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疾病名称 主穴 配穴 1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心脏点、耳中、肾、内分泌、垂前、艇角、肾上腺 交感、神门、皮质下、耳尖、小肠、枕、脾、肺、屏尖 2 房颤 心、心脏点 神门、小肠、交感、皮质下、肾 3 高血压 角窝上、耳背沟、心、神门、耳尖、皮质下、交感、风溪 内分泌、颞、额、肝、肾、高血压点、外耳、枕、三焦、耳背心、耳背肝、耳背肾 4 低血压 肾上腺、低血压点、缘中、心 皮质下、交感 5 风湿性心脏病 心、小肠、肾上腺、心脏点 皮质下、神门、脾、肝 6 冠心病 心、小肠、交感、皮质下、脾 缘中、肺、胸、心脏点、枕、肝 7 无脉症 心、交感、肝、肾上腺、肺、皮质下 内分泌、脾、肾、热穴 8 心肌炎 心、交感、肾上腺、神门、肺 脾、小肠、胸、皮质下、内分泌 9 心动过缓 心、心脏点、肾、交感、脾 枕、缘中、肾上腺 1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肝、脾、胃、缘中 口、皮质下、三焦、肺、内生殖器 11 白细胞减少症 心、肝、脾、耳中 内分泌、肾、肾上腺、交感 12 肺结核 肺、气管、脾、肾上腺、胸、皮质下 肾、心、内分泌、神门、大肠 13 支气管哮喘 肺、气管、肾上腺、对屏尖、神门、交感、艇角、屏尖 脾、肾、三焦、大肠、咽喉、肝、耳迷根、风溪、口、角窝中、耳中 14 急性支气管炎 肺、气管、神门、角窝中、耳中 枕、肾上腺、耳迷根、大肠、口 15 慢性支气管炎 肺、神门、气管、咽喉 对屏尖、大肠、脾、肾、内分泌、脑干、枕、肾上腺 16 咳嗽 气管、咽喉、口、对屏尖、肺、肾上腺、内鼻、内分泌 神门、脾、大肠、肾、交感、脑干、皮质下、肝、耳尖、三焦 17 咳血 气管、肺、神门、咽喉、内鼻、肾上腺、肾 交感、三焦、枕、大肠、肝、内分泌、耳尖、缘中、心 18 急慢性肝炎 肝、脾、胃、艇中、三焦、交感、内分泌 胰胆、神门、皮质下、大肠、腹、结节、耳尖 19 呃逆 耳中、耳迷根、交感、食道、肝 胃、口、神门、皮质下、肾、内分泌、屏尖、脾、大肠 20 恶心、呕吐 胃、肝、脾、神门、耳中、皮质下、贲门 枕、交感、食道、脑干、肾上腺、屏尖、内分泌 21 便秘 大肠、直肠、便秘点、皮质下、腹 三焦、肾、脾、肺、胃、艇中、肝、心、屏尖、肾上腺 22 急性腹泻 胃、大肠、直肠、腹、内分泌、神门、屏尖 脾、小肠、交感、皮质下、肺、肾、三焦 23 急慢性胃炎 胃、交感、肺、皮质下、神门、耳尖 肝、脾、口、内分泌、耳迷根、艇中、大肠、肾 24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交感、皮质下、肺、口、肾上腺、屏尖 三焦、神门、腹、肝、大肠、脾、胰胆、内分泌、小肠 25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小肠、交感 脾、直肠、三焦、内分泌 26 胃神经官能症 胃、神门、交感、肝 内分泌、十二指肠、耳迷根 27 胃痉挛 胃、神门、交感、耳中 腹、枕、耳迷根 28 慢性胆囊炎 胰胆、肝、交感、内分泌 神门、耳迷根、口、脾、三焦、胃、腹 29 胆石症 肝、胰胆、十二指肠、肾上腺、交感、内分泌、大肠、耳迷根 神门、腹、胃、口、艇中、皮质下、缘中、三焦、耳尖、脾 30 慢性胰腺炎 胰腺炎点、内分泌、交感 神门、肾上腺、腹 31 胃肠功能失调 胃、交感、大肠、小肠 腹、三焦、耳迷根、枕 32 细菌性痢疾 大肠、小肠、肺、直肠、交感、肾上腺 三焦、内分泌、腹 33 阑尾炎 阑尾、腹、交感、内分泌、耳尖 肺、大肠、三焦 34 胆道蛔虫症 胰胆、交感、神门、肝、腹 十二指肠、耳迷根、皮质下 35 小儿积滞 胃、大肠、直肠、内分泌 心、肺、三焦、脾、小肠、腹 36 小儿厌食症 胃、神门、皮质下、肝、心 脾、小肠、交感 37 胃下垂 胃、脾、肺 三焦、神门、肝 38 头痛 额、颞、枕、神门、皮质下、胰胆、交感、肾上腺、屏尖、脾 颈、心、肝、耳尖、轮1-4、肾、外耳、膀胱、肺、内分泌、结节、艇角 39 神经衰弱 心、神门、皮质下、缘中、耳中 肾、脾、肝、内分泌、胃、垂前、枕 40 癔病 心、皮质下、枕、脑干、神门、咽喉 肝、内分泌、额、口、脾、胃、三焦、耳尖、肾 41 失眠 心、神门、枕、皮质下、口、失眠穴、三焦、垂前、耳中 肝、脾、结节、胃、胰胆、肾、肺、小肠 42 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缘中、皮质下、肾、交感 肝、脾、睾丸(男)、卵巢(女) 43 癫痫 心、神门、肝、枕、胃、肾、皮质下、脾、三焦 小肠、枕小神经、脑干、缘中、耳中 44 重症肌无力 肝、眼、脾、颞、额、新眼1、新眼2 皮质下、耳尖、屏间前、屏间后 45 多汗症 心、肺、内分泌、交感、肾上腺 小肠、大肠、枕 46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内分泌、缘中、神门、皮质下、甲状腺、心 三焦、肾、胃、眼 47 三叉神经痛 额、颞、面颊、肝、神门 枕、眼、外耳、颔 48 肋间神经痛 缘中、神门、交感、胸、枕 肝、胰胆 49 弱智 心、肾、耳中、脑干、缘中 皮质下、内生殖器、神门、兴奋点 50 内耳性眩晕 肾、神门、内耳、皮质下、枕、缘中、心、肝、肾上腺、屏尖 枕小神经、三焦、内分泌、胃、额、交感、结节、脾 51 多动症 心、脑干、兴奋点、枕 皮质下、脾、肝、神门、胃、胰胆 52 胸痛 心、肺、肝、胸、脾、肾、交感、神门、耳尖 大肠、小肠、肾上腺、屏尖、艇角、内分泌 53 遗尿 肾、膀胱、肝、耳中、皮质下、肾上腺 内分泌、缘中、尿道、兴奋点、屏尖、肺、枕 54 尿频 肾、膀胱、缘中、尿道 脾、内分泌、皮质下 55 膀胱炎 肾、膀胱、交感、枕、肾上腺 尿道、耳中 56 肾盂肾炎 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脾、肝 内生殖器、肾上腺、肾炎点、尿道、三焦、耳尖 57 急性肾炎 肾、交感、膀胱、内分泌、肾上腺 输尿管、脾、神门、肾炎点 58 阳痿 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兴奋点、睾丸 外生殖器、脾、脑干、皮质下、腹、额 59 睾丸炎 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肾、肾上腺 外生殖器、睾丸 60 早泄 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睾丸 外生殖器、心、肾、交感 61 前列腺炎 艇角、膀胱、肾、内分泌、肝、脾、肺 肾上腺、三焦、神门、屏尖 62 遗精 肾、心、脾、皮质下、内生殖器 外生殖器、神门、肾上腺 63 泌尿系结石 肺、肾、输尿管、膀胱、交感 皮质下、缘中、肾上腺、艇中、艇角 64 男子不育症 肾、内生殖器、内分泌、兴奋点 外生殖器、睾丸、腹 