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复方牛蒡子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2013-05-25 | 阅:  转:  |  分享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

!"#$$%&’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



通讯作者:王海颖;

+,-



%()./)(()$&



01234-



53678349467

.

’!

8":234-#;"2

复方牛蒡子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王海颖陈以平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牛蒡子合剂(牛蒡子与黄芪醇提取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

用复方牛蒡子合剂(治疗组

)

例)和科素亚(对照组

(

例)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程均为



个月,并比较两

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糖水平、脂质代谢、尿蛋白等,观察复方牛蒡子合剂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

<%=>?

,对照组为

>/=(?

。治疗组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尿蛋白、尿白蛋白和脂质代谢等方面均较治

疗前有明显改善(

!!%=%/

);对照组仅尿白蛋白一项治疗后有改善(

!!%=%/

),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

无显著性。结论复方牛蒡子合剂具有减少

(&8

尿蛋白、尿白蛋白、改善餐后血糖和脂质代谢等作用。

关键词复方牛蒡子合剂;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0$-.12#&(-#%345+.4&-567#-5!.04.8$9:+8%-8);+%-#<#=-8+@A!B

C3419467



DC0!E41F467"#$%&#$’(%’)+,’-./0123



"#$%&#$’



456457



’(>%-#,+""GH,IJ,:8,,K,;:"KD"2F"L6MNIL;:LHAI;:4O4P:LI,



NAO



;"6H4H:,M"KNIL;:LHAI;:4

36M,:836"-,P:I3;:"KQ3M4PAH:I373-LH2,2GI363;,LH



46:I,3:467M43G,:4;6,F8I"F3:89#<-5.9)RH467

NAO:":I,3:)F3:4,6:H54:8M43G,:4;6,F8I"F3:8936M;"6:I"-,MG9(F3:4,6:H:I,3:,M54:8S"H3I:36



:8,

:8,I3F,L:4;;"LIH,53H2"6:8HK"IG":87I"LFH



;8367,H"K;-464;3-H92F:"2H



G-""M7-L;"H,



-4F4M2,:3G"-4H2

36MLI463I93-GL2465,I,"GH,IJ,M36M;"2F3I,M#?)8"-)+8,:":3-,K,;:4J,I3:,46:8,:I,3:,M7I"LF53H

<%=>?584-,46:8,;"6:I"-7I"LF>/=(?#+8,H92F:"2H



LI463I9FI":,4636M3-GL2463H5,-3H-4F4M

2,:3G"-4H246:8,:I,3:,M7I"LF3-H4764K4;36:-942FI"J,M3K:,I:I,3:2,6:



!!%=%/

),

GL:46:8,;"6:I"-7I"LF

42FI"J,2,6:"6-9H8"5,M46LI463I93-GL246-,J,-



!!%=%/



#!.$%"8)#.$NAO83H:8,,K,;:H"KI,ML;467

LI463I9FI":,4646(&8IH



-"5,I467LI463I93-GL246



42FI"J467G-""M7-L;"H,3K:,I2,3-36M-4F4M2,:3G"-4H2#

@67.+9)D"2F"L6MNIL;:LHAI;:424P:LI,



M43G,:4;6,F8I"F3:89



;-464;3-"GH,IJ3:4"6

糖尿病肾病(

T!

)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陈

以平教授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个人

临床经验,用复方牛蒡子合剂(由牛蒡子和黄芪组成)

治疗

T!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月—

(%%(



&

月,我们将牛蒡子与黄芪醇提物组成的复方牛蒡子

合剂治疗

T!)

例,并以科素亚治疗的

(

例作为对

照,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

病例选择中西医诊断标准按照文献



)







。入

选条件:(

)

)确切的糖尿病史。(

(

)多次尿白蛋白排泄率



(%"(%%

#

7



246



(&8

尿蛋白定量在

%=%"%=7

;或尿

白蛋白排泄率

"(%%

#

7



246



(&8

尿蛋白定量

"%=/7

。排

除病例:(

)

)其他疾病导致的肾脏病变。(

(

)年龄在

)<

岁以下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不合作者(不按

规定配合控制饮食,不按规定用药,不按规定进行指标

检测者)。(

&

)有严重的心、脑、肝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

严重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

/

)有糖尿病酮症、酮

症酸中毒以及感染者。(

>

)未满规定疗程而中断治疗,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血钾

"/=>22"-



S





<

)近两周内尿蛋白改变幅度

"/%?



