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浙闽民变(叶宗留、邓茂七起义)
2018-01-16 | 阅:  转:  |  分享 
  
浙闽民变(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同义词浙闽民变一般指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叶宗留、邓茂七起义是明正统九年(1444年)至景泰元年(1450年)
,在福建、浙江、江西爆发的矿工、农民武装斗争。正统年间,明王朝为榨取更多白银,加紧盘剥矿工,对闽、浙、赣部分山区实行封锁,并派兵驻
守,严禁私人开矿,穷苦矿工屡遭官军镇压。[1]正统十二年(1447年)十月,叶宗留乘广大矿工生计断绝,聚众千人起义。次年(144
8年)四月,福建沙县农民邓茂七不堪地主盘剥和官府强征暴敛,在陈山寨建立政权,自称"铲平王",声势大振。[2]明廷命都督刘聚、都
督佥事陈荣分任正副总兵,统军镇压,叶宗留中箭身亡。此时,明军参将刘得新在建阳击败邓茂七。正统十三年(1448年)十一月,明廷特命宁
阳侯陈懋为征南将军,刑部尚书金濂总督军务攻邓茂七。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邓茂七中叛徒计,遭张楷部伏击身亡。余众由其侄邓伯孙
统领,继续征战。不久,邓伯孙中敌反间计,杀将领张留孙,致部众人人自危,纷纷出降,起义遂败。起义至景泰元年(1450年),叶希八等义
军首领亦相继失败降明,起义失败。[1]历史背景明代矿税,也称坑冶之课,包括金、银、铜、铁、铅、汞、朱砂、青绿(矿质颜料)等矿产物
质课税,以金、银为主,其他皆微不足道。金银矿开采大都采用官府垄断制,由政府主持开采。间有民采,须经允许,其课额也重。明初,统治者不
主张开矿,认为投入劳力多,产出矿银少。虽然订有矿税税额,但数额极少,人民负担较轻。如福建各地矿场岁课仅2670余两,浙江岁课为28
00余两。永乐年间,明成祖虽也反对采矿,但矿禁已松,矿课逐渐增加,福建矿课岁额达32800余两,浙江达82070两,但已导致地方负
担加重、矿民疲困、治安混乱等问题。明英宗正统年间,明王朝为榨取更多白银,加紧盘剥矿工,对闽、浙、赣部分山区实行封锁,并派兵驻守,严
禁私人开矿。[1]直接起因叶宗留是浙江庆元叶村人(今淤上),出身贫苦,幼年丧父,随叔父在宣平读私塾,稍长习武,立志“刀劈人间不平
事,枪打世上不平人”。流落到处州(今浙江丽水)当过府署皂隶,因不堪受压迫,于正统七年(1442年)十二月,与处州人叶希八、陈善恭等
带领数百名流民到福建福安,私自开宝峰场(今寿宁南)银矿。闽浙一带山区多银矿,是明朝封闭的禁区,地方官吏经常派巡卒搜山驱逐入山开矿的
流民。因叶宗留带领的人多,地方官府便上报了朝廷,明廷命福建、浙江两省派兵搜捕。叶宗留即据守要地,铸造兵器,武装自卫。明朝官府早就颁
令严禁“偷开坑穴”、“私煎银矿”,违者“处以极刑”,家属发配边疆,“如有不服追究者,即调军剿捕”。[3]叶宗留对官府的禁令不予
理睬。起义过程叶宗留起事正统九年(1444年)七月,福建参议竺渊、兵马指挥佥事刘海率千余官兵进剿。叶宗留即领导矿工武装起义,对抗官
兵。起义军诱敌深入,以设埋伏、挖等手段大败官兵,擒杀竺渊,箭伤刘海。[4]起义军首战告捷,闽北各坑场矿工纷纷响应,附近有些贫苦