65 女子不育症 内生殖器、卵巢、肾 内分泌、交感、腹 66 尿道炎 外生殖器、尿道、肾上腺 肾、膀胱、内分泌 67 水肿 肾、肺、肝、肺、三焦、肾上腺 膀胱、艇角、内鼻、咽喉、屏尖 68 颈椎综合症 颈、颈椎、肝、肾、神门、交感、皮质下 枕、肩、缘中、脾、内分泌 69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神门、肝、肾、枕、臀 皮质下、腰骶椎、髋、脾 70 落枕 颈、颈椎、枕、缘中、神门、外生殖器、肾上腺 肝、脾、锁骨、肩、膀胱 71 肩关节周围炎 肩、枕、神门、肾上腺、肝 脾、内分泌、皮质下 72 急性腰扭伤 耳尖、神门、腰骶椎、肾上腺、臀 肾、交感、肝、膀胱、屏尖、肺、脾、三焦 73 痔疮 直肠、大肠、肛门、肾上腺、耳尖、三焦 脾、神门、皮质下、交感、肺 74 痹症 肾、肺、肝、三焦、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 艇角、尿道、耳尖、神门、内生殖器、艇中、腰骶椎 75 带下病 内生殖器、肝、肾、内分泌 三焦、脾、神门、肾上腺、肺、盆腔、耳尖 76 子宫脱垂 内生殖器、皮质下、肝、肾、内分泌 三焦、交感、脾、肺、缘中 77 经绝期症候群 内生殖器、卵巢、内分泌、神门、交感、皮质下、肾上腺 心、小肠、肝、肾、肺、结节、脾、屏尖 78 痛经 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肾、缘中、皮质下 卵巢、腹、神门、耳迷根、肝、心、盆腔、艇角 79 月经不调 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肾、缘中、卵巢 心、肝、脾、耳尖、皮质下、盆腔、肾上腺、屏尖 80 闭经 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卵巢、心、缘中、肾上腺 皮质下、脾、三焦、胃、屏尖、盆腔、腹 81 功能性子宫出血 内生殖器、艇角、缘中、肾、内分泌、神门、卵巢、耳中 皮质下、肾上腺、肝、脾、肺、耳尖、盆腔 82 慢性盆腔炎 内分泌、盆腔、卵巢、交感 腹、神门、脾、肝 83 产后宫缩痛 内生殖器、交感、神门、皮质下 腹、肾、脾 84 月经过多 肾上腺、肝、脾、内生殖器 肾、内分泌、卵巢、腹 85 乳腺增生 内分泌、皮质下、交感、胸 卵巢、肝、内生殖器 86 习惯性流产 内生殖器、肾、内分泌、神门 脾、耳尖 87 妊娠恶阻 脾、胃、神门、枕、交感、肾 肝、胰胆、皮质下 88 缺乳 脾、胃、内分泌、肝 缘中、胸 89 胎位不正 内生殖器、皮质下 肝、脾、腹、三焦 90 鼻衄 肺、额、内鼻、肾上腺 外鼻、胃、缘中、神门、耳尖、脾、肾 91 扁桃体炎 扁桃体、口、咽喉、耳尖、肺、心 轮1-4、肾上腺、脾、胃、大肠、内分泌 92 过敏性鼻炎 内鼻、肾上腺、风溪、额、肺、气管 大肠、外鼻、内分泌、脾、肾、缘中、皮质下 93 声音嘶哑 咽喉、心、肺、神门、肾、内分泌、肾上腺、耳尖 口、扁桃体、大肠、屏尖 94 急慢性咽炎 咽喉、内分泌、肺、肾上腺、胃、肾、肝 心、口、大肠、轮1-4、神门、枕、脾、扁桃体 95 面神经炎 肝、眼、面颊、口 脾、额、神门、肾上腺 96 面肌痉挛 面颊、口、神门、眼 肝、皮质下、脾、耳尖、颞、枕 97 梅核气 肝、颈、咽喉、口、交感 胃、脾、皮质下、食道 98 中耳炎 肾、内耳、内分泌、枕 外耳、肾上腺、耳尖 99 耳鸣 肾、枕、胰胆、内耳、交感、肾上腺、耳迷根 肝、外耳、神门、耳尖、皮质下、脾、内分泌、屏尖 100 麦粒肿 肝、脾、眼、耳尖、新眼1、新眼2、屏间后 肾上腺、枕、明亮 101 霰粒肿 肝、脾、眼、新眼1、新眼2 内分泌、胃、艇角 102 电光性眼炎 肝、眼、神门、新眼1、新眼2 枕、肾 103 近视、远视、散光、弱视 新眼1、新眼2 新眼3、新眼4、肝、眼、枕、肾、明亮、后眼1、后眼、额、屏间前、屏间后 104 青光眼 眼、耳尖、新眼1、新眼2、肝、胰胆 肾、心、脾、枕、神门、耳背沟、屏间前、屏间后 105 视神经萎缩 眼、肝、新眼1、新眼2、皮质下 肾、枕、屏间前、屏间后 106 急性结膜炎 眼、肝、新眼1、新眼2、肺、耳尖、内分泌、肾上腺 风溪、大肠、神门、屏间前、脾、胃、屏间后 107 口腔溃疡 心、口、内分泌、舌、肺、神门、肾上腺 胃、脾、大肠、小肠、肾 108 瘙痒症 肺、神门、皮质下、肾上腺、风溪、心、耳中、交感 肝、脾、内分泌、胰胆、睾丸、卵巢、枕、大肠、肾 109 银屑病 肺、心、内分泌、枕、耳尖、神门、皮质下 肾上腺、肝、脾、缘中 110 外阴搔痒症 内生殖器、外生殖器、心、神门、内分泌、枕、肺 小肠、耳中、大肠、皮质下、耳背心、耳背肺 111 过敏性皮炎 肺、内分泌、肾上腺、交感 风溪、大肠、心 112 脂溢性皮炎 心、肺、内分泌、肾上腺、枕 大肠、神门、脾 113 荨麻疹 肺、风溪、内分泌、肾上腺、咽喉、屏尖、耳尖、心 大肠、神门、缘中、肾 114 硬皮病 肺、脾、肾上腺、内分泌 缘中、肝、枕 115 痤疮 肺、内分泌、肾、内生殖器、心、皮质下、风溪、卵巢、睾丸 颞、额、大肠、肾上腺、面颊、神门、胃 116 肥胖症 口、食道、胃、十二指肠、内分泌、饥点、交感、缘中 肺、三焦、大肠、神门、渴点、肺、肝 117 黄褐斑 内生殖器、肝、肾、脾、内分泌、皮质下、肺、神门、肾上腺 心、胃、大肠、卵巢、交感、面颊、颞、屏尖 118 脱发 心、肝、肾、肺 脾、内分泌、皮质下、神门、额 119 美容 肺、面颊、内分泌 皮质下、脾、肾、三焦 120 伤风、感冒 内鼻、外鼻、肺、肾上腺、内分泌、咽喉、屏尖 耳尖、额、神门、颞、肝、三焦、枕、口、气管、脾、胃、肾 121 糖尿病 胰胆、内分泌、口、神门、三焦、皮质下、脾 肺、胃、肾、艇中、眼、耳迷根、心、耳尖、屏尖 122 雷诺氏综合征 心、交感、指、趾、腕、踝 肾、肝、脾、肺、皮质下 123 竞技综合征 心、肾、交感、神门、皮质下、缘中、额、口 大肠、小肠、胃、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脾、指、膝 124 戒烟综合症 肺、口、胃、神门、内分泌 眼、肩、肾、脾、皮质下、肾上腺 125 晕车、晕船 枕、内耳、肾、神门、胃 外耳、口 126 戒烟 肺、胃、神门、肾上腺 口、内分泌、皮质下、心、肾 127 戒酒 心、胃、神门、皮质下 内分泌、咽喉 128 小儿热病 肺、耳尖、交感、扁桃体、热穴、皮质下 神门、气管、咽喉、脾、大肠 129 疲劳 胃、皮质下、肾上腺、神门 内分泌、胰胆、胃、额 耳中: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
功能:解痉降逆,止呃止呕,理血祛风止痛。
主治:1、膈肌痉挛引起的呃逆、呕吐、嗳气、胸闷、胱痞等。也可以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呃逆症,如胃肠手术后、肝脾肿大、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的呃逆症。2、血虚、血瘀、血热引起的诸症及顽固性皮肤瘙痒症。3、内脏的某些出血症,如咳血、咯血、崩漏、皮肤紫癜等。
