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瑶族医药学
2017-02-08 | 阅:  转:  |  分享 
  
瑶族医药学

目录医学简介

浴用药物

药浴疗法

点刺疗法

巧治牙痛

带状疱疹治疗

妙用五指牛奶

医学简介

瑶族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

瑶族在诊疗方面所用的方法和技巧是多种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认为,人之所以会发病,除了风、气、虫、毒、饮食和外伤之外,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诊断方法,如除了望、闻、问、触之外,常用的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和面诊等。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症状特征,总结出了风、锁、豆、痧等病症和名称。在治疗上除了采草药内服、外洗、外敷和熏、熨、佩带等之外,还有放血、点刺灯划灸、艾灸、骨灸、席灸、药物灸、药棍灸以及拔罐、针挑、捶击、拍击、搔抓、滚蛋、推拿和指刮、骨弓刮、碗刮、匙刮、青蒜刮、秆草刮、萱麻刮等。其所治疗的病种包括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及神经等各科,许多方法疗效显著。

医药结合,是瑶医的特点,习医者必懂药,识药者必会医。所以,自古以来,瑶医都是自己诊病,自己采药加工,配方发药。瑶族中只有医生诊所,没有专门配方卖药的药师或药店。瑶医将药物归纳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对药物的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瑶医不光重视疾病的治疗,而且在预防医学方面出很有研究。他们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相互传染,病初是可以预防的,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惧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复入”;“有疫疬,则并焚其尸徒居焉”以及用芭蕉叶当碗,分菜吃饭等。[1]

编辑本段浴用药物

瑶族药浴所用的草药来自瑶族人民居住的大瑶山,一般都自采自用,多采用鲜药,平常亦将采回的草药洗净晒干备用。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能,搭配使用,常无固定的配方,各种草药的份量,凭他们的习惯、经验而定。瑶族的浴用植物有上百种,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分述如下:

1.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类: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消除疲劳,强身健体之功效。常用的有红牛膝、健骨风、钩藤、伸筋草、向日葵、瑶婆风、松筋藤、石姜、钻骨风、见风消、半枫荷、枫球子、香藤、鞋底风、华泽兰等。

2.治疗皮肤病类:具有祛风止痒、清热解毒、凉血止痒、清洁皮肤、解毒防疮的功效。用于治疗皮肤病、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疥疮、漆疮等。如博落回、笔筒草、千里光、银花、甜条、红花银糖菜、扛板归、醉鱼草、见风消、香樟、风箱树、密拱、饿蚂蝗、喷白、小叶买麻藤、七月白、牛皮冻等。

3.清凉类:防暑、疮疖。

4.小儿高烧、麻疹不透类:如饿蚂蝗、密拱、葛麻藤等。

5.常用于产妇强身、健体的药用植物:益母草、野艾、络石藤、血防藤、水蜡烛等。

6.治骨蒸潮热的植物药:刚鞭木、铁凉伞等。[2]

药浴疗法

瑶家到处可见到用杉木做成的高100厘米,宽60厘米,长70厘米的大木桶,这便是用药水洗澡的“庞桶”,又称为“黄桶”。瑶医在瑶族人民这一良好的生活习俗上,利用生产、生活中的自然资源,采集药物,经煎煮后用药液浸泡擦身的治疗方法,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妇女生孩子,满三朝均洗药水澡,婴儿洗后健康免疫,产妇可以驱风去瘀,补身强体,产后一星期就可以劳动。用艾叶煎液给初生婴儿沐浴,可免患皮肤病,用葫芦卷须在年终除夕之夜给小儿洗澡,据说可免出麻疹。瑶族人民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采用鲜药草洗澡,对于防治春季流行病起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瑶族药浴所用的草药来自瑶族人民居住的大瑶山,一般都自采自用,多采用鲜药,平常亦将采回的草药洗净晒干备用。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能,搭配使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浴疗法:

香薷浴:鲜土香薷30克,加水500ml,文火煎煮15分钟,去渣,将药液倒入浴盆内,至温度适宜时,洗全身。有清热解表、退热的作用。用于小儿感冒、发热。

菖蒲艾叶浴:菖蒲15克,艾叶20克,苏叶20克,加水300ml,煮沸10分钟,倒入浴盆内,擦洗全身。有辛温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用于风宣感冒。

生姜浴:生姜200克,洗净捣烂,加水500ml,煮沸后倒入浴盆内加盖,待温度适宜时洗全身,有祛风散寒之效。用于风寒感冒或预防被雨淋后感冒。

山黄麻浴:山黄麻250克,芜荽50克,加水300ml,煮沸10分钟,去渣,倒入浴盆内,至适宜时,避风洗全身,洗完后用大被单或大浴巾裹全身10分钟。有解表透疹之效。用于小儿麻诊初期或出疹不透的患儿。

龙石浴:过江龙100克,石菖蒲100克,加水300ml,煮沸10分钟,再加入人尿50ml,待沸即可,将药液倒入浴盆内,趁热先熏局部,至温度适宜时洗全身。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之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拘弯、屈伸不利等症。[3]

点刺疗法

点刺疗法是用锋利的陶瓷针点刺有关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民间常用方法,在农村广泛使用,易为患者接受。具有宣泄解表,疏通经络之效,常用于治疗各种痧症、感冒发热、头痛头晕、小儿发热惊风、小儿疳积、肌肉疼痛及扭挫伤等症。

具体方法:取干净的瓷碗用刀背轻敲成三角形片状,选择有锋利尖头的片作针,放锅内煮沸15分钟(现代用75%酒精消毒),局部用生姜片蘸米酒反复涂擦,然后用瓷针快速点刺,手法轻重适度,以皮肤微见血为好,完后再擦姜、酒或其它药酒即可。

注意事项:应注意消毒,局部注意清洁以防感染,有皮肤病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宜用这种方法治疗。[4]

巧治牙痛

1.枫树皮、杨梅树皮、杉树皮内层各约500克,分作3份,第1天取1份,水煎取药液3口盅,待冷后,取少许药液含在口中,尽量使药液含时间长一些,吐掉后再另含,每次接连含7-8口,直到疼痛消失为止。第二天痛减,再取第二份药水含漱,可以隔3小时左右含一次,第三天疼痛消失。

2.牙痛时把手反背过去,手指能触到肩胛的地方,将此处用力地按压,左侧牙痛顶压右边,右侧牙痛顶压左边,如自己顶压不到,可叫别人帮忙,3分钟后疼痛缓解,5分钟后牙痛消失。[5]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多发于春秋季,好发于胸腰部。祖国医学称“缠腰火丹”、“蜘蛛疮”。使用特产中草药治疗带状疱疹是瑶医的一大特色,有独特的疗效。瑶族民间流传有许多治疗带状疱疹的验方,简要介绍数则如下:

一.涂擦法

⒈雄黄30克,明矾30克,百部30克,五倍子30克。加75%酒精250毫升,浸泡5-7天,取浸泡液外涂患处,每日数次。

⒉七叶一枝花50克,大黄50克,研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4至6次。

⒊蜈蚣5条,全蝎10克,冰片10克。加75%酒精250毫升,浸泡3至5天,取浸泡液外涂患处,每日数次。

二.内服法

⒈白花蛇舌草30-60克,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金锁匙各15-30克,金果榄10-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清热泻火,解毒利湿。适用于带状疱疹,湿热俱重,症见皮损鲜红,皮肤灼痛,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

⒉土茯苓、金银花、七叶一枝花、木贼各15-30克,夏枯草、青蒿、柴胡、黄芩各10-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清热解毒,清解肝经风火。适用于带状疱疹肝胆风火型,症见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小便短少而黄,脉弦数。

⒊桃仁、生地、牛膝、女桢子、枸杞子各15克,红花、当归、赤芍、枳壳、玄胡、川楝子、青皮、麦冬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滋养阴血,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之症。

⒋大青叶、大田基黄、车前草、金钱草、葫芦茶各15-30克,山栀子10-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清除肝胆湿热。适用于带状疱疹症见皮疹色较淡,疮壁松弛,疼痛不甚,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6]

妙用五指牛奶

五指牛奶为桑科植物粗叶榕或掌裂榕的干燥根,瑶语称“巴腩红挪”、“红挪亮”,亦称“五爪风”、“五指毛桃”。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等症。

1、治疗慢性肝炎:①五指牛奶15克,牙刷草10克,姜黄5克,山栀根、花斑竹、柑子皮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五指牛奶8克,绣花针(虎刺)6克,田基黄10克,翠云草10克,鸡骨草6克,兰花柴胡10克,黄皮亮8克,金沙藤8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治疗肺结核:①五指牛奶、金骨风(草盘子)、火柴木(南方荚迷)各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五指牛奶10克,矮地茶100克,穿破石40克,百部40克,白芨40克,采用水煎醇沉法制成浓缩水丸“抗痨丸”,每次1.6克,每日3次,治疗浸润型肺结核215例,有效率达86.5%。

3、治疗病后体虚:五指牛奶、牛大力各30克,千斤拔20克,十全大补(假木通)15克,同猪骨头炖服,每日1剂。

4、治疗产后气血不足、缺乳:五指牛奶30克,追骨风(薜苈)、结端榜(黄花参)5克,配猪脚共炖服。

5、治疗气管炎:五指牛奶20克,细叶鼠曲草15克,露蔸树15克,笔套草(木贼)10克,水煎冲蜜糖服,每日1剂。

6、治疗气虚下陷、脱肛:五指牛奶60克,土柴胡6克,搜山虎(守山虎)10克,血风8克,猪大肠5寸,共炖服。

7、治疗脑萎缩:五指牛奶,牛大力、千斤拔,红参等各适量制成小蜜丸,每次3丸(3克/丸),每日3次,治疗脾肾两虚所致痴呆症有一定疗效,药理试验表明有提高小鼠记忆作用和镇静作用。[7]



编辑词条编辑摘要

摘要



目录

1瑶族医学

2基本简介

3治疗方法

4火灸疗法

5挑治疗法

6点刺疗法

展开

编辑本段瑶族医学

?

?

