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波音公司因“险”得“福”
2013-11-20 | 阅:  转:  |  分享 
  
波音公司因“险”得“福”

1988年4月27日,美国阿哈罗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客机自檀香山机场起飞后不久,突然,“轰隆”一声巨响,飞机前舱顶盖被掀开一个直径达6米的大洞,一名空姐当即被掀出机外。驾驶员采取紧急措施,把飞机降落在邻近的机场上。令人吃惊的是:除了那名不幸的空姐外,全机89名乘客和其他机组人员无一伤亡。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对飞机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

波音公司面对严峻的考验,毫不惊慌,他们派出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波音公司还借助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对空难事件大加宣扬,波音公司的解释是:这是一架已飞行了20年、起落9万多次的客机,按照技术规定,它本已早该退休。飞机过于陈旧、金属疲劳是造成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但即使是一架如此陈旧的波音737,它还能保证乘客无一伤亡,这证明了什么呢?只能证明波音公司的飞机质量的的确确是上乘可靠的。

波音公司处变不惊,从容查清了造成空难的原因,并大加宣传,不但没有损伤波音公司的形象,反而是公司因“险”得“福”。事故之后,波音公司的订单成倍增加,仅国际金融集团和美国航空公司两家就订购了130架波音737,公司在5月份的订货高达70亿美元。













































献花(0)
+1
(本文系四川依然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