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功能:有双向的调节作用,既可通便又能止泻。
主治:1、内外痔、肛脱、便秘、腹泻。2、慢性结肠炎。3、老年性大便失禁以及痢疾引起的里急后重等症。4、皮肤病、鼻咽部疾病。
尿道: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
功能:是治疗尿道疾病的经验穴,有清下焦湿热、解痉止痛的作用。
主治:尿道疾患。如尿急、尿频、癃闭、石淋、尿路感染、尿失禁、尿道狭窄、阴痒、遗精。
注:本穴是诊断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参考穴。是鉴别肾小球肾炎与肾盂肾炎的要穴。肾盂肾炎尿道穴可触及条索样改变、尿道穴触痛、探测尿道穴呈阳性反应,而肾小球肾炎在尿道穴探测时呈阴性。
外生殖器: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
功能:清泄肝胆湿热,凉血祛风止痒,调节性功能。
主治:外生殖器疾患。1、阴道炎、龟头炎、睾丸炎、附睾炎及输精管结扎手术后、产妇侧切后阴器胀痛、不适等症。2、阴囊湿疹、外阴瘙痒、阳痿及腰膝酸软、下肢酸痛、下肢无力。
肛门: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功能:清热通便,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内外痔、肛脱、肛裂、肛门周围炎、肛门脓肿、痢疾、肠炎、大便失禁。
耳尖:在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
功能:清热解毒、平肝熄风、凉血止痒、消肿止痛。
主治:1、头面五官的各种炎症:如麦粒肿、急性结膜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面神经炎等。2、高血压、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3、急性荨麻疹、湿疹各种原因引起的热症、痛症、瘀症及皮肤瘙痒症。
注:本穴点刺放血数滴比针刺或贴压疗效好,对炎症、热疾疗效更佳。
结节: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
功能:清肝解毒、涤火潜阳、疏肝解郁。
主治:1、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2、急性、慢性肝炎,单项转氨酶增高及胁肋胀痛。3、高血压病。
轮1、轮2、轮3、轮4: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分别为耳轮9区、10区、11区、12区。
功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
主治:各种热症、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结膜炎、痤疮感染等。
指:在耳舟上方处,即耳舟1区。
功能:活血、祛风、通络、镇痛、消炎。
主治:指部的各种疼痛、指关节扭挫伤、指关节炎、甲沟炎、指部冻伤、腱鞘炎、偏瘫引起的手指运动不灵、雷诺氏病。
腕:在指区的下方处,即耳舟2区。
功能:活血、祛风、通络、镇痛、消炎、抗过敏。
主治:腕部的痛症,如腕关节扭挫伤、类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
风溪: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处。
功能: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能活血祛风、止痒、止咳、平喘。
主治:各种过敏性疾病及皮肤瘙痒症,如急慢性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痤疮、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
注:临床观察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疗效。
肘:在腕区的下方处,即耳舟3区。
功能: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1、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风湿性肘关节炎、肘关节挫伤。2、上肢瘫痪、麻木、疼痛,偏瘫等症。
肩:在肘区的下方处,即耳舟4、5区。
功能: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1、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肱二头肌腱炎、风湿症、剑锋下滑囊炎、肩关节扭伤。3、颈椎综合征引起的肩部疼痛。
锁骨:在肩区的下方处,即耳舟6区。
功能:散风、祛湿、镇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背颈部疼痛、风湿病、无脉症、落枕。
跟:在对耳轮上脚前上部,即对耳轮1区。
功能:活血、祛风、强筋壮骨、消肿止痛。
主治:足跟外伤、感染、冻伤,跟骨骨刺所引起的疼痛,久行引起的跟骨肿痛,跟腱滑囊炎,肾虚性跟骨痛。
趾: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即对耳轮2区。
功能:活血祛风、消炎止痛。
主治:1、各种原因引起的趾关节炎症、痛症及瘙痒症,如趾关节扭、冻伤,掌跖皮肤角化症,脚癣,类风湿性关节炎,肢端动脉痉挛症,红斑性肢痛症。2、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足趾活动不灵、功能障碍等症。
踝:在趾、跟区下方处,即对耳轮3区。
功能: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踝关节痛,如踝关节扭伤、踝关节功能障碍、风湿痛、跟腱滑囊炎等。
膝:在对耳轮上脚中三分之一处,即对耳轮4区。
功能: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肿痛、下肢功能障碍等症。如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扭伤、髌骨骨折引起的肿痛,以及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症。
髋:在对耳轮上脚的下三分之一处,即对耳轮5区。