(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

龙华医院肾内科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

/&

例。按数字表

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

例,男

$

例,女

((

例;年龄

(/">

岁,平均(

>%=%U)%=&/

)岁;病程

%=/"(%

年,平

均(

>=%U=)&

)年;病情程度







&



:轻度

<

例,中度

)/

例,

重度

<

例;分期(根据国际通用的

O"7,6H,6

分期标





)



):

$



)<

例,

%



)

例;临床症状:腰膝酸软

)

例,疲乏无力

)$

例,口干咽燥

(%

例,夜尿频多

(

例。

对照组

(

例,男

)

例,女

)%

例;年龄

(%"><

岁,平均



/<=((U)&=))

)岁;病程

%=/"(%

年,平均(

<=/U&=)&



年;病情程度:轻度

>

例,中度

)%

例,重度



例;分期:

$



)(

例,

%



))

例;临床症状:腰膝酸软

(

例,口干咽

燥、疲乏无力

)&

例,夜尿频多

()

例。两组资料经统计

·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月第

(&

卷第





DVW+@O



VL-9(%%&



X"-#(&



!"#’

万方数据

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方法

!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糖尿病教育。根据

当前患者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降糖(推荐患者应用糖

适平,但因部分患者存在一种降糖药不能有效控制血

糖,所以配合使用其他降糖药物)、降压、降脂药及控制

感染。为了观察复方牛蒡子合剂对尿蛋白的作用,避

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影响,治疗组选择血管紧

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

)以外的降压药,同时加用复方牛蒡子合剂(黄芪

和牛蒡子的醇提物,每包相当于两生药各

()

,由上海

第一制药厂提供),服法:每次

!

包,每日

+

次,饭后口

服。对照组:用科素亚(即氯沙坦,每片

,)-

,由杭州

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服法:每次

,)-

,每日

!

次,早晨口服。两组均以

(

个月为

!

个疗程,共观察

!

个疗程。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尿液检测尿常规及

+/0

尿蛋白定量、尿

白蛋白(

"12

)和肌酐清除率(

#34

),采用日本产

5"6

/+!)

型尿液分析仪测定。

+.+

血液生化检测空腹血糖(

7’8

)及餐后血

糖(

9’8

)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红蛋白



:2"13

)采用亲和层析微柱法测定;血肌酐(

8#4

)、血

尿素氮(

’;<

)、血清胆固醇(

=#

)、甘油三酯(

=>

)、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6#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6#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

物理检查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压、肾





超、心率、体重、心电图。

+./

安全性检查治疗前后作血常规、肝功能

检测。

(

统计学方法采用

8988!).)

医学统计软

件。计量资料用

!

检验,计数资料用

!

+

检验。

结果

!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有关文献内容制定



/



,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尿

"12

排泄率至正常或下降

!



+

以上,血糖、

:2"13

下降

!



(

或恢复正常;

+/0

尿蛋白

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正常,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有效:

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尿白蛋白排泄率有所下降,但

不足显效标准;血糖、

:2"13

有所下降,但不足显效标

准;

+/0

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正常,但较治疗前下

降不显著。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指标

无变化或升高。

+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

(!

例,显效

A





+A.)B

),有效

!C



,!.CB

),无效

C

例(

!A./B

),总有

效率

D).CB

。对照组

+(

例,显效

(

例(

!(.)B

),有效

!+

例(

,+.+B

),无效

D

例(

(/.DB

),总有效率

C,.+B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0

尿蛋白定量、

"12



#34

测定结果见表

!

