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江西2015年引种介绍(第十七期)
2016-06-21 | 阅:  转:  |  分享 
  
附件1:



江西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许可目录(第十七期)



作物 品种名称 引种编号 引种单位 选育单位 邻省审定编号 适宜种植区域

水稻

春优84 赣引稻2015001 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浙审稻2013020 南昌市、九江市、鹰潭市、萍乡市、景德镇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稻曲病、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稻种植。 水稻

新丰占 赣引稻2015002 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粤审稻2010020 南昌市、九江市、鹰潭市、萍乡市、景德镇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吉安市、新余市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水稻 甬优9号 赣引稻2015003 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

浙审稻2007011 南昌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新余市、鹰潭市、九江市、萍乡市、景德镇市稻曲病、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稻种植。















附件2:



品种简介

春优84

品种引种编号:赣引稻2015001

品种名称:春优84

引种单位: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春江16A×C84

审定情况:201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20

特征特性:2013-2014年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41.2天,比对照Y两优1号迟熟5.5天。该品种生长整齐,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倒三叶长而挺,叶色中绿,茎秆粗壮,穗形大,着粒密,谷壳黄亮,谷粒圆粒形,颖尖淡红色、无芒,后期转色好。株高119.7厘米,每亩有效穗13.3万,穗长19.5厘米,每穗总粒数248.0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5.2克。平均整精米率65.9%,长宽比2.0,垩白粒率71%,垩白度11.3%,透明度3级,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8%。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稻瘟病损失率11.3%。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引种试验,平均亩产量640.90公斤,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11.48%

适宜地区:南昌市、九江市、鹰潭市、萍乡市、景德镇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稻曲病、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稻种植,不宜在容易发生秋旱的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中旬播种,秧龄不超过25天。大田用种量1.0公斤/亩。插植密度20厘米×24厘米,丛插2粒谷。亩施纯氮16~18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5:1.0,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水管采取浅水插秧,寸水活棵,浅水勤灌促分蘖,后期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断水不宜过早。注意及时防治稻曲病等病虫害,稻曲病最佳防治期:抽穗前5-7天和齐穗后各防治一次。



新丰占

品种引种编号:赣引稻2015002

品种名称:新丰占

引种单位: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软占/佛山油占

审定情况:2010年通过广东省审定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0020

特征特性:2013-2014年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17.0天,比对照天优998早1.0天。株型中集,叶色浓绿,后期落色好。株高96.9厘米,穗长20.8厘米,亩有效穗22.3万,每穗总粒数138.7粒,结实率83.9%,千粒重18.1克。整精米率70.8%,垩白粒率4%,垩白度0.9%,直链淀粉17.2%,胶稠度72毫米。米质达国标2级。中感白叶枯病,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稻瘟病损失率14.1%。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我省引种试验,平均亩产量532.79公斤,比对照天优998增产1.62%。

适宜地区:南昌市、九江市、鹰潭市、萍乡市、景德镇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吉安市、新余市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6月18日之前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5.0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5-2.0公斤,秧龄不超过30天。栽插规格5寸×6寸,每穴插3-4粒谷,亩插基本苗12-15万。施足基肥,早施重施促蘖肥,后期看苗补施钾肥。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后期不宜断水过早。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



甬优9号

品种引种编号:赣引稻2015003

品种名称:甬优9号

引种单位: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甬粳2号A/K306093

审定情况:2007年通过浙江省审定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1

特征特性:2013-2014年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39.1天,比对照Y两优1号迟熟3.4天。该品种穗型大,穗长弯钩型,谷粒中长,椭圆形,着粒较稀,稃尖无色,穗顶有芒,叶姿挺,叶色青绿,剑叶挺直,生长整齐,长势旺。亩有效穗17.0万,成穗率67.5%,株高121.3厘米,穗长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95.4粒,实粒数151.2粒,结实率77.4%,千粒重26.4克。平均整精米率64.2%,长宽比2.6,垩白粒率26.8%,垩白度4.2%,透明度2级,胶稠度7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2%,白叶枯病5.4级,褐稻虱9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稻瘟病损失率12.2%。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我省引种试验,平均亩产603.90公斤,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5.04%

适宜地区:南昌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新余市、鹰潭市、九江市、萍乡市、景德镇市稻曲病、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稻种植,不宜在容易发生秋旱的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5月10日-25日播种,大田用种量1.0公斤/亩。秧龄不超过25天。栽插规格6寸x7寸,每穴插2粒谷。亩施纯氮14公斤,五氧化二磷8公斤,氧化钾10公斤,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补肥。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晒田,浅水孕穗,干湿交替灌浆,注意后期不宜断水过早。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病等病虫害。稻曲病最佳防治期:抽穗前5-7天和齐穗后各防治一次。































4









献花(0)
+1
(本文系金秋种业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