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病症康复学-第12章 脊髓损伤的康复
2016-02-14 | 阅:  转:  |  分享 
  
脊髓损伤的分类根据病理变化分按脊髓损伤的程度分按脊柱骨折的部位分脊髓休克是较高级中枢对脊髓失去调节,导致损伤水平以下所有的反射活动
消失,肢体呈现完全性弛缓性瘫痪,感觉丧失。时间可以是几小时至几周,典型者多在24小时消失,脊髓休克的消失作为预后的重要指征之一。
脊髓休克消失的指征:球海绵体肌反射阳性、膝/腱反射出现。继发性脊髓损伤脊髓水肿脊髓受压椎管内出血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损
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生理反射和括约肌功能的完全丧失,主要由脊髓横断严重挤压或脊髓的广泛血供障碍引起。判断脊髓完全性损伤应1、
必须脊髓休克期过后才确定。2、必须在平面下运动、感觉完全丧失,鞍区无感觉和运动的残留。如鞍区有感觉的残留,即使区域很小,也不能作为
完全性。不完全性损伤马尾损伤脊髓远端缩小,在L1以下形成圆锥,多认为圆锥是脊髓的终点。在以下,形成马尾,马尾的损伤,属于外周
神经损伤,具有神经再生的可能。按骨折部位分类上颈段脊柱骨折(C1-4)下颈段脊柱骨折(C5-8)胸段脊柱骨折(T1-L1)
胸腰段脊柱骨折(L2-s1),马尾上部腰骶段脊柱骨折,马尾神经。临床表现及诊断诊断依据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影象学检查等作
出。临床表现出:运动、感觉障碍,体温控制障碍,痉挛,二便障碍等。主要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心理障碍ADL评定QIF评定法
Barthel指数评定法FIM评定脊髓损伤的作业治疗目的: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功能障碍降到最低,努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发
挥残存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制定治疗计划的注意事项:ROM的维持,残存肌力的维持及增强,增加功能性的活动,心理支持,职前及回
归家庭、社会前的康复教育、训练。第一阶段的作业治疗内容良姿位的保持卧床时的体位变换关节活动度的维持预防手部浮肿肌力维持
、强化训练自助具的制作心理支持第二阶段的作业治疗从卧到坐的适应性训练关节活动度的维持、扩大训练和肌力强化训练功能性训练
矫形器的选用第三阶段的作业治疗家庭的回归心理和社会支持职业准备脊髓损伤合并症制动的影响制动的好处其他的治疗
措施药物治疗功能性电刺激减压和内固定功能重建文体治疗减重训练截瘫行走器双杠内行走用助行器行走步行训练用矫形器行
走五、合并症的处理1、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尿管的管理和存在问题预防:多饮水,保证全天尿量在1500ml以上。
充分排空膀胱,控制残余尿量在80ml以下。尽早拔除尿管,行间断清洁导尿处理:基础治疗和抗菌治疗2、自主
神经射亢进(autonomicdysreflexia,AD)症状特点:突然出现的血压升高、面部潮红、头痛、心动过缓和过度出汗,
焦虑。严重的引起高血压脑病、意识丧失、癫痫发作、脑血管意外等。4、深静脉血栓形成诱因:血管壁损伤、高凝状态和血流缓慢症状:
肢体疼痛、大腿或小腿肿胀、浅静脉曲涨、肢体局部温度升高、体温升高,但脊髓损伤患者因存在下肢感觉障碍,故常无局部疼痛感觉。体征:患
肢肿胀、Homans征阳性、浅静脉曲张等。诊断:症状体征、超声检查、静脉造影。预防:良肢位。抬高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物理治疗
、预防用药。治疗:抬高患肢、制动、抗凝治疗、溶栓疗法、介入治疗。诱因:膀胱充盈、感染,直肠胀满和大便填塞。痉挛、压疮、嵌甲、
局部受压等亦可引起。处理:采取直坐位,排出和消除诱因,降血压,用快速降压剂。3、压疮诱发因素有局部过度的压力、潮湿、血循环
障碍、营养不良等。好发部位:骶骨55.6%、坐骨结节15%、足跟11.2
%、肩胛7.0%、足6.3%等。处理:减压、物理治疗、手术治疗5、肌痉挛对患者的影响:运动能力、ADL治疗: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药物治疗阻滞疗法(苯酚、肉毒杆菌毒素)针炙矫形器手术治疗脊髓损伤的康复Rehabilitat
ionofSpinalcordinjury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脊髓损伤的诊断、运动损伤平面评定掌握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损伤脊髓损伤的评定。熟习脊髓损伤的早期救治时机和原则。掌握脊髓损伤
的康复治疗目的、分期和方法。掌握脊髓损伤不同时期作业治疗实施内容一、概述1、定义:脊髓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脊髓结构、功能的
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颈脊髓损伤引起四肢瘫,胸段以下为截瘫。2、病理生理1~3h:中央管内渗血
及出血,灰质点状或灶性出血,神经元白质无何改变。6h:灰质出血增多,出血区部分神经细胞开始退变,白质轴突无改变。24h:神
经元退变坏死,白质中轴突发生退变3、脊髓损伤与功能障碍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
肺栓塞周围血管扩张深静
脉血栓心动过缓自主神经反射性体温调节受损
功能异常性、生殖改变自主神
经胃肠、泌尿系
功能不全并发症
膀胱、大肠功能障碍骨折骨质疏松
SCI感觉障碍压疮呼吸受
损随意运动麻痹肺不张、呼吸功能痉挛
不全异位骨化ROM减少
主要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增高、肌力丧失或低下、反
射亢进。感觉障碍: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的减退、消失或感觉异常。括约肌功能障碍:膀胱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如尿潴留、
尿失禁和排便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排汗功能和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如高热、心动过缓、直立性低血压、皮肤脱屑及水肿、指甲松脆和角化
过度。4、脊髓损伤与康复脊髓损伤的不可治愈与可康复。研究表明:通过损伤节段的中枢纤维如皮质脊髓束残留正常的14.8~36.
