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手册
2014-07-29 | 阅:  转:  |  分享 
  




















XXXXXXX有限公司

环境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

版号:01版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0.0目录



章节 主题 章节 主题 / 首页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0.0 目录 4.4.3 信息交流 0.1 公司简介 4.4.4 文件 0.2 发布令 4.4.5 文件控制 0.3 修改页 4.4.6 运行控制 0.4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4.7 应急准备与响应 0.5 环境管理方针 4.5 检查 0.6 手册的管理规定 4.5.1 监测与测量 1 目的和范围 4.5.2 合规性评价 2 引用标准 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3 定义 4.5.4 记录控制 4.1 总要求 4.5.5 内部审核 4.2 环境方针 4.6 管理评审 4.3 策划 附件A 标准要素、职责分配一览表 4.3.1 环境因素 附件B 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4.3.2 法律及其他要求 附件C 环境管理体系目标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4.4 实施与运行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0.1公司简介



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位于本公司拥有20多年的先进金属精密表面处理技术经验,积极贯彻ISO9000质量体系运行标准及6S检验标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开发及加工的专业厂家。经营范围:高、中、低压电器设备元件、机电产品元件、汽车元件环保型表面处理等。公司拥有挂镀银、挂镀锌及滚镀银、滚镀锌(环保型)生产线等先进生产及检测设备。拥有资深工程师多名,并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提升自身技术力量。

服务第一地址:电话:E-mail

传真:邮编:0.2环境管理手册发布令

环境管理手册描述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是贯彻公司的环境方针,实现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的纲领性文件。它所描述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并执行。

3修改页



文件更改记录 版次号 章节号 修订内容 修订人 日期















0.4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兹任命:为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负责:

1、按照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

2、组织协调公司内外的环境管理体系相关事宜。

3、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4、向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总经理:XXX/总经理



2012年3月1日





















0.5环境管理方针

公司庄严承诺:严格按照依据ISO14001:2004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实行清洁生产,并制定以下环境管理方针:

1、实行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清洁生产,预防为主,源头控制,以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2、严格遵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和避免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的影响;

3、开展节能降耗和成本控制活动,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

4、逐步采用有利环保材料、设备及工艺技术,使产品更趋于绿色;

5、加强员工环境意识教育,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做好环境管理和清洁生产工作。

0.6手册管理规定

0.6.1管理手册的编制、审核和批准

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编制,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总经理负责批准。

0.6.2管理手册的分发和使用

0.6.2.1经审核和批准后的管理手册由公司总经理予以发布实施。行政财务部负责管理手册的编号和分发。

0.6.2.2管理手册由管理代表负责解释。

0.6.2.3各部门负责人应保证其部门内的每个使用者都熟悉并执行管理手册中与其有关的内容及要求。

0.6.3管理手册的修订和换版

0.6.3.1每次管理评审均对本管理手册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以确保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体现持续改进的承诺。

0.6.3.2管理手册的更改,由申请人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更改,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和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发布并实施。

0.6.3.4管理手册的换版应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包括因相关标准的换版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1.目的

《环境管理手册》规定了对我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从而使我公司能够根据我国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清洁生产要求,以及我公司重大的环境影响的信息,制定环境方针和目标,通过有效的实施、运行和监控,从而达到一定的环境绩效,实现清洁生产。

2.适用范围

《环境管理手册》叙述的环境管理体系适用于公司电镀产品生产和服务所涉及的环境管理体系。

手册编写中引用下列标准和文件: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4:2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314-2006

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福建省清洁生产实施细则等文件

3.定义

3.1审核员auditor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GB/T19000-2000,3.9.9]

3.2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3.8)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3.16)的环境方针(3.11),实施对整体环境绩效(3.10)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3纠正措施corrective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3.15)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4文件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1:媒介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它电子媒介,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3.5环境environment

组织(3.16)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6环境因素environmentaspect

一个组织(3.16)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3.5)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7环境影响environment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16)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3.5)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8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managementsystem(EMS)

组织(3.16)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3.11),并管理其环境因素(3.6)。

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3.19)、过程和资源。

3.9环境目标environmentobjective

与组织(3.16)所要实现的环境方针(3.11)相一致的总体环境目的。

3.10环境绩效environmentperformance

组织(3.16)对其环境因素(3.6)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3.8)条件下,可对照组织(3.16)的环境方针(3.11)、环境目标(3.9)、环境指标(3.12)及其他环境绩效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

