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来源于古老的祭月活动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八月十五正值月中,因此又称“中秋。关于中秋节的来源大致分为:神话传说和古人对月的崇拜。
中秋节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西王母的嘉奖,赐予一包长生不老药,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但后羿因舍不得妻子嫦娥,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在民间后羿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其中有一心术不正之人,逢蒙也混迹其中。
一日,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便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自知不是蓬蒙对手,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下。吞下药后,嫦娥便觉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思念妻子,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古代对月的崇拜
中秋节源自于古时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长期观察,发现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周礼》记载,我国周朝时就有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月”仪式。
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人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感谢月神赐予的丰收,便更加重视祭月、拜月礼俗,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祭台。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对月的祭拜慢慢根深蒂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在祭月、拜月的同时,又开始赏月,慢慢形成了如今的固定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的形成
中秋节的实际形成,最初可以追溯到唐朝初年。《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因此一般认为中秋节成为固定节日始于唐初。而中秋节的盛行则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主要节日。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徵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多有效仿,到后来赏月重于祭月。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人们摆设各种时令鲜果乾果、月饼拜祭月神,而后全家围坐在月光下吃糕点、饮桂花酒、赏菊花等,取团圆、祈福之意。
如今年轻人平日里南来北往,多不在家,好在国家给了中秋节固定的假期,很多在外的游子也可赶在中秋节回家,举家团圆。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代表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家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