。治疗组治疗后各期

+/0

尿蛋

白、

"12

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

),

+/0

尿蛋白与

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对照组各期

+/0

尿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尿

"12

治疗

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

"!).),

);两组治疗后

#34



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测定结果见表

+



两组治疗后

7’8



9’8



:2"13

均下降,其中治疗组

9’8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对照组治疗

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测定结果见表

(



治疗组治疗后

=#

、及

@?@6#

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

!).),

),

:?@6#

明显上升(

"!).),

),其中

@?@6#



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治疗

后其他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诸指

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C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测定结果见表

/



两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

),但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E

安全性检测两组患者

"@=



’;<



8#4

治疗

前后未见异常。

D

不良反应情况两组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均

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复方牛蒡子合剂无毒副作用,使

用安全。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0

尿蛋白定量、

#34

和尿

"12

测定结果比较(

"#F$



组别

+/0

尿蛋白(

-



"



#



#34



-1



-GH



尿

"12



$





+/0



治疗治疗前

(!EF!)E



!D



!A!CF(!)



!(



CD.(AFE.!)



+(



!+,.+F/C.E



(!



治疗后

!A(FD(



!D



#

!+EDF//+



!(



#$

CA.!DF/.EA



+(



A!./F+E.(



(!



#

对照治疗前

+(,F!!)



!C



+!!+F!!()



E



CD.(+FA./D



+(



!!+./F(/.!



(!



治疗后

+!(F!+C



!C



+!,(F!C+)



E



CE.)+F!+./,



+(



A,./F(,.,



(!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

;()内数据为例数

·

)A,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E

月第

+/

卷第

E



#I%=J5



IK1L+))/



MN1O+/




万方数据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测定结果比较(

!!"



组别

"#$



%%&’



(



)#$



%%&’



(



+,’-



.



治疗治疗前

/012!103415065!708//022!1076



71

)治疗后

8052!105660//!4088

"

/015!103/

对照治疗前

8021!106160/9!40118076!1055



47

)治疗后

30/3!1087/076!10/98057!5094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5053

;()内数据为例数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测定结果

比较(

%%&’



(



!!"



组别

:;:<=(>;(=(>;

治疗治疗前

807!4034019!10911011!50222019!1092



71

)治疗后

305!106

"

1094!10591021!5049

"

4093!10/6

"$

对照治疗前

308!10740/9!10361049!50227062!1074



47

)治疗后

301!1044028!1073107/!50727031!1057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5053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

5053

;()内数据为例数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测定结果比较(

?)@



!!"



组别例数收缩压舒张压

治疗

71

治疗前

1/049!402711062!1074

治疗后

18077!5028

"

9028!1073

"

对照

47

治疗前

1/0/2!109715098!1026

治疗后

12074!4012

"

9061!5029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5053

讨论

=A

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病位在肾,

主要累及脾、胃、肺、肝等脏腑。病之初期以阴伤为主,

迁延日久,阴伤及气,临床多表现为气阴两虚之证,且

以肾脏气阴两虚最为突出,燥热为主要兼夹之邪,常贯

穿于病程始终。复方牛蒡子合剂由黄芪和牛蒡子两味

药物组成,黄芪味甘性温,功在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牛

蒡子味苦性寒,有宣肺利水,清热解毒之效,两药合用,

一阴一阳,一补一清,一温一寒,甘温益气,甘寒养阴,

共奏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效,尤其是早期

的肺脾燥热、气阴亏耗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有良好的治

疗作用。

持续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原因,高血

糖可通过蛋白非酶糖基化和肾小球高滤过两种途径,

引起糖尿病患者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8





4

型糖尿

病患者长期处于餐后高血糖状态,易于发生心血管疾

病。严格控制血糖可使高滤过的糖尿病动物及糖尿病

患者肾小球滤过率(

<"B

)降低,增大的肾脏恢复正常。

本研究证实,复方牛蒡子合剂能降低患者餐后血糖。

有文献报道牛蒡子具有显著而持久的降糖作用



/



,与

复方牛蒡子合剂有效降低血糖结果相一致。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高

:;



:<

。脂代谢异常时高脂血症对肾脏系膜组织有一定

毒性作用,可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脂栓形成,肾小球

内压增高,引起肾动脉硬化,发生糖尿病肾病



6



。近年

来高脂血症介导和加重肾损害的研究已引起关注



9





可能与脂蛋白在肾小球内沉积和进一步氧化有关。氧

化的脂蛋白能刺激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

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引起肾小球的硬化



8



。本研究

提示,复方牛蒡子合剂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可明显降

低患者的

:;



(=(>;

,升高

=(>;

,改善血脂代谢,

降脂治疗能减少

C;D

成分(如纤粘蛋白、层粘蛋白、

!

