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学外篇之嘉言71-80
2015-05-12 | 阅:  转:  |  分享 
  
嘉言71○((北宋)範純仁《戒子弟言》)范忠宣公(范纯仁(1027-1101)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字尧夫,谥忠宣,吴县(今江苏苏州
)人,范仲淹次子。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城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
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宋徽宗立后,官复观文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
归。著有《范忠宣公集》。)戒子弟曰: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聦明,恕己則昏。爾曹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
也。(范純仁嘗曰:「我平生所學,唯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不盡,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親睦宗族,未嘗須臾離此也。」又戒子弟曰:「人雖至
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爾曹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也。」譯文:范純仁曾說:「我一生學習,所
得到的只有忠、恕二字,這兩個字一生也用不完,以至於在朝做官侍奉君王,接待同事和朋友,與親戚宗族的人和睦相處,從來沒有一刻離開這兩個
字。」又告誡子弟說:「一個人即使最笨,他在指責別人時總是很聰明;一個人即使最聰明,寬恕自己時總是顯得很糊塗。你們應當用指責別人的心
情來指責自己,用寬恕自己的心情來寬恕別人。這樣,不怕不具有聖賢的地位。」)嘉言72○(吕本中《童蒙训》)呂滎xíng公(吕希哲(1
036—1114)北宋教育家、官员。字原明,学者称荥阳先生,开创“荥阳学派”,为学“不主一门,不私一说”。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
祖籍莱州。曾任秘书省少监。《宋史》卷三三六有传。希哲官宦世家子弟,曾祖吕蒙亨,祖父吕夷简,父亲吕公著。少时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
瑗学习。又从程颢、程颐、张载游,晚年又学佛法。听王安石劝告,放弃科举,以荫得官。元佑中,范祖禹向宋哲宗荐举,为崇政殿说书,教导皇帝
以“正心诚意”为本。徽宗初年,召为秘书少监,后改为光禄寺少卿。后因崇宁党祸徙河北邢州,寄寓淮泗间十余年。其孙吕本中,东莱先生。)嘗
言:後生初學且須理會氣象,氣象好時,百事是當dàng。氣象者,辭令容止輕重疾徐足以見xiàn之矣,不惟君子小人於此焉分,亦貴賤壽夭
之所由定也。(朱熹《近思录》专列“圣贤气象”一节,如其云:“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北宋周敦颐仪
态雍容,有人以“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评之。程颢诗云:“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所彰显的
正是其心灵的“云淡风轻”。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所写的,也正是他心灵的
“天光云影”。涵容广大,体露真常,了无滞碍,一任慧心流淌,正是所谓圣贤气象的体现。)嘉言73○(《童蒙训》:荥阳公(吕希哲)尝说: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论语·颜渊篇》: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蓋(盖)自攻其惡,日夜且自點檢(检点),絲毫不盡則慊qià
n(不满)於心矣,豈有工夫點檢他人耶?(荥阳公(吕希哲)尝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盖自攻其已恶,日夜且自检点,丝毫不尽不慊qi
è(满足)于心矣,岂有工夫点检他人耶?)嘉言74○(《少仪外傳》﹝宋﹞吕祖谦撰小东莱先生,其伯祖吕本中)大要(大致)前軰作事,