瑶族居住在南方

瑶族医学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瑶族在诊疗方面所用的方法和技巧是多种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认为,人之所以会发病,除了风、气、虫、毒、饮食和外伤之外,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连系,从而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诊断方法,如除了望、闻、问、触之外,常用的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和面诊等。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

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症状特征,总结出了风、锁、豆、痧等病症和名称。在治疗上除了采草药内服,外洗,外敷和熏、熨、佩带等之外,还有放血、点刺灯划灸、艾灸、骨灸、席灸、药物灸、药棍灸以及拔罐、针挑、捶击、拍击、搔抓、滚蛋、推拿和指刮、骨弓刮、碗刮、匙刮、青蒜刮、秆草刮、萱麻刮等。其所治疗的病种包括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及神经等各科,许多方法疗效显著。医药结合,是瑶医的特点,习医者必懂药,识药者必会医。所以,自古以来,瑶医都是自己诊病,自己采药加工,配方发药。至今,瑶族中仍然是只有医生诊所,没有专门配方卖药的药师或药店。瑶医将药物归纳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对药物的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瑶医不公重视疾病的治疗,而且在预防医学方面出很有研究。他们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相互传染,出是可以预防的,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惧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复入";"有疫疬,则并焚其尸徒居焉"以及用芭蕉叶当碗,分菜吃饭等。医药是瑶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治疗经验。独特的民族风格。瑶族民间医生多以盈亏平衡理论来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

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

瑶医的流传是采用师徒相承的方法,依靠师傅口授,徒弟通过记忆、领会、随师学习及今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定,因此亦常有师门的不同。但总的说,疾病的诊断是医生通过眼看、耳听、鼻嗅、口问、手摸等方法,搜集疾病表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结合天时、地域及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辨清冷、热二病,分别所属病证,为治疗原则和方法提供重要依据。瑶医皆医药相兼,自采自用,不仅用药经验独出心裁,且对药物的应用方法,应用形式也别具一格。

(一)应用方法?瑶医用药大多就地取材,药物多为鲜用,即采即用,一般不炮制而直接用于病人,是瑶医用药的特点之一。瑶族居住的广阔山区,素有“植物王国”之称,是天然药物产地,用鲜药可以就地取材,不需加工、贮藏,同时鲜药的有效成份未经破坏,所以疗效比干药好,因而瑶族群众家家户户庭院有种植草药的习俗。对于有毒性的药物也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炮制,如半夏需按中药炮制方法去其毒性。有些药物也加以特殊处理,如治疗伤寒方中的副禾本科植物糁子(Eleusinecoracana),用时将其炒热,乘热倒在地面上,反复操作三遍,让其吸地气后,与生姜、甜酒共炒至热,供煎服。

(二)应用形式?瑶医用药,不拘一格,用药形式多种多样,如煎剂、内服膏剂、散剂、药汁丸剂、酒剂、鲜药捣汁内服、鲜药含服、搽剂、外敷剂、滴耳(眼)剂、烟熏剂、熏洗剂、沐浴剂、食疗剂、佩挂剂等等应用形式。

(三)用药原则?瑶医经过长期的实践,将药物分为四大类。凉药:如竹叶伸筋、铁马鞭、矮地茶、葫芦茶、铁菱角等。表药:如泽兰、甜酿草,六月黄花等。暖药:如满山香(岩鹰爪)、小叶柞死风、石龙藤。打药:竹叶老根(寮刁竹)。瑶医认为;消炎解毒、利水消肿的为凉药;解除表证治疗疳积病的药物称为表药;驱逐寒湿活血药为暖药;治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和打胎的为打药。此为瑶医在治疗疾病以及瑶医进行药物交易时的惯用语。此外,瑶医亦重视饮食疗法,认为饮食疗法,经济实惠,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故常用谷、果、菜、鸡、鱼、肉、蛋等类食品,或配合少量药物治病。例如用大蒜头2~3瓣捣烂,加适量片糖冲甜酒,治疗上吐下泻;用柑橘榨汁加入蜂蜜治疗哮喘;荞麦、三七、鳝鱼煮食治肺痈吐脓血;胡椒、乌龟肉、猪肚共炖治虚寒胃痛等等。药浴则为瑶医药的又一特色。瑶医称之为“庞桶药浴”。瑶家到处可见到用杉木做成的高1米,宽0.6米,长0.7米的大木桶,这便是用药水洗澡的“庞桶”,又称为“黄桶”。过山瑶十分重视洗澡,无论严冬酷暑,每人每晚都必须入“庞桶”内浸泡洗身,既洗涤刀耕火种时沾染的炭灰泥迹,又通过温水浸泡解乏,使血脉流通,便于入睡。在冬天浸泡后,更能在料峭的山风中抗御寒冷,瑶医在过山瑶这一良好的生活习俗上,利用生产、生活中的自然资源,采集药物,经煎煮后用药液浸泡擦身的治疗方法,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瑶族用药水洗身,不分男女老幼,全家皆洗,一家人轮流洗,水脏了就换,冷了再加热。规矩是:先客后主,先小后大,先老后少。现在一些平地居住的瑶民,也逐渐采用了换药水的方式进行药浴。妇女生孩子,满三朝均洗药水澡,婴儿洗后健康免疫,产妇可以驱风去瘀,补身强体,产后一星期就可以劳动。用艾叶煎液给初生婴儿沐浴,可免患皮肤病,用葫芦卷须在年终除夕之夜给小儿洗澡,据说可免出麻疹。瑶族人民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采用鲜药草洗澡,对于防治春季流行病起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瑶族药浴原理是借水的温度、水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作用,对机体发挥治疗效能的。当利用热药液在皮肤或患处熏洗时,由于温热刺激,引起皮肤各处的血管扩张,能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并能疏通经络,促进经络的调节活动功能。药液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由于皮肤和粘膜有呼吸作用,药浴所用药物不同亦具有滋补强壮,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疏通腠理、清洁伤口、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等不同的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正因为如此,在瑶族广泛流传一句瑶族民谣:“若要长生不老,天天洗个药水澡。”这就是洗药水澡能成为瑶族的习俗,历数百年而不衰,沿习至今的秘决。至于汉族药浴与瑶族药浴究竟谁开药浴之先河?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瑶族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故无典籍可考,但瑶族药浴的历史已经源远流长了。

瑶族药浴所用的草药来自瑶族人民居住的大瑶山,一般都自采自用,多采用鲜药,平常亦将采回的草药洗净晒干备用。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能,搭配使用,常无固定的配方,各种草药的份量,凭他们的习惯、经验而定。瑶族的浴用植物有上百种,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分述如下:

1、治疗风湿、类风湿性

风湿关节炎类: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消除疲劳,强身健体之功效。2、治疗皮肤病类:具有祛风止痒、清热解毒、凉血止痒、清洁皮肤、解毒防疮的功效。3、清凉类:防暑、疮疖。4、其他类:小儿高烧、麻疹不透、月子洗澡。

瑶族常用的风湿类浴用植物:红牛膝、健骨风、钩藤、伸筋草、向日葵、瑶婆风、松筋藤、石姜、钻骨风、见风消、半枫荷、枫球子、香藤、鞋底风、华泽兰等。

常用治疗皮肤病、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疥疮、漆疮等浴用植物:博落回、笔筒草、千里光、银花、甜条、红花银糖菜、扛板归、醉鱼草、见风消、香樟、风箱树、密拱、饿蚂蝗、喷白、小叶买麻藤、七月白、牛皮冻等。常用于产妇强身、健体的药用植物:益母草、野艾、络石藤、血防藤、水蜡烛等。治小儿麻疹不透的植物药:饿蚂蝗、密拱、葛麻藤等。治骨蒸潮热的植物药:刚鞭木、铁凉伞等。瑶族药浴一般采用新鲜植物,平时备干品冬季用。药浴设固定配方,常取3~7种药草即可。

火灸疗法

一、灯草炙?灯草火灸,是用灯芯茶油,点燃后快速在特定穴位的皮肤进行烧灼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简便、廉价、快捷的特点。施灸方法:首先选好穴位,并作记号。局部消毒后,取灯芯草3-4cm长一根,将一端浸于茶油中(若蘸油太多可用吸水纸吸去浮油以免油滴上烫伤皮肤)。术者用右手拇食指、捏住末浸油的一端,将蘸油的一端点燃,待火略变大时,即迅速烧灼穴位,一触及皮便立即离开,此时常有“啪”的声响,火即灭。灸处多有粒状伤痕,应注意清洁,防止感染。一般两天内即可自行愈合,如下愈者,局部可涂万花油或烫伤药膏即可。

二、药条灸?将动、植物药焙干,研粉,先取一半药粉加水煎成浓汁,过滤去渣,再加入另一半药粉调成膏状,待温度适宜时,用手工搓成艾条大小的药条,晒干备用。施灸方法:本疗法采用温和灸法,将药条的一端置火上烤热后,直接灸于患病局部的皮肤或特定的穴位上,至病人感到有灼热感时提起,灼热感过后再灸,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局部发热、潮红为度,每天施灸1-2次。用于寒湿引起的疾病,如非炎症性肿块,顽癣及皮肤瘙痒,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病等,一般5-7天可以痊愈。

三、骨灸?是以药用动物的骨头烤热后,快速灸于患病局部或特定穴位的皮肤上。本疗法多用于治疗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

四、药棍灸(又叫神火疗法、火功疗法)?瑶话叫“人苗”。药棍:是用某种植物药如吹风藤,铭吻藤,毛杜仲藤,牛耳枫枝叶等的根或茎枝,砍25厘米长左右,晒干后浸泡入特制的药液中49天,取出阴干备用。施灸方法:把药棍的一端置于炉火,或酒精灯,或蜡烛火上燃烤,吹息明火,留下暗火,用3-5层纸包上暗火,隔纸灸于患病局部或特定的皮肤穴位上。至病变局部有灼热感时离开,灼热感过后再灸,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局部皮肤潮红,患者有舒适感为止。

挑治疗法

挑治疗法是在病人一定部位

挑治的皮肤上,用粗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于痔疮,肛裂,肛瘘,肛门瘙痒,脱肛,急慢性前列腺炎,痧症,甲亢,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痤疮等病症。挑治部位,通常在腹部。

1.选点挑治?即选用某些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一般可在上起第七颈椎棘突平面,下至第三骶椎平面,两侧至腋后皱壁的范围内找点。根据临床经验发现,痔疮的反应点多见于肩胛区;食道静脉曲张则在胸部两侧都有;甲亢的反应点多在锁骨上窝区域内。反应点的特点是:形似丘疹,稍突起于表皮,针帽大小,浅红色,压之不退色,应注意与痣、毛囊炎、色斑等区别。选点困难时,可用两手磨擦病人背部即可出现。可能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点,应选用其中最明显的。根据病情,每次选取1-5处反应点挑治。

