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作为军事家的王阳明
2017-03-19 | 阅:  转:  |  分享 
  
WENSHITIANDIWENSHITIANDI

名臣名将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

世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因创立“心学”流

派,其成就巨大,被誉为继孔子、朱熹等人之

后封建社会的又一圣贤。其实,王守仁不仅

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是

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既有深刻的军事理论也

有鲜活成功的军事实践,只不过这一成就被

其过于辉煌的思想成就所掩盖了。

王守仁自幼聪慧异常,史载他还不能讲

话时,听祖父读过的经书都能记下来。如此

聪明,若是能专心向学走功名之路的话,或

许能像他的父亲王华一样考中状元。但王守

仁少年时代的兴趣却在习武,对军事战阵有

着天然的爱好。冯梦龙在《王阳明先生出身

靖乱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守仁在私塾上学

期间,不肯专心诵读,常常偷偷跑出来与伙

伴们儿戏,制大小旗居中调度,左右来回摆

动,如同排兵布阵一般。冯梦龙的说法虽有

小说家习气,但应离真实不远。王守仁在48

岁平定宁王叛乱后,有人嫉妒其功劳,挑衅

性地提出要与他在教场较射,想以此出他的

洋相,结果他三发三中。为了更好地了解边

防形势,15岁时王守仁还曾出游居庸关,思

考抵御蒙古的策略,经月始返。由于一心想

着骑射,他竟有一天梦游东汉光武帝大将马

援伏波将军庙。尝有男儿当“以马革裹尸还”

的志向。

青年时期,王守仁开始从武艺层面跃进

到研究兵法战事,“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

《王阳明先生年谱》《武经七书评》应该就是

这时期的作品,现在来看,其中的一些见解

已经超越古人。不仅如此,王守仁还特别重

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每遇宾客,尝聚果核

列阵势为戏”。这虽然仍属于纸上练兵,却大

有助于理论的发展完善。而在他中进士后,

被钦差督造威宁伯王越坟时,就尝试以军事

的方法管理工程建造,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了

整个工程。弘治十七年(1504),他被任命为

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这个职务加深了他对

全国军事情况的了解,冥冥之中似乎也暗示

着他这一生将与军事、战争结下不解之缘。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历练,无论在武艺上还是

王阳明悟道于贵州,贵州因此而自豪,钻研

阳明心学者不少。本文,则让我们认识了军事家

的王阳明。

作为军事家的王阳明

□史海威

…………………………………………………

…………………………………………………

43

WENSHITIANDIWENSHITIANDI

名臣名将

在理论上,王守仁都为可能担当的使命做好

了准备。

正德十一年(1516),王守仁受命巡抚南

赣汀漳,负责剿匪工作。这是他军事生涯的

开始。南赣汀漳一带,地形极为险峻,历来是

匪徒盘踞之地,匪军声势浩大。匪徒常攻府

掠县、杀官吏、抢库藏、焚官舍,一时朝中无

人敢巡视其地。王守仁之前虽然对军事颇有

研究,但以一介书生提弱旅与悍匪进行实战

还是第一次。他将如何动作,大家都在观望。

王守仁并不急于用兵,而是首先对匪军和官

军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同时要求下属

都要亲自调查。他的调查项目包括山川地

理、道路险夷、风俗善恶、匪军据点分布、敌

我对比、兵力来源、军饷筹措、军事设施以及

队伍建设等等,可以说涵盖了与作战有关的

各种情况。在充分了解情况后,王守仁作出

了官军会剿,利在速决的正确分析。同时,针

对性地推行了一系列措施:行十家牌法,肃

清官军内部奸细,另派亲兵到各路土匪中卧

底;就地选取民兵,加强训练,精简官

军,裁汰老弱;实行新兵制,重新编制

队伍,使人人得递相罚治;疏通盐道,

就地解决给养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

提高了官军的士气和战斗力,为军事

行动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推行的十

家牌法和新兵制。当时,匪军隐藏于

农民家中,民匪不分,不利于官军进

剿。根据这一情况,王守仁活用王安

石的保甲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十家牌

法:即十家为一个单位,若查处一户

有匪徒,其他人家都要受到惩罚。此

法简单易行,虽然过于严厉,但在战

时却很管用,很快匪徒就无处隐遁

了。新兵制主要表现在队伍的重新编

制上:“二十五人为伍,伍有小甲;二

伍为队,队有总甲;四队为哨,哨有长,协哨

二佐之;二哨为营,营有官,参谋二佐之;三

营为阵,阵有偏将;二阵为军,军有副将。皆

临事委,不命于朝;副将以下,得递相罚治。”

