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碧庐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陈宝琛《沧趣楼诗集》注译133
2013-12-02 | 阅:  转:  |  分享 
  
题魏午庄尚书洞庭归櫂图



少伯功成游五湖(1),

东山安石志不渝(2)。

古人遭时类有托(3),

廋语或更思蓴鲈(4)。

以公方之趣倘殊,

高牙大纛临三吴(5)。

江清海夷帝曰俞(6),

范蠡大功告成,泛舟优游五湖,

谢安隐居东山的情志从来不渝。

古人遭遇时世照例有托身之法,

隐晦话语有人更说思念着蓴鲈。

以你来比较,志趣还是有差异,

高树起大旗,驾临江南的三吴。

治理得天下太平,皇帝也首肯,

乃睠初服为斯图(7)。

诏书朝下夕移镇(8),

川后稳送瓯闽舻(9)。

下车殷勤问疾苦(10),

作我髦士蒐师徒(11)。

袖长地褊岁未半(12),

顿解符绶行首塗(13)。

再期连帅六受代(14),

纵有郇召膏焉敷(15)?

氓萌睽睽失鷇哺(16),

公胡不闵神夷愉(17)?

行藏任天那喜愠(18),

政恐世难仍相须(19)。

招来麾去本臣职,

但祝云卧无惊虞(20)。

中兴将帅算公在(21),

矍铄犹可雄万夫。

衡湘地灵足英少(22),

报国莫道山林无。

扁舟散帻色相耳(23),

才眷恋起未官岁月,画了此图。

早晨诏书来到,晚间就来赴职,

河神稳稳地送你到福建的樯橹。

下车伊始急切地询问百姓疾苦,

搜罗我们这方的俊才为师为徒。

来小地方长袖善舞,不到半年,

就立刻交接官印,又踏上路塗。

再期望你六次接替大帅的职位,

我们这里纵然有膏泽怎把药敷?

百姓张目期待,小鸟失去哺育,

你为什么不怜悯,心神能愉快?

行止由天安排,哪有喜不喜欢,

正怕世间有难,仍要相互帮助。

招之来,挥之去,臣子的职责,

只预祝你云中高卧,无惊无虞。

中兴的将帅,算来只有你还在,

精神矍铄,还可一人抵挡万夫。

衡湘人杰地灵,多少年的英才,

报国之人,不要说山林人杰无。

散发弄扁舟,只能是外表罢了,



胸中八九云梦谁能摹(24)?

胸有云梦八九,谁又能来描摹?





【题解】

魏午庄(1837-1915),字光邴,号光焘,谧威肃隆回县司门前镇石山湾村人,晚号湖山老人。新疆地区建省后的第一任布政使,第二位代理巡抚,历任陕甘、云贵总督,累官至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官至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物大臣1905年回到家乡。,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辅佐越国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又,临安、金陵亦有东山,也曾是谢安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指隐居或游憩之地。指所遭遇的时势。唐韩愈《祭郑夫人文》:“既克反葬,遭时艰难,百口偕行,避地江濆隐语。《国语·晋语五》:“有秦客廋辞於朝大夫莫之能对也。”韦昭注:“廋,隐也,谓以隐伏譎诡之言问於朝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因以“思鱸蒓”喻思乡归隐。大将的牙旗。亦泛指居高位者的仪仗。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袞冕,不足为公贵。”犹言河清海晏。《宋书·礼志三》:“故精纬上灵,动殖下瑞,诸侯轨道,河溓海夷。”文言叹词。犹言“然”。表示应答或肯首。帝拜曰:「俞,往钦哉!」《书·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未入仕时的服装,与“朝服”相对。《楚辞·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復脩吾初服。”蒋骥注:“初服,未仕时之服也。”谓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改换辖地。亦泛指官员调任。唐张籍《送李仆射愬赴镇凤翔》诗:“天子新收秦陇地,故教移镇古扶风《文选·曹植<洛神赋>》:“於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吕向注:“川后,河伯也。”关注;急切。三国魏曹操《请追赠郭嘉封邑表》:“贤君殷勤於清良,圣祖敦篤於明勋。”英俊之士。《诗·小雅·甫田》:“攸介攸介,烝我髦士。”毛传:“髦,俊也。”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陆机〈羇宦〉》:“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民。”喻有所凭借,事情容易成功。《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言·银行上》:“泰西各国多设银行,以维持商务,长袖善舞,为百业之总枢。”上路;启程。《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威令首涂,仁风载路。”李善注:“首涂,犹首路也。”古代十国诸侯之长。《礼记·王制》:“十国以为连,连有帅。”泛称地方高级长官。旧时谓官吏任满由新官代替为受代。《北史·侯深传》:“而贵平自以斛斯椿党,亦不受代。”民众。明马启图《〈张文忠公诗〉跋》:“至其魁柄潜运,上格君心,下肃臣纪,中绥氓萌,外慑四夷者,尚不尽于尺幅张目注视貌。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於此时,能安以治之,其功为大。”鷇和乐。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优游夷愉,广厚高明,追三代之遗音,想舞雩之咏叹指出处或行止。语本《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当世的灾难、祸乱。《三国志·蜀志·刘焉传》:“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亦作“相需”。互相依存;互相配合。《诗·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毛传:“风雨相感,朋友相须。”高卧于云雾缭绕之中。谓隐居。南朝宋鲍照《代升天行》:“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才华出众的青少年。清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然先生穷居江上,无侍郎之名位交游,不足掖起世之英少《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古代的一种束发形式。《南齐书·王俭传》:“﹝王俭﹞作解散髻,斜插幘簪,朝野慕之,相与放効。”清洪亮吉《解散髻》诗:“一代风流比谢安,插簪散髻解朝冠。”自注:“王俭为国子祭酒,作解散髻斜插簪,尝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意以自比。”亦作“色象”。佛教语。指万物的形貌。《涅槃经·德王品四》:“﹝菩萨﹞示现一色,一切众生各各皆见种种色相。”古薮泽名。《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藪曰云。”郑玄注:“衡山在湘南,云在华容。”且齐东渚巨海,南有琅邪,观乎成山,射乎之罘,浮勃澥,游孟诸,邪与肃慎为邻,右以汤谷为界,秋田乎青丘,傍偟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其于胸中曾不蒂芥。《云仙杂记·吞云梦泽》张曲江语人曰:学者常想胸次吞云梦泽,笔头涌若耶溪,量既并包,文亦浩瀚

献花(0)
+1
(本文系碧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