功能: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髋关节疾患。如髋关节炎、髋关节结核、臀部软组织损伤、腰骶部疼痛。
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的前三分之二处,即对耳轮6区。
功能:通经活络、强筋壮骨、消炎止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下肢痿症、痹症、瘫痪症。
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
功能:是止酸要穴,有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能缓解平滑肌痉挛和调节血管舒缩,对内脏器官的较强的镇痛作用,有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
主治: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诸症。如失眠多汗
内脏器官神经官能症及性功能异常,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2、内脏绞痛。如肠绞痛、胆绞痛、胃绞痛、心绞痛以及胃溃疡、哮喘等症。3、无脉症、脉管炎、大动脉炎、静脉炎、雷诺氏病、肢端动脉痉挛症。4、眼科和泌尿系统病等。5、对腺体有抑制分泌作用,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6、为胸、腹外科手术中的耳针麻醉常用穴,可代替阿托品。
注:因气机紊乱引起的腹胀禁用此穴。
臀:在对耳轮下脚的后三分之一处,即对耳轮7区。
功能: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臀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臀部软组织损伤等。
腹:在对耳轮体前部上五分之二处,即对耳轮8区。
功能:通经活络、解痉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腹胀、腹泻、肠鸣、便秘等症。如急慢性胃肠炎、肠结核、便秘、腹部手术后腹肌疼痛以及急性腰扭伤、胃肠功能紊乱、溃疡病、胆石症、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宫缩痛。
腰骶椎:在腹区后方,即对耳轮9区。
功能:壮腰健肾、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腰骶部疼痛及下肢功能障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腰骶椎挫伤、腰肌劳损、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骶椎隐裂、腰椎骨质增生、下肢麻木、坐骨神经痛以及慢性肾盂肾炎、肾结石等引起的腰痛症、遗尿、尿失禁、小便不利等。
胸:在对耳轮体前部中五分之二处,即对耳轮10区。
功能:镇痛消炎、宽胸理气。
主治:冠心病引起的胸痛、胸闷、胸膜炎、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乳腺炎等。
胸椎:在胸区后方,即对耳轮11区。
功能: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胸椎退行性病变、胸椎骨质增生、胸背部疼痛及扭挫伤、背部肌肉劳损、肋间神经痛等。
颈:在对耳轮体前部下五分之一处,即对耳轮12区。
功能:具有镇痛及调节甲状腺机能的作用。
主治:落枕、颈项肿痛、颈部扭伤、挫伤、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等。
注:本穴可疏通上、中、下三焦。
颈椎: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
功能:活血祛风、强筋壮骨、通络止痛。
主治:1、颈椎骨质增生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颈部疼痛、颈项强直、斜颈、落枕。2、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3、上肢痿症、痒症、瘫痪症。4、甲状腺肿及甲状腺机能亢进、肥胖症。5、是诊断胸椎骨质增生的重要参考穴。
角窝上:在三角窝前三分之一的上部,即三角窝1区。
功能:是降压的经验穴,有补肾调肝、养血安神、祛风止痛的功效。
主治:高血压病、头痛、眩晕。
内生殖器:在三角窝前三分之一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
功能:补肾益精、调经止带、消炎止痛。
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及带下症。2、睾丸炎、附睾炎、输精管炎。3、阳痿、遗精、前列腺炎、性功能减退、男性不射精症、男女不育症。
注:此穴有调节子宫和催产的作用。
角窝中:在三角窝中三分之一处,即三角窝3区。
功能:具有抗过敏、宽胸理气的作用。
主治: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胸闷、气短。
神门:在三角窝后三分之一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功能:是止痛要穴,有镇静安神、解痉止痛、消炎止痒、抗过敏、降血压、平肝熄风和抑制胃肠蠕动的作用。
主治:1、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烦躁、精神错乱、癔病及忧郁型精神分裂症。2、头面、五官、内脏、肢体的各种炎症、痛症。如头痛、面痛、牙痛、心绞痛、胆绞痛、胃肠痉挛痛、痛经以及各种神经炎、神经痛。3、高血压。4、过敏性疾病。如急性荨麻疹、药物过敏疹、湿疹、神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不宜用),及其他瘙痒症。
注:临床观察,因气机紊乱引起的腹胀不要用。
盆腔:在三角窝后三分之一的下部,即三角窝5区。
功能: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止痛。
主治:盆腔炎、前列腺炎、附件炎、月经不调、腹胀、下肢部疼痛、小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
外耳: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即耳屏1区上缘处。
功能:活血化瘀、祛风止痛、通窍聪耳。