2.穴位挑治?根据病情需要,选取与各种疾病关系密切的穴位进行挑治。如痔疮可选大肠俞、竹杖(于背部正中第三腰椎棘突上方)、长强;结膜炎可选大椎;麦粒肿可选取大椎旁开0.5分处;前列腺炎可选膀胱俞或阿是穴。

3.区域挑治?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选用与疾病有关的部位进行挑治,疗效也很好。如头痛,头晕,发热,小儿抽搐及眼病在眉间挑治;胸痛,肋间神经痛,感冒一切热症等在胸腹正中线上选刺激点挑治;肛门和会阴部疾患在越靠近脊柱,越靠近下腰部选点施行挑治效果越好。因此,为了减少找反应点的困难,可在第三腰椎第三散椎之间左右旁开3-5cm的线上,任选一点施行挑治。挑治的操作方法:暴露腰背部,选定挑治点,局部皮肤消毒后,以消毒的粗针将选点部位的表皮纵行挑破0.2-0.3cm(最好先用1%的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然后深入皮下挑,拉断或割断白色纤维,反复挑割,将皮下白色纤维(如羊毛状)挑尽为度,一般不出血或略有出血。挑尽后填入生盐一粒或用碘酒消毒,贴以胶布即可。一次不愈者,可于二、三周后再施行挑治,其挑治点可以另选。

注意事项:水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注意局部清洗,以防感染;针尖应原口进原口出,切忌在创口下乱刺;挑治当日创口禁用水洗,并注意休息,少吃刺激性食物;孕妇,皮肤病患者,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脏病,肿瘤,急腹症忌用本法。

编辑本段点刺疗法

?????

点刺疗法是用锋利的陶瓷针点刺有关穴位以达到治病目的一种民间常用方法,在农村广泛使用,易为患者接受。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宣泄解表,疏通经络之效。常用以治疗各种痧症、感冒发热、头痛头晕、小儿发热惊风、小儿疳积、肌肉疼痛及扭挫伤等病症。用具及施术方法:取干净的瓷碗用刀背轻敲成三角形片状,选取带有锋利尖头的片作针,放锅内煮沸15分钟(现代用75%酒精消毒),局部先以生姜片蘸米酒反复涂擦,然后用瓷针快速依次点刺,手法轻重适度,以皮肤微见血为好,完后再擦姜、酒或其他药酒即可。注意事项:施术时应注意消毒,局部注意清洁以防感染;有皮肤病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宜用本法治疗。

编辑本段历史记载

?????

历史上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瑶医药的传

瑶族医学录方式全靠口耳相传、指药传授、指症传经,在本民族内部自成体系。瑶医认为人体内脏之间、人体内脏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从而维持相对盈亏平衡和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盈亏平衡因外界或人体内部某些原因遭到破坏而又不能完全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破坏人体盈亏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病因可以是多方面的,诸如气候异常、瘴气疫毒、蛊毒风痰、精神刺激、饮食劳倦,先天禀赋,虫兽外伤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在某些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痧症、痨症、痰症等,反过来作用于机体成为继发病因。在诊断方法上采用望、闻、问、触外,常用的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鼻诊、目诊、面诊及观察患者大小便的质、色、气味来辨别疾病。在治疗方法上,除了采用针灸、针挑、骨灸、蛋灸、麻灸、艾灸、打火罐、按摩、刮痧等方法处,还应用瑶医特有的磨药疗法、杉刺疗法、火功疗法、火油灯疗法、火堆疗法等治疗一些疑难杂病,常收到满意的疗效。瑶医临床用药达一千余种,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其所治疾病的特点总结出独具一格“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104种瑶医常用药,并把药物分为“风药”和“打药”两大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及传录给后代。瑶医治疗癌症、红斑狼疮、妇科病、跌打骨折、风湿病及毒蛇咬伤等病的效果,历来得到广大患者的公认。大量的临床验证还表明,瑶医药对精神分裂症癫痫、乙肝、肾炎、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对肝胆及泌尿系统结石的溶石治疗更受到患者的青睐;特别是瑶医对各种恶性肿瘤和红斑狼疮的治疗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瑶医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和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继续为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

中国瑶医学--目诊----白睛诊

白睛质地坚固,不透明,呈暗红色,占眼球壁外层后5/6,其表层由一些纤细的纤维和弹性组织构成,含有较多的小血管,当躯体发生病变时,就可以通过这些血管表现出来。另外,覆盖在巩膜(即白睛)表面上有一层薄薄的膜,这就是球结膜,它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弛,薄而透明,因此,可透见下面的巩膜。球结膜上亦有许多小血管,其形态、色泽可以反映躯体的病变。它与巩膜上的血管区别点在于:球结膜血管在表层,相对浮浅、隆起、鲜艳;巩膜血管在下层,颜色相对沉深、青紫、暗淡。在临床中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讯号,表示病程短、新病;巩膜上出现的血管讯号,表示病程长、久病。中国传统医学则认为球结膜讯号提示病在腑,巩膜讯号提示病在脏。(一)白睛诊法的定位规律???白睛诊法遵循着一定的定位规律,一般躯体上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上体现,躯体下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下体现;同理,瞳孔内侧表现躯体内侧疾病,瞳孔外侧反映躯体外侧病变。且左眼多主躯体左侧疾病,右眼多主躯体右侧疾病。另外,部分疾病在双眼均可有表现,躯体上部疾病可在瞳孔水平线以下得到表现,躯体内侧疾病也可以在瞳孔外侧得到体现。我们讨论的多为普遍性的东西,特殊的例外。(二)白睛诊法的定性规律???白睛诊断疾病的性质,主要在于相应区域血管发生的形、色、态等的改变上。???1、从形态来看???(1)根部粗大:若见局部血管根部粗大,多属顽固性疾病,病程较长,多有器官损害,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2)曲张或怒张:若见相应区域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瘀或病情较重、较急,如急性肺炎、急性肝炎等。???(3)延伸:指血丝很长,延伸到其他区域,多表示病情的发展方向以及疾病的扩散范围,说明该部位疾病向另一部位发展或转变,如腰腿痛、上肢麻木、骨髓炎等。???(4)离断:指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间突然中断,也有的是被红色瘀点分隔开,此征往往表示该部位器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阻塞、狭窄等,常见于颈椎病、输卵管闭塞、脉管炎等。???(5)分叉:白睛上的血管状若树枝样分叉,表明该器官炎症的播散、扩张或血液供应障碍等,如痔疮,可以从血管分叉条数来判断痔核的多少及大小。???(6)隆起:血丝浅表、明显、红活,多在球结膜上,表示该病为急病、新病,或者说为急性炎症开始,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路感染等,多见此象。???(7)雾斑:即片状青紫斑,象瘀血凝集成一模糊小片,多属于气滞血瘀证(虫积除外),多提示患者有该部位的胀痛症状。如在肝区、胆区见此症,多提示有肝气郁结症状,见于女性还可以提示有乳房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等。???(8)黑点:即血管末端的黑色瘀点,或与雾斑相兼出现,一般多属血瘀症,提示该病病程长,症状重,损伤大,如肝硬化,陈旧性损伤。若见于儿童,还要考虑是否有虫积。???(9)黑圈:在观察白睛时,我们还可以见到一种比黑点稍大的黑色圆圈,这不仅是一种严重瘀血证状,而且还提示我们在其部位,已有包块状肿块出现,必须高度警惕,注意其他体征,并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以探明病情,排除可疑。???(10)螺旋形状:如在白睛上见到螺旋形状血管,表明躯体内血液循环有较严重的障碍或者是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导致血络挣扎延伸,临床往往以疼痛、刺痛、灼痛现象出现。部分癌症病人也常见到此征。???(11)蜘蛛网状:蜘蛛网状血管,提示患者有风痰、有瘀。如哮喘病患者,由于血液供氧不足而造成侧支循环的建立,同时也由于长期哮喘,导致血管破裂、散乱等。???(12)叶脉状:即血丝象树叶茎脉状分支,表示体内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或者是体内瘀血征,临床上癌症病人多见此状。???(13)横行血丝:即指白睛上部的血管横行走向,呈“一”字形,一般正常人或普通疾病患者,眼球上半部血丝呈纵行,向瞳孔方向纵行走向。如呈横行血丝走向,则多提示患者有消化系统或其他方面的严重病变。???(14)贯瞳:即指血丝延伸进入黑睛,或穿过黑睛,俗称赤脉贯瞳。其中又以1条赤脉为病轻,2~3条赤脉为病重:又以赤脉不穿过瞳神为病缓,穿过瞳神为病急。临床上见到此象,多属淋巴系统严重病变。2、从颜色来看???(1)鲜红:多为新病、急病、热病。???(2)紫红:多为邪热入营,灼津为痰,灼血为瘀。???(3)深红:表示症状加重、加深,也表示病情恶化。还有的是病邪由表传里,入中脏腑的表现。一般此象若出现于球结膜上为腑病,若出现于巩膜上则为脏病。临床多见于邪盛正未虚,邪正相争的阶段。???(4)红中带黑:多为新病久治不愈,和里化热,热炽血滞,瘀血内生。一般表示病程长,瘀血重,邪热盛,正气未虚之象。???(5)红中带黄:黄为胃气的象征,亦为瘀血化解后的表现。红中带黄,提示病情好转,病势减轻。???(6)血丝淡黄:为病情将愈之象,或该病已愈。如果血丝色淡黄略红,表明病情虽好转,但尚有余热未清。???(7)浅淡:血丝浅淡属虚证、寒证,提示机体相应脏腑的气血不足、寒凝气滞、血行不畅。部分血丝浅淡亦属正常现象。两者区别在于:病变者,血丝多而乱;正常者,血丝少而直。???(8)暗灰:为陈旧性病灶。多见于肺结核、肝炎、虫斑等病痊愈后留下的“烙印”,其表现多在巩膜上,因巩膜上的血管,发生变化后,由于疾病重、时间长、损害大,故血管变化后不易复原,从而长期留下“烙印”,临床仅能提供参考。3、白睛诊伤???白睛诊伤是瑶族地区广泛流传的诊断方法。它能在患者没有自觉症状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眼睛巩膜或球结膜血管的形态、颜色变化,来诊断受伤部位、疼痛性质及发病时间等情况。它主要是观察白睛上的“损伤点”来判断伤势。所谓损伤点,是患者在无眼疾或无眼部自觉症状时,白睛见青紫色血管浮起,在血管末端有瘀血点。该点必须在血管末端,瘀血点颜色较黑,如针尖大小。有此损伤点,则提示体内有伤。如果瘀血点不在血管末端,或在血管旁,或在血管中部,均无诊伤价值。瘀血点的颜色和形状等变化,可以反映伤损的轻重程度与性质。如伤气、伤血、或气血两伤等。???(1)白睛诊伤定位???白睛诊伤定位总的原则为:损伤点出现在左眼者,为身体左侧有伤;在右眼者,为身体右侧有伤。损伤点在瞳孔水平线以上的,提示伤在脐水平线以上,如腰背、上肢、肩周、头面等,其中腰部损伤点多在瞳孔上方稍偏向内侧,瘀血点多偏向外侧。损伤点出现在瞳仁水平线以下者,则主要反映脐水平线以下的下半身,如双下肢、骨盆。下肢的血丝相对上肢长,且多超过瞳仁水平线,并多偏向瞳仁外侧,也有的表现血丝分叉或中断跳跃现象。特殊的是眼睛正下方,即白睛6时处,还可反映胸骨的内伤,且伤在乳头上方者,瘀血点居中;伤在乳头上内侧、胸骨旁者,瘀血点偏于内侧;伤在乳头上方外侧;伤在胸骨柄两侧者,则呈“丫”形血络分叉,瘀血点在于分叉的末梢。另外,损伤点出现在眼的外侧,按瘀血点上下排列次序,分别表示腋后线部、腋中线部、腋前线部受伤。如果损伤点出现在眼白睛的内侧,则提示对侧胸胁受伤。???(2)白睛诊伤定性???如果损伤点色淡如云,散而不聚者,表明伤在气分(伤轻),若色黑而沉着,形如芝麻者,表明伤在血分(伤重);若损伤点色黑点圆,周围又有片状如云彩样浅淡斑,呈不规则的晕状者,表明气血两伤。另外,血丝弯曲如蛇行(或螺旋)状,表明有较剧烈的疼痛。同一条血丝,若粗细不一,虽无瘀血点在其末端,亦可表明有伤。在白睛任何部位呈现蓝黑点或蓝黑斑,为蛔虫症。具体地说:如见白睛上毛细血管的顶端和旁边,呈现有青黑色或蓝黑色圆形的斑点,约有针头至绿豆大小,斑的界限多清晰,少有模糊,可多可少,不突出白睛面。如果斑大,表示寄生的是成虫;斑小,表示寄生的为幼虫;斑多虫多,斑少虫少。如果在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呈多样状的浅紫色,云絮状斑块,则提示寄生的是钩虫。同样,斑块大颜色深、为感染程度重;斑块小、颜色浅,为感染程度轻。另外,若巩膜与球结膜间上半部出现黑色斑点,则又提示为蛲虫。以上这些征象均与寄生虫的病势呈正比消长趋势,即眼征越明显,病情越严重,眼征越浅淡,病情越轻浅。???此外,在眼结膜与巩膜间的毛细血管末端或弯曲部,出现黑色、青紫色、棕色、紫红色、银灰色等各种色素斑点,可能是疟疾的表现。这种疟疾开头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宝塔形、漏斗形、扫帚形等多种多样,斑点界限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且在模糊的斑点中心有黑点,斑点大小在0.3毫米至4.0毫米之间。疟疾发作时,疟斑多呈黑色或青紫色,略“凸”出表面,界限清晰,血管末端呈膨胀样,疟疾治愈后,可恢复正常或成为斑迹。另外,在近角膜缘处的球结膜浅层血管呈螺旋状迂曲。血管径较粗,颜色深紫、走行弯曲,以近角膜缘明显,至穹窿部则消失,此现象在外下方多见,这亦是诊断疟疾的特征之一。4、白睛诊法与癌症预测???对于白睛诊法预测癌症,是当今目诊学者正在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编者根据临床实践体会,认为以下白睛讯号,如有两项以上相兼出现时,应提高警惕。???(1)白睛颜色苍白、呆滞、晦暗或黄染。???(2)眼球上半部血管紫暗,呈“一”字或“V”形走向。???(3)眼球巩膜有薄雾斑状阴影圈,中间有黑色瘀点(即中间深黑,四周浅淡的阴影状圆圈)。整个颜色暗灰无光。另外,黑色圆圈也有诊断意义。???(4)白睛血管呈螺旋形状弯曲、怒张、颜色鲜红。???(5)白睛血管呈树叶叶脉状走向,颜色鲜红。???(6)赤脉贯瞳,甚或白睛血管鲜红、怒张、至少两条以上延伸穿过瞳孔。瑶族常见病目诊符合率

