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肩部疾病相关症状
2015-12-25 | 阅:  转:  |  分享 
  
肩部疾病相关症状

1.有明确痛点及压痛点者,此类大部分都属局部疾病,用针刀将有柔韧性阻力的软组织切开2-3刀即可,深度可至骨面、附着点部位,刀口线要与软组织力线方向平行,其他部位则与力线方向垂直,要想达到一两次九能治愈的效果,需要采用最大牵拉位扎针刀,最大牵拉位时,,病变部位就完全显现出来进针刀的位置就非常准确,故能达到最佳效果。大多数痛点和压痛点都在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附着点处,针刀松解这些部位的同时,还要将此软组织的其他部位进行松解,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远期疗效。

2.无明显压痛点但觉得肩部疼痛、活动基本不受限制者,此类患者大部分是由于颈部疾病所致,一种是颈椎神经根周围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导致局部疼痛,另一种是以筋膜为主的软组织挛缩硬化及无菌性炎症激惹了经过的交感神经,引起肩部血运不良,第二种情况多见,治疗同颈椎病。不过此种情况也可能是心脏、肝胆疾病所致。

3.肩部酸痛、大面积压痛,伴或不伴上肢某部位酸痛、活动不受限者与颈椎部病变关系较大,如果活动受限者可能与颈椎有关,也可能无关,这就比较复杂了,考虑肩部大面积黏连的同时,也要考虑颈部病变,大面积黏连即肩凝症,针刀松解后,必须用手法快速将其拉开,才能到达治愈的目的。

4.肩部无任何不适症状,只是活动受限以上举受限为主,上举时没有疼痛感,就是感觉有东西牵拉着、重者不超过90%。此种情况大部分原因是附着于肱骨头,小结节的冈山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挛缩为主,治疗时最好在最大牵拉位将上述软组织网状选点,肱骨大、小结节处可进行松解,也可以不松解,松解力度要小,以防止出现新的病症。功能锻炼。

5.肩关节腔积液或血肿,不多见,病人主诉肩关节肿胀、疼痛夜间较重,抽液化验,针对炎症或病理改变用药。

6.肩胛骨内上角部位软组织病变常见,但有些患者病变非常严重。除肩胛提肌附着点病变外,还伴随着肋骨外面深筋膜严重的硬化挛缩,此部位的针刺深度一般3——4cm,软组织较厚者可达5-6cm,很多人不敢针刀松解此层,进而导致效果不佳。

7.肩部软组织病变也会影响经过的交感神经,导致上肢相应部位血运不良,引起不适,如单手或双手肿胀麻木、腕肘部不适等需仔细辩证。





肘部疾病相关症状

肘部以肱骨外上髁炎居多,但临床所见的许多肘部疾病不是真正的肱骨外上髁炎,而是肱挠关节外侧韧带、肌肉、筋膜等疾病,不少还伴有肘关节深部滑液囊病变,关节微小错位或关节内滑膜嵌顿,故将软组织及滑液囊松解后,将肘关节进行牵拉,并向各方向活动肘关节,目的是要解除可能存在的关节错位或滑膜嵌顿。

还有一部分患者是颈肩部病变影响到达肘部的交感神经,导致肘部软组织血运不良,稍有病变就会出现疼痛,此时必须对颈肩部疾病进行治疗,方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局部治疗事项,主要以压痛点进针刀,肱挠关节外侧韧带病变时,细针刀纵切一刀、横切1-2刀即可,不能过多,其他部位病变时十字切开,一定要将浅筋膜松解。

以酸胀为主,夜间加重者,多伴有深部滑液囊病变,可由肱骨外上髁外侧肘横纹上的凹陷处(曲池)穴进刀。刺入2cm左右时仔细体会针下感觉,第一个落空之后,感觉非常酸痛就是针刀刺破滑液囊浅层后流出的滑液刺激周围神经产生的感觉,可继续对比囊璧进行十字切开,也可直接深入,对滑液囊深层进行十字切开,液可两层均切开,之后用力按揉患处,并嘱患者时常按揉患处,液可以加压包扎,防止囊璧愈合。

内上髁炎,易治疗,压痛点定点,松解2-3刀即可,深度可至骨面。

还有一些患者是内上髁能摸到的最高骨性突起处疼痛、压痛明显,是骨性突起处筋膜、骨膜挛缩所致,针刀十字切开2刀。

肘关节屈曲时的疼痛有两种情况一是肘部前面疼痛二是后面疼痛,前面痛是由于肘前部中深层筋膜横向挛缩,故伸肘肘不疼,但曲肘时病变筋膜后面的软组织被骨骼挤压,进而挤压病变筋膜而疼痛,针刀将中深层筋膜切开3刀,深度可达骨面,后面疼者,压痛点一般为三头肌在鹰嘴的附着点,在痛点进刀,切3刀可至骨面。





