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管理-吴龙社会心理学
2017-04-23 | 阅:  转:  |  分享 
  
社会认知与管理吴龙认知概述一、认知的含义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是什么”的反应,是对客观现实属性的人事
认知概述二、自我认知1.自我认知的含义人贵在自知之明个体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组织和群体内的角色、品质、为人等。
自我认知是与他人认知紧密相连的,个体可以把别人当作镜子来了解自己,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认知的结构2.自我认知的构成要素
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一、社会认知的概念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
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你在外地问路会问谁社会认知二、社会认知的过程1.社会知觉在社
会环境中,对人或群体的社会特性及各种社会现象的初步认识。2.社会印象通过社会知觉形成的直接的认识在头脑中保留下来的形象
。3.社会判断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识。社会认知的内容三、社会认知一般包括1.他人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
的过程是指在与他人接触中,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心理活动的认识。社会认知的信息他
人认知的信息来源语言信息---包括口头信息和书面信息表情和目光信息让你的眼睛和头一起动。注视对方是很有讲究的。应
将目光集中到鼻以下到颈以上的区域。不要有眼神上的回避,展现自信的自己。可以配上淡淡的微笑。面试前晚不能多喝水,要注意休息。
要保持眼睛周围的卫生。社会认知的信息体态和动作是另一种非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 典型含义目光接触
友好、真诚、自信、果断不做目光接触 冷淡、紧张、害怕、说谎、缺乏安全感挠头
迷惑不解、不相信咬嘴唇 紧张、害怕、焦虑踮脚
紧张、不耐烦、自负双臂交叉在胸前 生气、不同意、防卫、进攻抬
一下眉毛 怀疑、吃惊眯眼睛 不同意、烦感、生气鼻孔张大
生气、受挫手抖 紧张、焦虑、恐惧身体前倾 感兴趣、注意
懒散的坐在椅子上 厌倦、放松摇椅子 厌倦、自以为是、紧张驼背坐着
缺乏安全感、消极社会认知的信息他人认知的信息来源言语表情----就是人常说的副语言语言的速度、停顿
、节奏等都传递个人的思想和情感深入了解个人的背景资料、生活环境、接受教育、阅历和家庭环境社会认知2.人际认知指在人际
交往过程中,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任知,包括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人际认知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带有明显的
感情和情绪色彩。只有正确地了解各种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促进各种关系的维护和改善。在组织中正确地了解各种人际关系,对分
析解决各种问题,协调组织中个体及群体关系有积极的帮助。社会认知3.角色认知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角色及有关角色现象的整体认识,
主要包括:自我角色的认知对他人角色的认知对角色期望的认知只有从分的对角色进行了解,才能使角色得以实现,这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
件认知规律与管理四、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认知信息的特点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知名度当认知者关注知
名人士时,经常会通过一些简洁的资料来产生初步的了解,受他人的暗示成分比较大。知名程度高,社会评价积极越会影响到你,产生
一种特殊的影响力,人们产把这种先入为主的人认为是有吸引力的认知信息的特点2)信息呈现的特点印象整饰被认知者,在认知
过程中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会通过对某些因素的放大和缩小来影响到认知者的认知过程。比如我们在求职过程中总是要表现出自己最优秀的
一面,而尽量的掩饰自己不足的方面。认知信息的特点3)认知情境的特点宏观环境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都会对认知产生影响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都是认知者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迥异。这是我们要学习跨文化沟通的原因之一微观环境认知
者及被认知者的家庭、社会地位、工作单位、居住环境都会影响到认知的过程。被认知者所处的环境也常常会影响到认知的过程。认知信息的
特点4)社会文化的特点特定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行为规范、价值标准、流行时尚、意识形态等,都将无形中附着在认知信息上。认
知主体的特点5.认知主体的特点1)认知者的知识经验2)认知者的人格品质3)认知者的需要和兴趣4)认知者的情绪状态
3.社会认知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试验验证: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A.Ladins,1957〉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现象(1)积极作用(2)
消极意义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当两类不同的社会知觉的信息
连续地被人感知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去相信第一印象;当两类信息不连续,隔一段时间传送第二类信息时,第二类信息就成了最新的,最新信息给人
印象深刻,人们相信最新信息。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
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心理学家戴恩等人(K.Dion,etal,1972)曾用实验证实了晕轮效应的存在
无魅力者中等者有魅力者受欢迎性56.3162.4265.39婚姻的美满0.370.411
.70职业地位1.702.022.25做父母的能力3.914.553.54社会和职业幸福5.2
86.346.37一般幸福8.8311.6011.60结婚的可能性1.52
1.832.17?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
看法(山寨机)??社会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提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的速
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但它又往往造成社会知觉中的以偏概全和固着反应模式,使社会知觉出现偏差。社会
认知效应五经验效应是指个体在对对象进行认知时,总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对象进行认识、判断、归类的一种心理活动方式,常常会自觉地根据
