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在数学教学中变“读”为重中之重
2016-08-01 | 阅:  转:  |  分享 
  
在数学教学中变“读”为重中之重

贵州省习水县回龙镇周家九年制学校王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学习数学的敲门砖,是数学素养和智力腾飞的翅膀。以下简述自己在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一点策略和体会。



一、重视教师指导

课内阅读与课前预习相比最大的优势是课内阅读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内容作出不同的制定。如阅读一些数学概念定义法则的文字时,指导学生对于关键词字要认真推敲,了解含义;对于一些相近概念的定义,要细加对比,辨别异同;对于公式法则,要理顺思路,分清步骤;对于例题要求学生看清解题过程,理解公式、法则在解题时的应用,并且注意书写规格。最好能在解题过程的每一步后面批注出运算理由。



二、激发阅读动机

激发阅读动机,关键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使他们拥有健康的阅读心态。心理学实验证明:阅读动机与阅读效率有着明显的正比关系。所以,在进行阅读指导时,我们应尽量调动学生的阅读需要,增强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培养阅读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学会阅读。

1、学会动手。(一)在数学阅读时,学生随时提笔在手,准备圈点勾画:关键概念、关键字词、关键语句、关键图形、关键数据…。(二)学生要善于对数学活动进行体验。有时要根据数学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况,要大胆主动地去找学具拼一拼,摆一摆、移一移、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恩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学会比较。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这里主要说类比。如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可以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透算法则:(1)从定义上看它们有较多的类似之处,因此类比对象为分数;(2)让学生根据类比法猜想分式的基本性质:(3)学生交流讨论,指出叙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学会置疑。置疑是解决问题的桥梁。它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而激发其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四、优化阅读技巧

数学阅读有它较为特殊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信息量大一点的数学内容例如数学应用题教学,一般可尝试如此操作:

首先可通读。初步感受问题发生的背景及整体脉络:要会用通俗的语言把应用题的大致内容描述出来,因为一个应用题就是一个数学故事。

其次是细读。认真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毎一个数据,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每一个字都是珍贵的,每一段句子都是富有思想的”,特别要认真阅读后面的问题,这样阅读才有针对性。

第三要精读。在多次细读后也许就能知道题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数据,再进一步带着问题研读它们,特别要认真揣摩包含数量关系的语句。

第四读写要结合。这里的“写”是广义的,它可以是把重要的语句和数量关系提炼出来,还可以是画图,也可通过画表格等方法,把数量关系填写出来,并找出相等关系。



五、拓宽阅读途径

现在的初中生社会阅历浅薄,很多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他们有时解决起来比较费力,主要是难以适应知识、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如“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等等。因此,就应多读一些数学应用方面的书,有助于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有好处,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阅读能力,由教师的指导过渡到自学,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变为自,学能力。





献花(0)
+1
(本文系寂寞雨巷bk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