3.11环境方针environment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所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3.9)和环境指标(3.12)提供了一个框架。

3.12环境指标environmenttarget

直接由环境目标(3.9)产生,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3.16)或其局部。

3.13相关方interestedparty

关注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14内部审核internalaudit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3.16)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

3.15不符合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GB/T19000-2000,3.6.2]

3.16组织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3.17预防措施preventionaction

为消除潜在不符合(3.15)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18污染预防preventionofpollution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7)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对源的消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

3.19程序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3.20记录record

阐明已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已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3.21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4.1.1公司依据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相关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确保其适合于公司电镀生产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及相关环境影响。预防为主,源头控制,以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4.1.2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描述了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以及审核等内容。

4.1.3环境管理体系覆盖ISO14001:2004要求的全部要素,其核心是在遵循有关法律及其他要求的前提下,重在预防污染,持续改进和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4.1.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表单等。

4.2环境方针(见0.5环境管理方针)

4.2.1环境方针由公司总经理在充分考虑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影响的基础上制定,为公司确定了环境管理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并以此作为环境管理体系活动的依据。

4.2.2环境方针应对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污染预防及遵守有关法律及其他要求做出承诺,并为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及其管理方案提供依据和框架。

4.2.3环境方针应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传达到全体员工及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员,并确保都能理解和执行。

4.2.4公开环境方针,并接受相关方的监督。

4.2.5公司定期评审环境方针,必要时予以修订,以适应实际需要。

4.3策划

4.3.1环境因素

4.3.1.1公司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用来确定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对于识别出来的重大环境因素。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其加以考虑。

4.3.1.2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的内容:

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现有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包括的水、气、噪音、固体废气物、土地、资源、其他地方要求等六种类型;

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

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法律法规的要求;

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4.3.1.3环境因素评价时,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法律法规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必要时,应对评价过程和方法进行修订。

4.3.1.4定期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识别出重大环境因素,并确保在建立相关目标和指标及其管理方案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4.3.1.5当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公司所适用的法律及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并及时更新重大环境因素及相关信息。

4.3.2法律与其他要求

4.3.2.1法律及其他要求内容包括:

法律;

部门规章及行业有关规定、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和规章;

国家标准;

国际公约;

其他要求,如客户要求。

4.3.2.2公司建立并保持《法律与其它要求控制程序》,用来确定和执行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有关环境因素的法律及其他要求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

4.3.2.3《法律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应规定相关法律及其他要求的获取途径、适用性的确定、更新以及法律及其他要求在公司的传达与转化,法律及其他要求应可被相关员工所获取并规范其自身的行为。

4.3.2.4公司应识别获取法律及其他要求的途径,建立相应法律及其他要求登记表,并及时更新。

4.3.2.5公司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4.3.3.1公司应分别针对不同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目标和指标。建立与评审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公司的环境方针;

公司适用的法律及其他要求;

所确定的重大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以往评审的结果;

技术可行性、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相关方的观点等。

4.3.3.2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4.3.3.3管理者代表应定期组织各部门主管制定(或修订)目标、指标,汇总后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核,由总经理批准实施。

4.3.3.4各部门主管按照《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管理办法》对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总结,将检查结果和总结报管理者代表。

4.3.3.5每年结合管理评审对目标和指标进行一次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以反映所期望的持续改进。

4.3.3.6为实现目标和指标,应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内容可包括:

所制定的目标和指标;

完成目标和指标的责任人或责任部门;

完成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措施;

实施的具体时间表。

4.3.3.7相关责任部门依据目标和指标,制定对应的环境管理方案,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实施。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环境管理方案的准备、实施和完成负有相应责任。

4.3.3.8环境管理方案是动态的。一般情况下,环境管理方案每年修订一次,以反映公司目标和指标的变化。如果涉及修改或新开发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就应考虑对环境管理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其与该项目相适应。

4.3.3.9环境管理方案应形成文件。必要时,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4.3.3.10各责任部门每季度对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责任部门主管每个季度对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管理者代表报告。

4.3.3.11当管理评审或内部审核发现环境管理方案存在问题时应及时对环境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4.4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4.1.1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及各部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和环境绩效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见附件B《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附件A:标准要素、职责分配一览表)