腕部疾病相关症状

在远侧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进针刀点,沿尺侧腕屈肌的内侧缘向远端移2.5cm左右再定一点,在远侧腕横纹上的挠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点,再沿挠侧屈肌腱向远端移动2.5cm左右,再定一点,共定4点进针刀,纵行切割2-3刀即可,深度可至骨面。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腱鞘囊肿,将囊肿底部和四周切开之后用猛力按揉,令囊壁爆碎,但是复发率也是很高的,尤其是体力劳动者。

之所以称腱鞘囊肿,就是因为其与腱鞘有囊肿的出现是由于腱鞘受急慢性损伤后挛缩,腱鞘与肌腱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腱鞘与肌腱之间就会因摩擦而逐渐产生多余的液体,而此液体又不能及时由静脉回收,而形成囊肿。

由此可见,腱鞘囊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腱鞘挛缩,如果不将腱鞘松解恢复其正常运动模式,此囊肿消失彼囊肿又会很快出现,因此治疗囊肿的同时,一定要将腱鞘一同治疗(同腱鞘炎)

腕部还有一种常见的疾病,就是在尺骨远端后侧骨头最高点处或稍内侧处疼痛,用力转腕肘加重,多因皮肤至骨面的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挛缩硬化所致,属局部病变,在压痛点进针刀,将皮肤至骨面的筋膜和骨膜十字切开松解即可,深度至骨面。







腱鞘炎

由于外伤,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腱鞘某处狭窄,大部分都在掌指、指间关节处,远端关节活动频繁,腱鞘较易损伤而狭窄,如果只有腱鞘狭窄而没有肌腱在腱鞘狭窄处的增粗,是不会出现弹响及其他症状的,肌腱增粗的部位在腱鞘非狭窄部位可以活动自如,但通过腱鞘狭窄部位就有些困难而出现弹响。

肌腱不会无故增粗,原因是腱鞘某处狭窄,肌腱穿过狭窄的腱鞘就会产生摩擦。

治疗

定点,在压痛点的肌腱最高处定点,有的弹响指局部压痛不明显者,可指压患处,让患者的手指做屈伸动作,仔细体会增粗的肌腱滑过腱鞘狭窄部位时的感觉,就能确定腱鞘狭窄的位置,在此位置的肌腱最高处定点。

操作,刺入听到第一声清脆的声音,就是针刀突破腱鞘的声音,此时要停止进针,防止损失肌腱,之后再将针刀退至腱鞘之上,皮肤之下,稍向上或向下移动后再刺入,避免与上次刺入位置重复,针刀可以在腱鞘之上,皮下上下移动0.4cm左右。

治疗后让患者动一动患指,看看症状改善情况,症状基本消失者,则此次治疗完毕,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者,说明病变部位较大,可以在初次所定点的上下0.3-0.4cm处各定一点,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治疗到位,大部分症状会消失,少数仍有症状,此时也不能再进行治疗了,恢复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定点要准,以压痛点为准压痛点不明显者需仔细触摸。

听到第一声清脆的声音后停止进刀,如果听不到声音,但阻力很大,有可能没有扎到腱鞘最高点上,而是扎在腱鞘边缘接近骨面处,需提到腱鞘之上,稍移动位置后再刺入。

24小时不能接触水,24小时患指尽量不要活动,24小时后多活动患者,而且要过屈过伸,但不能过累。

如经上述方法治疗后不明显者,可能是肌腱与腱鞘或骨面粘连较重,以挠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为多,需用针刀穿过腱鞘后,向肌腱边缘移动,再将肌腱和腱鞘之间进行切开并横行剥离。针后一手握住患者侧腕部,另一手拇指与其他四指握住患者拇指进行对抗牵引,并使患者腕部及拇指向尺侧屈曲,待患者有疼痛时,趁患者不注意,让患者拇指突然快速达到最大屈曲位,剩余的部分粘连就能得到全部松解,病变较重者会听到粘连被撕开的声音。



腰骶部疾病的相关症状

单纯腰痛

病史较长者基本上都说软组织及骨关节问题,不考虑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即使影像学检查有突出和狭窄,此类疾病也比较容易治疗,还有一些急性出现的单纯腰痛可能是扭伤引起的骨关节错位及软组织损伤,也可能是由于腰间盘突出引起椎间孔处急性无菌性炎症而刺激神经根后支导致的,前者可用手法进行复位,复位后仍有疼痛则说明伴有软组织损伤。