2010-11-26来源:中国中医编辑:晶晶评论(0)??阅读(398)字号:小中大

热点关注:肝癌?小儿癫痫?脂肪肝?子宫癌?卵巢囊肿?宫颈癌?牛皮癣?尖锐湿疣?腰间盘突出

[导语]本文主要是从一些常见病如神经衰弱、内痔、肝炎、带下病、咽喉炎等症的望目诊符合率,来反映瑶族对病症诊断的方法和准确程度,以供数据统计或就诊参考。

瑶族医药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本文主要是从一些常见病如神经衰弱、内痔、肝炎、带下病、咽喉炎等症的望目诊符合率,来反映瑶族对病症诊断的方法和准确程度,以供数据统计或就诊参考。

(一)胃、十二指肠病变

在两眼瞳孔下方6时处的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呈充血、扩张、红黑之象,即为巩膜胃征,据此可诊断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有人统计临床符合率达90.2%。

(二)消化道癌

眼白睛上半部球结膜表层血管呈横行走向,或为V型状态,即为消化道癌的征象。有学者观察800例,肠癌占69%,胃癌占58%,食道癌占57%,肝癌占45%,健康者仅有16%的出现这种征象。

(三)神经衰弱

眼睑绿青紫为神经衰弱征象,有学者收集120例神经衰弱患者,115例出现睑绿青紫,占95.83%。

四)内痔

白睛5、6点钟处,在其部位附近的,由下向上行走的扩张、弯曲、充血血管,即为球结膜痔征,观察这些血管的条数、粗细,可以诊断内痔的多少和大小。并且痔征现于左眼,为肛门左侧有痔,现于右眼,为肛门右侧有痔。一般血管分叉和粗细与痔疮成正比关系。有学者观察数1000例,诊断符合率达85%以上。

(五)月经、带下病

观察下睫毛边缘与下眼皮之间,如有条线状、浅黑色的明亮带存在,即为月经、带下异常征。也可以通过观察两眼上下眼睑,如果上下眼睑发黑,则亦可判断月经、带下异常。有学者观察153例,符合率为68.6%。

(六)肝炎

肝炎患者白睛内下方的血管呈充盈、扩张、色呈淡青状态,有此者应高度警惕。

(七)淋巴结核

白睛的血丝贯穿瞳神,即为淋巴结核征象。并且一条赤脉贯瞳为病轻,2~3条赤脉贯瞳为病重。

(八)咽喉炎

白睛内侧稍上,如果见到鲜红血丝向瞳孔方向走向,则为咽喉炎征象。

(九)附件炎

白睛下方6时处,如果见到鲜红血丝向瞳孔内侧方向延伸,即可考虑为附件炎。

(十)颈、腰椎增生

白睛12时、6时处有鲜红血丝向瞳孔方向走向,末端有时可见到瘀点,即可考虑为颈、腰椎增生。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瑶医对病症的望目诊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同时这也为瑶医的临床诊治提供可可靠的依据,从而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治疗的有效性。

目诊2

(2007-02-2411:51:06)

转载

分类: ?将两眼瞳孔的下方6点处,巩膜与结膜间的毛细血管呈充血、扩张、红黑之象称为巩膜胃征,查此可诊断胃肠道疾病。通过对122便巩膜胃征阳性患者的临床分析,此征与临床症状体征(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的符合率达90.2%。将眼球结膜5、6点间部位附近由下向上行走的扩张、弯曲、充血的血管称为球结膜痔征。用于诊断内痔。检查1270例,符合者达1079例,符合率达85%。使用检眼镜,通过瞳孔,检查眼底络脉变化。发现络脉红活,粗细均匀,分布规则,色泽鲜明者,为肝气条达。络脉深红,脉管粗细不均,或充盈怒张,属肝气郁结。络脉变粗,或怒张,或弯曲、断续、隐匿,或血流络外,为肝经郁热。络脉干红,如枯枝脆条,或部分络脉不能辨认,眼底色泽干枯变黄为肝血不足。而受中医理论影响而产生的“虹膜诊断学”,是目前国外颇为盛行的新学科,它认为人体内脏、器官、四肢百骸在眼虹膜上占有一定的代表区,当人体内脏或肢体体患病时,其产生的信息则反应到相应的代表区,而表现为虹膜纹理的分离、凹陷、变色或色素堆积、瞳孔变形等,通过检查虹膜上的这些变化,就能诊断疾病。

根据《内经》理论,十二经脉与眼的关系,以及东汉时华佗的"观眼识病"法所述:"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穴,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气血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见,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从而得出了看白睛上的血丝来诊断全身疾病的方法。经十多年来几万只眼睛的实践,达到了只要扒开眼皮一看,就能知道病在某经、病程长短、病势轻重、病情消长、病因寒热虚实等。并且还可知疾病原发在某经,现在是否传经,传经以后,原发的那经是减轻还是加重,以及病的来龙去脉,预后转归等等,部可以在两三分钟内一目了然。彭教授这种神奇的观眼识病法,主要用肉眼观察在双眼各区穴出现的血丝颜色(鲜红、紫红、深红、红中带黑、红中带黄、淡黄、浅淡、暗灰等),形态(根部粗大、曲张、怒张、延伸分岔、隆起一条、模糊成片、垂露)的变化来判断全身疾病。具体分述如下。一、眼球的经区划分方法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点作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作一垂直线,平延伸过上、下眼眶。于是就把眼分为四个象限,再把每个象限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区,即成四个象区、八个等区。此八个相等区就是八个经区。左眼属阴,阳生于阴,八区排列顺序是顺时针方向;右眼属阳,阴生于阳,八区排列的顺序是逆时针方向。但各区所代表的脏腑,左右相同。一区为肺、大肠;二区为肾、膀胱;三区为上焦(包括膈肌以上的胸、背部、胸脘内在脏器、颈项、头面、五官和上肢);四区为肝、胆;五区为中焦(包括膈肌以下、脐以上、上腹部、腰背及其内在脏器);六区为心、小肠;七区为脾、胃;八区为下焦(包括脐水平以下、小腹、腰骨氐、髂、臀、盆腔、生殖及泌尿系统和下肢)。各区所占的范围,用时钟计算为90分钟。如左眼一区由10时30分至12时;右眼一区为7时30分至6时。余此类推。



