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张小萍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2017-06-14 | 阅:  转:  |  分享 
  
第20卷第4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Vol20No4

2001年8月JOURNALOFANHUITCMCOLLEGEAug2001

张小萍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张雅静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6)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肝;脾;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57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2219(2001)04-0036-0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简称

IBS)是胃肠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临床以腹痛、腹泻、

便秘、大便习惯改变及伴有其他神经衰弱表现为主

要特征。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在我国女性略多于男

性。中医认为本病多与脾、肾、肝诸脏失调有关。治

疗多以抑肝扶脾补肾之法。导师张小萍教授根据中

医脏腑相关理论,着重从肝脾论治本病,取得满意疗

效,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于下。

1从肝脾论治的理论依据

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肝脾之间具有相克

关系。若肝疏泄太过,肝强凌弱,横逆脾土,或疏泄

不及,木不疏土,土壅失运,均可致脾失健运,出现脾

胃病;脾胃同居中焦,功能各异,素体脾虚,或久病伤

脾,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均可损伤脾胃。IBS

以慢性腹泻、便秘、腹痛的交替或综合出现及精神神

经症状为特点,属于中医脾胃病的范畴,导师认为本

病的发生与肝脾密切相关。

1.1腹泻与肝脾的关系脾胃同居中焦而属土,脾

主运,胃主纳,胃之纳降功能正常与脾气之助无不相

依。《注解伤寒论》曰:“脾,坤土也,脾助胃气消磨水

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但脾助胃气之

纳降,必藉肝气之疏达,才能正常有序。肝之疏泄有

度,则水谷精微正常输布全身,糟粕正常下传大肠。

作者简介:张雅静,女,硕士研究生。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土得木而达。”脾气得肝气

疏泄,则运化水谷,水湿有常。若肝气失和,脾主运

化水湿功能不得肝气之条达,则水湿并走肠道下趋

则腹泻。

1.2便秘与肝脾的关系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

替,常见于IBS病者。大便正常与否,既与脾气的运

化密不可分,又与肝气的条达息息相关。情志不达

而伤肝,思虑过度而损脾,伤肝则气机郁滞,损脾则

气机梗阻,肝脾为病而气机失常,此时,大肠之气既

不得脾气之运,又不得肝气之疏,糟粕内蕴,留而不

去则变生便秘证。尤在泾曰:“气内滞则物不行。”除

气秘外,尚有阴结、阳结。若肝郁日久化热,灼烁阴

津,或肝之阴血素虚,津失输布,大肠失润,以致大便

干结而难排;若脾阳虚,肾阳受累,温煦无权,寒自内

生,凝滞肠道,亦致排便艰难。

1.3腹痛与肝脾的关系《临证指南医案》曰:“太

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宜升则

健,胃宜降则和”。脾胃气机升降正常而行使其功

能,必借肝气的条达,才能升清降浊。若肝气郁滞,

疏泄不及,则脾胃升降之气也因之壅阻,中气梗塞不

通则腹痛。IBS以乙状结肠激惹较多。常伴左下腹

痛。中医称为“少腹痛”,少腹为足厥阴肝经所过部

位,其痛多与肝有关。《医学求是》曰:“腹中之痛,称

为肝气,木郁不达,风木冲击而贼脾土,则痛于脐

下。”病为肝木横克脾土,肝木不达,脾土为滞,肝脾

咳嗽气喘,喉间哮鸣,胸闷,短气不足以息,动则为

甚,腰酸腿软,畏寒,肢冷,自汗,舌苔淡白,舌质胖

嫩,脉沉细。证属肾虚失纳,痰浊内阻,肺失肃降。

宗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太子参各

12g,制附片、淫羊藿各15g,泽泻、地龙、僵蚕各9

g,丹皮8g,桔梗、紫苏子、半夏、杏仁、陈皮、桂枝各

10g。连服5剂,气喘、畏寒、肢冷减轻,再服5剂,

诸症悉除。

按:患者年事已高,肾气亏虚,畏寒,肢冷,自汗,

气短不足以息,动则为甚,舌苔淡白,舌质胖嫩,脉沉

细,证属肾阳亏虚,肾虚失纳;喉间哮鸣有声,咳嗽气

喘,此属痰浊内阻,肺失肃降。方中附子、桂枝、淫羊

藿补肾中之阳,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肾之阴,

泽泻、茯苓、丹皮利水渗湿泻火,半夏、陈皮、桔梗、紫

苏子降气化痰平喘,太子参补气,地龙、僵蚕祛风解

痉平喘。众药奏效,诸恙悉平。

(收稿日期:2001-04-18)