夜间或晨起时酸痛

仅有夜间酸痛,白天无异常,白天劳累后酒后夜间酸痛加重,常因疼痛而醒,需要起来活动一下或找人按摩一下方能入睡,重者一晚上需起来几次,有些患者晨起时酸痛,稍活动后减轻或消失。

夜间酸痛是由于劳累,外伤,风寒湿侵袭导致腰部筋膜损伤,以挛缩为主,并非肌肉、韧带损伤。深筋膜包绕肌肉、韧带和神经根,挛缩会导致肌肉、韧带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酸痛的物质不能及时代谢出体外而堆积,刺激神经而出现酸痛,活动后或进行推拿按摩后改善血液循环,致痛物质被代谢走,则酸痛消失,深层棘间韧带损伤后出现夜间酸痛也是同样的道理。

治疗,可用针刀将棘突两侧的酸痛部位网状选点,将浅深筋膜十字切开即可,病重者可将胸下段一并松解。

某部位酸痛,劳则加重

是由于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因损伤而导致粘连、挛缩等病理变化、软组织挛缩后变短,体力劳动时必然要做动作,就会对软组织产生更大的牵拉,如果此牵拉力对病变软组织造成损伤就会产生疼痛,故出现劳则加重。附着点处的软组织受力是最大的,故疼痛多出现在腰骶连接处及髂后上棘处,重者其他部位也会出现不适,有些患者整个背部酸胀,疼疼痛,感觉有东西紧紧的包着一样,患者俯卧位后视诊发现腰背部很平坦,触诊感觉皮肤下好似有一层很坚韧的皮革一样,这都是腰背筋膜挛缩硬化所致。

病变日久会累及深部筋膜、韧带、肌肉,离棘突越近,受影响也越严重,故很多时候会在紧挨着棘突部位摸到很硬的纵行条索,压痛也较明显,针刀治疗,以横切为主,较重者针刀可深至椎弓板及关节突关节囊,将关节囊及多裂肌和回旋肌一并松解,竖脊肌内侧部分损伤较重者呈板结状,有些外侧部分病变也很严重,进行时没有阻力突破感,而是感觉很像扎到橡胶上一样,阻力很大,提插困难。

外层的腰背筋膜,轻者表现腰背沉紧不适,重者表现酸胀、疼痛,腰骶连接处较重,劳累及受风寒时加重。

其他深部软组织病变一般都伴有浅层筋膜病变,表现酸胀、疼痛、劳累后加重,重者坐时间稍长感觉腰坠胀、沉重,用不上力,日久功能下降,故出现坠胀,用力困难,易劳累,弯腰时间稍微一长就酸胀,直不起腰来,触诊压痛,条索结节明显,治疗时尽量整体选点、胸下段、腰部及骶部症状重的部位重点,对病情较重、时间较久者及老年人要深,将横突、椎间孔处软组织以及关节囊都要松解,远期疗效才好。

关节突关节关节腔内及椎间盘内病变

腰部活动某一部位时疼痛,疼痛部位难以确定,针刀由疼痛或或压痛点进行松解无明显效果。如果腰部软组织挛缩、硬化令关节突关节受力增加,以及骨错位令其受力不均,都可以增加其内部软骨、滑膜等组织受伤的几率和病变程度而逐渐产生疼痛,有些患者由于弯腰干活的时间较长,然后快速直起腰,这样关节突关节囊内的滑膜因玩哟而被拉长,快速直腰时有可能产生皱褶被挤入两关节突之间而产生急性疼痛,同时也可能产生腰椎前移位,老年人的关节囊及滑膜较松弛,故多发生此类疾病。

关节突关节内软组织病变产生的不适,很多时候都能体会得到,平时感觉颈部不舒服时,将颈部转动或将头颈后仰做环转运动,会听到骨关节弹响声,用手法复位或松解会轻松许多,但大多数都是暂时的疗效,因软组织没有得到松解,这些都说明关节突关节内组织也会因多种原因受损而产生疼痛,腰椎为多,颈椎次之,胸椎少。

对于关节突关节及椎间盘损伤导致的疼痛治疗起来并不容易,因针刀松解腰部硬化挛缩粘连软组织及关节囊。术后手法复位,并需中药调理、功能康复,方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下肢症状

伴有下肢症状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就有些复杂了,因为导致下肢症状的原因很多

单纯腿痛

大部分是腿局部的问题,但有的症状很像是腰臀部病变引起的,加上影像显示有腰间盘突出,故误诊为腰间盘突出症。

1.小腿前外侧胀痛,时常出现足外侧麻木,胀痛不适,踝关节活动有不利,劳则加重,此情况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其它多数只是小腿前外侧筋膜及踝关节筋膜和韧带挛缩所致,针刀网状切开松解,两三次即可。