王守仁的这一创造,严密了组织,使指挥如

一,克服了先时松散混乱的状态,达到了《孙

子兵法》所说的“治众如治寡”、“斗众如斗

寡”的效果。在王守仁的指挥下,到正德十

三年,南赣基本被平定。但历史没有给王守

仁休整的机会,一个更大的使命等待他去

完成。

正德十四年(1519),被封南昌的宁王朱

宸濠反叛。朱宸濠的高祖宁献王朱权是明太

祖朱元璋第17子,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

诱迫跟随,但当朱棣取得皇位后,不但没有

履行当初的允诺,反而把他封到南昌,加以

监管,这在他的后代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

朱宸濠颇有政治野心,他招兵买马,结交权

贵,苦心经营,起兵之时,号称十万,数日即

袭破南康、九江诸郡,势如破竹,一时人心惶

(插图/文观)

44

WENSHITIANDIWENSHITIANDI

名臣名将

惶,远近震动。此时驻守丰城的王守仁迅速

赶到吉安,而眼前只有弱兵羸卒和低迷的士

气。据此情形,王守仁一面大施疑兵之计,假

造兵部文书,诡称各路人马正分道并进,夹

攻南昌;又行反间计,伪造朱宸濠亲信的投

降秘状,四处散布。由是朱宸濠生疑,在南昌

滞留了十几天而没敢及时顺流而下进攻南

京,这为官军的集结赢得了非常宝贵的时

间。军队集合完毕后,王守仁力排众议,首先

攻打朱宸濠的巢穴南昌,通过里应外合不日

攻下后,迫使进攻南京的朱宸濠回救南昌,

这就稳定了惊慌混乱的局势。双方主力会战

于鄱阳湖。根据叛军千里回援疲乏的特点,

王守仁没有发善心,先是通过夜袭敌营,首

战告捷,灭了敌军士气。接着开展攻心战,瓦

解了敌方军心;最后利用叛军铁索连舟以固

定的情况,一把火烧了敌军大营,从而生擒

朱宸濠,取得平叛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朱宸

濠为了谋反,苦心经营多年,不料仅仅35天

就被王守仁彻底打败。此战,成就了王守仁

用兵如神的名声,也让他获得了“狡诈专兵”

的评语。王守仁在道德修养上力主致良知,

立诚立信,但在打仗上却从来是兵不厌诈,

甚至无所不用其极。这也与他书呆子的形

象、糊涂的外表形成了极大反差。

嘉靖六年(1527),广西思恩、田州的少

数民族因不满朝廷政策暴发武力反抗,时任

两广总督姚镆无能为力。于是,赋闲居越讲

学的王守仁被再次启用,受命出征进行平

息。此时,王守仁已经患有比较严重的肺疾,

虽不情愿,但还是上路了。行军途中,他一路

“访诸士夫之论,询诸行旅之口”,进行了广

泛的调查研究,未到思田已对乱情有了充分

的了解,从而制定出了以抚不以剿的正确方

针。当地首领卢苏、王受二人,本来是被迫起

反,早有归顺之心。于是水到渠成,王守仁不

费一兵一卒,平定了事态。回师途中,他又巧

袭断藤峡、破八寨,声威赫赫。思田平定后,

他建议朝廷废除改土归流的传统治理政策,

实行瑶族自治,从而根本上巩固了平乱的成

果。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更可见出王守仁

“狡诈专兵”的名声。卢苏、王受被招抚后,

认为“王公多诈,恐绐我”,很怕上当,直到

主动要求被打了屁股后,才解除疑虑,相信

王守仁是真心接受了他们的投诚。广西平

定后,王守仁肺病加疾,次年病逝于归途南

安舟中,只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临

终遗言。

概略来说,王守仁一生平南赣、擒宁王、

抚思田、破八寨、袭断藤峡,战无不胜,攻无

不取,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明穆宗在铁

券文中称赞他:“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

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

《明史》也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

有如守仁者。”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但是,

王守仁却自认为“将略平生非所长”,不过又

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无论如何,他

的赫赫战功和军事谋略、军事创造已经证明

了他无愧于一个杰出军事家的称号。

书生带兵能有如此成就,自然使他成为

后世文人追捧的偶像。晚清曾国藩、左宗棠

等人,在治军打仗上深受其影响。就是在海

外,王守仁也不乏粉丝,号称日本“军神”的

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是最为突出的一个。在

1905年日俄海战中,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

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

和波罗的海舰队,从而使他成为日本家喻户

晓的人物。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

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

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在这次宴会

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

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

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

阳明。(作者单位:湖南省委办公厅)

45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