多周詳(周到详尽);後軰作事,多闊略(颜师古注:“阔,宽也。略,简也。”)。嘉言75○(吕荥公曰:)“恩讎分明”,此四字非有道者
之言也;“無好人”三字,非有德者之言也,後生戒之。(网摘赵克礼随笔《长存善良之心》:宋代人吕希哲说:“‘恩仇分明’此四字,非有道者
之言也。‘无好人’三字非有德者之言也。后生戒之。”意思是说,有道之人,记人之恩,忘人之怨。一个人,经常说“恩仇”,势必要报复分明,
如此冤冤相报,对人、对己都无益。至于我们平常说的“好人”、“坏人”常常出于我们自己感悟。而这些感悟又常常以我们自己的利益为中心,
失之偏颇。人性本向善,世间好人多。这不是大道理,而是实事。试想,如果人群之中,歹毒和邪恶的人占多数,人类自身还能繁衍生存至今吗。
禅学里说:“心中有佛,满目皆佛。”用慈爱和善良的心,看待我们生存的世界,看待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我们自己便会有安详的心态。这不仅仅
能使我们自己获得自安和幸福,也使他人得到吉祥幸福,何乐而不为!)嘉言76○《張思叔座右銘》曰:凡語必忠信,凡行必篤敬。飮食必愼節(
谨慎节制),字畫必楷正(端正,工整)。容貌必端莊,衣冠必肅整。歩履必安詳,居處必正靜(正静zhèngjìng谓思虑精诚,心气平
静。《管子·心术下》:“人能正静者,筋肕而骨强。”《六韬·大礼》:“神明之德,正静其极。”)。作事必謀始(谋始(謀始)móus
hǐ谓开始时慎重考虑。《易·讼》:“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王弼注:“无讼在於谋始,谋始在於作制(制定制度)。
”孔颖达疏:“凡欲兴作其事,必须谋虑其始。”),出言必顧行(顾行(顧行)gùxíng顾全德行。汉贾谊《治安策》:“顾
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常德必固持,然諾ránnuò必重應(yìng慎重应答)。見善如己出
,見惡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未深省xǐng。書之當(面对着)座隅,朝夕視爲警。(张绎(1071~1108),字思叔,河南寿安
东七里店(今河南宜阳城关东店)人。北宋著名乡贤,卒赠翰林学士。建祠在锦屏山麓,史传为思叔读书处,今已不存。思叔天资聪颖。因家道贫
寒,以至年壮无学,为生活计,常在市上当雇工。某日,见县令鸣锣清道,护人甚严,显赫于市。思叔问:“何如得以飞黄腾达?”众说:“读书科
选,才能登上仕途。”从此思叔发愤读书,后适程颐自四川还河南,思叔投在程颐门下受业求学,读《孟子》“志士不忘在沟壑”句,豁然开朗,遂
以功名为轻,道德为重,并作《座右铭》以自省。思叔饱学博文,才思敏捷,虽然有“取青紫如拾芥”的高才,却视“驷马高盖如过目浮云”。昔日
羡慕县令之思,烟散冰消,不以功名为念。朝廷三次征召他出任,都被他婉言谢绝。思叔与洛阳人尹焞tūn并列程夫子门下,为程门高足,长于文
章,但他只活了37岁,况又晚学,所以笔墨世不多见。仅存有《张思叔座右铭》、《师说》、《祭程伊川文》等篇及《明德录》行世,但传布不广
。直至清同治三年(1864)秋知县恒伦崇敬思叔人品高洁,托人遍访思叔遗著,力求一读。三载后,门人张某携书进见,恒伦视为珍宝。又辑
得思叔《送友诗》一首,《绛州思堂记》一首,由邑人庠生吴象九初镌成《明德录》原本。)嘉言77○胡文定公(胡安国(1074—1138年
),南宋时期的著名经学家和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字康侯,号青山。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原籍福建崇安。早年拜程颢、
程颐弟子杨时为师,研究性命之学。入太学时,又从程颐之友朱长文、靳裁,得程学真传。其治学理念上承二程,下接谢良佐、杨时、游酢,在理学
发展史上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北宋末年,黄河流域战争频频,中原士人纷纷南下,给长江流域的文化兴盛创造了机遇。胡安国也于南宋建炎(11
27-1130年)年间,抵湘潭,至碧泉定居,遂落籍湘潭。在潭州湘潭建碧泉书院,“前后居潭三十余载”。著书讲学,从游弟子数十人,潜心
续撰《春秋传》。又在衡山山麓办文定书院,以讲学撰述为业,除自己的子侄胡寅、胡宏、胡宪等外,还吸引了众多湖湘士子前来就学。其中仅长沙
人就有治《春秋》和《资治通鉴》的谭知礼,以孝友信义著称的黎明等。从而,开始奠定了一个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理学派别——“
湖湘学派”。1138年书成,三十卷,进呈朝廷。宋高宗赞他“深得圣人之旨”,诏加宝文阁直学士。同年四月春,胡安国在湖南逝世,葬隐山,
