节目中认识的这位谭先生,谭先生的身高1.68米,他的体重是238斤也就是119公斤,那么算这个体重指数就是用119公斤除以1.68的平方,得出来的体重指数是42.2,这可远远超过了28,可见说谭先生肥胖是不容置疑了,那么肥胖引发糖尿病的谭先生又该怎么办呢?

【解说】尽管仝医生反复强调肥胖的危害,可谭先生却并没有把自己的胖当成一种病态。

【谭先生】没把这个当回事,有人说糖尿病不可怕,说一天我能吃,我就吃,我不在乎这事儿。

【解说】在内分泌科工作了二十多年,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仝小林医生似乎早就看透了谭先生的心思,除了为他开出辅助减肥的中药以及降糖药物之外,仝医生还开了一个特别处方--安排谭先生去糖尿病患者的病房看一看。

并不知情的谭先生来到了病房,很快他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谭先生】腿、脚,流脓、烂了,没法瞅,饭都吃不下去,有些锯腿的,有得尿毒症的,有眼瞎的,这都是糖尿病的综合征。

【字幕】糖尿病患者发生失明的几率比正常人高10-25倍

出现足坏疽或截肢的几率比正常人高15-40倍

心血管系统发病率与病死率高2-5倍

肾功能衰竭几率高17倍。

【谭先生】就想到啥呢,万一我如果到了这境地,完了。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仝小林】真正的治疗在于治本,那就必须要减肥,所以你减肥减成功了之后呢,你就可能使你的糖尿病得到大大的缓解。

【解说】深受触动的谭先生回到家里便开始了严格的减肥计划。

【谭先生】吃饭一天不超过六两粮食,锻炼每天早晨走5公里,晚上走5公里,坚持到现在。

【解说】从最开始走50米腿都会抽筋,到如今健步如飞,一小时走5公里,就这样谭先生风雨无阻地坚持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间,他的体重下降了,腰围缩小了,血糖也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正常了。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仝小林】我们再给他查,血糖已经降得非常好,而且把降糖的药最后减成半片,而且一直保持非常稳定,长期的稳定。

【主持人】观众朋友,我这里有一个统计数字,说体重每减轻一公斤,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就大概会延长3到4个月,如果要是按照这个数字推算的话,谭先生减掉了88斤也就是44公斤的体重,那谭先生的寿命就要比减肥之前延长十好几年呢。如果您也属于肥胖,在这儿我要提醒您了,一定要像谭先生那样去努力,改掉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科学锻炼,对症治疗,找回健康。洪涛也愿意再帮您一个小忙,教您一招,既能减肥,又能控制血糖。

【解说】做这道药膳,我们只需要准备:苦瓜250克,蚌肉200克,还有荷叶10克就可以了。

【主持人】我猜刚才您在看备料的时候,一定对那只肥硕的大蚌很感兴趣,您看就是我们现在屏幕上显示的。在这不妨向您介绍一下,那只肥硕的大蚌就是大名鼎鼎的象拔蚌,您平时在家做这道汤的时候,只要用普通的蚌肉就可以了,那今天之所以选用象拔蚌作原料,主要是因为它体积大,能够让您看清楚处理蚌肉的过程。因为这个蚌肉虽然味美,但是还要懂得怎么吃。

【解说】把象拔蚌从壳里拿出来后,翻过来就是这个样子了,里边那个珠子似的东西是不能吃的,要扔掉,虽然很可惜,但是这里面都是蚌的内脏,有很多即便煮熟也不容易消灭的病菌,所以不能心疼,一定要扔。然后把象拔蚌在热水里烫一下,这时候象拔蚌外面那层皱皱巴巴的皮就会起泡,用手一拉,皮就下来了,露出嫩滑的肉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可是不能错过的美味。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峰】中医学认为蚌肉本身就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好的食药两用的物质。它本身咸寒,能够滋阴清热,明目解毒,在古代就用于消渴病的治疗。现代研究也发现,蚌肉里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锌,而它本身就可以改善末梢循环,这样可以对治糖尿病患者的末梢循环的损伤。

【解说】接下来,把苦瓜去掉瓤,切成段儿。蚌肉片成薄片,这样能使它的口感更好。水烧开后先放荷叶,再放苦瓜,要煮3分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峰】实际上苦瓜这个物质,在近年来糖尿病的防治中是倍受推崇的。许多医生和营养学家都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苦瓜这种物质,就是因为它里面含有多肽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非常快速地降低血糖,有点类似于胰岛素样的作用,因此又称之为"植物胰岛素"。

