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师生相处并不复杂
2014-03-16 | 阅:  转:  |  分享 
  
师生相处并不复杂

——也谈建设良性的师生关系

文·王君



我做了21年教师,也做了近20年班主任,从乡镇中学一直到京城,遇人遇事不算少,一路走来,师生冲突事件几乎是如影相随,其双方受到的伤害都同样让人扼腕。先看三个典型案例:



案例二:一位退休教师因为优秀而返聘,工作尽职尽责,视学生为己出。一名女学生成绩差,长期迟到旷课不服管教。老教师心急之下,在一次苦口婆心的教育中告诫女生:“你再不学好,不仅考不上大学,长大后连坐台都没有人要你(大意如此)。”该学生觉得受了侮辱,留下遗书课间操爬上学校楼顶跳楼自杀。

案例三:一个“老油条”学生破坏课堂纪律,被撵出教室。到了办公室后依旧很嚣张,言语辱骂其班主任。旁边一位男教师气不过,愤怒之下打了这个学生一耳光。学生不依不饶,告到教委,要求严惩男教师。

冷静地观察和反思这些事件,我发现,事实上,这些悲剧中的许多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避免——如果我们的师生关系正常的话。

这样说的潜台词是:现在的师生关系是不正常的,或者说,是不太正常的。其形成原因有二:

首先,这种不正常是社会的教育价值观长期变异的恶果。教育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负有重要的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人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工程,其影响因素太多,太复杂,绝非只靠学校教育就能完成。一个孩子送到老师手里,他已经是个半成品或者大半个“成品”。但社会舆论基本不管这个,领导部门也不管这个,一个劲儿只要求学校出成绩,要老师出成绩。这个成绩明里说是“素质”,是“综合素养”,但一线老师明白得很,就是分数,就是排名,就是考入重点大学的人数疙瘩。没有这些,其他都是白搭。这种急功近利压到基层,小老师们哪有反抗的勇气和资本?社会的浮躁直接导致老师的浮躁,让学生沦为老师实现班级平均分的工具,沦为实现老师“教绩”和领导“政绩”的工具。这样的教育目标不仅歪曲了教育的本质,也扭曲了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在错误的价值观下进行教学,教师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心理问题频出,师生关系自然变异,为各种暴力冲突事件埋下了祸根。

其次,这种不正常也是教师自己的“管理”手段不科学的产物。我经历的学校比较多,见过不少“优秀”的老师,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靠两种手段取得显赫的“业绩”。一是极端苛严的刚性管理。其思维方式和军事化、半军事化管理如出一辙。以压迫和暴力的模式进行“驯养”,以培养“听话”和“服从”的人为终极目标。这样的方法当然可以造就大批的“顺民”,但是,一部分压不下去的学生也时刻蠢蠢欲动。一旦出现紧急事件,往往一点即爆,后果便不堪设想。

二是无微不至的柔性管理。这些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自己的孩子还要用心,他们全副身心地投入,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像呵护着温室里的鲜花一样呵护着学生。“爱”的旗帜招展,教育一片祥和与温软。这固然可以营造温情的师生关系,但也容易掩盖另一种可能:在“爱”的幌子下,很多老师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把这“爱”当成是一种施舍,一种从上至下的恩惠。就如龙应台的儿子所说:妈妈,你一方面给我某些权利,一方面带着施舍的心态,忘记了这本来就是我应当的东西!居高临下的爱是另外的一种家长制,这种爱越繁盛越细腻就越可能助长教师隐形的权力欲望,一旦有学生暂时不能理解和反抗这种爱的时候,教师往往就会被打回原形,把持不住,成为暴力冲突事件的元凶。

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篇幅所限,不再赘述。我以为,师生关系如果呈现为以下几种状态,都是不正常的,都容易引发暴力冲突事件:



敌对关系。管理和被管理,操纵和被操纵。压迫和反压迫。服从和反服从。师生之间永远是彼消我长的斗争状态。教师视管理高于一切,把班级和课堂都搞成了衙门甚至公堂。

寄托关系。教师把学生看做自己生命的全部,可以不惜代价的付出。但是,内心里也要求学生不惜代价地回报。但往往学生根本不可能做到。这种关系中的教师,辛勤劳苦,却并不真正拥有幸福感。在这种关系中的学生,被小心呵护,但却不一定有心灵的自由。学生成为了教师的私有财产,事实上被爱的同时还是被控制着。

当然,以上三种病态的关系,都被一些温情脉脉的面纱所笼罩,其病灶并不一定快速呈现。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在暴力事件中气度全无、风度全失、狼狈不堪的教师,事实上他们不在“师生关系”中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他们甚至曾经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大度潇洒的。变态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在工作状态时迷失了自我,并随时可能摧毁自我。

正常的师生关系是什么呢?

