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魏立国暴露思维过程案例分析
2016-10-23 | 阅:  转:  |  分享 
  
2012年《数学教学》第五期

暴露思维过程案例分析

例谈不等式”的应用

魏立国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数组

魏立国简介

魏立国,男,汉族,江苏省响水中学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第十八届全国希望杯备选题命题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特约编辑。他先后有31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其中有11篇论文在《数学通报》、《数学通讯》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008年被响水县人民政府授予“十佳劳动模范”。2013年被盐城市人民政府授予“盐城市劳动模范”。2015获评为响水县首届最美教师;盐城市第二届最美教师提名奖。

2007年、2008年,连续任教高三,所任教班级学生数学人平分均名列同类班级之首,分别超出省均分31分、32分。2008年他培养的一名学生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任教的高三(15)班,囊括全县数学单科180分以上所有名额。2011年夏天,在江苏大学举办的全省数学竞赛中,他培养的四名学生荣获全省一等奖。2012年任教的高三(1)班,在高考中一本达线率为95%。2015年任教的普通班高三(22)班,超额完成学校高考指标,与此同时,一位同学取得数学单科同省理科状元同分的数学高分。

内容摘要:“和”

这两个基本结论,在有些不等式放缩中所起的作用,真是妙不可言,本文将试图通过案例来说明它在不等式放缩中的应用。—、不等式”的证明。二、案例分析三、案例反思

多少年来,不等式“”早已被人们应用得出神入化,对于不等式“和”的应用却很少有人光顾。其实这两个基本结论,在有些不等式放缩中所起的作用,真是妙不可言,本文将试图通过案例来说明它在不等式放缩中的应用。



—、不等式”的证明。

对于的证明,只须构造函数则,令

所以,即证得。对于”的证明,只需当时,对两边取对数即可。显然,这两个不等式从本质上是相通的。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给定数列{},其中,求证:如果,那么,当n≥时,必有。

这道题是1984年高考第八道第(3)小问,据说当年全国没有多少中学老师能做,二十多年来,第(3)小问除了官方提供的一种反证法外,笔者还没有看到有正面证明方法的报道。2009年6月高考前,我为了让学生领略一下反证法证明的精秒,特选此题,让同学们思考。我说哪一位同学会做,同学甲说,先用不动点法,求。

即:,,欲证,即<3,也就是”。再向下怎么做,同学甲也做不下去了,我也认为不好做,正想准备收场,来展示一下反证法的精秒之处。可是一位同学乙说:用老师总结过的基本结论可以做。即证,即证,,,a<。由n≥,∴a≤,即证:<,即<,①当n≥2时,≤,即<,也就是,ln9<3,显然成立。②当n=1时,由1≥,a>3,得4≥a>3,而。

同学乙能从正面做出来,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可以说这位同学已把“”结论运用得出神入化。

说明:案例1的关键如何把“”放大为“”,即把“”型放大为“”型。说明同学乙真正把结论用活了。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老师要相信学生,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

案例2:

已知函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求的最小值。

设,探究的整数部分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

(2008年江苏省姜堰中学最后一卷压轴题)

分析、(1)由,即,.

(2)该小问看上去无法下手,其实,一道压轴题的前面小问,往往就是下面小问的阶梯,当你无法入手的时候看能否利用前面小问。第(1)问的实质,就是.对通项如何使用呢?只要根据不等式的基本结构对号入座,通项中根本没有,只能在谁是上下功夫,底数是,指数是,究竟谁写成,只能试试看,如把写成,则,你会立刻意识到原来的和式可放缩成等比数列前项和。如把放缩成或

或,对解题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又整数部分为1.

案例2的关键是要关注第一小问,要有对不等式应用的意识。即把“”写成“”形式。事实上,本题在分析过程中,足以看出的作用。

案例3.

求证:

(2008年江苏省响水中学最后一卷压轴题)

分析:本题用没有用。用数学归纳法也不容易找到从成立到也成立的因果关系。对于基本不等式也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这时候我们就想能否通过构造函数,把离散型变为连续型,利用导数去研究。由,在构造函数时,可以把看成,这样可减少求导后的繁琐运算。令,则一眼看出,,。

说明:案例3的关键学会构造合适的函数,在求导过程中,巧用了不等式。

案例4

(2011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试题)已知函数。令。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证明。

分析:仅分析第二小问由(1)可知,证明,即证,也就是,即

原命题显然成立。

说明:案例4的关键是将代数式使用了不等式进行放缩,让一道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难题,显得平淡无奇。

案例5.

已知函数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若不等式对于任意的都成立

(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求α的最大值。(2008年高考数学湖南卷21题)

分析:(1)本题最常规的解法,对求导,由,令,即但解这个方程,几乎就无法入手,是不是这个方程初等方法就不能解呢?现在不能下这一结论。至少说我们常人很难解,此时,我们应该换位思考,是不是根本就没有根,这一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一眼看出0就是它的一个根,那么是不是只有一根为0呢?是否还有其它的根呢?显然,接下来的工作,必须研究的单调性。

由立刻意识到,而当时,,当时,。∴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

(2)略

案例6:

已知函数其中为常数。

当时,求函数的极值。

当时,对任意正整数,当时,有

(2008年山东高考卷21题)

只分析第(2)小题。当时,欲证即证:由立刻意识到,.即证,显然成立。

说明:对于案例5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时候。不等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案例6第(2)小问,如果我们脑中有不等式这一基本模型,当看到就会立刻意识到,那么,第(2)小问就显得非常简单。



三、案例反思

1、从上面案例可以看出,解决问题最关键的地方都是使用了不等式”。而,所以我们可以说它们是多题一解,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思考规律。

2、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有必要引领学生探索发现常见的、具有普适性的思考规律。有助于学生解题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找到解题捷径。

3、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将自身是如何看待问题、又是如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理解和认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从中领悟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步骤,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黄河清中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2012年《数学教学》第五期























7









献花(0)
+1
(本文系jssjssww19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