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书
收稿日期:2012-04-02;修订日期:2012-10-10
论肩周炎的中医治疗
姜文清
1
,谷学珍
2
(1.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053000;2.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河沿中心卫生院053000)
关键词:肩周炎;中医治疗
DOI标识:doi:10.3969/j.issn.1008-0805.2012.12.111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0805(2012)12-3183-01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
甚,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
缓解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
异性炎症,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
劳动者。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
笔者根据肩周炎病症之所在,联合循经远端取穴治疗此病,疗效
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肩周炎患者60例,其中女性33
例,男性27例;40岁以下者11例,40~60岁32例,60岁以上者
17例;发生于右肩者37例,发生于左肩者14例,发生于双肩者9
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17例,3个月至一年者27例,大于1年
者16例。
1诊断标准
①肩关节酸痛或钝痛,夜间加重,有广泛压痛。②肩关节
活动受限,外旋、内旋、上举、外展困难。③后期出现组织粘连,
患者出现“扛肩征”和肌肉萎缩。
2治疗方法
中药验方加肩三针联合循经远端取穴。
2.1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药物组成:独活三钱(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
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钱
(各6g)。用法: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现
代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痹证日久,肝
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
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禁忌:肩周炎之属湿热实证者忌用。
方解:方中用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为
主药;牛膝、杜仲、熟地黄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当归、
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
盛,有助于祛除风湿;又佐以细辛以搜风治风痹,肉桂祛寒止痛,
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风寒湿邪。各药合用,是为标本兼顾,扶正
祛邪之剂。对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的肩周炎,为常用有效的方
剂。
加减:疼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以助搜
风通络,活血止痛;寒邪偏盛者,酌加肉桂、附子、干姜以温阳散
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己、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正
虚不甚者,可减地黄,人参。使用注意痹证之属湿热实证者忌
用。
现代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镇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调节免疫平衡,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
2.2肩三针,肩Ⅰ针即肩髃穴[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
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解剖]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刺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附注]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肩Ⅱ针:肩髃穴同水平前方2寸处。
肩Ⅲ针:肩髃穴同水平后方2寸处。
循经远端取穴要根据疼痛部位、压痛点、及活动姿势辨别病
痛之所在经属,有两经或三经同病的,则分别取之,或用透穴针刺
法治疗。①手太阳经病,肩关节后方外侧或肩胛处疼痛,痛连项
部,肩关节活动以内收、内旋障碍为主,压痛点在肩胛中央,选穴
申脉(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八脉交会穴之一)。②手少阳经病:肩
关节外方及肩胛岗上缘处疼痛、痛引颈项,肩关节活动受限,选穴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1寸凹陷处,八脉交会穴之一)或悬钟
(外踝中点上三寸,腓骨后缘,八脉交会穴之一)。③手阳明经
病:肩峰前面疼痛连及上臂前面,肩关节活动以外展、伸举障碍为
主,压痛点在肩峰前面,选穴条口穴(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8寸,
距胫骨前缘1横指);④手太阴经病:肩关节前面稍内侧疼痛,痛
引缺盆,肩关节活动以旋后伸展障碍为主,压痛点多在中府、云门
等穴处,有时可在尺泽穴处出现疼痛。⑤手阳明经与手太阳经同
病者,选用条口透承山(腓肠肌肌腹下,在委中与跟腱连线中点
出现“人”字沟处),手太阴经与手少阳经同病者,选用三阴交(内
踝上三寸,胫骨后缘)透悬钟。
针刺手法:令患者端坐,据针刺之穴所需选择合适长度的毫
针,进针达适合深度,得气后行捻转手法,肩三针部进皮后先在浅
层候气,再缓慢推内于所需深度至有针感,按病之寒热虚实而采
用补法、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30min,每隔5min行
针1次。肩三针部起针后远端穴位行针并令患者以最大程度活
动患肢,然后起针。1次/d,1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
d。在治疗期间指导患者做适当的功能锻炼,配合治疗以巩固和
提高疗效。
2.3疗效标准肩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为痊
愈;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疼痛症状
减轻,功能活动有所恢复为好转;疼痛症状和功能活动均无好转
为无效。
3治疗效果
60例患者中,痊愈41例占68.3%,显效13例占21.7%,好
转5例占8.3%,无效1例占1.7%,总有效率98.3%。治愈者中
治疗时间最短者3次,最长者4个疗程。
典型病例:女,58岁,农民,右肩关节疼痛两年余,间断性发
作,每遇阴冷天气或劳累后加重。查:肩峰前面压痛明显,连及上
臂,肩关节活动外展受限,伸举障碍,舌淡,苔薄白,脉弦。肩关节
X线检查:骨质疏松,无骨质破坏,肩峰下滑囊见钙化阴影。辨病
在手阳明经,施治于肩三针加右侧条口穴,行捻转手法,平补平
泻,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1个疗程后诉肩关节疼痛消
失,活动便利,间隔五天巩固治疗1个疗程,随访1年无复发。
4讨论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
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
性炎症。它的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程一般在1年
·3813·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2VOL.23NO.12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第23卷第12期
书书书
以内,较长者可达到1~2年。表现为肩部疼痛,可为阵发性或持
续性,急性期时疼痛剧烈,夜间加重,活动与休息均可出现,严重
者有触痛,疼痛时汗出难耐,不得安睡,部分病人疼痛可向前臂或
颈部放射。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活动受限,尤以