二、络脉形色诊法人的白睛(球结膜)上可见隐约纵横交错的络脉,正常人的络脉纤细而不明显,尤其是儿童的眼球,如果没有生过大病,则白睛青白洁净,看不出络脉分布。若是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传到内脏,或由内脏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从眼白睛上显露出来。经络是通到全身的,十二经直接或间接地都与眼睛联系,经络在周身其它部位为肉眼所不能见,但球结膜是半透明的,其所分布的经脉一经加深即很容易看到,而且一经出现,其残痕与生长存。就像肺结核癒后钙化点似的永远存在。一般归纳为白睛有七种形状和八种颜色,如果某一区发现络脉形态和颜色异常,则说明相应的脏器有疾病发生。(一)络脉的形状1.根部粗大由白睛边缘处络脉粗大,向前则逐渐变细。此种形状多属于顽固性疾病。2·曲张或怒张络脉出现曲张,由根部延伸,中间转折曲张,以致于怒张。为病势较重。3·延伸络脉由某一经区传到另一经区,则出现延伸现象。这表明是疾病起于某一经,又传到了另一经。4·分岔较多此种现象多出现在眼球上部,眼球下部亦有时出现。说明病势不稳定而容易变化。5·隆起一条多属六腑的病。观眼识病,因巩膜与结膜的络脉深浅不同,五脏病多出现于深层,好像络脉在玻璃板下面。六腑的病多在上层,好像在玻璃板上面似的。6·模糊一小片此种络脉多发生在肝、胆区,肝郁症、胆结石症往往出现。7·垂露白睛络脉下端像垂著一颗露水珠似的,如见于胃肠,多属虫积。(二)络脉的颜色白睛上络脉的色泽。基本是红色,但有浓淡明暗之不同。从这些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病程长短,寒热虚实,预后转归,病情变化,可作为诊断及观察疗效的参考。1·鲜红络脉鲜红,为新发病。属实热,病势正在发展。2·紫红络脉如呈紫红,说明病为热盛。3·深红络脉深红,主热病且病势加重。4·红中带黑络脉红中带黑,主热病入里。在上焦之间,病人多有神昏谵语。5·红中带黄络脉红中带黄,黄色于五行属土,脏腑为脾胃,"胃为后天之原","有胃气则生",为病势减轻的征兆。6·络脉淡黄白睛上出现络脉颜色淡黄为病势将癒的征兆。7·络脉浅淡络脉的颜色浅淡,是气血不足,属于虚证或寒证。虚证气血不足,寒证气血凝滞,络脉的颜色浅淡。8·络脉暗灰白睛上络脉暗灰,属于陈旧性病灶,疾病早已痊愈。然而由暗灰转为淡红是其旧病复发征兆。



白睛质地坚固,不透明,呈暗红色,占眼球壁外层后5/6,其表层由一些纤细的纤维和弹性组织构成,含有较多的小血管,当躯体发生病变时,就可以通过这些血管表现出来。另外,覆盖在巩膜(即白睛)表面上有一层薄薄的膜,这就是球结膜,它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弛,薄而透明,因此,可透见下面的巩膜。球结膜上亦有许多小血管,其形态、色泽可以反映躯体的病变。它与巩膜上的血管区别点在于:球结膜血管在表层,相对浮浅、隆起、鲜艳;巩膜血管在下层,颜色相对沉深、青紫、暗淡。在临床中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讯号,表示病程短、新病;巩膜上出现的血管讯号,表示病程长、久病。中国传统医学则认为球结膜讯号提示病在腑,巩膜讯号提示病在脏。(一)白睛诊法的定位规律???白睛诊法遵循着一定的定位规律,一般躯体上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上体现,躯体下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下体现;同理,瞳孔内侧表现躯体内侧疾病,瞳孔外侧反映躯体外侧病变。且左眼多主躯体左侧疾病,右眼多主躯体右侧疾病。另外,部分疾病在双眼均可有表现,躯体上部疾病可在瞳孔水平线以下得到表现,躯体内侧疾病也可以在瞳孔外侧得到体现。我们讨论的多为普遍性的东西,特殊的例外。(二)白睛诊法的定性规律???白睛诊断疾病的性质,主要在于相应区域血管发生的形、色、态等的改变上。???1、从形态来看???(1)根部粗大:若见局部血管根部粗大,多属顽固性疾病,病程较长,多有器官损害,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2)曲张或怒张:若见相应区域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瘀或病情较重、较急,如急性肺炎、急性肝炎等。???(3)延伸:指血丝很长,延伸到其他区域,多表示病情的发展方向以及疾病的扩散范围,说明该部位疾病向另一部位发展或转变,如腰腿痛、上肢麻木、骨髓炎等。???(4)离断:指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间突然中断,也有的是被红色瘀点分隔开,此征往往表示该部位器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阻塞、狭窄等,常见于颈椎病、输卵管闭塞、脉管炎等。???(5)分叉:白睛上的血管状若树枝样分叉,表明该器官炎症的播散、扩张或血液供应障碍等,如痔疮,可以从血管分叉条数来判断痔核的多少及大小。???(6)隆起:血丝浅表、明显、红活,多在球结膜上,表示该病为急病、新病,或者说为急性炎症开始,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路感染等,多见此象。???(7)雾斑:即片状青紫斑,象瘀血凝集成一模糊小片,多属于气滞血瘀证(虫积除外),多提示患者有该部位的胀痛症状。如在肝区、胆区见此症,多提示有肝气郁结症状,见于女性还可以提示有乳房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等。???(8)黑点:即血管末端的黑色瘀点,或与雾斑相兼出现,一般多属血瘀症,提示该病病程长,症状重,损伤大,如肝硬化,陈旧性损伤。若见于儿童,还要考虑是否有虫积。???(9)黑圈:在观察白睛时,我们还可以见到一种比黑点稍大的黑色圆圈,这不仅是一种严重瘀血证状,而且还提示我们在其部位,已有包块状肿块出现,必须高度警惕,注意其他体征,并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以探明病情,排除可疑。???(10)螺旋形状:如在白睛上见到螺旋形状血管,表明躯体内血液循环有较严重的障碍或者是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导致血络挣扎延伸,临床往往以疼痛、刺痛、灼痛现象出现。部分癌症病人也常见到此征。???(11)蜘蛛网状:蜘蛛网状血管,提示患者有风痰、有瘀。如哮喘病患者,由于血液供氧不足而造成侧支循环的建立,同时也由于长期哮喘,导致血管破裂、散乱等。???(12)叶脉状:即血丝象树叶茎脉状分支,表示体内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或者是体内瘀血征,临床上癌症病人多见此状。???(13)横行血丝:即指白睛上部的血管横行走向,呈“一”字形,一般正常人或普通疾病患者,眼球上半部血丝呈纵行,向瞳孔方向纵行走向。如呈横行血丝走向,则多提示患者有消化系统或其他方面的严重病变。???(14)贯瞳:即指血丝延伸进入黑睛,或穿过黑睛,俗称赤脉贯瞳。其中又以1条赤脉为病轻,2~3条赤脉为病重:又以赤脉不穿过瞳神为病缓,穿过瞳神为病急。临床上见到此象,多属淋巴系统严重病变。2、从颜色来看???(1)鲜红:多为新病、急病、热病。???(2)紫红:多为邪热入营,灼津为痰,灼血为瘀。???(3)深红:表示症状加重、加深,也表示病情恶化。还有的是病邪由表传里,入中脏腑的表现。一般此象若出现于球结膜上为腑病,若出现于巩膜上则为脏病。临床多见于邪盛正未虚,邪正相争的阶段。???(4)红中带黑:多为新病久治不愈,和里化热,热炽血滞,瘀血内生。一般表示病程长,瘀血重,邪热盛,正气未虚之象。???(5)红中带黄:黄为胃气的象征,亦为瘀血化解后的表现。红中带黄,提示病情好转,病势减轻。???(6)血丝淡黄:为病情将愈之象,或该病已愈。如果血丝色淡黄略红,表明病情虽好转,但尚有余热未清。???(7)浅淡:血丝浅淡属虚证、寒证,提示机体相应脏腑的气血不足、寒凝气滞、血行不畅。部分血丝浅淡亦属正常现象。两者区别在于:病变者,血丝多而乱;正常者,血丝少而直。???(8)暗灰:为陈旧性病灶。多见于肺结核、肝炎、虫斑等病痊愈后留下的“烙印”,其表现多在巩膜上,因巩膜上的血管,发生变化后,由于疾病重、时间长、损害大,故血管变化后不易复原,从而长期留下“烙印”,临床仅能提供参考。3、白睛诊伤???白睛诊伤是瑶族地区广泛流传的诊断方法。它能在患者没有自觉症状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眼睛巩膜或球结膜血管的形态、颜色变化,来诊断受伤部位、疼痛性质及发病时间等情况。它主要是观察白睛上的“损伤点”来判断伤势。所谓损伤点,是患者在无眼疾或无眼部自觉症状时,白睛见青紫色血管浮起,在血管末端有瘀血点。该点必须在血管末端,瘀血点颜色较黑,如针尖大小。有此损伤点,则提示体内有伤。如果瘀血点不在血管末端,或在血管旁,或在血管中部,均无诊伤价值。瘀血点的颜色和形状等变化,可以反映伤损的轻重程度与性质。如伤气、伤血、或气血两伤等。???(1)白睛诊伤定位???白睛诊伤定位总的原则为:损伤点出现在左眼者,为身体左侧有伤;在右眼者,为身体右侧有伤。损伤点在瞳孔水平线以上的,提示伤在脐水平线以上,如腰背、上肢、肩周、头面等,其中腰部损伤点多在瞳孔上方稍偏向内侧,瘀血点多偏向外侧。损伤点出现在瞳仁水平线以下者,则主要反映脐水平线以下的下半身,如双下肢、骨盆。下肢的血丝相对上肢长,且多超过瞳仁水平线,并多偏向瞳仁外侧,也有的表现血丝分叉或中断跳跃现象。特殊的是眼睛正下方,即白睛6时处,还可反映胸骨的内伤,且伤在乳头上方者,瘀血点居中;伤在乳头上内侧、胸骨旁者,瘀血点偏于内侧;伤在乳头上方外侧;伤在胸骨柄两侧者,则呈“丫”形血络分叉,瘀血点在于分叉的末梢。另外,损伤点出现在眼的外侧,按瘀血点上下排列次序,分别表示腋后线部、腋中线部、腋前线部受伤。如果损伤点出现在眼白睛的内侧,则提示对侧胸胁受伤。???(2)白睛诊伤定性???如果损伤点色淡如云,散而不聚者,表明伤在气分(伤轻),若色黑而沉着,形如芝麻者,表明伤在血分(伤重);若损伤点色黑点圆,周围又有片状如云彩样浅淡斑,呈不规则的晕状者,表明气血两伤。另外,血丝弯曲如蛇行(或螺旋)状,表明有较剧烈的疼痛。同一条血丝,若粗细不一,虽无瘀血点在其末端,亦可表明有伤。在白睛任何部位呈现蓝黑点或蓝黑斑,为蛔虫症。具体地说:如见白睛上毛细血管的顶端和旁边,呈现有青黑色或蓝黑色圆形的斑点,约有针头至绿豆大小,斑的界限多清晰,少有模糊,可多可少,不突出白睛面。如果斑大,表示寄生的是成虫;斑小,表示寄生的为幼虫;斑多虫多,斑少虫少。如果在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呈多样状的浅紫色,云絮状斑块,则提示寄生的是钩虫。同样,斑块大颜色深、为感染程度重;斑块小、颜色浅,为感染程度轻。另外,若巩膜与球结膜间上半部出现黑色斑点,则又提示为蛲虫。以上这些征象均与寄生虫的病势呈正比消长趋势,即眼征越明显,病情越严重,眼征越浅淡,病情越轻浅。???此外,在眼结膜与巩膜间的毛细血管末端或弯曲部,出现黑色、青紫色、棕色、紫红色、银灰色等各种色素斑点,可能是疟疾的表现。这种疟疾开头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宝塔形、漏斗形、扫帚形等多种多样,斑点界限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且在模糊的斑点中心有黑点,斑点大小在0.3毫米至4.0毫米之间。疟疾发作时,疟斑多呈黑色或青紫色,略“凸”出表面,界限清晰,血管末端呈膨胀样,疟疾治愈后,可恢复正常或成为斑迹。另外,在近角膜缘处的球结膜浅层血管呈螺旋状迂曲。血管径较粗,颜色深紫、走行弯曲,以近角膜缘明显,至穹窿部则消失,此现象在外下方多见,这亦是诊断疟疾的特征之一。4、白睛诊法与癌症预测???对于白睛诊法预测癌症,是当今目诊学者正在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编者根据临床实践体会,认为以下白睛讯号,如有两项以上相兼出现时,应提高警惕。???(1)白睛颜色苍白、呆滞、晦暗或黄染。???(2)眼球上半部血管紫暗,呈“一”字或“V”形走向。???(3)眼球巩膜有薄雾斑状阴影圈,中间有黑色瘀点(即中间深黑,四周浅淡的阴影状圆圈)。整个颜色暗灰无光。另外,黑色圆圈也有诊断意义。???(4)白睛血管呈螺旋形状弯曲、怒张、颜色鲜红。???(5)白睛血管呈树叶叶脉状走向,颜色鲜红。???(6)赤脉贯瞳,甚或白睛血管鲜红、怒张、至少两条以上延伸穿过瞳孔。

