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道德经第6章解读
2017-12-21 | 阅:  转:  |  分享 
  
道德经第6章解读张武忠初稿2017.8.5第6章【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译文】你看那幽深狭
长的河谷,是不是像极了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溪水半隐半现流出谷口,犹如孩子从这扇门源源不断地生出,这就是象征母体和母性的“牝”。雌性
母体的生育终有停歇之时,而自然界河谷中的溪水却长流不息永不枯竭,“道”就和那河谷一样神奇,可以孕育出世间万物并且永不停歇,这就是道
玄妙神奇的母体,称之为“玄牝”。这就是玄妙母体产育万物之门,犹如天地之根,故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溪流在河谷中静静地长流不
息,大道也悄无声息地孕育着万物。它的气息是那么的隐秘微弱,你似乎都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有时又模模糊糊感觉它确实真实存在,若有若无时
隐时现。就像溪谷任由河水流淌那样,道也任凭万物自生自灭自作自息,好像根本用不着自己费心勤劳,万物反而得以生生不息,故称“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解读】6.1“谷”字的注释。“谷”指的是山谷河谷溪谷,文言版《说文解字》注释“泉出通川为谷”,白话版《说文解字》注
释“泉水出隙,汇入河川,群山夹水的地形称作谷”,“谷”字用“水”作上偏旁,上半部是“水”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口”,像河水半隐半现出
于谷口。6.2雌性动物的“牝”就是受溪谷河谷山谷形状启发而造的字。“牝”读作(pin),与“牡”相对,人分男女,道分阴阳,雌雄区分
鸟兽和动植物的性别,而牝牡描述雌雄鸟兽生殖器官的不同。老子把山谷溪谷比作是母性的“牝”,猛一看难以理解,但如果考证牝牡两字的演变和
由来,就会发现“牝”原本就是受山谷溪谷地形启发所造的字。牝和牡左边都是“牛”旁,泛指动物。古人观察大地上千沟万壑山水相依,山体中的
泉水汇聚成溪在山谷河谷中流淌,远远望去,低洼深邃的河谷像极了雌性动植物的生殖器官,而鼓起来的丘陵山地则像是雄性动植物的生殖器官,所
以用“牝”代表雌性的母体,用“牡”形容雄性的特征。那么如何来造字?“牝”的右旁是“匕”,读作(bi),不是指匕首,而像吃饭舀汤的汤
勺,长柄浅斗,学名叫汤匙。因为勺子是凹进去的,与山谷溪谷的结构很像,能蕴含山谷溪谷的寓意,所以与“牛”组合成“牝”象征雌性的母体。
而“牡”右边是“土”,象征凸出的丘陵山体,与“牛”组合成“牡”描述雄性动植物生殖器的外形。6.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
谓天地根”,溪谷可以比作母体之“牝”,那么道就是玄牝,是万物之产门,犹如天地之根。雌性动植物的母体生育功能终有停歇之时,本体也有死
去的那一天,而河谷中的溪水却经流不息永不枯竭,中国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都在西北的唐古拉山,亿万年来水流不断没有枯竭过,得以永远不死。“
道”就像河谷那样神奇,可以孕育万物并且永不停歇,无所谓生死,是为“不死”。这就是道玄妙神奇的母体,故称“玄牝”。就像是万物产育所经
的大门,故称“玄牝之门”,犹如天地之根。“不死”,华夏先民一般不说“死”而言“终”,善始善终善有善终,在《道德经》中共有18处“
死”的描述。在《周易》中有7个“死”字,圣人描述天道循环四季轮转,万物春天萌发夏日生长秋天丰收,到了深秋冬天却毁折潜藏死气沉沉,但
并不是真的死了,待到来年春归大地万物又焕发勃勃生机,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佛教也认为万物不生不死,《心经》中有两个“死”,“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道德经》共有12个“谷”字,都是山谷之义,并引申出虚怀若谷的谦虚人格,第6章“谷神不死”,第15章“旷
兮其若谷”,第28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第32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第39章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第41章“上德若谷”,第42章“人之所恶,唯
孤、寡、不谷”,第66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6.4对“谷神”的另一种解释。还有一种解释,就
是把“谷神”比作是五谷之神,当指后稷稼穑的后稷。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老子是周朝之人,后稷是周族的始祖,他曾做过1000多年前尧舜时
期的农业部长,后世之人遂把后稷当做谷神来奉养,祈求五谷丰登。后稷生活在山西运城的稷王山,他曾在这里教民种庄稼,稷王山由此得名,在汉
朝时隶属于闻喜县,到了隋朝专设稷山县。五谷之神如何能做到不死,在《周易》中圣人描述天道循环四季轮转,万物春天萌发夏日生长秋天丰收,
到了冬天却毁折潜藏死气沉沉,但并不是真的死了,待到来年春回大地,万物焕发勃勃生机,落到地上的种子又重新发芽,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这种解释从道理上也讲得通,我们可以把它和山谷溪谷放在一起,共同去描述道的玄牝母性。只不过那样就显得太复杂罗嗦了,用溪谷山谷
作比喻已经足够,没有补充的必要,我只是把它列出来,有兴趣和精力的可以接着探索和完善。6.5“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赞扬“道”的从从
容容游刃有余,不用太过勤劳。“绵”字从“糸”从“帛”,本义是蚕丝结成的片或团,像丝绵那样柔软,也像丝绵那样藕断丝连延续不断,或
者表示人性情温和。“绵绵”连起来形容人的气息微弱,所以既可形容道的作用微细无力,又可描述其连续不断,比如词语绵薄之力延绵不绝,第4
9章也形容“圣人在天下歙歙(xi)焉”,轻轻地用鼻子呼气生怕惊醒熟睡的婴儿。《诗经》中有一首名叫《绵》的诗,描写了周族祖先“古公亶
(dan)父”率领周人建立国家的经历,第一句就是“绵绵瓜瓞(die),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大意是,大瓜小瓜瓜蔓长,周人最早得发祥
,本在沮水漆水旁,用瓜蔓绵延生长概括了周人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勤”字从“堇”从“力”,“堇”多音多义,在此读(jin),
本指细密的黏土,形容缜密心细,所以“勤”的完整意思就是既费心又出力,勤劳辛苦。这句话的解读要点在于这个“勤”字,有很多学者将“勤”
字简单等同于“堇、尽”,用之不尽。虽然勉强说得过去没有大毛病,但却无法准确理解前面的“绵绵”,领悟不到老子的真正用意。之前老子已经
多次描述了道的无穷无尽,没有必要在这里做无谓的重复。老子是说,道孕育生养万物,并不需要太过勤劳辛苦,而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它的绵薄
之力犹如微弱的气息,你有时可能都感觉不到,而它又确实发挥着作用,故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由此引申出“无为”的治世原则,第17章说“太上,下知有之”,或是“不知有之”,那么圣人治理国家和民众也要像溪谷和道那样,让民众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或者只知道有你这么个君王,这就达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张武忠2017.8.5于北京。
献花(0)
+1
(本文系逐字逐句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