2.小腿后侧大面积酸胀疼痛,夜间较重或单腿或双腿,触诊局部硬度较高,这基本上都属于小腿筋膜综合征。

3.整条腿酸重,而且疼痛主要在皮表,出现痛觉过敏,受到衣服及其他东西碰触就会疼痛加重,此种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腰部病变,但其他病变就在疼痛的皮肤局部,是由于长期受风寒侵袭而导致皮肤血运不良,致痛物质堆积而出现疼痛,痛域降低,对于此种疾病,针刀治疗效果不好。病变较轻的,通过服用祛风散寒的中药或按摩理疗可以治好,病情较重者很难收效,最好的方法是刮痧。将疼痛局部有远心端向近心端刮,四——五次可取得效果。

4.整条腿单纯深部酸胀,没有疼痛,夜间重,白天轻或者没有任何症状,此种情况很少见,神经触击术及硬膜外滴注疗效肯定,其他方法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腿痛伴有臀部疼痛

腰部无症状,单纯腿疼伴臀部疼痛者大部分与腰没有关系,如果腿及臀部疼痛较重则必然要有腰部较重的疼痛症状,如果没有腰部症状,其病变部位基本上都在臀部。

如果腿及臀部疼痛不是很重,有可能是腰部软组织病变引起臀及腿部不适,这种不适除了酸痛之外,更典型的症状就是无力,腰部软组织病变后不至于出现腰部疼痛,但会激惹经过的交感神经,引起相应部位血运不良,致痛物质不能及时代谢掉就会出现酸痛,肌纤维不能及时得到营养物质就会出现无力。

腿痛伴腰臀部疼痛

腿、臀、腰都疼一般是由腰部疾病引起的而腰部疾病基本分两种,一种是神经根周围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另一种是腰外周软组织病变。

椎间盘突出,骨错位,外周软组织挛缩引起神经根与周围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会出现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疼痛,导致臀及腿相应部位出现牵扯痛,腰痛部一般集中于某一节段的棘突旁,按压或叩击时局部及下肚疼痛加重,同时,炎症还会激惹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引起相应部分血运不良,致痛物质堆积,日久会导致均筋膜挛缩硬化,治疗针刀松解,手法是药物硬膜外注,尽快消除炎症,如不是特别重者,都能治愈,如果特重者,身体素质好者,基本上也能好,就是时间长。

腰部外周软组织病变导致臀部及腿痛的原因主要是激惹交感神经后导致臀部及下肢相应部位血运不良。致痛物质堆积而出现酸痛,肌纤维不能及时得到能量而出现无力。患者会诉说休息时腰部疼痛不重臀部及下肢症状几乎没有,稍微劳累或受风则腰部疼痛加重,臀部及下肢症状就会出现,其轻重程度与腰部疼痛呈正相关,有时下肢症状主要表现在小腿,膝关节及踝关节疼痛,这是由于血运不良这一致病因素首先就有病变部位,以及代谢较快,容易出现致痛物质及其他代谢产物的部位,而这两种部位又往往是一个部位、活动较多的小腿、膝关节、踝关节因活动代谢快,也就容易产生损伤,故易在这些部位表现出症状。如果血运不良较为严重的话,就会出现臀及下肢的整体不适。

间歇性跛行

临床中较常见,目前认为是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症状,但椎间盘突出及臀肌损伤也会导致间歇性跛行,影像学检查可鉴别诊断。

发育性狭窄,保守无效

退变性狭窄,保守有效

医源性狭窄,保守无效

外伤、病理性改变,保守无效

总之。保守仅对软组织增厚引起的狭窄起作用,而对于骨性几乎不起作用。

腰椎管狭窄患者主诉差别很大,大多数患者主诉为腰腿痛,但也有患者局限在腰及臀部疼痛,休息时缓解,活动时加重,部分患者可有鞍区麻木,胀热感和针刺样感觉或皮肤感觉减退,少数有性功能与膀胱、直肠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双下肢无力或轻瘫,此外另一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只是椎管狭窄症的一个典型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病。

腰间盘突出很多也伴有间歇性跛行,但不会像椎管狭窄症那样稍微弯腰或下蹲时症状立即缓解,行走后由患侧腰部经臀至下肢逐渐出现酸痛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体征的程度较狭窄重,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下,很少伴有鞍区麻痹症状,CT检查不难鉴别。

单纯臀部软组织损伤也会引起跛行,但并不多见,走路时臀部肌肉用力,软组织受牵拉而产出疼痛,同时血循环不良,令疼痛加重而跛行,重者产生神经向下放射,如是梨状肌会影响神经干而引起膝关节以下疼痛。

治疗,对继发性的软性狭窄,腰间盘突出诱发的跛行及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者保守有效,但鉴别时,以狭窄为方向而不是以跛行为目标。

