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型糖尿病早期强化治疗中的地位及应用
2016-06-13 | 阅:  转:  |  分享 
  
磺脲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早期强化治疗中的地位及应用SACN.GLI.16.03.0713主要内容01早期强化治疗的必要性0302磺脲类在T2D
M早期强化治疗中的应用磺脲类是T2DM早期强化治疗的核心用药新诊断T2DM血糖水平偏高,慢性合并症比例高NEW2D研究显示,中国新
诊断T2DM患者平均HbA1c为8.4±2.6%,仅39.1%的患者HbA1c<7%新诊断患者中有12.5%已经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
性合并症,在伴发疾病中,有38%合并高血压,44%合并高血脂,并且BMI≥24kg/m2的患者比例为61.2%38%合并高血压12
.5%合并症44%合并高血脂61.2%BMI≥24kg/m2NEW2D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纳入来自81家医院的598
5例年龄>20岁且T2DM病程<6个月的患者中国新诊断T2DM患者合并症情况http://news.medlive.cn/all/
info-progress/show-50045_46.htmlhttp://www.a1cedu.org/index.php/m
ain_read_aid_1340http://news.medlive.cn/all/info-progress/show-79
757_46.html糖尿病病程越短时开始强化控糖,更利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大型临床研究显示,强化血糖控制时的病程越短,带来的预防糖
尿病并发症获益越多大型临床研究中的患者特征UKPDSn=3867ADVANCEn=11140ACCORDn=10251VADTn=
1791糖尿病病程(年)0(新诊断)81011.5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疾病进展↓=↑表示:与对照组相
比,强化血糖控制组发生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BianchiC,etal.RevDiabetStud.2011,8
(3):432-440早期强效降糖改善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强效降糖治疗可显著改善β细胞功能和胰岛
素抵抗与治疗前相比,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短期强化治疗后的HOMA-β显著升高,HOMA-IR显著降低P<0.0001P=0.
001HOMA-IRHOMA-β以HOMA-β评价β细胞功能以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情况治疗前后HOMA-β水平治疗前后HO
MA-IR水平汪敏,等.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内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3):
564-566主要内容02磺脲类是T2DM早期强化治疗的核心用药0301磺脲类在T2DM早期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早期强化治疗的必要性磺
脲类是T2DM早期强化治疗的核心用药符合患者疾病特点指南推荐强效降糖安全性良好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IR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β细胞分
泌缺陷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许曼音.糖尿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中国大多数新诊断T2DM患者伴胰岛素分泌缺陷中国新诊断T
2DM中,伴有胰岛素分泌缺陷的患者约占2/3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患者比例贾伟平,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和胰岛
素敏感性评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3(2):100-103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缺陷比胰岛素抵抗更严重我国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同时存在,且胰岛素分泌缺陷更为严重占比(%)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以正糖钳夹测定胰岛素敏感
性SENSEN表示胰岛素敏感指数,SEN=-ln(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以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作为早期胰岛素分
泌指标ΔI30/ΔG30=(糖负荷后30分钟的胰岛素水平一基础胰岛素水平)/(糖负荷后30分钟的血糖水平一基础血糖水平)以糖耐量
正常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为100%,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占比安雅莉,等.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
泌和胰岛素抵抗特点调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3):256-260中国新诊断T2DM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下降更显著对
于中国糖尿病患者,β细胞衰竭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尤其是一相胰岛素分泌不足,随着FPG升高,一相分泌下降更显著---------12
0100806040200-20-40-60胰岛素敏感--------胰岛素分泌降幅(%)二相胰岛素分泌一相胰岛素分泌2
4681012141618空
腹血糖(mmol/L)随着空腹血糖的增加,一相和二相胰岛素分泌降幅的比较YangW,etal.LancetDiabete
sEndocrinol2014,2(12):992-1002.LinJD,etal.DiabetesResClin
Pract2013,100(3):391-397.磺脲类中格列美脲尤其符合中国T2DM发病特点——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