4.4.1.2为便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公司明确规定与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与保持工作有关的部门和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各级员工均应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环境绩效承担责任和义务。(见附件A《标准要素、环境管理体系程序与职责分配一览表》)

4.4.1.3为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总经理应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4.4.1.4公司总经理职责:

制定并颁布环境方针;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保持提供必要的资源;

主持环境管理评审;

任命管理者代表;

批准和颁布《环境管理手册》;

落实组织结构,确保组织内的职责和权限得到确定和沟通;落实各级环保责任制,健全环保管理机构,充实环保管理人员;

贯彻国家环境政策、法律和法规。

4.4.1.5管理者代表职责:

负责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维护;

审核环境管理手册、目标、指标、及方案,批准重要环境因素;

批准环境程序文件;

主持重大环境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管理评审;

向公司总经理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负责就环境问题与相关方、认证机构进行协调与联络;

4.4.1.6副总经理

作为总经理的助手,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其分管部门的工作,对其分管部门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纠正;

监督检查分管部门对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失职和违章行为;

指导行政财务部做好环境事务培训和考核工作;

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落实分管部门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

4.4.1.7各部门主管的基本职责

作为本部门的环境管理体系负责人,有责任使本部门人员充分理解环境方针并使之贯彻执行,有责任持续改进本部门的环境绩效;

制定本部门的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组织开展落实与本部门相关的环境管理工作,负责对本单位潜在环境污染和紧急情况的确定和控制,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应急准备与响应以及事故的消除工作,组织整改本部门环境管理不符合项;

遵守已确认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自查;

保证所属人员得到适当培训,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下属是否严格按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工作;

负责本部门的节能、降耗、减污工作;

负责本单位相关环境作业文件的编写和修订工作,负责本部门环境文件和环境记录的管理;

4.4.1.8品质部的职责

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环境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

组织环境文件的编写、修订和发布。协助管理者代表监督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工作;

协助行政财务部进行环境知识培训;

对不符合项的处理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进行跟踪监督,按规定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组织协调、检查与考核工作。

对任何部门和个人违反环境法律法规行为,有权检举和制止;

负责各类环境污染事故的汇总统计上报工作,并建立事故档案;

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4.4.1.9行政财务部的职责

负责组织对环境管理体系的监视和测量,负责定期监督环境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完成情况,负责联系并协助监测单位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

审核新项目中与环境有关的控制要求;

负责内、外部环境信息流工作,负责与环境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文件的获取、确认及使用管理,负责监督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环境管理制度;

负责公司废弃物的分类、管理和处理,汽车尾气大气污染的管理;

负责办公室的节能、降耗、减污工作;

负责公司的保卫,如:消防安全管理。

负责公司的财务运作,保障环境管理所需的资金;

负责公司人员资源需求及能力培训;

负责确认顾客明示或期望的产品安全和环保要求,获取并反馈市场对产品的安全和环保发展的动态信息;

对有业务关系的客户及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员宣传本公司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管理情况。

负责对原材料、辅助材料供应商环境行为进行评估并对其施加影响;

负责按要求与供应商签订相关协议,并将公司环保要求传递给供应商;

负责列出公司在用的化学品的[化学品清单],负责要求供应商提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并将此信息提供给品质部;

负责环保材料的采购和管理,环保材料必须有环保特征,要有供应商的检测报告或生产许可等资质证明。

4.4.1.10生产技术部的职责

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产品对环境、人身安全等的影响,需要变更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对环境因素的控制;

在整个生产和服务中贯彻环保、安全标准;负责生产技术部的节能、降耗、减污和减排工作.

做好产品生产中资源、材料的节约及再利用的研究和实施。

负责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环保设备、设施的三同时竣工验收;

负责对生产和污染防治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性维修计划,防止能源的跑、冒、滴、漏;保证公司所需动力充足稳定的供应;

负责工程合同方环境行为进行评估并对其施加影响;

负责定期检查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及车间厂界噪声检测。

负责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有环保要求的产品与其他的产品不在同一生产线、同一工序混合生产;

负责环保材料的管理;

负责根据[顾客要求环保产品清单]按要求下达任务书。

负责做好生产过程中化学品的使用管理及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准备响应工作;

负责水、电、气消耗的控制,包括记录和统计;

负责做好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分类和管理工作;

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

负责生产过程的现场管理,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混料、误用等情况;

负责编制工艺和环境有关的管理文件;

负责相关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4.4.1.11仓库的职责

负责依据各类防护、安全、环保要求对原材料、辅料、成品和化学品库房实施管理。执行公司《规章制度》中有关仓管岗位职责和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三酸化学品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的领用流程.