多需综合治疗,有时候时间很长。

臀部疾病

软组织病变可细分为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及单纯筋膜损伤,松解治疗效果很好,但遇到较大硬化条索时,单纯针或刀,效果不佳,需配合手法治疗,医生双拇指叠放于条索一侧,用大力下压,最好压到骨面,之后拇指快速移动至对侧,再快速返回,将条索快速、重力量剥离,也可以直接按压条索中间,拇指会有筋膜崩开的感觉,同时会听到筋膜崩开的声音,操作完毕后条索也随之消失,此种情况在小腿两侧也常出现,偶尔会在肩部、腰部、大腿等部位出现。

有时坐骨结节外侧、上侧及下侧软组织也会出现病变,以下侧及外上侧为多,附着有下孖肌、股方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大收肌,骶结节韧带及各层筋膜病变所致,

髂嵴到股骨头大转子区域的阔筋膜张肌,臀大肌前部,髂胫束以及各层筋膜挛缩硬化后处局部酸痛外,还会有大腿外侧、膝关节外侧酸痛无力。

臀上及股外侧皮神经卡压,不能只在神经经过处定点,还要其相连的软组织一起松解,但最准确的还是要压痛点定点。

膝部疾病

治疗膝部疾病时,不要仅在压痛点进行治疗,腰牢记整体观,某一点疼痛,有可能是局部的问题,但很多时候与上位病变(腰骶部、邸髂关节、臀部病变甚至颈背部病变)有关。

年轻人没有明显外伤史,没有明显压痛点时,则与上位病变关系密切,有明显压痛点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也与上位病变有关。

年龄较大的患者主要是局部病变,即使是与上位病变有关也要重点治疗局部。

目前认为上位病变引起膝关节症状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脊柱或邸髂关节错位而引起下肢受力不均衡,受力大的一侧容易出现病变而产生疼痛,另一种是上位软组织挛缩硬化或无菌性炎症激惹交感神经而引起下肢血运不良,致痛物质堆积而出现酸痛。

不管是力学改变还是血运不良,首先会在下肢薄弱环节出现症状,所谓薄弱环节一种是指本来有病变的部位,多在膝、小腿、踝部等,另一种是指活动较多,代谢较旺的膝部、小腿和踝部、代谢产物不能及时代谢出人体而出现症状。

力学改变的原因主要是腰背部及骶髂关节的错位,血运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腰骶部及臀部软组织挛缩硬化及无菌性炎症,颈部软组织病变也会引起膝关节疼痛或踝部疼痛。

1.有明显的压痛点

是由于软组织因急慢性损伤后出现挛缩、软组织长期高拉力而出现无菌性炎症导致痛阈降低而出现压痛点,因膝部软组织都比较小,故直接在压痛点处进行松解,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2.不能下蹲

膝前部病变

其根本原因是主要的是髌周支持带力平衡失调所致,另外,股四头肌肌挛缩,患者下蹲时髌骨关节面之间的压力也会很大,日久也会出现磨损而疼痛,不过此种情况单独出现的非常少,一般都伴随髌周支持带损伤。

膝痛

1.有明显的压痛点

压痛点多在关节间隙处,如内外侧副韧带及髌两侧支持带的关节间隙处有压痛,可在压痛点处进针刀,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切2-3刀不能过多,深度穿过韧带即可,尽量不要进入关节腔,也可以在副韧带及支持带非压痛点处定几点进行松解,深度达骨面,以达到全面松解,效果佳。有时也会在髌骨上缘,股四头肌远端两侧及腘窝处有压痛,只要找到压痛点针刀横切或十字切开3刀左右即可,深度可达骨面。

2.不能下蹲

在内侧髌骨关节间隙平均定3点,外侧定2点,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刺入后切割2-3刀,深度0.5cm即可。

术后让患膝关节伸直,医生双拇指重叠放于髌骨一侧,向另一侧顶4-5此,之后换个方向推顶4-5此,也可以向上、向下推顶髌骨4-5次,以进一步松解髌周软组织。

可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2ml。同时口服优质蛋白质,维生素,胶原蛋白、钙等。

膝后部病变

在腘窝处半腱肌及半膜肌腱外缘定2点,股二头肌内缘定2点,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慢慢进刀,遇到柔韧阻力即切开3刀,深度可至骨面,也可以在腘窝中间定2点,慢慢进针刀遇到柔韧阻力时,如果没有串麻感即切开3刀。

有些深部滑液囊病变而引起不能下蹲,以腘窝内侧深部为多,可在腘横纹上紧贴半腱肌和半膜肌外侧进针刀,缓慢进刀3cm左右就会有阻力感,慢慢找寻滑液囊并将其松解,刺破滑液囊时,患者感觉非常酸痛。