目诊

?壮族称眼睛为“勒答”,壮医对眼睛极为重视,认为这是天地赋予人体的窗口,是光明的使者,是天地人三气的精华所在。人体脏腑之精上注于目,所以眼睛能包含一切、洞察一切,也能反映百病。眼睛长在“巧坞”上,直接受“巧坞”指挥,因此在疾病诊断上,把目诊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目诊可以确诊疾病,可以推测预后,可以确定死亡。人体内的脏腑气血,“三道”、“两路”、“巧坞”功能等,都可以通过目诊而获得相对准确的信息。???壮医认为,医者的眼睛可以洞察百病,患者眼睛可以反映百病。两者配合,就可以诊断疾病。老一辈壮医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眼睛的神采色泽、灵活度、干涩、视力、脉络等诊断疾病。通过后来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并受牛、马等兽医目诊的启发,形成了现在的一套比较规范的壮医目诊法。现代壮医在继承前辈目诊经验的基础上借助放大镜技术,把壮医目诊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四倍放大镜下,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巩膜的色泽、形态以及眼睛上脉络的细微变化,来判断疾病的病位,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性并作出预后诊断。初步的整理研究观察表明:人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不同部位的病变,都可以在眼白膜(巩膜)上有特定的讯号反映区;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疾病,在反映区上可有不同的异变讯号。还可据以判断疾病的新旧轻重。如“着色深浅判新久,弯曲频率别轻重,脉络混浊有湿毒,脉络散乱为风毒,脉络近瞳属于火,脉络靠边属于寒,黑斑瘀来蓝斑虫,目诊仔细辨分明。”等歌诀都是壮医专家目诊临床经验的总结。???壮医重视目诊,但并不排斥其他多种诊断方法。如问诊、闻诊、脉诊,甲诊、指诊、腹诊等,都具有一定的特色。特别是问诊主诉,是症状诊断的主要依据。那些造诣较深的老壮医,往往掌握多种诊断手段和方法,在临床上合参运用,得心应手。壮医基于天地人三气同步和人体也是小天地的认识,对人体与外界相通的一些器官,如眼、耳、鼻、口、舌等,认为又可作为人体各部分的缩影或反映,在疾病诊断上具有特殊的定性定位和预后价值。验之临床,往往也颇为准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壮医对“三道”排泄物(尿、粪、泪、涕、呕吐物等)的观察也比较重视和认真,以其颜色、形态、气味、数量的异常变化,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

眼与全身病眼病不一定是眼睛病?眼皮肿胀是胆囊出现胆石的症状。在青光眼和视网膜脱落的情况下,发生眼球流泪和角膜血管变红。瞳孔上有白色粘液是初患白内障的症状。肿起的下眼泡证明身体中瘀积着液体或粘液,会引起肾脏或膀胱功能失调。眼睛下面出现小污点证明患有肾结石。麦粒肿是由于吃影响肝和胆囊正常工作过多的油脂食物造成的(尤其是猪油)。眼睛下面出现棕色或紫色皮肤色斑说明患肾结石或新陈代谢差,这是由于未按规定饮食,吃水果、肉和糖过多引起的。对胆怯和畏惧的人来说,单眼皮跳动是神经系统失常和肝脏不好造成的。在上眼皮里面,如出现粉红色表明身体状况良好;出现红色表明血液、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失常;出现白色表明缺少血红蛋白,贫血,血液循环失常;出现红黄色表明肾、肝、脾、胰腺、心脏的功能失调。?人的眼睛是一个奇妙的器官,眼睛不仅能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眼睛还是一扇能够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窗户,这是因为许多疾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地都要在眼睛上留下踪影,或者说许多眼病并非是

因为眼睛本身引起的,而是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瑶族医药简史

来源:网络时间:03-27更多关于的文章

???由于过去历代统治阶级执行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迫使瑶族先民进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迁徙频繁,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他们以深山老林为居,与毒蛇猛兽为邻。1949年以前,绝大多数瑶族地区都处于封闭自守的经济状态中,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少,更没有中医或西医的传入。恶劣的地理、生活环境与病痛的侵袭,为了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他们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利用瑶山盛产的动植物药资源,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如到处高山陡坡,悬崖峭壁,蛇虫咬伤,跌打损伤骨折等外伤病症发病率较高,瑶医总结了一套以草药外敷、内服、外洗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确凿,疗程亦短;由于居处为深山老林,海拔高,气候寒冷潮湿,风湿痹痛、痧、瘴、蛊、毒等亦是多发病、地方病,瑶医对这些多发病、地方病的治疗,也总结了一套以内、服、外洗、药浴、外敷、拔罐、药垫、火攻、杉刺、陶针、针挑。刮痧、挟捏、蛋灸、艾灸、油火灯灸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法。

???有关瑶族医药的记载,没有专门的典籍,但古籍中可查到零星的记载。这些十分粗略的记载。对内涵丰富的瑶族医药虽是挂一漏万,但仍可从中了解到源远流长的瑶族药史。

???瑶药是以草木为主,历史上最早记载瑶族利用草木的当推《后汉书·南蛮传》。书云:瑶族先民“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他们既然会利用木皮来绩衣服,以草实来染五色,那么,会不会拿来“食”,拿来“敷”,拿来“洗”呢?这是非常值得考究的。

???宋代的经典著作中,对于瑶族医药的零星记载就较多了。苏颂的《图经本草》称砂仁“今唯岭南泽间有之”。瑶族先民服用砂仁以除瘴消暑助消化。作为瑶家一宝的灵香草,也多处见于宋代典籍中。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道:灵香草“唐人谓之玲玲香,亦谓玲子香”。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则记载了灵香草的生长条件、产地,泡制方法及销路。书中云:“瑶洞及静江、融州(今融安和大苗山),象州(今石龙),凡深山木阴沮洳之地,皆可种也”。并将种植所得的灵香草“熏以烟火而阴于之”,然后运往山外出售。700多年前,瑶族先民就已对灵香草掌握了特殊炮制方法,至今仍然实用,这是很了不起的。因为生的灵香草其气味并不香,在烈日下爆晒干也不会香,只有“熏以烟火而阴干之”才能香气四溢,才能使用。灵香草可作药用,曾载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但距瑶族种植,利用灵香草至少迟150~200年。瑶族先民除用灵香草作香料、驱虫、驱蚊外,还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腹痛、腹泻、头痛、腰痛等疾病及避孕绝育。在周密的《齐东野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方春时,瑶女数十,歌啸山谷,以寻药挑菜为事。”可见,在宋代瑶族先民用药已相当普遍。不仅习医之士,就是普通的平民妇女,都能“以寻药挑菜为事”。这充分说明瑶族医药的悠久历史。