【解说】3分钟后,等到苦瓜与荷叶八成熟,加入盐和鸡精,把荷叶捞出来,最后放入蚌肉稍微一烫就行,这样鲜美的蚌肉苦瓜汤就做好了。能减肥又能降血糖,全靠这里边的苦瓜。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峰】苦瓜中除了含有类胰岛素样的多肽类物质以外,它还有大量的高能的清脂素。这种物质可以迅速地清除血中的一些多余的血脂。这样的话有降脂减肥的作用。

【解说】我们再看一遍它的做法:做这道蚌肉苦瓜汤,我们需要准备:苦瓜250克,蚌肉200克,还有荷叶10克。

把苦瓜去掉瓤,切成段儿。蚌肉片成薄片,这样能使它的口感更好。水烧开后先放荷叶,再放苦瓜,3分钟后,等到苦瓜与荷叶八成熟,加入盐和鸡精,把荷叶捞出来,最后放入蚌肉稍微一烫就行了。

【主持人】这道蚌肉苦瓜汤,味道是非常的鲜美。不过,苦瓜虽然有很多的功效,但是它偏寒凉,要避免这一点,您在做汤的时候,可以加2到3片生姜,另外就是那些脾胃不太好再有就是孕妇最好要少吃。好了,我们继续说糖尿病的问题,您看这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真是有不少的好处呢,但有的时候,身体上的问题好解决,心理的痛苦难克服,可接下来这位,患糖尿病20多年了,不仅身体很好,精神也很好,那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解说】1985年,王新捷大学毕业没多久,当时的他外表潇洒,学习成绩优异,又分配在北京某机关工作,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个幸运儿,但是就在那一年,他被诊断为糖尿病。

【王新捷Ⅰ型糖尿病21年】特别是医生给我确诊以后,就非常紧张,想以后还要工作,还要谈对象,结婚生孩子,而且当时我一查出来就是Ⅰ型糖尿病,就要打针,这时候就经过很长时间,比较长时间的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解说】Ⅰ型糖尿病患者固然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但是,胰岛素可以救人生死,并不能解人烦忧,王新捷对未来的担心还是在漫漫黑夜里滋生蔓延。

【王新捷Ⅰ型糖尿病21年】很孤独,很寂寞,很空虚,非常难受,这个时候我就会想,那个时候接触朋友也比较少,会不会我有家人,我结婚了会怎么样,那个时候会有这样的想法。

【解说】可是,一个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的人,能够品尝到爱情美酒的滋味吗?

【王新捷Ⅰ型糖尿病21年】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很多人会给我介绍朋友,当时的情况来讲,因为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结婚。

【解说】在渴望与紧张的矛盾中,王新捷又经历了冬去春来,寒暑交替的三年,1988年的初春,在单位的一次活动中,28岁的王新捷,邂逅了一个似乎可以帮自己摆脱寂寞空虚的人。

【王新捷Ⅰ型糖尿病21年】她到我们单位去教健美操,然后她在上面跳操,我们下面有人学,我在旁边坐着,我进去看,最吸引我的地方,非常大方,气质也很好。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他就给我写信,希望能够加深了解。这个情况吧,我就同意了,我就给他打电话,我说行,然后他过来了。

【解说】最初的交往,两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展示给对方,王新捷根本没敢告诉李惠琳自己得病的事实!

【王新捷Ⅰ型糖尿病21年】因为当时有很多环境,环境的问题,人心里还是有一种需要自我保护的,隐秘的这种自我保护意识吧。

【解说】李惠琳和王新捷在见了几面之后,忽然有一天,李惠琳的一个同事找到了她,主动询问起她跟王新捷交往的情况。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我听说你谈朋友了,这小伙子可能有病,我说什么病,她说糖尿病,这人有病,怎么办呢?