朝廷破格赐谥‘文定’。他所著《春秋传》成为后世科举士人必读的教科书。侄胡宪从胡安国学而不仕,门下朱熹从游最久,学者称“籍溪先生”。
)曰:人須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有富貴相。孟子謂‘堂高數仭(仞,七尺为一仞),食前方丈(食前方丈[shíqiánfāng
zhàng]成语解释: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出处:《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
人,我得志弗为也。),侍妾數百人,我得志不爲。’學者須先除去此等,常自激昂(奋发昂扬),便不到得墜zhuì墮duò。常愛諸葛孔明,
當漢末,躬耕南陽,不求聞達。後來雖應劉先主之聘,宰割山河,三分天下,身都(dū统帅,都督)將相,手握重兵,亦何求不得,何欲不遂bù
suì?乃(却)與後主言:‘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qǐng(100亩为1顷),子孫衣食自有餘饒(余饶(餘饒)yúráo富
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餘饶。”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三:“又尝諭
户部,国家赋税已定,撙节(zǔnjié节省)用度,自有餘饶。”)。臣身在外,別無調度(安排),不別治生(经营家业;谋生计)以長z
hǎng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廩lǐn有餘粟,庫有餘財,以負陛下。’及卒,果如其言。如此軰(辈)人,眞可謂大丈夫矣。(《自表后主》:
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
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
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翻译:在下感到自己禀赋不灵巧,加上遇到动
乱的艰难时代,北上出兵五次攻魏,都没有获得成功。怎会料到我却生病无救,生命等在旦夕间结束。在下希望陛下能使心境纯洁,克制享乐的欲望
,约束自己,关爱百姓,对先主力尽孝道,对天下的老百姓施行仁爱之心,选拔任用隐居不仕的贤人,来增加朝廷内的贤良人才,罢免邪恶不正的坏
人,以使得风俗敦厚。我当初侍奉先帝时,日用全靠官府供给,自己不再经商务农。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靠这些子孙们的衣食,自给
是有富裕的。至于我在外边,不再有另外的调度,平时的吃穿用度,全部靠官府供给,不再去搞别的生计,来增加微小的收入。如果我死的时候,不
能让家里有多余的钱,不能让外边有剩余的财物,这会辜负陛下的。)嘉言78○(范冲《益谦座右戒》)范益謙(范益谦(1067—1142)
:名冲,南宋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宋代成都范氏,与范仲淹关联不大。),哲宗绍圣元年进士。范冲字益谦,一字子长,范祖禹长子,生于英
宗治平三年,高宗绍兴十一年卒,终年75岁。绍圣元年中进士后的48年间,历哲、徽、钦、高四朝。哲宗绍圣元年至徽宗时期约30年中,范祖
禹连遭贬谪,又入元佑党籍,这对范冲很有影响,因此未见其显。宋室南渡。高宗初年为元佑党人平反,抑王安石而扬司马光。范冲也由朝奉郎渐
次升擢,官至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两浙路转运副使。高宗在学术上也褒扬曾被列入元佑党籍的程颐,绍兴元年八月,赠程颐直龙图阁,制词称:“尔
颐……高明自得之学,可信不疑。”在这种政治气氛下,高宗秉隆佑太后之命,认为哲宗时再修的神宗实录和徽宗时修纂的哲宗实录,“事多失实,
非所以传信后世,当别刊定”,加以重修。绍兴四年五月,遂命当时的左朝奉大夫范冲为宗正少卿兼直史馆,具体主持修撰之事。绍兴五年闰二月兼
侍讲,五月又为徽猷阁待制兼史馆修撰兼侍讲、资善堂翊善,制词说,“汝冲,德行文学,为时正人,乃祖发议嘉佑之初,乃父纳忠元佑之末……尔
实兼数器之长”。资善堂是为9岁的建国公(即孝宗)所建,以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以严教建国公。绍兴六年四月戊午,为翰林学士兼侍读。
十二月,赵鼎被罢相,大概因是赵的姻亲,范冲也"再疏求去",遂为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七年九月,赵鼎再次为相,次年正月,
