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四中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2015-06-25 | 阅:  转:  |  分享 
  


参考答案

文言文听写

(一)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二)吾闻之:“新沐春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二、基础知识

1.D(A项瘦削xuē、封妻荫yìn子、B项癖pǐ好、炽chì烈、C项混hùn沌、茅塞sè顿开)

2.B(A项诡秘、披星戴月、C项诀窍、百炼成钢、D项寒暄、鞭辟入里)

3.A(A项魂牵梦绕:形容万分思念。绕:纠缠。朝:早晨;暮:晚上。从早到晚思念不已。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也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差:程度副词,勉强,尚,略,稍微;强:振奋。原指能振奋人的意志,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4.A(牵强附会: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比喻没有丝毫差错。?②爽:过失,差错④极:准则⑤赂:赠送的礼物⑧夸耀)

11.D(A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我不欲匹夫之勇也的

B乃号令于三军曰对;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在

C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替、给;王使屈平为令作为成为

D两句均为把)

12.D(A帅通率B政通征C绌通黜)

13.B(A使动使……离开;B意动C使动使苏武投降D使动使两主相斗)

14.C(A名词作状语连夜;B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C名词;D名词作状语用剑)

15.A(A定语后置句;B被动句;C被动句;D被动句)



四、默写

(1)辗转反侧(2)死生契阔(3)洵美且异(4)其叶沃若

(5)言笑晏晏(6)子宁不嗣音(7)修我戈矛(8)佼人燎兮

(9)雨雪霏霏(10)纫秋兰以为佩(11)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12)旌蔽日兮敌若云(13)首身离兮心不惩(14)苏世独立



五、课外文言文

16.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17.B(B完了)

18.C(A因为/经过;B因为/被;C均为在的意思;D因而/然而)

19.D(D项句子意为略时代无英雄,使无名之辈成了豪杰。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这两句直写不寐弹琴之事,中间似有一段忧愁。幽独不寐原来在《诗经》中就是君子忧时忧世的表现,如《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但此诗全无一字明说忧愁为何,只是在明月清宵之中发散着一片忧愁的气氛。?“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月清风的明亮清爽,是中宵实景,正衬出诗人弹琴的高致。一片心境如明月的澄澈,又如清风的舒爽,寄托于夜半琴声之中,此中原无忧愁可以寻绎,但后面四句的徘徊忧思,却写出夜中不寐的根由,而使如此明亮的夜晚,如此高洁的琴声,都似弥漫着无穷的“忧思”。?“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由室中之景而移到户外,可看到听到外野北林之间孤鸿、翔鸟的飞翔鸣叫。孤鸿、翔鸟的飞翔鸣叫,也许另有它们自身的原因,但在明月清宵之中飞鸣,正隐隐提示夜里耸动的一种不安。诗人与飞鸟,都在这种不安之中徘徊而不寐。?“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这人与鸟的中夜徘徊,最后只是拥有满怀忧思而已,意望中的事物既不可得见,而只是让忧思淹没自己,触痛心弦而已。这忧思是什么?作者没有具体明言,但整个明月清宵,中夜鸣琴的情境,都由此而似沉浸在一种忧愁里面,那种生命中的忧思,就在明月之中,在清风之中,随月照临,随风吹至。































































































































献花(0)
+1
(本文系190611963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