抗格列美脲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生理性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可同时有效针对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异常——胰岛素分
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双重作用机制磺脲类是T2DM早期强化治疗的核心用药符合患者疾病特点指南推荐强效降糖安全性良好具有药物经济
学优势不同口服降糖药中,磺脲类降糖效果最好不同类型口服降糖药中,磺脲类的血糖改善效果最好,HbA1c预期降幅~1.25%,其次是二
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HbA1c预期降幅~1.0%不同类型口服降糖药的HbA1c改善效果药物HbA1c预期降幅磺脲类~1.25%二甲
双胍~1.0%噻唑烷二酮类~1.0%DPP-4抑制剂~0.75%格列奈类~0.75MoghissiE,etal.Endoc
rPract2013,19(3):526-535磺脲类药物单药治疗能有效改善血糖一项Meta分析纳入31项关于磺脲类药物
疗效的RCT:与安慰剂相比,磺脲类单药应用显著降低HbA1c1.51%磺脲类单药的HbA1c控制效果HirstJA,et
al.Diabetologia.2013,56(5):973-84磺脲类药物联合用药治疗能有效改善血糖一项Meta分析纳入3
1项关于磺脲类药物疗效的RCT:与安慰剂加另一种降糖药相比,磺脲类联合另一种降糖药显著降低HbA1c1.62%磺脲类药物联合其它
OAD的HbA1c控制效果HirstJA,etal.Diabetologia.2013,56(5):973-84磺脲类
是T2DM早期强化治疗的核心用药符合患者疾病特点指南推荐强效降糖安全性良好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审视磺脲类药物的安全性不同磺脲类药物的
低血糖风险有差异低血糖风险可以管控低血糖体重增加磺脲类药物对体重的影响小心血管安全性β细胞功能衰竭大型临床研究中,磺脲类药物未增加
心血管风险多项研究证实,磺脲类药物并不加速β细胞功能衰竭不同磺脲类药物低血糖风险存在差异德国一项为期4年的前瞻性、人群研究显示,常
规临床治疗中,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低于格列本脲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次/1000人年)(治疗4年)7倍不同磺脲
类长期治疗的严重低血糖发生率HolsteinA,etal.DiabetesMetabResRev2001,17(6
):467-473.磺脲类药物的低血糖风险可以预防小剂量起始合理选择患者起始低剂量磺脲类药物,每隔2-4周调整剂量直至血糖达标,同
时配合自我监测血糖谨慎用于营养不良、酗酒、肾脏和心脏功能受损、胃肠病患者SolaD,etal.ArchMedSci2
015,11(4):840-848格列美脲对体重影响较小奥地利一项研究对284例格列美脲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5年随访
BMI>25kg/m2的患者约占80%BMI<25kg/m2患者的体重增加,BMI>25kg/m2患者的体重降低P=0.0001
体重的平均变化(%)患者比例(%)基线时不同BMI患者的比例格列美脲对不同BMI患者的体重影响目前尚无数据表明,当降糖药物降低Hb
A1c的效果相当时,与不改变体重或降低体重的药物相比,使用导致体重增加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与临床结局不佳有关Weitga
sserR,etal.DiabetesResClinPract2003,61(1):13-19.Abrahamso
nMJ.DiabetesCare2015,38(1):166-169长期采用磺脲类药物治疗,体重增幅0.7-1.3kg
多项长期研究(2-3年)中,T2DM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体重增加幅度在0.7-1.3kg之间体重增幅(kg)研究时
间104周104周104周36个月长期研究中,格列美脲治疗对体重的影响NauckM,etal.DiabetesObe
sMetab2013,15(3):204-212AhrénB,etal.DiabetesCare2014,3
7(8):2141-2148GallwitzB,etal.Lancet2012,380(9840):475-483Si
móR,etal.CardiovascDiabetol.2015Sep4磺脲类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值得肯定1998年
2006年2008年UKPDSADOPTADVANCE研究总人数:4209磺脲组人数:1573使用的磺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格
列吡嗪研究总人数:4360磺脲组人数:1441使用的磺脲:格列本脲研究总人数:11,140应用磺脲的人数:5571使用的磺脲:格列
齐特缓释片UKPDSGroup.Lancet1998,352(9131):837-853KahnSE,etal.N
EnglJMed2006,355(23):2427-2443TheADVANCECollaborativeGrou
p.NEnglJMed2008,358(24):2560-2572UKPDS研究:磺脲类、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显著降低
心肌梗死风险UKPDS研究显示: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以格列本脲、氯磺丙脲、胰岛素为基础的强化降糖治疗,后续10年随访研究显示
心肌梗死风险降低15%风险比(HR)发生次数常规治疗磺脲类-胰岛素强化治疗心肌梗死事件的风险比HolmanRR.NEngl
JMed2008,359(15):1577-1589UKPDSGroup.Lancet1998,352(9131):
837-853ADOPT研究:格列本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ADOPT研究显示: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本脲平均治疗4年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罗格列酮各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比例不良事件患者比例(%)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格列本脲严重事件所有事件严重事
件所有事件严重事件所有事件心血管疾病3.44.33.24.01.8?2.8心肌梗死致死性0.10.10.10.10.20.2非致死
性1.51.71.21.40.81.0充血性心力衰竭0.81.50.81.30.2?0.6?卒中0.91.11.21.30.81.
