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碧庐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陈宝琛《沧趣楼诗集》注译73
2013-09-18 | 阅:  转:  |  分享 
  
珍午和诗感及昔游,因叠前韵奉答



液池缭碧迴团城(1),

红云亿千承露茎(2)。

金鼇车过辄流憩(3),

忍向沧海寻鴎盟(4)?

比闻宸游肃禁卫(5),

花光仗影波纵横。

梦中犹疑香满载,

绝驰道度还自惊(6)。

谁知沧桑在俄顷(7),

急雨打叶声皆兵。

妖狐据殿鸟鸣社(8),

咄此一劫灰方灜(9)。

红梨汗竹并焦土(10),

巢痕廿载悲西清(11)。

对君伤时复感旧,

蒿目何限鲂鱼頳(12)。

太液池的碧水如带环绕着团城,

千亿荷花如红云,荷叶盛露珠。

车行过金鼇牌坊就会留连休息,

怎忍心到海边去寻找野鸥为伴?

接着听说皇家出游要警戒防卫,

花色和仪仗的倒影在水中交错。

梦中回想还怀疑荷花花香满载,

快速经过还是对美景感到震惊。

谁知道沧桑的巨变就在一瞬间,

急雨击打荷叶声声都想打仗声。

妖狐占据宫殿鸟声在社坛乱叫,

可叹这劫难,方丈瀛洲化成灰。

红肖梨与典籍一起化为了焦土,

可悲二十年来往西清的旧记忆。

面对你感伤时事又再感念旧事,

极目远望何止是忧伤百姓劳顿。

风涛池馆且凄厉,

矧揽京辇霜前英(13)!

苇湾往日足可惜(14),

酒人散尽朱华倾(15)。

再来葭薍恐弥望(16),

老矣宁复舟招情?

君行持橐直清御(17),

六飞河洛占归程(18)。

秋房心苦听候雁(19),

莫误变徵为新声(20)。



这里池馆的风涛声已如此凄厉,

何况怀抱京城雪打霜摧的花木!

往日苇湾的风景真是令人可惜,

酒徒们风流散尽,荷花也枯败。

再来到,恐怕是满眼芦苇芦荻,

老了怎能再有招集乘船的心情?

你出为官把笔公职在皇帝身边,

回乡河洛之间的路上大雪飞扬。

秋屋里心情凄苦听秋飞的雁鸣,

不要把变徵的悲音当作好声音。

【题解】

昔游,昔日游历。此指昔日京城游历。

【注】

(1)液池,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名西华潭。清称太液池。位于今北京市故宫西北、北海以南的低丘上,因周围有圆形城垣,故名。汉武帝迷信神仙,于建章宫筑神明台,立铜仙人舒掌捧铜盘承接甘露,冀饮以延年。《汉书·郊祀志上》:“其后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人掌之属矣。”颜师古注:“《三辅故事》云: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蝀,西曰金鼇。谓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宋陆游《夙兴》诗:“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帝王之巡游。唐苏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诗:“主第山门起灞川,宸游风景入初年。”警戒防卫。《三国志·魏志·栈潜传》:“王公设险以固其国,都城禁卫,用戒不虞。”急速奔驰。唐孟棨《本事诗·情感》:“柳惊出,即以韩札示之。挟上马,絶驰而去。”经过。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秦始皇﹞东游之会稽,道度牛渚,奏东安。东安今富春、丹阳、溧阳、鄣故、餘杭軻亭南,东奏槿头,道度诸暨大越即北海、中海、南海的总称,位于宫城之西,明代称西苑。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语本晋葛洪《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説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后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古时乡里立社,种植其土所宜之木。古人认为社木发出声响预兆有变异。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琼华岛蓬莱,团城和犀山台则象征瀛洲和方丈借指史籍、书册。《晋书·地理志上》:“黄帝则东海南江,登空蹑岱,至于昆峰振辔,崆山访道,存诸汗竹,不可厚诬。”元雅琥《留别凯烈彦卿学士》诗:“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清代宫廷内南书房。清赵翼《辰州吊诸桐屿》诗:“我来东道谁为主,君在西清最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毁于火。同治八年(1869)极目远望。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语本《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诗·周南·汝坟》:“魴鱼頳尾,王室如燬。”毛传:“頳,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魴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指国都。晋葛洪《抱朴子·讥惑》:“其好事者,朝夕放效,所谓京輦贵大眉,远方皆半额也。”指荷花。《文选·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緑池。”李善注:“朱华,芙蓉也。”谓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汉书·赵充国传》:“持橐簪笔,事孝武皇帝数十年。”颜师古注:“橐所以盛书也。”又引张晏曰:“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指黄河与洛水两水之间的地区。南朝梁江淹《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剋定中原,肃清河洛。”雁属候鸟,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往来有定时,故称雁鸟为候雁。《吕氏春秋·孟春》:“候鴈北。”高诱注:“候时之鴈,从彭蠡来,北过至北极之沙漠也。”我国古代七声声阶中的第四个音级。比徵低半音。《国语·周语下》“七律者何”三国吴韦昭注:“周有七音,王问七音之律,意谓七律为音器,用黄钟为宫,大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也。”以此为主调的歌曲,凄怆悲凉。《史记·荆轲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新颖美妙的乐音。《国语·晋语八》:“平公説新声。”晋陶潜《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诗:“清歌散新声,緑酒开芳颜。”







献花(0)
+1
(本文系碧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