农民也到矿区参加起义军,起义军的势力迅速发展到仙霞岭铜塘山一带。正统十年(1445年)十二月,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命广信(今上饶)府和
铅山县的官兵进剿。起义军抢先攻占了官兵必经的永丰(今广丰)县城,并乘官兵抵城下立足未稳,出城袭击,歼敌过半,官兵残部逃回。此后,起
义军活动于闽、浙、赣三省边境山区,采取流动战术对付官兵的“搜剿”。官军“东剿则西走,南搜则北移”,常于隘路设伏杀伤官兵,有利则主动
出击,多次粉碎了明军的“进剿”。正统十一年(1446年)春,起义军发展到数千人,叶希八等一致推举叶宗留为领袖,称“大王”。三月,明
廷见地方官兵镇压不力,“贼势滋蔓”,命御史柳华提督闽浙赣三省兵马合力“征剿”。[5]柳华到福建后,一面派兵“进剿”,一面令各府
县,在城镇巷道首尾建隘门(上有重屋),在乡村建望楼,置金鼓器械在上面,把居民编为总小甲,由总小甲长带领轮流值宿在隘门、望楼上,进行
瞭望和警戒。起义军在永丰、浦城、庆元、政和、福安一带与官军周旋,相机杀敌,多次给官兵予重创。柳华终因“搜剿”无功,被弹劾问罪。[6
]起义扩大正统十二年(1447年)二月以后,矿工起义军遍掘了政和少阳坑、少亭坑和闽北其它坑场银矿,所获不足费用。叶宗留认为,“与
其取于山,劳而不获,孰若取于人,一举而有余”,遂带领义军打出矿区,攻陷了政和县城和各大乡镇。九月,叶宗留带领起义军回庆元,“召龙泉
良葛山人叶七为教师,训练武艺”,并吸收了千余名青壮年充实队伍。十二月,叶宗留挥军南下,一举攻克浦城。正统十三年(1448年)正月,
攻陷建阳,沿途又有大批农民参加,队伍已达近万人,遂进军闽北重镇建宁(今建瓯)。由于官吏潜逃,便顺利占领了府城。为了遏阻明军入闽,起
义军一部越过铜塘山进入江西,占领了闽赣交通要道上的车盘岭,屡挫官兵的进攻。不久,叶宗留率起义军主力转战浙南。这时,叶宗留的好友陶得
二在处州领导千余农民响应起义,起义军声势更大,控制了闽浙赣三省边境地区和交通要道。[6]邓茂七起义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
在矿工起义的推动下,邓茂七领导佃农在沙县西南的陈山寨起义。邓茂七原名邓云,建昌(今江西南城)人,佃农出身,“勇悍自智”,因杀死恶霸
地主,逃到福建宁化县投靠陈政景,化名茂七。福建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邓茂七常聚集佃户谋划抗租斗争,被当地官府察觉,便转移到沙县。
柳华在闽督剿叶宗留矿工起义军时,各地组织总小甲,邓茂七被推为巡警总甲,当时郡邑的长吏大多收取富民的贿赂,纵容他们多取田租,租息是原
来的几倍,贫苦民众都被坑害的十分严重。[7]沙县佃户遭受剥削尤为严重,交租必须送到地主指定的地点,称为“送租”,逢年过节还要向
地主奉献鸡鸭之类的物品,名为“冬牲”。邓茂七利用总甲的身份,号召废除“冬牲”,拒绝“送租”,要地主自行收租。附近农民纷纷响应。地主
们即向官府投诉,县衙派兵丁缉捕,邓茂七拒捕,并打死了来捕的兵丁。随后,沙县县令亲带三百名官兵进行围捕,邓茂七组织佃农武装抵抗,杀了
县令和巡检,三百名官兵几乎被杀尽,并“劫其富民,尽杀之”。于是,邓茂七率众占据陈山寨,正式宣布起义,自称“铲平王”,设官属,歃血誓