以范冲知婺州,“冲力辞不赴”,不久仍为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八年十月,赵鼎因与秦桧不合,遂被罢相,此后接连被贬。范冲因此
被牵连,绍兴十年十月,被罢去龙图阁直学士,依旧提举江州太平观。先是,当时的御史何铸论其罪,“以为赵鼎当轴,汲引一时奸佞之人,置之朝
廷,日者陛下斥逐凶邪……而欺世盗名之甚者,犹置而不问,是狐狸虽去而豺狼犹存”,故有是命。绍兴十一年十一月,范冲卒于婺州。)座右戒曰
:一,不言朝廷利害邊報(边报(邊報)biānbào亦作“邉报”。旧时边境地区向朝廷汇报情况的文书。《宋史·张浚传》:“近日边报
,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差除(chāchú官职任命。宋欧阳修《论按察官吏札子》:“审官三班吏部等处,又只主差除月日,
人之能否,都不可知。”明汤显祖《紫钗记·泪展银屏》:“俺归到中途闻圣旨,别有差除疾和迟,少不得荣归故里。”)(王夫之《读四书
大全说》中庸:章句言“命犹令也”。小注朱子曰:“命如朝廷差除。”又曰:“命犹诰勅。”谓如朝廷固有此差除之典,遇其人则授之,而受职者
领此诰勅去,便自居其位而领其事。以此喻之,则天无心而人有成能,审矣。)(南宋朱熹:“今只眼前朝廷差除(任命官员),尚未知朝廷意思如
何,况生乎千百载之下,欲逆推乎千百载之上圣人之心,况自家之心,又未得如圣人,如何知得圣人肚里事!某所以不敢信诸家解,除非是孔子还魂
亲说出,不知如何。”)。二,不言州縣官員長短得失。三,不言衆人所作過惡。四,不言仕進官職,趨時附勢(成语解释:迎合时尚,依附权势。
多用作贬义。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如此人趋时附势以得富贵而自为乐者也。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二》: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
,古今所同也。何责于薄俗哉?)。五,不言財利多少,厭貧求富。六,不言淫媟(淫媟yínxiè放荡猥亵。《宋史·奸臣传二·蔡攸》:
“﹝蔡攸﹞与王黼fǔ得预宫中祕戏……杂倡优侏儒,多道市井淫媟謔xuè浪语,以蛊gǔ帝心。”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中:
“若乃纤艳淫媟入人骨髓,如田中行(中行,北宋人。有田中行集,不传。)、柳耆卿(柳永)辈,岂公之雅趣也哉!”明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时尚小令》:“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戲慢(戏慢(戲慢)xìmà
n亦作“戏嫚màn”。轻慢,不庄重。《新唐书·韦温传》:“温性刚峻,人望见无敢戏慢者。”),評論女色。七,不言求覓人物,
干索酒食(干索gānsuǒ求取,索取。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惭颜厚如甲》:“进士杨光远,惟多矫饰,不识忌讳,游
謁王公之门,干索权豪之族,未尝自足,稍有不从,便多诽谤。”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四凶》:“﹝刘子振﹞不耻干索州县,稍不如意
,立致寒暑。”)。(七不言;七不可)又曰:人附書信,不可開拆沈(‘沉’)滯。發人私書,拆人信物,甚者,結爲仇怨。余得人所附書物,雖
至親卑幼者,亦未嘗輒留,必爲附至。及人託於某處問訊于求,若事非順理,而己之力不及者,則可至誠辭却之。若已諾之矣,則必須達所欲,至於
聽與不聽,則在其人。與人並坐,不可窺人私書。凡與賓客對坐,及往人家,見人得親戚書,切不可往觀,及注目偸視。若屈膝並坐,目力可及,則
歛身而退,候其収書,方復進以續前話,若其人置書几上,亦不可取觀,須俟其人云‘某所惠書’,云‘足下請觀之’,方可一看。若書中事,
無(无论)大小以至戲謔之語,皆不可於他處復說。凡入人家,不可看人文字。凡入人家,不可於几案上及書攀(书襻(書襻)shūpàn承
书夹,书的套壳。)内,飜(翻)看人家書簡及記事冊(册)子,錢穀文暦(历)。若人將文字令己看,切不可於背後觀,皆無德之一端也。凡借人
物,不可損壞不還。凡借一物,上至書冊,下至器用,苟得己者,則不須借。若不獲己,則須愛護過於己物,看用纔畢卽時歸還。切不可以借爲名
,意在没納,及不加愛惜,至有損壞。大率豪氣者於己之物多不自愛,若借人物,豈可亦如此?此非用豪氣之所,乃無德之一端也。凡喫(吃)飮
食,不可揀擇去取。凡飮食,蒸餅去皮,饅頭去蔕(蒂,《玉篇》草木綴實也。《說文》瓜當也。當(当)dāng頂端。如瓜蒂稱為“瓜當”,屋
簷頂端的蓋瓦頭稱為“瓦當”。),肉去脂皮之類,皆非成人所爲,乃癡騃(痴呆)無知而已。自非生硬、臭惡與犯己宿疾之物,豈有不可食之理?