型胶原)的积聚,从而保护肾脏



15





复方牛蒡子合剂可明显减低患者

42E

尿蛋白,尤

其对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期(

42E

尿蛋白大于

503F

)疗效

更为明显。本研究也证明科素亚有一定的降尿蛋白作

用,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可能是与治疗时间

短、病例数较少有关。目前尿白蛋白排泄率是糖尿病

肾病早期诊断唯一公认的指标,微量白蛋白尿标志着

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目前微量白蛋白尿已被公认为诊

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并经组织学检查证实。血

压升高及

<"B

下降的患者由于肾小球系膜区的扩张

和基底膜的硬化微量白蛋白尿增多更明显



11



。本研

究证实,复方牛蒡子合剂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这可能

是其减轻糖尿病肾损害的机理之一。

参考文献

1D&FGHIGH;CJC@K’LMN@+GON-KGH@’NHP&’PG%GHO@HMHGQEK&Q@>

OELJRH



,’+GKONS


SK@’()GMNO&KJ:EG=N@+GOGI,H>

HT@’JU&’7



,%IOGKM@%



C’IGPNGK$-NGH-G)T+’NIEGKI



196/V

758J

4

王海燕主编

J

肾脏病学

J



4



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V938J

W@HFX



GMNO&KJAGQEK&’&FLJ4HMGMNON&HJ#GNYNHF



)G&Q’G



IDGMN-@’)T+’NIENHF&TIG



1998V938J

7

慢性肾炎辨证分型、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J

陕西中医

1966





1



V



7J

$LHMK&%GMNZGKGHON@ON&H



MN@FH&INI@HMGP@’T@ON&H&HOEGK@>

QGTON-GZG-O&Z-EK&HN-HGQEKNONIJ$E@@H[N\:;D1966

;(

1

):

NHINMG+@-?-&PGKJ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

J

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

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J196/V413



41/J

RIITGM+LDNHNIOKL&ZG@’OE



)G&Q’G



IBGQT+’N-&Z;ENH@J


MN@+GOGIJ196/V413



41/J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

J

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

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J1997V177



178J

RIITGM+LDNHNIOKL&ZG@’OE



)G&Q’G



IBGQT+’N-&Z;ENH@J


·

193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552



/

月第

42

卷第

/



;\R:WD



\T’L4552



U&’J42



A&J/

万方数据

!"#$%&!’($)#+($%,"#&-&./01123022



024/

4

王秀问

/

糖尿病肾病的诊治进展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0115



05



4



3240/

67%’86/9:($,)%-$;<&7’%$.&.7%<-#7-)%-$;<&7=->

&!%,"#$,7-"?/@"&%AB#7!-C%-#%D<0115



05



4



3240/

E

吴涛

/

牛蒡子治疗

!

型糖尿病

/

中医杂志

011E



2F



0G



35F0/

6+H/H"-#7-)%-$;I#+!-+.J#!-&$%-?,!<&7=-.

)(&-+./AH@D011E



2F



0G



35F0/

F

刘静芳,温进坤

/

内皮素与肾功能的研究进展

/

国外医学·生

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011E



0E



K



30L5/

M&+AI



6%AN/J<:7%!$;OH7%

&’%D


B"?.&$,7-"$($’?7%<@(&%&!.D<&!&%



011E



0E



K



30L5/

1R%$H/M&,$,#$-&%7=%$#)7(&-&.&%<&7=-&!%,"#$,7-"?/

N&<%?C%-(0111



E0



Q+,,(



3KG4



KG1/

0G

陈宇,郭晓蕙,彭定琼,等

/

血脂变化对

SMOHI

糖尿病大

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成分含量的影响

/

中国糖尿病杂志

KGG0



1



K



3E1



F0/

@"%T



U+$8R



B%’9V



-7(/H"&%;(+%!$;(&,&<

!"7%’-$-"!$%-%-$;’($)#+(+.O@D$;<&7=-.#7-./

@"&%A9&7=-.KGG0



1



K



3E1



F0/

00@"7:#.WD



W&($+.XY



O(&.OZ



-7(/U($)#+(7#(.&$%.

