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9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母题探究
典例472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点A处挂4个钩码,在点B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他这样得出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答案】(1)左水平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便于确定平衡位置;便于读取力臂
(2)FlLl=F2L2不合理结论具有偶然性(或结论没有普遍性)(3)杠杆自重的影响
题型攻略
本实验是通过多次实验找规律的方法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的.不挂钩码时调节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造成的影响,调水平位置平衡是便于从杠杆的刻度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具体调节方法是:杠杆哪端高,就将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高的方向调节.
举一反三
典例47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所示,若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至平衡.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填“可以”或“不可以”)再转动两端的螺母.
(2)下列实验步骤中:
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计算每次实验中F1,×L2,和F2×L2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C.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
D.记下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将数据填人表格中
E.将钩码挂在杠杆的支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正确的顺序是
(3)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每格长度是4cm.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4)图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这时在两侧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
的端将下沉.
【答案】(1)右不可以(2)AEDCB(3)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或F1×L1=F2×L2)(4)左
典例474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答案】(1)右(2)二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
典例475
同学们利用图甲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l)写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具体过程及验证的结果.
(2)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图乙所示,现欲使静止的跷跷板发生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并说出能使跷跷板发生转动的条件:
【答案】(1)过程:分别计算出动力×动力臂(或F1×L1和阻力×阻力臂(或F2×L2的值
第1次:lNx15cm=15N.cm
1.5Nx10cm=15N.cm.
第2次:2Nx25cm=50N.cm
2.5Nx20cm=50N.cm
第3次:3Nx20cm=60N.cm
4Nx15cm=60N.cm
经过比较,发现每一次的动力和动力臂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乘积都相等,
经验证可得出杠杆平衡时满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2)甲不动,乙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动(或乙不动,甲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或乙不动,甲蹬地,减小甲对跷跷板的压力)
使跷跷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