【解说】李惠琳没有想到,眼前这个条件优秀的小伙子,竟然会和糖尿病联系在一起。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因为我以前我对一些小毛病我就觉得很反感,特别是胃病,想跟我谈朋友,他说他胃病,我就不想跟他谈了。

【解说】连胃病都会反感的李惠琳,怎么会接受自己的男朋友身患糖尿病的事实呢?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可是我心里头,我就觉得挺同情这个人的,因为从他各方面看上去,各方面都不错。

【解说】而就在这时,王新捷也向李惠琳坦承了自己患病的事实。

【王新捷Ⅰ型糖尿病21年】我比较平和的跟她讲,我得了糖尿病,要打针,心里会有担心,我不知道对方的心理是什么样的?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当时别人提这个问题,这个小伙子不能结婚,不能生孩子,我需要了解是真还是假。

【主持人】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会有各种并发症出现,而且有不少研究表明,糖尿病也有遗传倾向,对于准备婚育的年轻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的确会有心理上的影响。那么,王新捷会等到什么样的回答呢?

【解说】后来王新捷才知道,自从得知自己有病的消息之后,李惠琳就开始阅读一些关于糖尿病的书籍,希望能从原本陌生的世界里,找到可以让爱情继续的理由。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其实别人都家庭挺好的,真的,也有夫妻有一方得病的,别人生活都很好,打消我的顾虑了。

【解说】顾虑打消了,几天之后,王新捷终于等来了李惠琳的回答!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我觉得应该能够给他更好的关照,真的,我当时这么想的,我说我在他身边病情可能控制地好一点,这么想。

【王新捷Ⅰ型糖尿病21年】1988年8月15号那时候去结婚,那是心理上的一种浪漫吧。

【解说】日子一天天过去,结婚后的王新捷,坚持每天注射胰岛素,身体一直很好,但一次注射后,突然出现了危险。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突然就昏迷了,抽筋,使劲叫他的名字,王新捷王新捷。

【解说】李惠琳赶紧把王新捷扶到了床上。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一般的低血糖我知道,赶紧给他塞糖,这次嘴都闭着,你没法给他吃东西。

【解说】眼看王新捷症状越来越重,妻子开始着急了。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突然间就直了,僵在那儿,好像人不在那种感觉,当时我害怕了。

【解说】着急害怕的李惠琳赶紧又拨打了急救电话。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中间给我打电话,我们在路上呢,堵车,我更急了。

【解说】救护车一时半会来不了,糖块又喂不进去,情急之下,李惠琳尝试着冲了杯蜂蜜水,喂给王新捷。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他身体动了,有点感觉了,当时我心里就缓过劲来了。

【解说】原来,王新捷突然晕倒的原因是胰岛素的注射不当引起的严重低血糖,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经历了那次意外之后,李惠琳开始尝试着帮助王新捷注射胰岛素。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拿着针不知道怎么弄,扎进去也是,怕他疼,或扎进里面太深了。

【王新捷Ⅰ型糖尿病21年】动不了手,都哆嗦。

【王新捷妻子李惠琳】后来他说没事,你扎吧,就慢慢扎进去了,半天扎进那个皮里头,肉里头。

【解说】也正是从那次意外之后,妻子还特意为王新捷准备了一张急救卡,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王新捷Ⅰ型糖尿病21年】上面有进行糖尿病急救的一些基本知识,另外有你个人在医院的病历,还有你第一召唤人,你的家属的联络方式,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尽快地给你很多帮助。

【解说】时间到了1992年,他们的爱情结晶也平安地来到了这个世界!至今,他们的儿子身体一直非常健康。

【主持人】事实上,也有不少资料显示,无论哪一类型的糖尿病病人,经饮食、药物、运动等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满意的控制,之后,是可以结婚、生育的。虽然糖尿病有遗传倾向,但是父母只有一方为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得病的几率是非常小的,而且所谓会遗传,也是遗传的是一种易感体质,而并不是糖尿病本身,易感体质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注意饮食、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能不发病。

【解说】从1985年到2007年,22年来,面对糖尿病的威胁,从一个人抗争,到和妻子并肩战斗,再到一家三口共同对抗,王新捷的抗糖生活不断增添着新的内容。不仅如此,在1992年,王新捷还牵头成立了北京第一家糖尿病青年沙龙,帮那些和自己有同样经历的糖尿病患者解决了很多困难。

【主持人】从医学角度来说呢,糖尿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而糖尿病的可怕其实并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在于糖尿病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只要血糖控制在一定水平,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而且生活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王琳的故事中学习坚强,从谭先生的故事中悟出努力,从王新捷的故事中体味关爱。这正是我们需要的面对糖尿病的态度。



献花(0)
+1
(本文系sn飞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