众,宣布要铲平天下的不平。[8]当时,靠贿赂宦官王振上台的福建左布政使宋彰,民众受到他们的坑害,苦不堪言。[9]因此,邓茂七
起义后附近各县贫苦农民都拿着金鼓器械响应他,远近而来的人,都归附于他,[10]西有陈政景领导的宁化农民响应起义,东有蒋福成领导
的尤溪万余炉丁(炼铁工人)和农民声援。起义军以沙县、尤溪为根据地,建立地方政权,积极向外扩展势力。四月,邓茂七带领农民军主力,从间
道北上占领杉关,攻克光泽,顺北屯溪而下,陷邵武,入顺昌,农民军所到之处,官吏、豪绅纷纷逃匿。同时,宁化农民军进攻连城、汀州(今长汀
)等地。邓茂七与蒋福成便联合进逼延平(今南平),八闽震动。[8]明廷镇压正统十三年(1448年)八月,明英宗命御史丁瑄驰闽“剿抚
”,并以都督刘聚为总兵,都督陈荣为副总兵,陈诏(一作韶)、刘德新为左右参将,佥都御史张楷监军,率重兵随后入闽,以解延平之危。[11
]丁瑄一到延平,即命同知邓洪率兵二千往沙县征剿,遭到邓茂七、蒋福成联合反击,全军覆没。丁瑄又改变手法,派人前去招降,要农民军“
解散,得免死”。邓茂七坚定地说:“吾岂畏死求免者!吾取延平,据建宁,塞二关,传檄南下八闽,谁敢窥焉!”[10]遂杀来使。延平守
城御史张海急忙派都指挥张某带兵四千前去阻击。农民军于王台南部双溪口隘路上设伏待敌。以20余人隐藏在两侧村店中,大部队埋伏于就近山上
。当官兵大队人马已过,殿后都指挥将至之际,村店中的农民军突然举排栅塞道,迅速把都指挥及数名从兵擒杀了。等官兵前驱发觉回援,山上伏兵
从侧面冲下掩杀,一举歼敌数千。邓茂七便乘胜进围延平府城。张海再次上城诱降,未能得逞。接着双方大战于城外,农民军连斩明军都指挥范真、
指挥彭玺二将,官兵不敢再战,闭城固守待援。叶邓合流正统十三年(1448年)九月,张楷率南京、江西、浙江八千官兵及数百名蒙古骑兵向福
建进军。邓茂七派人与叶宗留联系,商讨协同对明军作战问题。叶宗留即派重兵扼守闽赣边境要道,阻止明军入闽。张楷派遣刘德新率偏师由建昌入
邵武,自率主力由浙江经广信入闽北。张楷至广信时,其前锋陈诏与矿工起义军交战,败死。张楷遂逗留不敢进。至十一月,张楷怕朝廷追究,才命
都督陈荣、指挥戴礼率兵二千进攻铅山的黄柏铺。叶宗留亲率起义军与明军激战,不幸中矢牺牲(当时明军不知)。起义军退入山中,推举叶希八为
领袖,继续坚持斗争。叶希八派人从铅山、弋阳绕道入闽,与邓茂七取得联系,并分兵四百,加入邓茂七领导的农民军。叶希八除留部分兵力扼控车
盘岭外,主力迂回山岭之间,伺机歼敌。不久,明军前来搜山,叶希八在玉山十二都设伏,杀死了陈荣、戴礼和大批明军,为叶宗留报了仇。[6]
在矿工的支援和配合下,邓茂七继续围攻延平,派部将黄琴、刘宗、罗海扼控建阳、邵武等要塞,以防明军南下。同时分兵出击。一路由陈敬德、
吴都总带领,连克德化、永春、安溪,直抵闽中沿海重镇泉州府,于城南五陵坡(一作古陵坡)活捉率兵来战的知府熊尚初。一路指向闽西,由将乐
、连城,攻达上杭。此外,还以二千义兵北攻建宁府,遭到建宁知府张瑛的袭击,败绩退回。农民军出击时,沿途焚烧衙门,破牢释囚,开仓济贫,
深得受苦民众的拥护,数月之间连克二十余州县,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建立了十九寨三十六营,对明王朝在东南的统治构成很大威胁。[6]转
折衰亡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明英宗闻报,下诏严斥刘聚、张楷“进军日久,全无实效”,“再不用心,必杀不宥”。[12]同时