2注:?表示该治疗组与罗格列酮组相比P≤0.05KahnSE,etal.NEnglJMed2006,355(2
3):2427-2443ADVANCE研究:格列齐特缓释片未增加心血管风险ADVANCE研究显示:对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
患者,以格列齐特缓释片为基础进行强化降糖治疗,平均随访5年,结果显示,强化治疗未增加心血管风险相对风险降低(95%CI)%HR
(95%CI)所有心血管事件强化治疗更好常规治疗更好两组终点事件的风险TheADVANCECollab
orativeGroup.NEnglJMed2008,358(24):2560-257223456234560101
UKPDS研究:磺脲类药物未加速β细胞功能衰竭UKPDS研究6年随访结果表明,磺脲类药物未加速患者β细胞功能衰竭使用磺脲类、二甲
双胍或单纯饮食治疗,β细胞功能都会随病程进展呈进行性衰竭,但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保留的β细胞功能显著更多饮食磺脲二甲双胍100
100肥胖病人7575n=159n=511??细胞功能(%?)?细胞功能(%?)5050?n=110?n=3
76?2525?P<0.000100(年)(年)UKPDS研究6年随访时不同治疗组患者的β细胞功能UKPDSStudy16.
Diabetes.1995;44:1249-1258.ADOPT研究:磺脲类药物未加速β细胞功能衰竭ADOPT研究结果显示,
与TZD和二甲双胍相比,磺脲类药物未加速β细胞功能的衰竭治疗4年时,比较3种药物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格列本脲组保留的β细
胞功能最多,其次是罗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100二甲双胍罗格列酮格列本脲90β细胞功能(%)80组间差异:罗格列酮vs.二甲双
胍,P=0.003罗格列酮vs.格列本脲,P=0.6770600051234年ADOPT研究中不同治疗组患者的β细胞功能Kah
nSE,etal.NEnglJMed2006;355:2427–2443.磺脲类是T2DM早期强化治疗的核心用药
符合患者疾病特点指南推荐强效降糖安全性良好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磺脲类药物治疗成本低在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中,磺脲类药物的治疗成本最低
,费用仅130-330美元/年,其次是二甲双胍,为600美元/年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格列奈类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费用(美元/年)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成本SheehanMT,etal.ClinMedRes2003,1(3):189-200磺脲类药
物联合二甲双胍应用的经济学优势Markov模型显示: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从诊断为糖尿病到第一个主要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磺
脲类+二甲双胍+胰岛素每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药物花费最低预期每个QALY的药物花费(美元)不同治疗方案每个QALY的药物
花费第一个主要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缺血性心脏病、卒中、失明、肾衰竭、截肢、其它原因死亡ZhangY,etal.Diabet
esCare2014,37(5):1338-1345HbA1c每降低1%,格列美脲的费用低于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T2DM患者H
bA1c每降低1%,格列美脲费用仅为39.68元230例2型糖尿病分别给予格列美脲、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治疗12周,运用成本-效
果分析法评价短期经济学效果王志亮,等.3种磺脲类药用于2型糖尿病初始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国药房2014,(22):
2019-2021磺脲类是T2DM早期强化治疗的核心用药符合患者疾病特点指南推荐强效降糖安全性良好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ADA和EAS
D推荐磺脲类作为二线用药ADA、ADA/EASD推荐磺脲类联合二甲双胍使用,作为二线用药二线药物没有明确的唯一推荐,需要根据患者需
求和特点选择磺脲类也是二线选择之一ADA.DiabetesCare2016,39(S1):S1-S112ADA/EASD.
