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法体系讲解概述
附子第一方:桂枝汤加附子:(22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当灸之,附子汤主之(背寒,口中和,证似太阳,而非少阴,何也?太阳行身之背,恶寒乃太阳提纲,此以为少阴者,太阳底面即是少阴,少阴寒甚,溢于太阳地面,故恶寒而见于背,故灸之。如何鉴别,把脉见左侧膀胱脉弦紧,太阳证,轻取不紧,沉取紧,应用附子。)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郑论:发热要依据是否有畏寒、饮热、小便清长、脉无力等判断是外感发热还是虚阳外越,实际上后者更多,故不宜使用麻黄,过汗伤阳。)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大,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黄芩一两,附子一枚)郑论:恶寒,阳衰之验;汗出,亡阳之机;心下痞者,阴邪上逆之据。
(从郑论看出中医的问题在于不敢怀疑否认先贤,从附子、细辛使用就看出问题所在,中庸之道,不好不坏,得以温饱,唯唯诺诺,张仲景言论不敢有一丝怀疑,强行解释,不敢逾越,导致中医千年不发展,郑抓住人体主要矛盾).
少阴前篇,(14)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下利脉微为阳气爆脱。
卢铸之论附子:附子得桂枝为先锋使,使阳布满全身。得姜草强健脾胃;得葱白使百脉充盈;得细辛为探源使,凡邪之所藏,皆能侦查。得人参,一刚一柔,一阴一阳,引精中之气由脏腑至气血;得砂仁,纳木、火、土皆归于水,使水中之阳随辛润之气,缘木上行,乃返入舍,本末皆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