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生死恋歌
2014-10-09 | 阅:  转:  |  分享 
  
1974年,“四人帮”及其在上海的余党作了“给周信芳戴上反革命帽子,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永远清除出党,交群众监督改造,继续批斗,肃
清其流毒”的定案结论,使周信芳精神上遭受到沉重打击,卧床不起,以后病情日趋恶化。1975年3月5日,周信芳心脏病发作,在
华山医院714号大病房中含冤逝世。音乐:京剧《四进士》周信芳演唱图文:网络/编制:张幼君/2014-10手动翻页
周信芳(1895~1975)艺名麒麟童,出生于江苏淮安清浦,我国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麒派”的创始人。1949年参加
了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分会主席。周信芳全方位地继承了
京剧传统,又吸收了地方戏、电影、话剧、芭蕾舞、华尔兹等多种表演精华,对传统京剧加以创新,被公认为京剧海派代表人物。周信芳嗓音带沙但
中气充足,恰好形成了“麒派”的基本特色。周信芳演出的著名剧目有《徐策跑城》、《乌龙院》、《萧何月下追韩信》、《四进士》、
《扫松下书》、《斩经堂》、《清风亭》、《坐楼杀惜》、《义责王魁》、《打严嵩》等。周信芳《四进士》剧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初,一个元旦的晚上,上海滩最大的戏院正在上演京剧大戏《徐策跑城》,主角是周信芳。在最靠近戏台的包厢内,一个漂亮的女孩看得如痴如醉,
她叫裘丽琳。周信芳《徐策跑城》剧照裘丽琳,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私人银行——天宝银楼老板裘夫人的三女儿,有着富有的家庭背景和
四分之一英国血统的出众容貌。周信芳《追韩信》剧照十八岁的裘丽琳刚从一所法国天主教会办的女校毕业,她那位在“十里洋场”上
颇有名气的兄长裘剑飞引领着她进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成了上海社交圈中的首席名媛。周和裘他俩正式相识是在上海基督
教会慈善机构主办的一个义卖会上。裘丽琳作为社交界名媛分派在一个摊位上卖一些女教友制作的手工艺品,周信芳则是邀请前来的嘉宾。
他们恋爱了。那时他28岁,已唱了20年的戏;而她年仅18岁。爱情来了,地位和年龄的差距都无法阻挡。在当时,唱戏被视为“贱业”,因
此周、裘相恋后,只能在喑中发展恋情,不能在公众场合中一起露面。俗话说: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1928年盛夏,上海多家报
纸在最显著的位置,刊登出“上海名媛坟场幽会麒麟童”等诸如此类标题的文章和照片。裘家得此消息,乱成一团。裘夫人先命儿子封锁
消息,然后把女儿幽禁在闺房中,女儿闺房外面便是她自己的卧室,严密看守女儿。而面对报纸爆料周信芳早有妻室的消息,裘丽琳也蒙了。她通过
正上学的表妹传递信件,提出分手。周信芳急忙向裘丽琳解释自己已婚的内情。原来,在19岁那年,师父自作主张为他张罗了一门有名
无实的婚姻。周信芳恳求裘丽琳不要放弃,并且承诺会离婚。面对承诺,裘丽琳坚持了下来,可裘家根本不允许这样离经叛道的爱情。她
的哥哥威胁周信芳,母亲也公开发布消息,给她相亲。不久,便有个合适的对象央媒求亲来了。这家人姓赵,世居天津。男孩今年二十三
岁,刚从英国留学回来。裘丽琳的母亲虽是对女儿要远嫁到北方去有点舍不得,但想到这不失为一个将女儿和那个“戏子”彻底隔开的办法,于是便