外展、外旋、后伸障碍显著,病情严重者不能刷牙、洗脸、梳头、脱
衣、插衣兜等,甚至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等。肩周
炎的发病首先发生一侧肩部疼痛、酸痛或跳痛,夜间痛甚,初起因
畏痛而不敢活动,久则产生粘连和挛缩,活动受限,尤以外展、上
举、背伸时明显,甚者肩关节失去活动能力。病因学包括:①肩部
原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
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
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
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
不当等。②肩外因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
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
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
结肩”“五十肩”等,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继之
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自觉
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
故又称“漏肩风”。其病变特点是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
广泛。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形成有内、外两个因素。内因是年老体
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因是风寒湿邪,外伤及慢性劳损,多
为寒凝筋脉,气滞血瘀,筋失所养,筋脉拘急,属“不通则痛”导
致活动障碍。另外,肩部的骨折、脱位,臂部或前臂的骨折,因固
定时间太长或在固定期间不注意肩关节的功能锻炼亦可诱发关
节炎。本病基本病理为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筋骨失
养、加之气滞血瘀、经络痹阻、不通则痛。如《诸病源候论》中指
出:“邪客机关,则使筋挛;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
也。”治疗方法采用局部取穴为主,结合辨证循经取穴。肩三针
根据《灵枢·官针》篇:“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
者。或曰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对于病程日久、邪结较深、
易于复发的肩周炎,三针共同作用于同一部位,加上远端循经取
穴,根据手足同名经相接之原理辨明病痛之所在经属,然后取下
肢之与病患经同名的下肢腧穴,此即中医辨证施治原理-病在上
着取之下之意,且远部取穴可在针刺同时活动患肩,有利于滑利
关节,两部联合取穴上下呼应,疏通血脉,调理气血,松解局部粘
连,不但可收“通则不痛”之功,且可起到调理脏腑阴阳气血,标
本兼治之功。奔赴的特点是采用“以痛为输”的原理,以局部就
近取穴调整受病经络,配合循经远端取穴,远近交功,体现了中医
的整体观念。同时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巩固,不易复发,无毒副
作用,且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2012-06-10;修订日期:2012-09-30
从治未病思路探讨腹部推拿手法防治胃脘痛
刘飞飞,刘歆颖,刘士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北京100039)
关键词:治未病;腹部推拿;手法;胃脘痛
DOI标识:doi:10.3969/j.issn.1008-0805.2012.12.112
中图分类号:R256.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0805(2012)12-3184-02
早在两千年前,中国传统医学的奠基巨作《黄帝内经》中就
提出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理论。《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第二》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
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
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1]
这里的治未病、治未乱就是
未病先防的思想,这样的境界单凭一个普通医生做起来不容易,
圣人除了享誉天下的高水平医生外,更应该是指国家的治理者在
公共卫生、卫生防疫等方面所做的努力。《灵枢·逆顺第五十
五》记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
衰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2]
,也是说
明同样理念,并且将医生分成了上工、中工、下工,将病程分为病
未生、病未盛和正气已衰的不同阶段。我们的古代圣人所倡导的
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
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
其欲,皆得其愿”
[2]
。正是由于这样的教下可以使得整个社会和
谐、每个家庭和睦、每个国人身体康健,自然将疾病的萌芽消于无
形。
到了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已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
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
医已病之病”
[3]
,较《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天人合一、法于阴阳、和
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的纲领式方法,孙思邈倡
导更为具体细致的养生保健方法,如发宜常梳、齿宜常叩、耳宜常
搓、腹宜常摩等等,还首次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最早提出阿是
穴,让即便不懂经络的人也能够找到灸刺皆验的穴位,让经络穴
位成为及时反映气血内在变化的所在。下面讨论的是利用多种
推拿手法,取用十四正经、奇经八脉的穴位或阿是穴,散开胃肠、
肠膜之间的积聚、癥瘕,荡去积菀,升清降浊,以提高中焦运化功
能,防治胃脘痛。
1方法
1.1穴位梁丘、足三里、阴陵泉、太冲、内关、胃脘部、中脘、气
海、胃俞等等。梁丘在膝上二寸两筋间,为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治
疗急性胃脘痛疗效好;足三里在膝外侧下四指,为足阳明胃经合
穴及下合穴,足阳明胃经脉气汇合之处;中脘为胃的募穴,腑会
穴,在肚脐上4寸;气海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1.5寸;胃俞在第
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胃的背俞穴;太冲在第1、2跖骨
结合处前方凹陷处,它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临床治疗保健采用
阿是穴和以上推荐的穴位相结合,根据俞募配穴法、腑病取下合
穴等配穴法,共同发挥经络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舒经活络的作
用,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胃脘痛。
1.2手法以点按、掌揉、擦、拍打等手法为主,根据部位大小选
用具体操作手法,推拿力量由轻到重逐渐增加,再由重到轻。推
拿操作顺序一般是:病人先仰卧位做四肢点穴,四肢顺序最好先
左后右;再做细致的腹部推拿,最后俯卧位做背部推拿。
1.3重点腹部手法无论是医生操作还是自我保健的需要,治疗
前都要将双手洗净后搓热,冰凉的手不仅影响操作时手感受人体
体表微小改变和带给病人肌肤的紧张,更容易影响气血循环而降
低疗效;推拿手法刺激要得到酸、麻、胀、痛的得气感,得气后还要
持续按揉3~5min,使气血循环更加流畅;治疗前排空两便,治疗
·4813·
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第23卷第12期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2VOL.23NO.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