浅筋膜病变,在腘窝部位网状选点,将浅层筋膜十字切开,或全部横切即可,此层切开5刀即可,进刀2mm即可。

较大囊肿,抽出液体,之后松解浅层筋膜再慢慢深入,寻找有阻力的深筋膜松解,术后加压包扎7天。

腘窝有静脉鼓起的,用手拍击腘窝处,让更加鼓起,消毒后刺血。

膝关节冷痛

单纯脂肪垫损伤者,双膝屈曲90°,内外膝眼各定1点,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刀与髌韧带平行,刺入3cm,之后退至浅筋膜下,针刀体与韧带呈15°角、30°角、45°角缓慢分别刺入3.5cm,如整个膝关节及小腿发凉,需配合火针,网状选点,二天后盐包热敷。

膝关节腔内疼痛

口服:钙剂、维生素、补气血中药

针刀松解后矫正器矫正

关节肿胀

轻者:抽液、药物、针刀治疗

重者:关节冲洗

痛风及其他无名肿痛

有积液、按积液处理

无积液网状选点,火针点刺,之后无菌纱布包扎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①松解鹅足囊

②内侧韧带止点

③起点髌韧带损伤

①髌骨下缘髌韧带起点

②髌骨下缘和胫骨粗隆之间的压痛点

③胫骨粗隆中点

鹅足滑囊炎

松解鹅足的挛缩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松解胫骨侧副韧带的黏连和瘢痕

髌内侧支持带

髌韧带

髌外侧支持带

腓侧副韧带及髂胫束

股四头肌及髌上囊

鹅足

髌骨软化

髌上囊

脂肪垫

外侧支持带

内侧支持带

外侧髌股韧带外上缘

外侧髌股韧带外下缘

内侧髌股韧带内上缘

内侧髌股韧带内下缘

创伤性滑囊炎

同骨性关节炎

髌内外侧支持带及前内外侧滑囊

膝类风湿性关节炎

前内侧关节囊

外侧关节囊

后侧关节囊

中晚期或慢性者a分别在沿髌骨左右两侧缘中点处垂直进针,将筋膜和侧副韧带剥离b髌骨上缘正中位置进针,松解髌骨上缘下面的粘连及髌上囊。c针刀与髌韧带垂直刺入达髌韧带下面,分别左右松解髌韧带和脂肪垫之间粘连。D在髌骨下1∕3处的两侧边缘各取1点,垂直进针刀达骨面,针刀向髌骨外倾斜,松解翼状皱襞。

膝关节强直

一、①髌上囊②脂肪垫③髌内外侧支持带④鹅足

二、①股直肌和股中间肌下部和上部即髌骨上缘上3cm再上3cm处的粘连。②髂胫束的挛缩,髌骨外上缘旁开3cm处

三、腓肠肌内外侧头

四、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



踝部疾病相关症状

踝部疾病基本上都是韧带损伤及骨关节错位,轻者表现为走路多了外踝前下侧或(和)内踝后下侧酸痛、微肿,重者一走路就疼,甚至休息时也痛。

踝部韧带基本上都是附着于内、外踝,故一般在内外踝的前下缘、下缘与距骨间隙定3个点,有些在内、外踝前缘和后缘也有压痛。可分别定一点,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遇到柔韧阻力则一并切开2-3刀,外侧松解后如果效果不明显,应考虑跗骨窦外口,刀口线与跟距韧带方向平行,慢慢进刀,再刺入至基底部。可进行纵横剥离之后医生一手握住足跟,一手握住足部前侧先对抗牵引1分钟,再前屈、后伸,内、外翻至最大程度,再做环转运动。

内踝与跟骨内侧有坚韧的韧带相连并构成踝管,内有大的神经血管经过,若此韧带挛缩较重则会影响经过的神经血管,出现足底或足跟间歇性刺痛、灼痛或麻木、发凉,久站、久走加重、夜间加重,内踝后下缘有压痛,叩击内踝后方时,足部针刺感可加重,选点内踝前下缘定一点,内踝后下缘定一点,刀口线与内踝足跟连线垂直,将皮肤与骨面之间的韧带切割2-3刀,之后一手握住患者踝部,一手握住足前部,用力让患者足背屈及外翻各3次以进一步拉开踝管韧带。