应允了这桩婚事。????但裘丽琳并没放弃爱情。表面上她俯首认命麻痹母亲,暗中她定期给周信芳写信。信是通过她家收养的表侄女带出
去投寄的。信中裘告诉周自己将伺机逃出家里来和他会面。周信芳得到消息,就安排了一辆黄面包车随时守候在裘家大院外的一个胡同
里。1928年农历端午节过后,一个闷热的中午,裘丽琳趁母亲午觉时穿着睡袍,趿着拖鞋偷偷溜出了家里的大门。裘到了她一个亲密
的女友家中,周信芳马上便赶来。三人商量后,认为上海已不是久留之地,决定离开上海。但由于周信芳第二天还得在更新舞台上戏,所以去的地方
不能太远。三小时后他们到了苏州。周信芳找了家干净的小客栈安顿裘丽琳住下,自己则立刻乘沪宁线末班车赶回上海照常演出。
当裘丽琳的母亲午睡醒来发现女儿失踪之后,整座宅里便像开了锅的粥那样沸腾起来。裘丽琳母亲派人把儿子叫回来,吩咐他立刻设法找回妹
妹。裘剑飞这便纠集了朋友在上海到处搜寻,又根据线索直扑苏州,结果仍是一无所获。这时却接到了上海打来的长途电话,告诉他周正
在更新舞台上日戏,这下,他傻了眼,只好带上人马赶回上海。为了迫使女儿早日回家,裘夫人刊登了与女儿断绝关系的声明。为了自
己和周信芳的安全,1928年秋,裘丽琳委派律师发布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声明,至此,她与家庭彻底决裂。刊登这样一份启事的含意
是很明确的,裘丽琳已打定主意一条窄道走到底,跟定那个“戏子”了。为了爱情,她放弃了现有的和以后会有的一切财产、地位和亲情。
即便如此,他们的爱情依旧不能被世俗接受。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离开上海,到江浙一带跑码头唱戏。虽说是名角,但因为行业的包银制度,再
加上母亲爱赌,周信芳负债累累。为此,裘丽琳和周信芳约法三章,以后演出的报酬必须由她经手。然后,她又找到戏院老板,提出利润
分红,不然就罢演。戏院老板虽说同意,但背后却纠集一些打手骚扰周信芳。裘丽琳怕他出事,就随身携带着私奔时周信芳给她防身的手枪,每天陪
同他上下戏院,成了他的私人保镖。两年后,裘丽琳不仅帮助周信芳还清了所有欠款,而且还帮助他组建了戏班。第三年,他信守承诺,
和包办婚姻的妻子离了婚,并登报正式和裘丽琳结婚。离开上海的5年间,他们有了3个孩子,虽然生活平静富足,但家人的祝福依旧是
裘丽琳内心最深的渴望。就在这时,上海一家戏院邀请周信芳登台,借这个机会,裘丽琳又写了一封长信回家。亲情毕竟无法泯灭,19
33年,她终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上海的家。当穿上母亲为自己精心准备的白色婚纱,裘丽琳放声大哭。周信芳和裘丽琳,三十年代初
,他们在上海受到黑社会的欺压;三十年代中期,他们受到日本特务的恫吓;四十年代初,周信芳遭到汪伪特务机关绑架;在解放战争期间,他们又
冒险掩护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在此后的45年中,他们夫唱妇随,享受幸福与快乐,得到尊敬和荣誉,但也遭受忧患和劫难。不管顺
境或逆境,他们都相互扶持、彼此慰藉,就如结婚时宣读的誓词一样:“不管贫穷或富有,不离不弃”。1968年3月26日,文革中
裘丽琳因肾脏被打破裂,患尿毒症死在华山医院急诊观察室外的走廊上。她对无助地在旁边哭泣的儿媳黄敏祯说:“别哭了,以后……Daddy(爸爸)……”这便是她留在世上最后一句话。说“以后”是因为当时她丈夫还在囚禁之中。从裘家三小姐到名伶“麒麟童”妻子到周院长夫人最后到“牛鬼蛇神的老婆”,从她活动了六十三年的生活舞台上消失了,没有灯光,没有花篮,没有掌声,就像一粒灰熄悄然熄灭掉那样。
献花(0)
+1
(本文系罗齐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