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孩子就应该被“散养”
2013-06-16 | 阅:  转:  |  分享 
  
育儿:孩子就应该被“散养”

[导读]如今的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在妈妈心中,宝宝就是中心!无论如何,妈妈们都希望孩子得到精心的呵护和用心的培养。爱孩子,做到这些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在这种大流中,却有妈妈认为,孩子就该被“散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妈妈是怎么认为的。

妈妈心中的散养

妈妈分享:我心中的散养

我不敢说我已经全方面的理解了“散养”的全部内容,因为在育儿这条路上我还在幼儿期,像我的孩子洋洋一样,我在育儿的路上也只有1岁半。我对“散养”的理解稚嫩且肤浅,但我依然乐意和大家分享我的感觉。

我把“散养”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先说说狭义上的“散养”:

我把它定义为行动、肢体的方面,让孩子想玩什么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在说这个之前我想先让大家遐想一个场景:有一天有个机会让你能去火星遨游一次,你知道火星上有什么么?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所以,有这样一个机会,你我都会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兴奋之极。于是,我们来到了火星,我们看见冰山、看见峡谷、看见山脉、看见很多很大很怪异的石头、看见红色的土地,我们用手在地上挖呀挖,用了一天的时间挖了一个没有规则的洞,我们不知道自己在挖什么只是想看看,结果看到的依然是红色的土,我们把一些红土和怪异的石头带回了地球,如获至宝。我们像我们的朋友炫耀自己拥有来自火星的红土和怪石,我们很兴奋的一遍一遍不停的说着、说着,朋友们有些厌烦了,他们说:这有什么只是很普通的红土和怪石嘛,有什么稀奇。我们有些小小的失落,但很快的我们又像其他人开始继续炫耀着。

这个遐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我们对那些我们没有见过的东西充满好奇、兴奋不已。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眼中的星球比火星更丰富多彩、更五颜六色,他们忙着去探索更多更新奇的东西,他们捡到一块破石头就要兴奋的给你看,你要做的不是把石头仍掉换成美丽干净的芭比娃娃,你要说的不是像我们朋友那些不屑的冷言冷语,你应该配合他兴奋的大叫:哇,这是一块多么个性的石头哇!我们一定要把它带回家,给它洗个澡好好研究一下。

游戏是孩子的全部

我们也可以把树叶带回家,把泥土带回家,把花草带回家,把昆虫带回家,我们把世界带回了家,世界就是我们的了。

游戏是孩子的全部生活是游戏的全部

游戏是孩子的全部,生活是游戏的全部。我们狭隘的认为游戏就是游戏,生活就是生活,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生活是工作、是劳动、是交际、是爱。这一切的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体验都是游戏,只要你放开他们的手脚你会发现,他们能把乏味无趣的生活玩得多姿多彩,这是我们不具备的能力,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如果把生活变成游戏。很多人以为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到了年龄才能驾驭的能力,所以,你们等着他们能做得好的时候才让他们去做,结果你们发现他们怎么也做不好。为什么?因为你们错过了他们想玩这项“游戏”的最佳时间。

我让一岁半的孩子熟练地自己吃饭

我说说吃饭,洋洋1岁半了,他已经可以很熟练的自己吃饭,稀饭也不在话下。而且掉在地上桌子上和身上的很少。我相信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在这个年龄段这么熟练的掌握这个技能,但我更相信洋洋也并不比大多数孩子更聪明,他只是比更多的孩子得到了更多接触吃饭这个游戏的机会,从手抓到用勺到端着大碗直接喝,和很多孩子一样,他把饭倒在桌子上、地上、衣服上,他用手抓、拍,他用嘴直接把饭从桌子上吃掉等等这些,我都随他。

还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玩够了就吃了,饿了就先吃再玩,饱了再继续玩,总会有玩够的一天。洋爸抗议过,无效。你不能因为你不乐意打扫就不让他玩,你没有权利不让他做该做的事。洋洋也吃过冷饭,冷就冷了没什么,吃几顿冷饭也不会生病,但所得到的要比吃点冷饭要多得多得多!我觉得这样的交换是值得的。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其他的也一样,洗手、穿衣、收拾玩具,刷碗、擦地、叠衣服,没有什么不是孩子不能干的,你不喜欢家务但不代表他们也觉得那是辛苦的差事。在他想模仿你的时候,就已经是最恰当的时候了,不需要等到他做好的时候,当你也把劳动和他一样当作游戏的时候,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呢?有什么游戏是必须做得好的人才有资格玩呢?

当孩子敲了爷爷的头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孩子用一切感觉感受世界。洋洋用一根筷子敲了一下墙壁、敲了一下洗衣机、敲了一下桌子、敲了一下地板。他敲了所有能敲的地方,他仔细听着每个不同的声音和节奏,最后,他敲了一下爷爷的头。

如果这个时候我说:“洋洋你没礼貌了。”那么我就把他探索世界的一个途径封锁了。你的孩子有没有过用嘴或舔或吃一些奇怪的物品?你的孩子有没有登梯爬高想看看桌子上面的物品?你的孩子有没有过用手摩擦类似动物毛皮的经历?你的孩子有没有过不停掷物的时候?这些我们可能看似没有用处的游戏,就是他们通向罗马的条条大路,你越多的为他们制定规矩,就越多的把这些道路封死了,再也不能开通,他们的广阔人生就此被你终结。

尊重孩子的思想

再小的孩子也有思想要尊重他们

我以前就说过孩子是有思想的,即便在他们还不掌握语言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思想。你要尊重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水平看齐,像朋友一样的交流。而创造力和想象力哪来的呢?与生俱来!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和激发。

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怎么保护?怎么激发?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问你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冬天为什么没有树叶呢?为什么晚上会有月亮呢?你会怎么回答?直接告诉她因为天冷了树叶都掉了?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月亮围着地球转……一大串宇宙大命题?

这样的回答我不否认你给了孩子很多知识,他在外人看来很聪明,使得你很有面子,但你却犯了致命的错误。在错误的时间你回答了对的答案,其结果也是错误的,你把孩子的想象力彻底摧毁了!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如果我是你我会这样回答:咦?是呀,为什么冬天没有树叶呢?树叶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晚上才会有月亮呢?然后我可能得到以下回答:树叶都和大雁一起飞走啦!晚上有月亮是因为月亮晚上替太阳照亮天空。我可能还会追问:那为什么有些时候月亮会不在呢?得到的回答可能是:因为月亮歇班啦。哪怕只有小学文化的人也会知道,这些答案都是错上加错的,但我们并不用去更正。因为我们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而这想象力到底有多重要呢?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玩过单机游戏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接触一个新的游戏,你可以夜以继日的打通关,一遍又一遍的打通关,一遍又一遍的用不同路径和方法打通关,一个简单甚至是熟悉的游戏让你乐此不疲能玩很久。但如果给你一个新游戏的同时再给你一本攻略,你会很轻松的通关,然后你不再想玩第二遍,即使有再玩的冲动,也会半途告终。原因何在?游戏因为一本像答案一样的攻略击碎了你强烈的游戏探索的欲望。



献花(0)
+1
(本文系吴德成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