足跟痛病变也较常见,以足底韧带在跟骨附着点处疼痛为最多,治疗在足跟部压痛点定一点,在此点前1cm左右定一点,慢慢进针刀至骨面,仔细感受柔韧阻力的深度及厚度,横切2-3刀,有些患者会在足跟内、外、后、侧疼痛伴压痛,可能是此部位的脂肪垫病变,只要在压痛点进针刀,将其切开2-3刀即可。与膝关节病变一样,很多踝部及足部病变与上位脊柱病变有很大的关系,故需仔细检查上位病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才能达理想的疗效。足跟属肾经经过之处,足底组织受肾经气血濡养,如肾气不足,肾经气血亏虚,足底软组织抵抗劳累及风寒的能力就下降,容易受损伤而疼痛,此种情况多见于生完孩子后的妇女,也见于肾气不足者,以双足跟痛足底冷痛,受凉后加重为主要特点,还会伴有腰椎酸软,手足脚冰凉等肾气不足的症状,金匮肾气丸、六位地皇丸、健脾丸

局部韧带病变或同时伴随上位病变后会引起两侧力量不平衡,这很可能导致骨关节产生不同程度的错位,关节接触面不吻合,压强大的部位日久就会产生损伤,最后软骨变硬、钙化、骨化,治疗同上述,最好向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4次,同时尽量少走路,在床上主动活动踝关节,气血不足者一般都用中药。



股骨头坏死

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保护和恢复功能,股骨头及其他骨骼无时无刻不受到外界异常应力,风寒湿、体内自由基等致病因素的损伤,人体也在无时无刻地修复这些损伤,一旦修复小于损伤就会逐渐出现症状,损伤主要是由于酒精、激素、药物、农药、化肥、劳累、外伤、风寒侵袭等引起,修复主要靠人体的修复功能及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重点不是寻找导致损伤的原因,而是找到导致修复功能下降的原因。

股骨的修复取决于局部的血液循环及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多少,由于劳累、外伤、风寒侵袭导致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硬化,从而卡压营养股骨的血管,使血液减少。

选用针刀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牵引、加大关节间隙,恢复关节内的血液循环及软组织平衡,同时配合中、西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原因是病人压力大,食欲不振,脾胃损伤导致气血不同程度的下降,营养物质连自己都不够用,又如何去修复股骨头?必须配合一整套养生方法恢复人体的修复功能,才能有理想的效果,有些病人没有功能障碍,关节间隙不太狭窄,只有股骨头毛糙,久走久站后疼痛,单纯养生酒能很快治好,因此养生的关键。

其他足舟骨,腕舟骨坏死也是一样,解剖学治疗必须配合养生康复。

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用床头牵引进行牵引,在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定一点,股骨大转子纵行向上3-5cm处1点,以大转子为圆心,大转子到髂前上棘距离的1∕2为半径坐圆,在与大转子纵轴向后30°角1点,将股骨周围的髂股韧带、坐骨韧带、股骨韧带进行松解,深到骨面,提起针刀向下倾斜15°,再刺入骨面,再退再倾斜,直至刺入关节间隙,将关节囊切开2-3刀,然后继续深入关节腔,刀口沿关节间隙摆动,如有囊性变,则刺入囊腔,将囊壁破坏,5-7天治疗一次。治疗一个半月内,尽量卧床,拄拐走,每天上牵引,重量30KG,每天3-5次,每次半小时,床上锻炼。

背部疾病相关症状

背部疾病多由长期超负荷工作而导致背部软组织产生粘连、挛缩等病理变化,这些软组织病变又会引起胸椎骨错位,主要表现为背部酸痛、沉紧、僵硬,犹如背着很重的东西一样,重者会影响交感神经而出现胸闷、气短、心脏不适,慢性支气管炎、重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背部常与颈部一起发病,故治疗背部时要将颈部一同治疗,其远期效果会更好。

背部出现不适,其病变面积往往较大,包括浅筋膜、条索、结节等硬度较高的软组织为针刀治疗点,少数患者仅表现为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治疗时体位可选择俯卧位,选择直径0.5-0.6cm针刀。

1.面积大者,硬度较高的浅筋膜可网状选点,再寻找压痛点,条索、结节选点,棘突旁开1cm左右,仍有阻力者也可以直接刺到骨面,但到骨面不是目的,其他部位进针刀要浅,突破筋膜层即停止进针,下面即是肋骨或正常的肋间组织,部分患者肩胛下肌或上后钜肌损伤,需令患者肩关节后伸,肘关节屈曲90°前臂放于腰后,助手一手压患者肘部,另一手抬肩关节,令肩胛骨翘起,仔细触诊肩胛骨前缘及肋骨后缘寻找压痛点、条索、结节,以此作为进针点,十字切开为主,离棘突较进的部位纵行挛缩较重,可增加横切力度,如有骨错位需进行复位,如伴有胸闷气短、心脏不适慢支症状者,首先松解棘突旁,要深至椎弓板,还要松解肋横突关节部位的关节囊、筋膜等软组织,同时可对胸骨部位筋膜和骨膜进行松解,伴有胃肠、肝脾不适,可对腹部筋膜及脂肪层进行松解。