主治:耳部冻伤及感染,外耳道疖肿,耳聋、耳鸣,链霉素中毒引起耳聋、听力减退,耳郭神经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头晕,颈项部疼痛,耳郭皮肤病等。
屏尖: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即耳屏1区后缘处。
功能:具有消炎、退热、镇静止痛的作用。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低热、炎症、疼痛,并可治疗牙痛、斜视等。
外鼻:在耳屏外侧面中部,即耳屏1、2区之间。
功能:清热、活血、止痛。
主治:鼻疖肿、酒渣鼻、鼻炎、过敏性鼻炎、鼻部痤疮、鼻塞、鼻衄、鼻前庭炎等。
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
功能:能调节肾上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有抗过敏、抗风湿、抗感染、退热的作用。有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兴奋呼吸中枢、止咳平喘的作用。
主治:1、不明原因的高热、低热症及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等。2、胶原组织疾病、各种炎症、过敏性疾病、哮喘、咳嗽及皮肤瘙痒症。3、低血压、休克、出血性疾病、血管瘤、脉管炎及无脉症等。4、配合治疗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呼吸衰竭及输液反应等。
注:为诊断癌症的参考穴。
咽喉:在耳屏内侧面上二分之一处,即耳屏3区。
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消肿、化痰利咽。
主治: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声嘶失语、悬雍垂水肿、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梅核气。
内鼻:在耳屏内侧面下二分之一处,即耳屏4区。
功能:疏风解表、清脑通窍、消炎止血。
主治:鼻部各种疾患,如伤风感冒、鼻塞、各种鼻炎、副鼻窦炎、鼻衄等。
屏间前(原目1穴):在屏间切迹前方耳屏最下部,即耳屏2区下缘处。
功能:清热泄火、活血通络、清脑明目。
主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流泪、眩晕、头痛、急慢性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麦粒肿、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等。
额: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
功能:是健脑的要穴,镇静安神、活络止痛、健脑明目。
主治:1、前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2、嗜睡症、牙痛、鼻炎、额窦炎、屈光不正及弱视。
屏间后(原目2穴):在屏间切迹后方对耳屏前下部,即对耳屏1区下缘处。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益精养血明目。
主治:眼底血管病、急性结合膜炎、麦粒肿、虹膜睫状体炎,还可治因眼疾所致的头痛。
颞: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即对耳屏2区。
功能:疏肝泄胆、镇静止痛、明目止鸣。
主治:1、偏正头痛、头晕、头昏及嗜睡症及由其引起的遗尿症。2、眼睛屈光不正、耳鸣、听力减退。
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
功能:是止晕的要穴,有清热熄风、镇痉安神、止痛、止咳、平喘、止痒、止吐明目的作用。
主治:1、脑炎,脑膜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等。2、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头痛及晕车、晕机、晕船等。3、皮层性视力障碍、老年眼花、视物不清以及近视、远视、弱视、白内障等。4、失眠、多梦及顽固性皮肤瘙痒症。5、哮喘、运动病。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功能: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的功能,具有益脑安神、消炎止痛、止呕止呃、苏厥救脱的作用。
主治:1、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失调引起的各种病症。如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2、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及肝、肝、胰系疾病。3、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雷诺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4、顽固性炎症、痛症、呕吐及呃逆症。5、配合治疗中毒性休克及昏厥症。
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耳屏1、2、4区交点处。
功能:能调节呼吸中枢,具有抗过敏、止咳平喘、消炎止痒的作用。
主治:1、呛咳、哮喘、气急、胸闷、呼吸困难等症。2、腮腺炎、睾丸炎。3、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
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2、3、4区交点处。
功能:有调节脑垂体功能及镇痉熄风、益脑健神之效,还有抗过敏、抗休克、止血的作用。
主治:1、脑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等。2、内耳眩晕症。3、脑垂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休克、呼吸衰竭。
脑干:在屏轮切迹正中凹陷处。
功能:镇痉熄风、益脑安神。是震惊良穴。
主治:脑膜刺激征。如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及低热、内耳眩晕症、遗尿、过敏性皮炎、头痛等。
口:在耳轮脚下方前三分之一处,即耳甲1区。
功能:疏风通络、镇静止咳、止痛、消炎解痉、调节胃肠功能。