我觉得我们不必讳莫如深,更不必故作高深,我们只要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人与人相处的原点,答案就明明白白。师生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

师生相处,“为师”的不用走极端,或者觉得师道尊严,教师应该天然凌驾于学生之上,或者被现实逼迫,自觉低人一等附属于学生讨好学生。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有独立的完整的人格。这样的老师,他会拥有和学生相处时的平常心。学生虽然是孩子,但教师一定要意识到他们依旧是“尚未长大的成人”,和学生交往应该遵循正常的人际交往的诸多原则。而且,在这样的交往中,学生的正在成长决定了他们的尚未成熟是一种必然和天然,教师因之而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有义务让我们和学生的“人际交往”朝正态方向发展。

只有心态健康的教师,有足够智慧的教师才能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师生关系要正常化,主要路径有三:一是等待社会的进步,让教育不再急功近利,让教师获得平和自然的心境。这当然很好,但这样的“等待”是漫长的。一来我们无法预测和掌控社会的发展,二来外部条件的变化也并不一定能够必然促成自我的升华。二是让学生改变,寄希望于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让他们都变得懂礼貌知进退,能够主动和教师搞好关系。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调整我们自己对于教育的认识,涵养自己的教育心灵,寻找更科学的教育方法,深刻地理解并且实践真正的“爱与尊重”,这样才可能让师生关系正常化。

这当然也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说得清楚的。改变自我,我觉得最为紧要的乃是教师要走出教育的误区,起码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重新认识管理在教育中的意义。师生共栖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是学校。课堂和学校不比公司或企业,它实质上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这个特点决定了不能一味地像管理员工一样“向管理要效益”,在制度规范和纪律规范上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学校的管理更多的是一种交流,而不是一种外部控制。学校的管理是质的管理而不是量的管理。学校管理应该倾向于柔性,而不是刚性。这种管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教育者的业绩。

不认识到这些,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就会把自己当成老板和上司,司令或厂长,师生关系自然紧张。



第二,重新认识学生的价值和特点。我们要相信一点,成长不是奉命完成的。任何生命本身都有一种内在的成长冲动,不可遏制。认为人不逼就不会成长,不逼就不会思考,这是对人性的误解。学校是学习和生活的交汇之处,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他们还要生活,所以学生脑子里的“校园生活”比一般教师潜意识中为了升学率而进行的“校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教师没有这样的认识,就会在师生关系中挤占学生的生存空间,让学生的心理变得异常逼仄,甚至埋下仇恨的种子。



还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会一直处在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两难之中。社会化意味着要学生遵循共同的规则,而个性化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教师,是协调这个两难的关键人物。个性是客观存在的,你不发展它,就可能压制它。这就好像和大自然对抗,压制必然遭到抵挡。有些抵抗是本能,有些则是自觉或者半自觉的。大量的经验告诉我们,暴力冲突事件往往和学生个性受到压抑有关。没有导流渠,洪水就会冲破堤坝。所以,事实上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绝非只要“严格”和“爱心”就能成事的。



我还有一个建议,教师不是万能的。事实上,有一部分问题学生的问题确确实实是班主任没有办法解决的。对这一类学生,学校应该有更专业的团队来协助甚至接收这部分孩子。中国的班主任太苦太累了,管得实在太多,责任界限太模糊,这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之,师生关系就是普通的人际关系。我们做老师的,细细想想你平时怎么样和周围的同事相处,怎么样和你的领导相处,怎么样对同事说话、对领导说话,你就这样和你的学生相处、对学生说话,你试试,很多矛盾就会消失。人与人相处并不复杂,足够的尊重,足够的理解,足够的退让,足够的包容,足够的体谅,足够的信任……仅此而已。可遗憾的是,在师生关系中,我们却往往忘记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把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当成学生应该承受的,这当然会引火烧身,酿成悲剧。



献花(0)
+1
(本文系雪拥蓝关2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