DiabetesCare2015,38(1):140-149CDS推荐磺脲类作为一线用药的替代选择生活方式干预一线药物治疗二线
药物治疗三线药物治疗四线药物治疗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备选治疗路径)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
基肽酶IV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促泌剂/α-
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如血糖控制不达
标(HbA1c≥7%),则进入下一步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主要内容03磺脲类在T2DM早期
强化治疗中的应用0201磺脲类是T2DM早期强化治疗的核心用药早期强化治疗的必要性磺脲类在T2DM早期强化治疗中的应用磺脲类在T2
DM早期强化治疗中应用广泛磺脲类可长期改善T2DM患者的HbA1c磺脲类有效改善新诊断T2DM患者HbA1c磺脲类和二甲双胍是美
国常用的联合治疗方案美国参加联邦医疗保险优良计划处方药计划(MAPD)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采用的联合治疗组合是二甲双胍+磺脲类其他
:二甲双胍+基础胰岛素、二甲双胍+GLP-1受体激动剂、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二甲双胍+其他OAD、基础胰岛素+其他OAD、
除二甲双胍外的其他OAD两药联合、OAD三药联合等其他二甲双胍+磺脲类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美国T2DM患者联合治疗情况Slaba
ughSL,etal.DrugsAging2015Jan9磺脲类药物在中国使用广泛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
治疗现状的调查发现:所有口服降糖药物中,胰岛素促泌剂应用最为广泛,使用比例70.2%胰岛素促泌剂中,磺脲类药物的应用比例最高,达4
2.7%格列奈类:27.5%磺脲类:42.7%中国T2DM口服降糖药使用比例JiL,etal.JDiabetes201
5,7(2):166-173磺脲类在中国T2DM的早期治疗中应用广泛对中国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研究中,2002.6-2003.5来自全
国10家三甲医院的1,396例新诊断或病程在1年之内的T2DM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单药或联合治疗中,使用磺脲类及促
泌、双胍类的患者分别占38.2%和53.4%单药治疗中,使用磺脲类的患者占25.2%,双胍类占66.2%孙明晓,等.2型糖尿病
患者血糖控制早期个体化治疗策略与达标研究.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12):745-749磺脲类药物在中国新诊断T2D
M患者中的HbA1c达标率较高对中国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研究中,2002.6-2003.5来自全国10家三甲医院的1,396例新诊断或
病程在1年之内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单种OAD治疗中,磺脲类与双胍类的HbA1c达标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P>
0.05HbA1c达标率(%)治疗20个月后HbA1c<7.0%的达标率孙明晓,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早期个体化治疗策略与
达标研究.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12):745-749磺脲类药物可长期改善T2DM患者的HbA1c月T2DM患者采用格列美脲和格列本脲治疗5年,HbA1c均较基线改善,且终点时格列美脲组患者HbA1c改善更显著HbA1c自基线改变(%)0.50p<0.05vs格列本脲-1格列本脲:基线HbA1c9.70%格列美脲:基线HbA1c9.63%-2格列本脲格列美脲-361824303642485460120格列美脲和格列本脲治疗期间HbA1c的降幅一项随机、开放、多中心对照研究,涉及100例HbA1c≥8.5%的日本T2DM患者,随机接受格列美脲单药(最高6mg,n=50)或格列本脲单药(最高7.5mg,n=50)治疗5年HirohisaOnuma,,etal.JournalofDiabetesMellitus.2014;4(1):33-37.总结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进行早期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血糖、降低并发症T2DM早期强化治疗有诸多获益,磺脲类的疗效、安全性、药物经济学特点、在指南中的地位及T2DM的疾病特点均表明磺脲类是T2DM早期强化治疗的核心用药磺脲类在T2DM早期强化治疗中应用广泛,磺脲类药物可以改善新诊断T2DM患者的HbA1c,且长期应用仍有效Thanks!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