主治:面瘫、戒断综合征及胆囊炎、胆石症及各种疾病引起的口味异常、口腔溃疡、口腔炎、咽喉炎、舌炎、牙周炎、哮喘、镇咳、失眠、心烦,还可治疗劳累后腰膝酸痛乏力。
注:此穴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用于催眠。
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三分之一处,即耳甲2区。
功能:是治疗吞咽困难的经验穴。有通利食道、增进食欲、宽胸利膈的功效。
主治:吞咽困难、食道处痛、食道痉挛、食道炎、胸闷、憋气、呼吸不畅、梅核气、入睡困难。
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三分之一处,即耳甲3区。
功能:和胃止痛、缓解痉挛、增进食欲。
主治:贲门疾患,如贲门痉挛、恶心、呕吐、胸部不适、溃疡病等。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功能:和胃健脾、降逆止呕、解痉止痛、补中益气。
主治:1、调节胃气。可治各种胃病:胃炎、胃溃疡、胃脘部疼痛、胃痉挛、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2、和降胃气。可治疗胃气上逆之症。如:恶心、呕吐、呃逆。3、胃经入齿,循发际至前额。可治前头痛、牙痛、失眠等。
十二指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三分之一处,即耳甲5区。
功能:解痉止痛、调节胃肠功能。
主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腹胀、泄泻、小儿厌食症。
小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三分之一处,即耳甲6区。
功能:分清别浊、清热利湿、通便止泻、行气散结、清心降火、镇静安神、调节心律。
主治:1、调理肠道功能。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泻、腹胀、胃肠吸收功能障碍引起的消瘦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肠结核。2、疗心疾、降心火。可治心动过速、心烦、心律不齐、冠心病。3、心与小肠相表里。可治口舌生疮、咽痛等。4、泌别清浊。用于治疗小便不利、小便赤。
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三分之一处,即耳甲7区。
功能:传导糟粕、清热祛风、止咳通便、止泻。
主治:1、肠功能紊乱、痢疾、肠炎、腹泻、阑尾炎、便秘、大便失禁、肠结核、肠粘连等。2、咳嗽、气喘、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皮肤瘙痒、痤疮。
阑尾:在小肠区与大肠区之间,即耳甲6、7区交界处。
功能:是治疗阑尾炎的经验穴。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下腹部疼痛、腹泻。
艇角: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前部,即耳甲8区。
功能:补肾益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坚散结。
主治: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尿道炎及男性性功能减退、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鼻衄、脑血管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
膀胱: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
功能:清利湿热、化气行水、通络止痛。
主治:1、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及夜尿症、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等。2、后头痛、腰脊痛、坐骨神经痛。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
功能:滋阴壮阳、补肾益精强腰脊、通利水道、明目聪耳、扶正抗衰。
主治:1、各种慢性虚弱性疾病,如:肾炎、肾盂肾炎、五更泻、腰膝酸软、足跟痛等症。2、脑髓不足所致的健忘、失眠、头晕、牙齿松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以及骨关节退行性病变。3、男女生殖系统的病症,如阳痿、遗精、月经不调、不育等。4、耳鸣、耳聋、脱发、斑秃等。5、各种水液代谢失常所致的疾病,如水肿、小便不利等。6、有各种慢性虚损病引起的功能低下症及肾虚泄泻、夜尿过多、遗尿等。
输尿管:在肾区与膀胱区之间,即耳甲9、10区交界处。
功能:清下焦湿热、解痉止痛。
主治:泌尿系感染、输尿管结石。
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
功能:疏肝利胆、解痉消炎、通络止痛。
主治:1、胆道疾患:如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口苦、胁肋胀满。2、急慢性胰腺炎、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3、耳聋、耳鸣、偏头痛、颈项强直、失眠多梦等。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功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疏风开窍、舒筋止疼、祛风除痰、益目。
主治:情志不调所致的肝气郁结、肝气上逆的病症,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胃脘部胀痛、嗳气、嗳酸、上消化道出血等。2、各种眼科病症,如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视神经萎缩、近视、远视、弱视等。3、肝血不足或瘀血所致的妇科疾患,如: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更年期综合征、脏躁、眩晕、外伤以及血液系统疾病、血管病等。4、筋脉拘急、手足抽搐、肢体麻木、关节疼痛等。
艇中:在小肠区与肾区之间,即耳甲6、10区交界处。
功能:理气消胀、消炎止痛。
主治:腹痛、腹胀、胆道蛔虫症、腮腺炎及水湿不运之症。如: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等。