???瑶族居住、生产生活环境条件恶劣,跌打损伤骨折。蛇虫咬伤发生率较高,瑶族先民早已总结出一套治病医伤的方法,除了用药内服、外敷外,还掌握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如在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记载瑶人“忽遇药箭,急以刀割去其肉,乃不死”。这是最原始而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一个“急”字,道出了其中深奥的医学科学原理;能制造使用药箭(一般是用以狩猎),反映了对毒性药物等药性的认识。从内科服药到外科开刀,很可能还需具备麻药,说明瑶族医药在历史上不但客观存在,而且在宋代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500多年前,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居住着原始的“吃茶人”。那里有关他们“种茶、制茶和卖茶的传说、故事和歌谣”。说明瑶族人民对于喝茶有悠久的历史,而种茶、制茶,与种药、制药是密切相关的。茶的药用及保健价值,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某一方面反映了瑶医药的形成和发展。

???到了清代,瑶医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瑶族长期以来,依深山以居,刀耕火种。以砂仁、芋、楠、漆、皮、藤为利,至地力竭,又徙他山”,“瑶族……善识草药,取之疗人疾,辄效”;“耕作之暇,入山采药,沿寨行医”。可见瑶族人民种植、利用草药的品种增多了,技术提高了,对各种草药的性味功能深入的认识,对临症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能起到“取之疗人疾,辄效”的疗效。同时,已形成了一支专业或业余的医药队伍,扩大了行医范围。“沿寨行医”大大方便了群众,从而也推动了瑶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壮大医药队伍。

???从一些地方志的零星记载中,也可看出瑶族医药的源远流长。如《记录汇编》卷六十中云:“瑶人山中多板木,滑石。胆矾、茴香、草果、槟榔诸药,时时盗出市博鱼盐;《乐昌县志》载:“(乐昌县)邑有瑶,不知始于何代……唯其人尚诚信,常以药、茶、材木运入市肆,交易无欺”;《曲江县志》卷三曰:“瑶人,盘姓,古盘瓠之后也………平时多出桂头圩贸易,或负药入城,医治颇效”;《岭南记蛮》载:“蛮人(主要指瑶族)以草药医治跌打损伤及痈疽、疮毒,外科一切杂症,每有奇效”。这些粗略的记载,不仅仅反映了瑶族医药的悠久历史及瑶族人民利用医药为桥梁沟通了与各民族间的联系及对中华民族的卓越贡献,也表达了各族人民对瑶族人民的精湛医药技术和优秀品质的敬仰。

???在历史上,瑶族人民在预防医学方面也总结出丰富的经验。如瑶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当隔离了病人或焚烧其尸或迁徙其居,就能预防某种疾病的传播。《开建县志》:瑶族“惧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复入”。在《阮通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有病殁,则并焚其尸徙居焉”。瑶族对天花等烈性传染病,“采取严禁天花患者回归原来材寨居住的方法,将病人与居民隔离开,以减少这种疾病的流行”。这种隔离方法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族地区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区县的罗运地区都曾采用过。瑶族许多地区有火葬的习惯。火葬既达到消灭传染源的目的,又可保护环境免受污染。这种文明的葬礼,也正是当今社会所提倡和推广的。

???瑶族的村规民约,也反映了瑶族预防医学历史的又一个侧面。如《瑶家河规》中规定:“不能乱倒杂物污染河水”。瑶族的“石牌”中也有关于不得乱放药毒鱼的规定。这都说明了瑶族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很早就认识到疾病可以传染,用隔离或消灭传染源的方法可以制止传染病的流行,用预防的方法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并采取了简单易行而有效的隔离方法及地方法规性的环境保护措施。瑶族人民就是将防与治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了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也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特殊环境造就的独特瑶族医药,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过去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瑶医药缺乏系统的整理和专著记载。但是在瑶族民间,瑶族医药已形成自己的传统。她不仅广泛流传于民间瑶族医生中,还大量存在于民族风俗习惯之中,其内涵十分丰富,诊疗方法多彩独特。如在诊病方法上,除了采用望、闻、问、触并以问诊为主的方法外,常用的还有面诊、目诊、耳诊、舌诊、掌诊、足诊、甲诊、腹诊、药物诊等,总结出了风、锁、痘等病症名称。在治疗方法上,除了采用瑶山丰富的动植物药内服、外敷、外擦、药浴、,药挂、药佩、药熨、药灸、药垫等外,还常使用针灸、磁灸、骨灸、蛋灸、火灸、艾叶灸、打火罐、按摩、刮痧、挟捏痧、杉刺、阴阳火攻、熏洗、神火滚按、割治、针刺、陶针、植物刺等方法治疗疾病。治疗的病种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神经精神病科等。对于毒蛇伤害,跌打刀伤,风湿瘫痪及避孕绝育的治疗,也有许多特效良方。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瑶族先民对于一些特殊的人体生理及病因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用药,基本上都采用山区盛产的民族药(草药及动物药),并以鲜用及饮片为主、部分经特殊炮制后使用。其用药历史极其悠久,在实践中还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所治疾病的特点总结出独具一格的“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104种瑶医常用药。

???瑶医药的民族特点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形象朴素

???瑶医对某些病症名称,药物的命名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过目不忘。如“生倒竹”一病,实际是患儿重度营养不良引起的消瘦、腹胀、腹壁表浅静脉显露,状如倒生之竹子,故名。又如“生蛇”,是指手指或足指感染红肿,状如蛇之头而称之。药名如鹰爪风,鹞鹰风,是指该植物的花或刺形状如鹰之爪;羊奶果,即该植物的果实状似羊之奶等,无不如此。有些药物是以药效而命名的,如一身保暖、十全大补,顾名思义,它们是属于滋补类之药物;而麻骨风、半枫荷,则是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治疗药;有的是以生长环境取名的,如上山虎、守山虎、下山虎等等,这样给采药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下山虎,只能在山腰以下才能找到,山顶是不会有的,因为顶则已无处可上了。这些病名及药名,形象逼真,意味深长。

???瑶医还常以动物之间相克来指导用药。如猫捉老鼠,就用猫骨配合其他药物来治疗老鼠疮(即淋已结核),狗怕老虎,就用虎骨配他药来治疗狂犬病;蜈蚣怕公鸡,就以公鸡的唾液来治疗蜈蚣咬伤……。在瑶医治病配方中,类似的例子很多,他们把深奥的医学科学原理形象化,并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以便记忆、传授及使用。

???二、药物分风、打两类

???瑶医用药十分丰富,据调查所用品种达1236种,其中最常用的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共104种,对于药物的分类有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对具体某一种药,除了按其性分为温、热、寒、凉、平性外,还按药物功效分为风药及打药。风药如白背风、四方藤、半边风、血藤、金银花藤、鸭脚木、九龙藤、麻骨风、小发散、大发散、红糖等,凡能够祛风活血、补气补血的药都归为风类药。临床上用风类药较安全,它毒副作用少,一般不会因过量而伤其身体,即便是老人、儿童或孕产妇都可放心使用。打药是指有破散作用的药物,这类药物应用过量易伤身体,孕产妇及妇女月经期禁用;妇女、儿童及老人应慎用。如杉树、桃树、松树、青蒿、尖尾风、韭菜、田七、鸟不站,透骨消等。临床用药是以这种分类为指导原则,然后再根据具体药物的温、热、寒、凉、平性味及功能配方,常能收到显效而又不会出大的问题。瑶医审证组方原则除对症之外,还要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季节、气候等情况,决定用风药或打药及两者的搭配关系,从而最大限度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更好的疗效。

???三、植物药与动物药配伍应用

???瑶医用的植物药,常与动物的肉、骨头或内脏配伍。究其原因是:植物药大多是用新鲜的原生药,未经过特殊的加工炮制,一般水煎服或外洗,这样药力一般较猛,易过量而产生毒副作用,特别是打类药,与动物性药物配伍后,药力就和缓些。再则配入骨头等共炖,煎煮的时间较长,一些毒性植物药,久煎后毒性可降低。同时,由于瑶族历来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水准较低,动物蛋白来源少,加入动物的骨、肉、内脏共炖,吃肉喝汤,可以增加机体动物蛋白的摄取量,从而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有些动、植物药配用,还能起到协同、增加药效的作用。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瑶族用药以动、植药物配伍,常能收到殊效。

???四、医药与卫生习俗相结合

???卫生习俗,它反映了瑶族人民灿烂的传统文化的健康部分,成为瑶族医药重要内容之一。

???瑶族大多高山为居,迁徙频繁,游耕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深山老林,药物资源却十分丰富。勇敢勤劳的瑶族人民,利用本地的药物资源防病治病、保护健康、繁衍后代的经验是很丰富的。然而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无法对丰富的医药卫生经验进行文字总结,传给后代,卫生习俗则成为一种特殊的记载和传录方式,至今不少地区瑶寨仍沿用不衰。

???(一)门边插青叶

???在金秀等一些瑶寨中,凡是家中添丁加口,即在大门边插上一枝青叶,告示外人不准入屋。添的是男孩就在门连插上一枝竹叶,是女孩就在门连插上一枝树叶。瑶族人民认为,婴儿阳气未足,接触外人容易“招风引锁”,故不准生人入屋,直至小孩满月为止。

???在婴幼儿期,瑶家最忌的是“风”、“锁”(包括现代医学所指的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破伤风及婴幼儿腹泻)。“痘”(指水痘和天花)。早在《开建县瑶僮》中就有瑶人“最畏患痘,有出而染痘者,不得复入”的记载。

???门边插青叶实为一种有效的预防疾病措施,对减少许多新生儿疾病的发生,保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起了积极作用。

???瑶族另一种卫生插青习俗是:家里有人患重病,就用新鲜茅草打一个结,挂在大门边上,暗示别人不要随便进屋。他们认为,病人应忌风避瘴,而生人来时会给病人招风染瘴;另外,认为病人秽气重,在自家大门边插上青叶,别人看见青叶就会自动避开,以免把秽气传给别人,更不带小孩去串门了。这不仅是瑶族人民在生活中养成的美德,也是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与疾病作斗争而形成的对疾病传播及预防的科学认识。