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4.4.2.1建立并保持《培训管理程序》,使处于公司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及代表公司从事公司所确定的,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涉及到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他们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未依据规定的程序实施作业潜在的后果。

4.4.2.2为贯彻环境方针,实现目标和指标,公司应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确保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人员(包括管理层人员)都接受相应的培训或获得资格证书。

4.4.2.3从事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从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4.4.2.4公司应确定与它的环境因素和环境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要求。

4.4.2.5行政财务部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及各部门确定的培训需求进行汇总协调,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并提交公司总经理批准。

4.4.2.6行政财务部负责建立和保存员工的个人培训记录。

4.4.3信息交流

4.4.3.1公司建立、实施并保持《信息交流管理程序》,用于公司有关环境因素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流。

4.4.3.2信息交流包括:

公司内各层次和职能之间的信息交流;

接受外部相关方交流的信息、形成文件,并作出回应。

4.4.3.3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以及管理方案、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应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及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员,并通过适当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它们的认识。

4.4.3.4环境管理体系活动过程的内部信息,应通过看板、通知、会议、电子邮件、内部联络单等方式传达给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负责接收、记录和答复。

4.4.3.5必要时,应通过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对外部相关方通报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活动过程,确保其了解相关的需求和供给,并进行收集、记录和处理信息反馈。

4.4.4文件

4.4.4.1根据公司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方针,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形成文件并贯彻执行。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

环境管理手册:依据ISO14001:2004标准及环境方针,描述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它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结构、文件建立和保持过程,并提供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程序文件:支持环境手册。主要内容是针对某一件事规定它为什么要做,谁来做,什么时间做,怎么做,做完后要形成什么记录。

作业指导书、表单及记录等:支持环境手册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是规定部门内特定的工作岗位的任务与活动的准则,它是对活动过程中的作业细节做出详细的规定的文件,是程序文件的补充。表单及记录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证据。

4.4.4.2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

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相互作用的描述;相关文件的查询路径;

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公司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通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4.4.4.3环境手册由品质部根据ISO14001标准进行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

4.4.4.4程序文件与作业指导书由品质部组织各责任部门负责人进行编制,责任部门主管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4.4.4.5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应确保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保持一体化,再根据各自的需要制定作业指导书、表单及记录等。

4.4.4.6品质部组织、协调、推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4.4.4.7所有文件都应注明名称、编号、页次、版次、修订次、日期,易于识别和管理。

4.4.4.8为使体系文件得以有效贯彻执行,各级人员应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方法对其充分认识、理解、重视并贯彻实施。

4.4.4.9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对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可行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审。

4.4.5文件控制

4.4.5.1建立、实施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规定文件的保存、分发、更改和作废的方法,使体系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处于受控状态。

4.4.5.2文件在发布前应进行审批,以确保其适宜性,应规定审批权限。

4.4.5.3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在发布前经相关人员审核和批准,文件更改的审批由文件原审批部门进行。

4.4.5.4对文件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应作出标识。

4.4.5.5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和关键岗位都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4.4.5.6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标识明确。

4.4.5.7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部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4.4.5.8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出于某种目的的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

4.4.5.9确保所有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及准确性,满足公司环境管理体系需要。

4.4.6运行控制

4.4.6.1公司应根据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以确保它们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运行控制程序》,以控制因缺乏成文程序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

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对于公司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

4.4.6.2《运行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的建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方针、目标与指标的活动和运行;

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和控制点;

潜在影响和紧急状态的发生源的控制,做到预防为主;

各关键岗位具体操作的运行标准和要求;

供应商和承包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可识别的重大环境因素;

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变化。

4.4.6.3对于供应商和承包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或有碍于公司目标和指标的完成,相关责任部门应通过各种方式(如传真、电子邮件、订单或书面文件等)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给供应商和承包方,并采取措施对其施加影响。

