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5 杜甫诗三首(石壕吏)
2013-03-26 | 阅:  转:  |  分享 
  
长江一中九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石壕吏 课型 综合课 主备 杨春艳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10月26日 小组 编号 【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整体感知诗作。

2、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作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4、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怀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难点预测】 重点: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诗作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知识链接】 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在他从洛阳到华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疯狂拉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环节及时间分配】 学习内容 学生笔记栏 独学

5分

















群学

20分



























小结

5分





检测

10分



























1、写作背景解说:



2、你认为哪些字词需注意字音或字形?





3、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要点提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1.诗中描写兵役苛酷的句子是:



2.描写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3.差役与老妇情态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是:



4.表明老妇已被抓走的句子是:



5.老妇的致词是一气呵成,跟差役没有关系,对吗?请同学们补充差役的语言(补白)。



6.老妇的致词从内容上可分为几层?请概括出层意。







战争只会给人民带来数不尽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反对战争,保卫和平,让白鸽飞遍全球,让世界铸剑为犁,让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幸福之中。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文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写作背景是“______之乱”,这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人发动的叛乱。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

5.“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





6.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理由。



【教与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