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
功能:有运化水谷、健脾补气、统血生肌、清热利湿、补气升提的作用。
主治:1、各种消化系统病症,如消化不良、胃炎、溃疡、小儿厌食等。2、脾不健运所致的病症,如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肾炎之水肿即功能性水肿、腹水以及痰湿内阻诸症。3、脾不统血所致的各种出血性疾病,如贫血及妇女脾不统血之崩漏症、功能性子宫出血。4、中气下陷所指的脏器下垂病症,如肛脱、子宫脱垂、内脏下垂及慢性腹泻等。5、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萎缩症,如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神经炎恢复期及外伤性废用性肌痿症。
注:有报道可治内耳眩晕症。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功能:调节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宁心安神、调和营卫、清泻心火、舒经活络、化瘀止痛、止痒的功能。
主治:1、心血管系统病症,如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律紊乱(过速、过缓、不齐等)。心绞痛、无脉症、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2、神志异常的病症,如神经性官能症、神经衰弱、精神病、癔病、失眠、多梦、健忘、盗汗等。3、口腔炎、舌炎、慢性咽炎、声音嘶哑等。4、各种疮痒、痛症。5、心主汗,汗为心之液。用于治疗自汗、多汗、无汗症。6、偏瘫、遗精、阳痿、高血压。
气管:在心区与外耳之间,即耳甲16区。
功能:散风解表、止咳祛痰、止喘利咽。
主治: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伤风、感冒、急性咽炎。
肺: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
功能:行气活血、止咳平喘、祛风止痒、利水通便、疏风解表、通鼻开窍。
主治:1、呼吸系统病症,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心悸、气短、肺炎、咳嗽、胸闷等病症。2、肺失通调所致的水肿。3、伤风、感冒、鼻炎、咽喉炎、盗汗、自汗、脱发、毛发干枯等。4、鼻炎、咽炎、声音嘶哑等。5、过敏性疾病,如急慢性荨麻疹、药物过敏疹、银屑病、带状疱疹、湿疹、痤疮及各种皮肤瘙痒症。6、胃、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肠炎、泄泻等。
注:临床实验表明肺穴有促进溃疡面愈合的作用。
三焦: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
功能:有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及通利水道的作用,临床上具有流通气血,疏通水道、理气止痛、补心养肺、健脾和胃、补肾利水、滋水止渴的作用。
主治:1、各种内脏器官的病症,如冠心病、胸闷、气短、胁肋疼痛、消化不良、贫血、肝炎等。2、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3、上肢外侧疼痛。4、耳鸣、耳聋等症。
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功能:有调节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可抗过敏、抗风湿、抗感染、活血通络、调节代谢功能、消肿利湿。
主治:1、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妇女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男性前列腺炎、遗精、不育症。2、过敏性疾病。如急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湿疹、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神经炎。3、吸收代谢功能障碍疾病。如胃炎、消化不良等。
注:对诊断肿瘤有参考意义。
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
功能:清热止痛。
主治:牙周炎、低血压。
舌:在耳垂正面中上部,即耳垂2区。
功能:清心降火、活血生肌。
主治:舌炎、舌裂、舌部溃疡、口腔炎等。
颌:在耳垂正面后上部,即耳垂3区。
功能:祛风镇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颞颌关节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三叉神经痛、牙周炎、牙龈炎、拔牙后反应等。
垂前:在耳垂正面前甲部,即耳垂4区。
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镇静安神、止痛的作用。
主治:1、神经衰弱、头晕、头昏、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等病症。2、牙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注:治疗睡眠时间短,早醒、醒后不易入睡,用此穴疗效佳。
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
功能:清热止痛、舒肝明目。
主治:眼科各种病症,如急性结合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翼状胬肉、角膜炎、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近视、远视散光、弱视、青光眼、白内障等。
内耳:在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
功能:祛风清热,通窍聪耳。
主治:中耳炎、内耳眩晕及耳鸣、耳聋、听力下降、外耳道疖肿等症。
面颊:在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即耳垂5、6区交界处。
功能:消炎消肿、祛风止痛、镇痉和改变面部血液循环,是美容要穴。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痤疮、扁平疣、黄褐斑,及中年早衰、面容皱纹增多、面部色素沉着、酒渣鼻。
