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路虽艰,心却坚——读《复活》有感
2014-08-29 | 阅:  转:  |  分享 
  
路虽艰,心却坚——读《复活》有感

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很早便有所耳闻。对于这个书名的含义,曾有过各种联想,却又不敢妄下定论,直到捧起这本书,慢慢品读,才似乎有了一丝领悟。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有些枯燥,却又逐渐被吸引。我看到一个一步步走向堕落的女子——玛丝洛娃,可是当我想到使她堕落的缘由,又感觉她很可怜,又或是,可悲。而当她因为一件事进了监狱,又被押送受审时,命运的齿轮似乎在这一刻又开始转动了。那个曾经引诱她后又抛弃她的人——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公爵,作为陪审员,再一次的影响了她的命运。或许是出于一点点的愧疚,他极力的想减轻对玛丝洛娃的判决,然而因为众人的疏忽,以及审判之人的懒惰,就导致一个本应该无罪的人被判了服苦役。

在聂赫留朵夫回忆起自己与玛丝洛娃的关系的时候,我发现,两个人曾经都是纯洁无邪的少年,那么为何,现在的聂赫留朵夫却给我一种虚伪、自傲的感觉?是什么改变了他?是的,他的回忆中也曾提到过。即使他曾经是一个勇于牺牲自我、愿意为所有高尚事业献身的正派青年,用自己的信念去反抗别人的理论,却也只是留得一个妥协的后果。当他这样做了,妥协了,变成贪图享乐,沉迷酒色的利己主义者之后,亲朋好友的赞扬使他彻底沦入了堕落的深渊,然而对于当时的社会,这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当他在军营里逐渐堕落成了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的时候,诱奸了曾经热恋过的纯真少女玛丝洛娃而后抛弃了她。于是,玛丝洛娃便也成了一个被迫害的可怜人,兜兜转转最终沦为妓女,以至于一步步堕落。曾经纯洁无邪的少年们都已不再。

或许玛丝洛娃的案子就是一个转折点。在再次遇到她之前,聂赫留朵夫正与一个有夫之妇私通,而且还打算向一个贵族小姐求婚。并且由于生活开销过大,他甚至打算放弃反对土地私有制的理论,接手母亲的遗产。在法庭上作为陪审员与玛丝洛娃再度相遇,聂赫留朵夫内心沉睡已久的善良本性终于被唤醒。这一场审判的漫长过程,包括卡秋莎最后绝望的痛哭,都极大的撼动了聂赫留朵夫的心灵。聂赫留朵夫渐渐发觉自己内心深处对现在生活的厌恶,似乎是一种没有由来的厌恶。我想,或许他的心中还存留着一丝良知,它正在渐渐苏醒罢。当时我很怀疑,在那样腐朽与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他的“复活”路程,能走多远。

聂赫留朵夫的良知正在苏醒,他的精神正走向“复活”之路。当他为玛丝洛娃奔走申冤,并且决定和她结婚,甚至在上诉失败后陪同她一起去西伯利亚流放的时候,我既想为他这一惊人的举动喝彩,又存有一丝疑惑。我不理解他究竟为何决定同她结婚?因为爱?还是仅仅为了赎罪?……似乎还有好多好多的疑问却又不知如何表达。而玛丝洛娃的举动倒不令我吃惊。她拒绝了他的请求。为了什么?恨他么?恨他害自己到达这种地步?不。或许一开始她是恨他的,非常非常恨,所以拒绝。可是后来呢?聂赫留朵夫所做的一切让她逐渐有所改变。之后政治犯西蒙松对玛丝洛娃的爱也极大的影响了她。玛丝洛娃重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可是她不愿他这样的牺牲,所以为了他的前途着想,她依旧拒绝了他,同西蒙松在一起。

聂赫留朵夫在帮助玛丝洛娃途中遇见过了的人,内心充满着矛盾
献花(0)
+1
(本文系漫卷韵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