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清朝高考题,你这样的做完这能回家种地
2017-04-12 | 阅:  转:  |  分享 
  
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熟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才在1905年被废

除,持续了1300年。最近有朋友从孔夫子旧书上寻获一套清末科举试题,来跟我讨论关于

科举制度的问题,聊了很多也做了多研究,便趁此机会系统的整理出来:



秦以前

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

“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汉朝

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

称为孝廉。

魏文帝

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隋唐

隋炀帝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

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

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

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

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

第。

唐朝

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

试帖经、经义、策论。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

叫制科。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覆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

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举察制影子。武则天时代

曾设立糊名的办法,遮掩考生的名字以减少批卷者认出撰卷人的机会,这做法在宋代以后成

为定例。

宋代

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

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

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

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

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

选试。

元代

元代科举分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

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

乡试时考三场,要求较严格。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





明清

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

第一场,史论5篇: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

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

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

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

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

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

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

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

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

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

策”。(这种题目放在现在考,偶看都够用了)

第三场,《四书》《五经》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从这个试题可以看出,清朝的科举不是读几本历史或者儒学经典就可以过关的,清朝的

科举试题告诉你什么叫学而优则仕。古今中外,政治历史全部涉及,没有坚深的历史知识

和对时事的清醒判断,根本下不了笔。

从这些试题可以看出,清朝的科举不是读几本历史或者儒学经典就可以过关的,清朝的科举

试题告诉你什么叫学而优则仕。古今中外,政治历史全部涉及,没有坚深的历史知识和对时

事的清醒判断,根本下不了笔。







献花(0)
+1
(本文系我为你拼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