63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不调,气机壅滞,症现腹痛。

2从肝脾论治的常用方法

基于对IBS发病机理的认识,其根本在肝脾,变

化在肝脾失调,表现在脾胃肠。导师着重从肝脾论

治本病。肝实者宜疏泄肝气,脾虚者宜健脾祛湿,旨

在调肝脾之用。

2.1肝木乘脾疏泄太过,肝强凌弱,肝脾不和,大

便异常。其症候特点为: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痛则

欲泻,泻后痛减,每因情绪紧张或精神抑郁恼怒而发

病,常伴嗳气食少,舌苔薄白,脉弦。治宜抑肝扶脾,

调和气机。方用柴胡疏肝散和痛泻要方加减。嗳气

恶心加半夏、代赭石。

2.2寒湿困脾外来湿邪,易困阻脾土,以致升降

失职,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发生泄泻。其证候特

点为:泄泻清稀,偶有食物残渣,腹痛肠鸣,脘闷食

少,苔白腻,脉濡缓。治宜芳香化浊,方用藿香正气

散加减。纳食不多加用神曲、鸡内金、麦芽健脾开

胃。

2.3脾胃虚弱每因饮食不慎,受寒后腹泻,呈稀

糊样,解便时左下腹疼痛,伴肠鸣或呕。四肢乏力,

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细缓或虚缓。治

宜健脾养胃,渗湿止泻。选方七味白术散加减。腹

痛加延胡索、川楝子。

2.4肝气不疏肝郁失疏,木不疏土,土壅失运,大

便异常,其证候特点为大便不调,或溏薄,次数多,但

量少;或大便干结,排出不爽,有后重感。常伴脘腹

胀闷不舒,嗳气太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

宜疏肝解郁为主,方选四逆散加味。腹泻加藿香、白

术、茯苓,以祛湿实大便;便秘加枳实、神曲、麻子仁、

郁李仁以降气通大便。

3病案举例

例1.熊某,男,28岁,2000年6月1日初诊。

患者5年前始每遇饮食不慎,受寒饮酒后则腹泻,呈

稀糊样,日行3~4次,无粘液,左下腹疼痛,伴肠鸣,

曾服西药治疗,但仍反复发作。舌体胖大,边红,有

齿印,苔白微腻,脉沉细。腹部B超正常。纤维结

肠镜示未见器质性病变。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

征。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属脾胃虚弱,湿滞内生。

治以健脾祛湿止泻。处方:葛根、党参、茯苓、鸡内金

各15g,木香、黄连、炙甘草各6g,藿香、炒白术、神

曲各10g,白及、麦芽各20g,每日1剂,水煎温服。

连服7剂,左下腹疼痛缓解,大便成形,日1~2次,

精神好转,舌质胖嫩,边有齿印,苔薄黄,脉细弦。继

服柴芍六君子汤7剂以调治。

例2.吴某,女,38岁,工人,2000年8月9日初

诊。自近两日泄泻大便每日三行,质软,夹有粘液,

泻后有不畅感,伴肠鸣,小腹胀痛,泻后痛减、舌苔薄

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左下腋有广泛压痛,大便

常规加隐血均示阴性,X线钡剂灌肠无阳性发现。

西医诊断为IBS,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属肝木乘

脾,治以抑肝扶脾。处方:防风、炒白术、陈皮、白头

翁各15g,炒白芍24g,延胡索、川楝子、柴胡、枳壳

各10g,麦芽、白及各20g,黄连6g。水煎温服。连

服5剂。大便每日一行,质软,有粘液,腹痛明显减

轻,舌红,苔薄白,脉弦。原方加槟榔10g,木香6g,

4剂以调治,诸症悉除。嘱患者畅情志,避寒冷,忌

生冷,以消除病因。

4体会

IBS虽有人称之为粘液性结肠炎,实际上结肠

并无明显炎症,仅是结肠动力学及肌电活动易激性

异常引起运动和分泌功能失调。现代医学认为其发

病与精神因素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肠平滑肌反应

性异常有关。属中医之“泄泻”、“便秘”等范畴。导

师认为本病以脾虚肝实所致为多见。脾虚易为肝木

侮克,气机壅滞,升降失常。上述4种证型中,以肝

木乘脾和脾胃虚弱较多见。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

疏肝健脾为治疗关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病与情

绪、饮食起居等关系密切,故治病同时应避免精神过

度紧张,注意劳逸结合,禁忌生冷及有刺激性食物。

对于本病来说,多因素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收稿日期:2001-04-27)

·征订启事·

《浙江中医杂志》创刊于1956年12月,历史悠久,为“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

然科学核心期刊”。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切合临床实用,理论实践并重,提高普及兼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名

医真传、经验交流、专科撷菁、证治研讨、方药运用、诊法求索、百家医话、学术探讨、医史新获、文献综述等30

多个。

月刊,每期定价3.50元。邮发代号:国内32-11,国外M185。国内读者在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国

外读者可向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联系订阅。社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32号,邮编:

310007,电话:(0571)88082214-3409,网址:www.zjtcm.gov.cn,电子信箱:zjszyy@telekbird.com.cn。

73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