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议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与提升思考
2013-02-20 | 阅:  转:  |  分享 
  




浅议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与提升思考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教育体育局张喜燕





摘要: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现状入手,结合目前学校管理与校长领导力实际,提出校长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信息化领导力。



关键词: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全面实施,很多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都已初具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学校现有人力、物力的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效益,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要不断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给学校的管理、决策、服务和评价等信息化领导力提出的新要求,关键是如何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一、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

1.校长对信息化领导力的认识不足。多数校长认为信息化领导力就是校长的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以及把信息技术用到教学中去的能力,而对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规划、资源分配,信息化给教师、学生、学校带来的巨大机会,能否充分利用信息化来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往往只重“技术”,而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变化等“非技术”性因素却关注不够。

2.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低。目前,在学校推进信息化进程中,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低的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首先,校长缺乏对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决策力。由于自身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满足于原有的教育理念和领导方式,对教育信息化的前景和发展了解不够,对信息化缺乏科学的认识,很多校长保留着原有的、静止的思维模式,对信息技术所引发的学校管理的多维性变革(来自学生、社会、以及学校内部的)没有一个主动而敏锐的洞悉力,甚至是漠不关心。有些校长缺乏果断力,在遇到变革时顾虑重重,怕出差错、不愿改变,以致于在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机遇面前裹足不前,错失良机。有些校长甚至还凭借个人的“热情”与“经验”,不讲究科学的领导规范与策略,不能使整个学校建立起一个大家都认可,并愿为之共同奋斗的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愿景,所以,在学校的信息化进程中,许多计划难以真正实施,不能领导学校向所规划的方向前进。

3.校长对团队信息化领导力的发挥不够。当前很多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主要表现为校长个人的领导能力,校长与其他领导、教师之间只是一种典型的“命令—执行”关系。校长在领导学校的过程中,把权力过分地当成了学校管理的法宝,不重视发挥团队的影响力和执行力;但在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校长的权力却主要表现为一种非法定的权力,其强制性是十分有限的。另外,一般情况下中小学的管理团队通常是由一个校长、一个或多个副校长以及一些中层领导组成,它是一个有机的团队,如果这个团队产生的权力失衡或者意见、见解不一致,则容易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和执行效率。经常会出现副手互相推委,不愿承担责任,不愿做决定,将所有的领导工作推给校长一个人,这样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校长团队领导力的发挥,对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和日常管理工作都不利。

4.现行机制束缚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发挥。在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下,校长权力运行机制多表现为一种以等级权力体系为载体的科室化层次结构。然而,在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的今天,这种结构只能使领导活动按照从上级到下级的这一单一路径运转,不仅领导者与下属的沟通因为体制的力量而受阻,而且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鸿沟也导致了领导结构的僵化。具体来讲,校长权力机制中的人、财、物等权力的不明确,学校社会环境的相对复杂,以及学校管理与评价的社会标准的不够完善、不够合理,且相对封闭,这种领导体制的缺陷容易造成学校管理上的形式主义,容易造成校长的决策和执行策略与实际脱离,在管理过程中影响沟通、激励、决策和监督等领导环节的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束缚着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



二、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思考

1.正确理解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是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前提。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深层次应用。通过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理解,我认为校长应该扮演四个角色。即教育信息化素质的高层者(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在多变的现代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校长要把教育技术意识、信息素养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规划、课程整合、教育技术评估和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学习和掌握,要考虑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校长只有具备高信息素养,才能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担当合格的领导角色并发挥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的践行者(校长要身体力行地运用信息化手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教师。校长要高举拳头振臂一呼“前进”,而不是挥着鞭子“赶牛”)。教育信息化的评估者(校长要对学校的教育技术规划和评估进行考量,要对学校信息化投资进行系统思考,要将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考虑,要将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衔接。)、教育信息化的开拓者(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热潮中,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是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关键,校长的系统规划能力、信息化教学和课程改革领导能力、教师专业发展领导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深层次应用。此外,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还表现为敏锐地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不是自然生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校实际管理中自觉修炼、积极践行的结果。提升领导力,贵在自觉,重在行动,悟在反思)。

2.终身学习是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核心。校长深邃的思想从实践中来,从学习中来,即从读、思、研、写中来。读是积累,思是加工,研是发现和提升,写是总结。校长要适应时代潮流,唯有学习,才是唯一出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因此,校长要树立终身学习观,通过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习中既要有纵向的学,认真学习中外教育史,将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继承下来。又要有横向的学,学习当代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实际,吸收其精华。既要系统地学,研读教育专著、哲学专著、文学专著、政策法规,不断提升文化修养和自身修养。又要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学习型的校长才具有广博的学识魅力、思想魅力和人格魅力,才能用广博的学识开启员工心灵的窗户,才能以深邃的思想引领教师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愿景,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3.发挥个人及团队的影响力是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关键。一个好校长应该是一个睿智的学者,是一个有魄力和魅力的优秀者,是老师们学习的典范。除此之外,校长更需要将人们团结起来,将个人的才能、创造力和精力投注到团队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绝大多数校长处于相同的一个发展平台,但因硬件、软件的不断变革,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变化,促使校长一个人无法应付和应对所出现的新状况,这时,就必须让自己去发挥个人的魅力去带领一支优秀的团队,让这支团队在实施过程中去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帮助团队成员掌握教育信息化工作战略和方向,提高团队成员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胜任程度,使校长团队成员不偏离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以达到信息化的正常化开展。

4.创新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是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保证。教育的创新,首先是制度的创新。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现象依然存在,还存在着部门职责不清、条块分割、统筹协调困难、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同时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也会给学校带来一系列的变革,很多教师还不适应这种变化,也不是很乐意地接收并付诸于行动,这就需要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来进行约束和管理,才能使学校在实施信息化上既有目标,又有要求,既有检查,又有落实。校长要做好制度制定的策划者和谋略者,机制的建立既要有利于信息化的愿景的实现,又要有利于信息化的具体实施。机制应该是对实施过程的一种动态的管理,同时也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构建四种机制:“培训机制、评估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从实施信息化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使老师们在实施的过程体验成功感、幸福感。

总之,信息社会日新月异,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学校的校长,只有不断地学习、持续地变革,才能以超强的领导力引领和支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建中.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提升.网上查询

2.刘向东.教师是农远项目发挥最大效益的关键因素.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2)

3.任冬梅.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新要求:信息化领导力.中小学电教,2008(9)

























5









献花(0)
+1
(本文系上善若水zxh...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