4.4.6.4对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更改,如新的基本建设项目、工艺改造、新产品开发和资源管理等工作进行控制,以确保这些更改不会增加不良的影响因素。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4.7.1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用于确定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有害环境影响。

4.4.7.2为确保对意外事件或事故做出适当响应,必要时可制定应急计划。

4.4.7.3可行时,公司应定期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有效性,当发生变化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对相关文件予以评审和修订,对采取的纠正措施及文件的更改要予以记录。

4.4.7.4意外事件发生后,相关责任部门应分析导致意外事件的原因,并对相应的运行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

4.4.7.5相关负责人应考虑应急准备和响应的人员职责、内外部的联络计划是否可行等。

4.5检查

4.5.1监测和测量

4.5.1.1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监测控制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其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

4.5.1.2相应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应规定监测与测量的项目、监测方法、频次和要求、监测与测量设备的校准与维护以及监测结果和记录的处理等。

4.5.1.3公司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或验证,并予以妥善维护,并保存相关的记录。

4.5.1.4结合管理评审,定期对法律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以确保公司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

4.5.2合规性评价

4.5.2.1为了履行对合规性的承诺,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法律与其它要求控制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并保存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2.2公司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并保存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5.3.1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重复发生;

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要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d)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4.5.3.2任何旨在消除存在或潜在的不符合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影响相适应。相应的文件与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规模相适应。

4.5.3.3由于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所引起的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均应实施并记录。必要时将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信息提交管理评审。

4.5.4记录控制

4.5.4.1公司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符合其环境管理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以及所取得的结果。

4.5.4.2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记录管制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

4.5.4.3记录管理的重点应放在那些为实施与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以及关于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实现程度的记录上。

4.5.4.4应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限,由相关责任部门按规定保存。

4.5.4.5所有的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备对相关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可溯性。在适宜的环境中妥善保管,便于存取和检索,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由计算机贮存的记录要做备份,并确保其可靠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4.5.4.6环境管理记录还应适当考虑对机密业务的管理,防止机密业务信息泄漏。

4.5.5内部审核

4.5.5.1公司应确保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计划的环境管理安排的本标准的要求,是否得到恰当的实施和保持。

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4.5.5.2为全面起见,审核程序中应包括审核范围、频次和实施方法,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等。

4.5.5.3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派审核组组长并委任审核人员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审核员应经过适当的培训并得到认可,还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5.5.4公司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所涉及的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4.5.5.5公司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用来规定:

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

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4.5.5.6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5.5.7审核组应记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和结果,并将不符合及时通知被审核部门以完成纠正与预防措施,跟踪并记录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4.5.5.8管理者代表应了解并监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全过程,并负责向管理评审会议提交审核报告。

4.6管理评审

4.6.1公司应编制《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程序》,确保总经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以确保它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修订和需求,包括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修改需求。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4.6.2各部门应提供相关资料和必要的信息,以供总经理进行评审工作。

4.6.3品质部对各部门报送资料和信息进行汇总。

4.6.4管理评审的内容应包括:

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抱怨;

组织的环境绩效;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以前管评的后续措施;

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

改进建议。

4.6.5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而做出的。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

4.6.6管理评审的结果、结论与建议应形成文件,提出的决定和措施,各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4.6.7环境管理者代表根据管理评审情况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各部门实施与落实与本部门有关的评审决定和措施。

4.6.8环境管理者代表对管理评审的决议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并将信息及时向公司总经理报告。

4.6.9管理评审结果认为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等应修改时,由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实施。





附件A:标准要素、职责分配一览表

注:“▲”为标准条款涉及的主要责任部门,“△”为标准条款涉及的相关部门

ISO9001:2008

标准条款 总经理 管理者

代表 行政财务部 生产技术部 品质部 4.1总要求 ▲ △ △ △ △ 4.2环境方针4.3.1环境因素4.3.2法律和其他要求4.3.3目标指标方案4.4.1资源、作用、职责4.4.2能力、意识和培训 4.4.3信息交流4.4.4文件 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 △ ▲ △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1监和测量4.5.2符合性评价 △ △ △ △ ▲ 4.5.3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4记录4.5.5内部审核4.6管理评审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HME-SC00-01 页数/总页数:第13页共25页 文件版号:01 生效日期:年月日





























总经理



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仓库



生产技术部部



行政财务部



品质部



生产班组







献花(0)
+1
(本文系ISO资料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