扁桃体:在耳垂正面下部,即耳垂7、8、9区。
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
主治: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及各种虚热证。
耳背心:在耳背上部,即耳背1区。
功能:清泻心火,宁心安神。
主治:心悸、失眠、多梦、高血压、头痛。
耳背肺:在耳背中内部,即耳背2区。
功能:益肺平喘,止咳,祛风止痒。
主治: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皮肤瘙痒症。
耳背脾:在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区。
功能:健脾和胃,止痛助消化。
主治: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耳背肝:在耳背中外部,即耳背4区。
功能:疏肝利胆,活络止痛。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肝区痛、胁肋痛。
耳背肾:在耳背下部,即耳背5区。
功能:滋补肝肾、强骨益髓、镇静止痛。
主治:各种头痛、头晕、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忧郁症、神经官能症。
耳背沟: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
功能:平肝熄风、凉血祛风、降压止痒。
主治:高血压、血管性头痛、面神经炎、皮肤瘙痒症。
上耳根:在耳根最上处。
功能:清热凉血。
主治:鼻衄、肌萎缩、各种瘫痪。
耳迷根:在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
功能:清热利湿,通窍止痛,解痉安蛔。
主治:头痛、鼻塞、头晕、失眠、胃痛、腹痛、腹泻、胆石症、落枕、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尿潴留、胆道蛔虫症、糖尿病等。
下耳根:在耳根最下处。
功能:有提高血压的作用,宁心安神,滋补肝肾。
主治:低血压、内分泌功能紊乱、面瘫、面痛。
便秘点:三角窝中三分之一处,对耳轮下脚中段的上缘坐骨神经点的上方。
功能:可促进大肠的蠕动。
主治:痔疮、便秘、便血。
胰腺炎点:在十二指肠与胰胆穴两穴连线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功能:解痛消炎、通络止痛。
主治:急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上腹胀满、糖尿病。
兴奋点:在对耳屏内侧面与耳甲腔交界处。
功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
主治:嗜睡症以及由此引起的遗尿症、精神萎靡、内分泌及性功能低下、闭经、阳痿以及肥胖症等。
渴点:在屏尖与外鼻两穴的中点偏上处。
功能:有清泄上焦之火、泻脾热胃火、滋肾壮水的作用(抑制摄水)。
主治:尿崩症、糖尿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消渴、烦渴等症,还可用于神经性多饮及减肥。
饥点:在肾上腺与外鼻两穴的中点偏下处。
功能:有控制摄食、抗风湿、抗过敏的作用。
主治:胃热亢盛所致的消谷善饥之症,泄泻、全身无力,并对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还可治疗肥胖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卵巢:在对耳屏皮质下穴的前下方。
功能:有滋阴补肾、调节卵巢功能的作用。
主治:卵巢及子宫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卵巢炎、输卵管炎、不孕症、性功能障碍、阳痿及肾虚性腰痛、功能性子宫出血。
睾丸:在对耳屏、皮质下的后下方。
功能:益肾壮阳、消肿止痛。
主治:生殖系统疾病。如睾丸炎、神经衰弱、性功能障碍、阴囊湿疹、再生障碍性贫血、前列腺炎、不孕症等。
枕小神经:位于耳轮结节上缘约0.2cm之内侧面。
功能: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和调节脑血管运动的作用。
主治:头痛、枕大神经痛、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半身麻木及头部麻木等。
甲状腺:在颈椎穴的外上方,与颈穴平。
功能:可调节甲状腺机能、升高血压、增强大脑皮层的抑制程度。
主治:甲状腺疾患,如甲状腺瘤、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低血压、神经衰弱等。
心脏点:在屏尖穴与外耳穴连线的中点。
功能:是降心率的经验穴,有调节心律的作用。
主治:心律失常的疾病。如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
注:临床观察对心动过缓也有一定的疗效。
肾炎点:耳舟下部,锁骨穴外下方,偏耳轮处。
功能:消炎、利水、止痛。
主治: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患。
注:是诊断肾小球肾炎的主要参考穴。
失眠穴:在耳轮脚后沟尾部与对耳轮后沟交界处。
功能:有较强的镇静、安神作用。
主治:失眠(治疗入睡慢)。
注:当用耳郭正面穴治疗失眠效果不佳时,改用此穴常获奇效。
高血压点:在肾上腺与屏间前穴两穴的中点偏前方。
功能:镇静、安神、降血压。
主治:高血压,也可治冠心病、头昏、头晕、头痛。
热穴:位于腰骶椎穴的上五分之二与下五分之三交界线的中点。
功能:有镇痛、退热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主治:阳虚血脉失于温运的病症。能改善末梢血液循环,提高皮肤温度。常用于治疗无脉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雷诺氏征等,以及急性腰扭伤。
低血压点:屏间切迹正中稍下方。
功能:升血压。
主治:低血压,尤以对因硬脊膜外麻醉引起的血压降低有较理想的治疗作用。
新眼1:屏间切迹正中线向内向后0.2cm。
新眼2:食道穴和贲门穴连线中点向下和肺区交界处。
新眼3:在三角窝中三分之一靠近后三分之一边缘处。
新眼4:耳轮结节穴的内侧面。
明亮:在耳背后相当于耳背肝处“﹤”字型的凹陷中。
后眼1:在耳背后下有“V”字型的凹陷中。
后眼:耳垂正面眼穴的耳垂背面。
注:以上6穴系本人治疗眼科疾病的经验穴,有滋补肝肾、调节气血平衡、益气明目的作用。
第9页共1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