自己的经验产生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并基于这种准备状态对对象作定势分析。社会认知效应六移情效应是指人们习惯于将对某一特定对象
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去。社会认知效应七定势效应定势效应就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态度。如小品“配角”中,朱时茂说
陈佩斯:“就你那模样,一看就是个反面角色……”。然后说自己:“看我穿上这身衣服,起码也是个地下工作者呀……”。这就是从长相产生的定
势效应。社会认知规律与管理1.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占有信息2.加强自身修养,克服认知偏差3.掌握认知规律,增强管理
效能1)正确认识他人,知人善任2)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定位3)正确认识人际关系,促进沟通4)正确认识角色,强化责任意思归因
理论与管理一、什么是归因什么是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它是社会
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因;因果关系知觉是解释行
为的基本原理;可觉察到的原因是推断动机思维的核心。归因理论归因与科学解释的区别科学解释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比
较严密的实验和逻辑方法进行;而归因主要是指普通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它无需理论指导,也不甚周密。科学解释力求避免错误,既使出现
失误,也往往限于人类的认识能力,与动机因素无关;而归因却容许错误,甚至有意出现错误,并且认为这种错误对个体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如借口
)。解释主要侧重于自然现象,往往可以客观地进行研究,并作出一个事实判断;而归因对象偏重于社会行为,归因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强烈的主
观色彩,属于一个价值判断。归因理论一、归因理论所谓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判断
其性质的过程。海德和维纳的分类:归因尺度 内在的 外在的 稳定的 能力 任务的
难度 暂时的努力 机遇归因理论两种尺度的应用价值在归因过程中作用很明显,会影响
到我们对未来的预测。会影响到我们对一种行为的奖罚。归因理论海德(Heider)的“恒常原则”理论行为结果是由个体和环境因素
联合决定的;对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包括内部原因(努力、能力、个性、品质、动机、心情和态度等)和外部原因(任务难度、他人影响、运气机
遇等),这些原因与其他心理过程相互作用,导致特定的情感体验、对未来的期望和选择行动;行为结果O=f(能力×努力×有效环境
)归因理论归因理论与管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提出的三度归因理论之处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
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作出行为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景或关系归因理论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凯利指出,一种效
应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发生,而效应不发生时也不出现的条件。我们可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归因:刺激客体维度、行为主体维度以及背
景维度。因此凯利的归因理论也称作三维(度)归因理论。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三种信息:1.特异性信息?(区别性)
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2.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
是否相同。3.一贯性信息?(一贯性)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个体从以上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三种
信息的协变与归因归因理论归因理论归因理论归因理论归因理论人们在使用归因理论时使用的三种信息区别性信息—对待不同刺激
物一致性信息—其他人的行动方式一贯性信息—不同场合的表达方式归因理论因果图式---我们通过以往的经验对因果关系形成的一定
想法。多种充分原因模式多种必要原因模式归因理论归因偏差过高估计内在因素社会规范行为者更为突出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
分歧行为者更喜欢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外在因素忽视一致性信息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成功后归因于自身;失败后
归因于情景练习课后练习题1.社会认知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社会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归因理论中三种信息的区别是
什么?行为信息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归因类型人刺激物情境低高低高高低低高高刘同学是林同学心仪已久
的女孩,今天早晨刘同学对林同学嫣然一笑,林同学有点搞不懂,请你帮林同学进行归因,刘同学这一笑的含义是什么?是否对林同学有意思?3
21条件高-她不对别人笑高-她不对别人笑低-她总对别人笑区别性低-她以前从未对林同学笑高-她总是对林同学笑高
-她总是对林同学笑一贯性低-别人很少对林同学笑高-每个人都对林同学笑低-别人很少对林同学笑一致性(情境)(刺激物)
(人)归因刘同学爱笑林同学可笑刺激物有意思(情境)认知:人对一切事物的认识社会认知专指人对社会环境中人的认
识追求智慧、宗教、道德与良心对自己智慧、能力、道德精神自我引人注意、讨好别人、爱对自己社会地位、名誉、财产及人际社会自
我身体外表、欲望满足对自己身体、衣着、仪表、家庭等物质自我自我追求行为自我认知与评价要素社会认知的内涵情绪的影响
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对白:当你爱上了红玫瑰,白玫瑰就像吃饭时人嘴角的一颗米粒;当你爱上了白玫瑰,红玫瑰就像墙上被你打死的蚊子留下
的血迹。请三位同学上台画房、树、人大家说为什么他们绘画的不同?凡是能够满足认知者需要和兴趣的社会刺激容易成为认知对象社会
认知的几个效应一社会认知的几个效应二社会认知的几个效应三社会认知的几个效应三社会认知的几个效应四三菱商事(上海)有限公
司:有些人可能在一家公司工作刚一年就到三菱来应聘。对于这种情况的应聘者,我们一般要问,你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单位?如果他说,我干了一年
,发觉自己与上司相处不合,工作内容不合适,没得到重用,没什么前途,想换一个环境,他将得不到我们的欢迎。如果他说,我干得很出色,得到老板的赏识,但我希望有更好的发展,到三菱工作是对自己更大的挑战,那么我们将进一步谈下去。至于他是否真正具备入职三菱的能力及素质,我们将设置一系列问题去考核他。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请看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