7%<+#&%7#?7(=+)&%[!#-&$%&%-?,C<&7=-.\&-"$+-$:#-

,#$-&%+#&7/ZO%’(AD<01F1



2KG3144



1EG/

(收稿:

KGG2]00]G5

修回:

KGGL]G2]04



姜夏脐疗法防治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的临床观察

邱翠琼朱胜伶李达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0G0KG



急性白血病应用化疗发生胃肠道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是

放弃化疗的原因之一,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必要的,但

止吐西药价格较贵,且常有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

KGG0



1

月—

KGG2



0K

月,我们应用姜夏脐疗防治白血病化疗反应,并

与应用格拉斯琼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参照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

判定标准》中相关标准,选择

00G

例次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

分院内七(血液)科住院患者,年龄

04"4G

岁,无明显心、肝、肾

损害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细胞(

JMM

)应用

Y9@B



Y9MB



R9>DH8

等化疗方案诱导、巩固强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JDM

)应用

9J



RJ



RJ9



DJ



C9>J@

等化疗方案诱导、巩固

强化。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姜夏脐疗组

EK



次,男

25

例次,女

2E

例次;

JMMKL

例次,

JDMLF

例次。对照



2F

例次,男

KK

例次,女

04

例次,

JMM1

例,

JDMK1

例次。

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方法

姜夏脐疗法取法半夏粉

0G’

,以生姜汁

5)(

拌成泥状,外

敷患者神阙穴,加曼吉磁贴(由上海曼吉磁生物有限公司出品)

0

枚覆盖,并以

5!)^5!)

大小的麝香跌打风湿镇痛膏(广州敬

修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固定,持续

F"

。姜夏脐疗组于化疗前

05)&%

开始实施姜夏脐疗,每

F"

更换

0

次,持续治疗至化疗结

束。对照组化疗期间口服格拉斯琼(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制药厂生产)

0)’

,每天

K

次,于每次实施化疗前

0"

服第

0

次,间隔

0K"

后服第

K

次。

结果

0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无恶心呕吐,或一过性轻微恶

心,但无呕吐,不影响进食;有效:出现恶心,偶伴呕吐

0"K

次/

KL"

,饮食减少,但不需要处理;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并需要

处理。

K

两组患者疗效姜夏脐疗组

EK

例次,显效

2L

例次,有



K4

例次,无效

0K

例次,总有效率为

F2_2‘

;对照组

2F

例次,

显效

1

例次,有效

05

例次,无效

0L

例次,总有效率为

42_K‘



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K

检验,

!!G_G5

)。

2

不良反应对照组部分患者有腹胀、便秘及头晕等不

良反应,但能耐受;而姜夏脐疗组无明显上述不良反应,但有

2

例患者局部皮肤过敏、脐周隐痛等,经对症处理,未影响治疗。

体会神阙穴乃胃肠盘曲会聚之处,且与十二经络、奇

经八脉紧密联系,脐部给药,可以作用于全身上下、表里,产生

治疗效果,尤胃肠道疾病效果佳;针对化疗时患者进食困难,口

服汤药不易接受,我们综合生姜、法半夏有和胃止呕之功效,配

合磁贴,且借助于麝香、冰片等芳香走窜之力,深入穴位,发挥

作用,同时配合心理疏导护理,使患者在心理上放松,心情愉快

地接受化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收稿:

KGGL]G0]G4

修回:

KGGL]GL]2G



·

K15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KGGL



E

月第

KL

卷第

E



@ACH6D



A+(?KGGL



Y$(/KL



Z$/E

万方数据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