???(二)火葬

???瑶族的丧俗因地区和支系而异。如“勉”支大都行土葬,“布努”支过去兴过岩葬,现兴土葬。“拉珈”支葬式有3种:成年人火葬,未成年人土葬,婴儿行挂葬,广东连南八排行“游尸葬”。据考,在远古的年代里,瑶族老人逝世,大都装入棺柩设灵堂祭奠,请师公、道师做道场为死者超度,然后火葬。后来由于受到壮、汉族文化的影响,部分地区才改为土葬。但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等地区的部分瑶族至今仍用火葬。他们认为,人死后,腐败的躯体会散发出一种毒气,这种毒气会污染水源,山林,健康人接触了被弄脏的水源、山林就会得病。他们还认为,那些因痨病(肺结核)、老鼠疮(淋巴结核、鼻咽癌等)和发人瘟(霍乱)而死的人,他们的口鼻中会有孑孓蛆虫涌出,这些孑孓蛆虫不但能使接触死者的人得病,还会通过污染水源、山林而使他人得病。所以凡是生“痨病”、“老鼠疮”及发“人瘟”而死的人,死后立即用煎熟的鸡蛋蒙住死者的口鼻。然后再洗身入殓,做道场,出山在野外火化。火化所用的燃料为送葬者每人带一捆干柴或松枝加上临时就近拾来的干柴,据说用煎蛋堵口鼻,一是堵住孑孓蛆虫不让其散发出来;二是已经散发出来的孑孓蛆虫会附在有香气的鸡蛋上。这既保护了水源、山林的清洁,又方便了后代对遗骨的处理;更重要的是,对那些确患传染病而死的人,经过火化,彻底地消灭了传染源,保护了他人的健康。

???(三)芭蕉叶当碗

???瑶族人民非常讲究礼节,尊敬长辈。许多地区的瑶族在红、白喜事中,村寨内不管同姓异性,所有的男女长辈都要请到,就是有病的老人也不例外。有病的长老懂得到别人家里饮酒作客或在群众聚餐的场合,都自觉带去食具。如果他们忘了带食具,就会自觉地取芭蕉叶代碗,临时修木枝代筷。餐中让别人替他们挟菜放在芭蕉叶中。在这种场合,有病的老人不会受到歧视,反而很受人的尊重,同桌人都会热情地给他们夹菜添饭。有的地方的瑶族还有家庭分餐的习惯。这说明瑶族先民对防止病从口入早已认识。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是科学合理的。并作为一种习俗沿袭下来。

???(四)药粑

???瑶族由于高山而居,村寨零星分散,三户一村五户一寨,远古年代,交通不便,缺医少药,生产技术落后,卫生条件也差,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等)颇为流行。为了保证人们特别是后代的健康,广西金秀的茶山瑶每年三、四、五月份习惯采用一种植物的叶捣碎取汁与糯米粉、糖混合做成粑粑吃,吃药粑后第二、第三天,常能驱出大量的蛔虫。由于方法简便易行,糯米粑粑味香可口,而且驱蛔效果好,无任何副作用,男女老少均乐于接受,故而形成一种习俗沿袭下来。如果哪一家因缺糯米而做不了粑粑,那么,邻居的大婶、大娘们会送些给他们,小孩子们相互之间也常会三五成群拿来粑粑做“家家”。从而保证了人们特别是儿童每年都能定期驱虫,驱虫覆盖面达100%。这一习俗,在山区医药科学技术落后的年代里,对保护人群特别是儿童的健康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就是在今天,用糯米药粑驱虫,对于分散居住的瑶寨,也比防疫保健工作者挨家逐户地去分发驱虫西药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方便。

???(五)药浴

???自古以来,瑶族人民虽然居住条件差,文化水准低,但他们却酷爱清洁。不论严冬腊月或是夏日酷暑,每天劳动后都要洗澡。他们洗澡不同于其他民族只有清水一盆,而是用药水洗,俗称药浴。

???据调查,居住在广西金秀龙胜、忻城、上林、马山、都安等县各支系的瑶族人民及湖南的花瑶都有药浴的习惯。

???瑶族药浴的药材是采用当地盛产的草药。一次药浴所用的草药,少则几十种,多则上百种。这些药都是平时劳动之余就已采回的,有的是房前屋后野生的,或是种在菜园里的,所以用时非常方便。所用药物因地制宜,功能多种多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滋补气血等等。药浴时,常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季节或不同疾病选择不同药物。通常新生儿及产后妇女多选用温补和消炎作用的药物,比如大血藤、五指毛桃、九节风、鸭仔风、穿破石、杜仲藤等,这样可预防产妇及新生儿的各种感染,滋补气血,促进产妇子宫复旧。产后药浴,人们称这为“月里药浴”。许多瑶族妇女,产后经过药浴等调养保健,产后十天左右就能上山参加体力劳动。同时新生儿往往有随母药浴的习惯。劳动后淋雨受寒,也要进行药浴,可起到温中散寒、舒筋活络及恢复体力、预防风湿的作用。常选药物为老姜、米酒、大发散、小发散、桃树叶、青蒿等。老年人也很注重药浴,一般多用活血温补之药,如大钻、小钻、大血藤、扶芳藤、青春藤等。这无疑对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很有帮助的。对患有风湿骨痛或外伤后遗症者,则多选用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强筋健骨之药,如山苍子、木满天星、九节风、大驳骨、小驳骨。松筋藤、毛杜仲等,这些药物可起到舒筋活络、恢复肢体功能等作用。若患有鹤膝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及骨质增生等风湿痹痛,常选用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镇痛之品,如大钻、小钻、十八症、四方藤、两面针及各种有刺的木本及藤本植物。

???许多地区的瑶族还有应节进行药浴的习惯,如时令佳节或年终岁尾,男女老幼都进行药浴,如农历五月初五,广西的忻城、上林、马山、都安、金秀等县的瑶族,这一天上午家家户户都派人上山采集“百草药”。所谓“百草药”,即除有毒的和会引起皮肤过敏的以外,凡是绿色草木植物,每种都要采一些,采得越多越好,最好是采够一百种,这些植物起到各种各样的药物作用,故称为“百草药”。采“百草药”时,要带刀子和锄头,大部分草药是采集枝叶,有少部分是采集皮或根茎。如苦楝树要皮,青龙草挖根,金银花采花,冬茹要块茎,野山梨则要果实。

???采“百草药”必须在上午完成,因为上午空气清鲜,阳光暖和,花红叶绿,百鸟歌唱,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人们认为在这个时晨是一天当中最“吉利”最理想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采回草药,洗澡,便可以治病强身,延年益寿。

???“百草药”采回以后,洗净泥沙,置通风处吹干,等到下午五时左右,由家里一位年纪最大的、身体健康的老人将草药砍成三寸左右小段,放进一个大锅,加入数担清水进行煎煮,约煮沸十五分钟左右,将药渣捞起,加入少许食盐或不加食盐,离火待药液温度自然降到适合洗澡时,按传统规矩,按年龄由大到小顺序,各人舀一盆药水去洗澡。有的地方药浴是用一个高70厘米,直径70~80厘米左右的大木桶做澡盆,可以盛装一两百斤药水,洗澡时除头部外,全身都浸泡于药水中。“百草药”药液气味芬芳,经泡在药水里洗浴之后,感到筋骨轻松,浑身舒爽,精神倍增。

???瑶族人民为什么一定在五月初五这天洗“百草药”澡呢?这里传说有一个故事,据说,古代瑶家有一位老人,从十五岁起,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洗一次“百草药”水澡,一直坚持了一百多年,结果一生身体健康,从未患过病,活到一百三十九岁,在寿终的前一天还能上山放羊呢。老人去世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和学习这位劳动锻炼健康长寿的老人,就都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洗“百草药”水澡,世代沿袭,变成了瑶族人民快乐的“洗澡节”。

???(六)打“老同”喝保健饮料

???瑶族人民十分好客,遇到知己,不论本民族或壮、汉等其他民族,便结为挚友,称打“老同”或“老庚”,并习惯以酒待客,有的还把“三碗槽酒”作为结交真正朋友的标志。餐桌上,酒已成为瑶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保健饮料。他们喝的酒绝大多数都是自己酿制的米酒,浓度不高,还喜欢喝自己泡制的药酒。他们采用深山里丰富的药物资源,并根据不同的季节或年龄配制不同的药酒,有防治风湿的,有病后滋补的,也有老年饮用的。由于瑶族人民多高山而居,长年烟雾缭绕,气候十分寒凉潮湿,酒可舒筋通络、驱寒祛湿,加上某种药物,长年饮用,可防病延年,益身健体。历代瑶族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丰富的酒文化,至今仍沿用不衰。

???瑶族人民喜欢喝茶,除了绿茶外,还有桂皮老姜茶、血藤银花茶、山楂茶及各种凉茶。其中绿茶是主要的茶基。绿茶都是自种(或野生)、自采、自制,采集的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至四月份(即清明节前后)茶树刚刚发芽之时,采集其嫩苗经小锅生炒,手工揉搓等工艺精制而成。现代研究表明,绿茶不仅具有提神醒脑、帮助消化、降低血脂及解毒等作用,还有抗癌、防癌作用,其他茶型,常因不同的季节或年龄而临时配制饮用。瑶族人民的喝茶习俗,对防病治病,增进健康无疑是有裨益的。

???(七)扫寨

???扫寨又称洗寨,其意义是去除邪气和疾病,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卫生习俗。广西南丹县等瑶寨,凡遇有疾病流行或禽畜发瘟时,全寨各家各户都要举行扫寨活动。从火堂开始,一直扫至大门外,然后清扫屋前屋后,把整个寨子扫得干干净净。这实际上是一次群众性的卫生运动,对清除传染源,控制疾病的蔓延,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展生产起了有益的作用。

???(八)医药卫生融于地方法规中

???一个民族的地方法规体现了民族的切身利益,起到了保障社会治安及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瑶族地方法规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把优生优育及环境保护等医药卫生内容列入其中。如“石牌”条文中明文规定:“凡是同一宗族的男女五代内不得联婚;凡是有姻亲关系的亲属三代内不准通婚……。”而在瑶族人民心目中,“石牌大过天”,石牌所规定的内容人人都得严格遵守。这就有效地控制了近亲婚配,从而保证了本民族的人口素质。为了保护水源,保障环境不受污染,瑶族“河规”中规定:“不得把垃圾等污物倒入河中……。”这些地方法规对促进瑶族人民的健康繁衍起了积极的作用。

???瑶医药的历史究竟始于何时,由于缺少记载,已难于考查,但从上述资料完全可以证实:瑶族医药源远流长。瑶族医药本应与同出一源的汉族医药共同进步的。但由于瑶族在历史上,生产力的低下,居住的闭塞,使瑶族医药始终不可能形成较系统的、具有理论体系的医学,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些零散的医药知识,如对疾病的初步认识和一些简单的预防和医疗方法等。但是应看到,瑶族医药的进步是瑶族人民长期实践的结果,是瑶族人民以生命之火冶炼的智慧结晶。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