與人同處,不可自擇便利。凡與人同坐,夏則己擇凉處,冬則己擇暖處,及與人共食多取、先取,皆無德之一端也。見人富貴,不可歎羨詆毀。
富貴高下,人所共知。見親戚、相識輒稱其富貴,若得其實,卽是歎羨,可見不知義命。若不得實,卽是嫉疾,用心不佳,莫此爲甚。凡此數事有
犯之者,足以見用意之不肖,於存心脩身大有所害,因書以自警。嘉言79○(胡仁仲《知言》仲尼篇)胡子(按:指胡宏,字仁仲)曰:今之儒者
移學文藝、干仕進之心,以收其放心而美其身,則何古人之不可及哉!父兄以文藝令其子弟,朋友以仕進相招,往而不返,則心始荒而不治萬事
,成咸不逮dài古先(往昔;古代。)矣。(《知言》仲尼篇:今之儒者移学文艺、干仕进之心,以收其放心而美其身,则又何古人之不可及哉
!父兄以学文艺令其子弟,朋友以仕进相招,往而不返,则心始荒而不治万物之成,咸不逮古先矣。)嘉言80○(《颜氏家训》勉学篇08)《
顏氏家訓》曰: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开通思想;启发智慧)明目(使眼睛看得清楚。),利於行耳。未知養親者,欲其觀古人之先意承顏
(先意承志[xiānyìchéngzhì]成语解释: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同“先意承颜”。),怡聲下氣(怡声下气[yíshēngx
iàqì]成语解释: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出处:《礼记·内则》:下气怡声,问衣燠寒。),不憚劬
勞(劬劳(劬勞)qúláo劳累;劳苦。《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以致甘腝(甘腝gānní鲜美柔软的食
物。有骨醢hǎi也。一说ér,又《集韻》人之切,音而。與‘胹’ér同。爛也。《揚子·方言》秦晉之郊謂熟曰胹。或作腝。),惕tì然慙
(‘惭’)懼,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觀古人之守職無侵,見危授命(见危授命[jiànwēishòumìng]成语解释: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出处:《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不忘誠諫以利社稷(社
稷[shèjì]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后稷。古代国家的国君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指国家。国家的国君,称为社稷主;中国的天子,称
为天下主。社稷主的名号是侯;天下主的名号是王。谁够资格称为天下主?谁够资格称为社稷主?),惻然(悲悯)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驕奢者,
欲其觀古人之恭儉節用,卑以自牧(卑以自牧[bēiyǐzìmù]成语解释:指以谦卑自守。出处: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
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禮爲敎本,敬者身(立身)基,瞿jù然(惊骇貌)
自失,歛容(骄容)抑志(奢志)也。素鄙吝(贪鄙吝啬)者,欲其觀古人之貴義輕財,少私寡慾,忌盈惡wù滿,賙zhōu窮卹(xù恤)匱(
kuì缺乏),赧nǎn然悔恥,積jī而能散(舍得)也。素暴悍(凶暴强悍)者,欲其觀古人之小心黜己(自贬。黜chù,贬也,下也。——
《玉篇》),齒弊舌存(成语解释,齿弊舌存:指刚者易折,柔者难毁。出处:语出汉·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
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含垢藏疾(成语解释: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
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尊賢容衆,苶然(苶然niérán1.疲惫貌。2.形容衰
落不振。)沮喪,若不勝衣也(若不胜衣(若不勝衣)ruòbùshēngyī(旧读)◎形容身体羸弱,好像连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担。◎《淮南子·氾fàn论》:“周公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文王,洞洞属属zhǔ,而将不能,恐失之,可谓能子矣。”)。素怯懦qiènuò者,欲其觀古人之達生委命(指参透人生、听凭命运的支配。),強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语出:《诗·大雅·旱麓》:岂弟(恺悌)君子,求福不回。高亨注: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后汉书·侯霸传》:﹝霸﹞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勃然奮厲(奋厉(奮厲)fènlì1.激励;振奋。),不可恐慑(威胁慑伏)也。歴茲以往,百行皆然。(以此类推,所有的一切都是这样的道理。)縱不能淳(朴质厚道),去泰去甚(成语解释:泰、甚:过分。适可而止,不可过分。出处:《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學之所知,施無不達(真正学到的学问(实学),在哪里都可以使用。)。世人讀書,但能言之,不能行之,武人俗吏所共嗤詆(chīdǐ讥笑嘲骂),良由是耳(被一些将军武士、小官吏所嗤笑,也是事出有因啊。)。又有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陵忽(欺凌轻慢)長者,輕慢同列(同僚)。人疾之如讎敵,惡wù之如鴟梟chīxiāo。如此以學求益,今反自損,不如無學也。8
献花(0)
+1
(本文系戒凡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