96%,则该侧肢体可有正常功能的2/5~3/5脊髓损伤救治和早期康复极为重要。早期救治的目的是保持脊柱稳定,防止脊髓损伤’加重,
减轻继发性损伤,手术解除脊髓受压,维持脊柱稳定,为进一步康复创造条件。研究表明伤后6h是治疗的最佳时间,24h内应进行治疗。二
、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evaluationandassessment)1、损伤平面评定运动
损伤平面:以运动的关键肌来确定损伤平面,主要在四肢。预后主要与运动功能密切相关。感觉损伤平面:以皮肤的感觉关键点来确定损伤平面
,主要在躯干。脊髓损伤关键肌完成动作C5肱二头肌
屈肘C6桡侧腕伸肌伸腕C7肱三头肌
伸肘C8指深屈肌屈指T1
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L2髂腰肌屈髋L
3股四头肌伸膝L4胫骨前肌
足背伸L5趾长伸肌拇背伸S1腓肠肌
踝跖屈脊髓损伤皮肤感觉关键点C2枕骨粗隆C3
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顶部T2腋窝顶部T3
第3肋间锁骨中线T4第4肋间锁骨中线T5第5
肋间锁骨中线T6剑突水平T7第7肋间锁骨中线
T8第8肋间锁骨中线T9第9肋间锁骨中线T10
脐T11第11肋间(T10-T12之间)锁骨中线T12腹股沟
韧带中点S2国窝中点S3坐骨结节S4-5
肛周区2.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损伤的评定ASIA脊髓损伤功能的分级损伤
程度临床表现和体征A完全性在骶段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B不完全性
在损伤平面以上,包括骶段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
3级。D不完全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的大部分关键
肌肌力≥3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ASIA(AmericanSpinalI
njuryAssociation)3.损伤平面与预后的关系损伤平面最低有功能肌群活动能力
生活能力C1-4颈肌必须依赖膈肌维持呼吸.
可用声控方式操作某些活动完全依赖C4膈肌斜方肌
需使用电动高靠背轮椅有时高度依赖需要辅助呼吸
C5三角肌肱二头肌可用手在平坦的路面上驱动
高靠背轮椅.需要上肢辅助具大部依赖及特殊推轮C6
胸大肌桡侧伸腕肌可用手驱动轮椅.独立穿上衣可基
本独立完成转移.可自己开特殊改装的汽车中度
依赖C7-8肱三头肌桡侧屈腕轮椅实用.可独立完成床-轮椅肌指深屈肌手肌
厕所.浴室大部自理T1-6上部肋间肌上部背肌轮椅独立.用连腰带的支具
扶拐短距离行走大部自理T6-12
腹肌胸肌背肌用截瘫行走器和扶拐步行长距离行动需
轮椅.基本自理L1-4股四头肌带支具步行.需要或不需要轮椅基本自理
三、脊髓损伤的早期处理原则正确的急救转运:稳定制动后转运。脊椎骨折脱位的整复:尽早行脊髓减压、脊椎骨骨折的复位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防治脊髓继发损伤:脱水、大剂量激素、止血抗炎等治疗。四、康复治疗(一)、目的:预防和减轻并发症、后遗症,使可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独立生活能力。(二)、分期和治疗方法1、急性期:伤后8周内,正确体位、呼吸训练、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坐位训练及物理治等。2、恢复早期:8周到3个月,坐位平衡、站立训练、活动能力和转移训练、轮椅训练和二便的处理等。3、恢复中期:3-6月,站立训练、步行训练、处理痉挛、使用矫形器等。4、恢复后期:6个月以上,轮椅训练、站立、平衡杠内行走及拐杖行走、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家居环境的改善和适应。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