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皴法荟萃季德源辑(资料来自互联网)中国画山石皴法共分三大类:线皴、面皴和点皴。(一)线皴类,即以线形笔触组成的皴法结构。其多为弧线形(如 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云头?皴),也有直线折转形(如折带皴、叠糕皴)和硬笔直线形(如长斧劈皴、乱柴皴)。弧线形皴法为“南宗”山 水中的主体皴法。(二)面皴类,即以较宽阔的笔触组成的皴法结构,多呈块面形,如大斧劈皴、小斧劈皴、鬼面皴、拖泥带水皴、刮铁皴、马牙皴 、直擦皴等。(三)点皴类,即以点状的笔触组成的皴法结构。其名往往依据点的形态所给予人的形象联想而定,如雨点皴、钉头皴、芝麻皴、豆瓣 皴、泥里拔钉皴等。亦有以创法者的姓氏定名者,如米芾所创的“落茄法”,又被称为“米点皴”。比较常用的有1.北宋范宽雨点皴范宽的雨 点皴石法,是先勾山石轮廓,在脉络处皴直点为雨之点滴形态。用焦墨,这种画法注意结构、防止松,注意过脉。皴好后再在山顶上加点,小树注意 聚散。用淡墨水“破”凹处,后加山顶从点,再画远山。可以看看范宽代表作《雪景寒林图》。“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气势雄奇;用笔上他继 承了关同下笔遒劲如凿的特点,以“抢笔”出之,雄浑苍劲。他善用积墨、墨沉浓厚。2.南宋夏圭马远斧劈皴山水画技法名。用笔如斧劈木片,一 边厚一边薄。有大、小斧劈之分,后人因其形似故名。《绘事发微·皴法》:"李思训用点攒,簇而成铍,下笔首重尾轻,形似丁头,为小斧劈皴也 ……南宋夏圭、马远一变其法,用侧笔皴,以至用卧笔带水搜,谓之水斧斫。"小斧劈用笔宜有波折顿挫,转折处无圭角,能圆浑。大斧劈用笔苍劲 而方直下,须如截钉,方中带圆,形势雄壮、磅礴,墨气浑厚。善小斧劈者后有李唐、刘松年、吴镇等。工艺绘画中亦用此法。3.五代董源披麻皴 "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 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董源在《潇湘图》中运用披麻皴来表现南方秀润多姿的山水风景。4.元代倪瓒折带皴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 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这种皴法用以表现方解石和水层岩的结构。“元四大家”之一的倪云林 喜画折带皴,用“渴笔”(笔头含水很少)画出,虚灵秀峭,极有艺术魅力。5.明代沈周乱柴皴?乱柴皴?中国山水画基础技法之一,也有人称之 为破网皴,此皴法是从解索皴、荷叶皴等皴法演化变生出来的一种适合表现南方雨水冲刷而裸露的山脊的皴法。这种皴法更具有抽象的表现意味, 更具个性化,无拘无束,随机应变,极具个性,看似乱画,实则无法中有法,非常人所能及,少有画家用之。明代的沈周亦用此法,吴伟、蓝英、清 代吴宏、当代的傅抱石是此画法的代表画家。6.清代石涛拖泥带水皴清代石涛的《淮扬洁秋图》即用此皴法来表现,连皴带擦,浓淡、干湿并用, 描绘出湿润沃疏的质感。拖泥带水皴是在矾宣纸或绢上使用的一种皴法。这种皴法的特点是连皴带染,也就是边皴边染。具体地说,就是用拖泥带水 皴画山石时,先用较浓的湿笔勾轮廓,然后趁轮廓线未干,再以较湿的浓墨或淡墨加皴,趁皴笔未干时又以淡墨染之,所以用拖泥带水皴画的山石, 皴笔与皴笔之间、浓墨与淡墨之间都能自然地连成一片,浑然一体。7.五代巨然和尚钉头皴此法也称作泥里拔钉皴,其形如铁钉之状,或先泼湿后 勾挑,起右应左,起左应右,或上下之间的挑出,片片点?,据《芥子园画传》介绍,是江贯道从巨然山水中变化出来的。据《芥子园画传》介绍, 是江贯道从巨然山水中变化出来的。此法多被用在为山水画远景的点苔上。8.宋代米布米点皴此法创自宋代的米布、米友仁父子。大米点一点就 好象一株茂树,重叠起来又组成一座座山峰。点破也用少量的线点为骨架,再用点点出山的脉络起伏。也有的全部用点点成,以浓淡区别远近。后继 者有元代的高克恭沿用此法,方方显也用苔鼓作画,直到清末的吴石仙,他把米点又融化_L西洋画的渲染法,所画出的雨景,雨意极浓。9.宋代 燕文贵豆瓣皴豆瓣皴是中国山水画传统技法"点皴"变体之一,从关仝的《山溪待渡图》透露了这种皴法的排列样式,特点是大小间错的豆瓣形状 ,聚散有致。燕文贵(967-1044)宋代画家。一作燕贵,又名燕文季。吴兴(今属浙江)人。曾入图画院为祗侯。工画山水、人物,尤擅山 水,其特点创豆瓣皴,轨重似素描带染,细碎清润,观之可爱。他不泥古法,自成一家。时称"燕家景致"。其作品流传至今的有《烟岚水殿图》等 。10.北宋郭熙云头皴云头皴: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笔多屈曲迂回,向中心环抱。如"夏云多奇峰",故称云头皴。这种效法创自北宋 山水画家郭熙,他的山水烟云隐现,奇峰多变,"独步一时"。一代宗师郭熙是其画法的开创者,北宋、南宋盛行一时,其后经元唐亦有所发展和变化。此法主要表现山水气势峥嵘、浑厚苍健之貌。郭熙用此法创作出许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如:《早春图》、《关山春雨图》、《幽谷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