2.单纯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棘间定点后,针刀刺入2cm左右,无阻力时则停止进针,仍有阻力者可继续刺入达3cm,不超过4cm,对韧带进行纵切,之后将针刀提至棘上韧带之上,皮肤之下,调转刀口,刀口线与人体纵轴横切,横切不能过多2-3刀,尤其体弱者每次松解力度要小。

3.肋横突关节病变时要严格定位,肋横突关节一般很少出现病变,但病变日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肋横突关节也会出现病变,有胸闷、气短、心慌、慢支症状时,也需对肋横突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进行松解。

一、掌指间关节背侧关节囊及筋膜损伤

多由于外伤或劳损导致关节囊及筋膜挛缩多见于第一和第二指关节,表现为屈指时在掌指关节囊处疼痛,压痛明显,用0.4-0.5针刀,由关节囊间隙处进刀,由横切2-3刀,有的伴随两掌指关节之间的筋膜挛缩,可一并松解。

二、生产或流产后出现的病症

以脊柱区带、膝关节、足跟等部位酸痛,发凉等病症。

颈背部酸痛沉紧

可按照颈部、背部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仍有气血不足者,中药调理。

骶髂关节处酸痛

针刀将骶髂关节处的筋膜、韧带及关节囊松解,有错位可不进行复位,会自渐痊愈。

膝关节冷痛

同膝关节的治疗方法相同

三、小腿筋膜腔综合症

表现为小腿内部似痛非痛,似痒非痒,似胀非胀,说不清什么感觉,就是不舒服,很少伴有抽筋,触诊局部张力高,白天活动时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夜间重,白天活动量较大时或酒后加重,发作时小腿会不经意的抽动重者常因不适而惊醒,醒后难以入睡,在小腿后侧用力按揉,捶打后症状缓解,但很快又恢复原状,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彻夜难眠。

不以酸痛为主,而且休息时加重,应该不是软组织病变本身导致的症状,同时按揉、捶打后减轻,故为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引起血液循环不良且不产生疼痛的原因只有筋膜挛缩,对于筋膜挛缩的治疗:小腿后侧网状选点,轻者仅对浅筋膜及深筋膜浅层十字切开即可,重者要将深筋膜中、深层同时十字切开,纵切为主2-3刀,横切1-2刀,松解到深部时,出针后即使不出血也要将针孔多压一段时间,防止内出血治毕,平躺15分钟,放活动后出血。

针后,向内、外、前三个方向用力按压小腿后侧1-2次,尤其是用力向外按压小腿软组织,有时会听到崩开的声音,效果更好,并用力向下弹压前脚掌2-3下。

四、骨头高点处疼痛

如肩峰、尺骨及挠骨远端后侧,肱骨内外侧踝,内外踝,豌豆骨,手舟骨,髂前上棘等骨骼最高处。

骨头最高处皮肤与骨面之间及筋膜张力较高,活动时对其牵拉,摩擦也较重,易损伤,在人体自我保护的作用下逐渐变硬,挛缩,这样就更容易损伤,根本原因就是筋膜的挛缩硬化,最好、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将筋膜切开,此种疾病有的就是局部的问题,也有的局部治疗效果不佳者,靠上位病变力学改变。

五、某部位麻木

某部位麻,有时候像蚂蚁爬一样,一般在大腿中段前侧,肩胛骨内上角部位,颈7棘突上下的部位等面积不大,此症状一般都是局部软组织挛缩硬化后引起血运不良,引起麻木的物质堆积并刺激局部感受器所致,一般不考虑上位神经影响,麻木的部位网状选点,用针刀将局部各层有阻力的病变软组织切开即可,配合拔罐,拔出瘀血。

也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皮神经卡压而导致相应区域麻木,针刀松解麻木局部软组织的同时,还要重点松解皮神经出口处。出口处定点可按照精细解剖定位,但由于误差大,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麻木部位近脊髓端寻找敏感压痛点、条索、结节等来定位,用中指端叩击这些部位,其麻木如果会加重则有助于确定皮神经出口部位,缓慢进针刀将各层有阻力的软组织切3刀,并向左右分别再刺入。

加强功能锻炼

六、上腹或下腹某部位胀痛

只适用于腹部相应部位软组织病变引起的以浅筋膜挛缩硬化为主要病变,偶尔也会出现深层筋膜病变,以剑突部位及肚脐两侧最为常见,其他部位也会出现,导致内脏功能下降或紊乱,出现心慌、胃胀、大便异常,下腹坠胀等在疼痛部位及外周扩张2cm的区域网状选点,针刀将筋膜切开即可。



























-28-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