,又命宁阳候陈懋为征南(一作平夷)将军,保定伯梁瑶、平江伯陈豫为副将军,都督同知范雄、都督佥事董兴为左右参将,刑部尚书金濂参赞军务
,太监曹吉祥、王瑾、陈梧监军,统率京营和江浙兵四万,配备神机铳、炮火器,入闽“征剿”。滞留广信的张楷,因刘德新已破杉关,入光泽,占
邵武,才从间道入闽北,与刘会攻建阳。此时,农民军由于黄琴叛变投敌,并为官军诱杀了刘宗、罗海等义军将领,明军终于打通了南下的通道。南
部的农民军在杨福的带领下,接连攻陷了漳浦、南靖、长泰、龙岩等地,于进攻漳州时被明军守将卫指挥顾斌击退。邓茂七久攻延平不下,遂移兵北
攻建宁。当时,张楷已率兵抵建宁,金濂的大军也将入闽,形势对农民军不利,邓茂七便主动撤兵退守陈山寨一带。二月,由于潜伏农民军内部的叛
徒张由孙、罗汝先的引诱,邓茂七再次率兵进攻延平。当农民军从溪南渡河时,明军埋伏在溪北的铳、炮突然齐发。农民军伤亡数百,溃退下来。明
军指挥刘福又率埋伏在附近的官兵掩击,在混战中邓茂七不幸中流矢阵亡(一说被斩)。[13]邓茂七牺牲后,形势急转直下。驻守沙县的农民
军推举邓茂七的侄子邓伯孙为领袖,率农民军余部据守陈山寨、后洋、贡川、九龙山等地。继续抗击官兵。张楷、金濂一面分兵进剿,一面派叛徒招
降,并施展离间计使邓伯孙杀了农民军骁将张留孙,使邓伯孙陷于孤立。正统十四年(1449年)三月,九龙山等据点相继失守。五月,陈山寨最
后陷落,邓伯孙被捕遭害,农民军将士二百余人殉难。至此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6]起义结果邓茂七牺牲后,余部叶希八、陶得
二领导的矿工起义军,在明军入闽后转战浙南,屡败官兵,围困处州达数月之久。后张楷回师浙南,起义军受挫,于景泰元年(1450年)进攻武
义、永康失利,陶得二被俘就义。这支起义军也告失败。[6]历史影响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矿工和农民起义,是明朝中叶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此次矿工、农民起义,持续数年,波及数省,虽被官军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但震撼了明朝的统治。[1]叶宗留、邓茂七等大规模的农民运
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打破了明初所确立的基层里甲控制体系。使人口流动更加自由,为明朝中后期社会的深层变化提供了前提。[14]从长
远来看,他们联合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相关评价谷应泰:浙东入闽,道险而狭,迤逦千里,山势峻业,灌木
蓊翳,纠纷盘互,不逞之徒,往往跳穴其间。内可以聚糗粮,下可以伏弓弩,急可以远遁走,缓可以纵剽掠。以故浙、闽多寇盗,好作乱,长吏不敢
问,将兵者难扑灭,地险然也。又况括苍诸坑,颇产贡金,椎埋嗜利者因缘为奸,趋之如骛,聚众益多。以故庆元叶宗留,以千余人攻政和,此乱之
始也。然其由浦城,劫建阳,则自浙犯闽。攻上饶,破永丰,则自浙犯江。而叶希八又焚浦城,屯云和、丽水,则自闽还犯浙矣。其时闽地邓茂七反
宁化,蒋福成反尤溪,莫不据地称王,摧锋陷敌,拥众万余,转战数郡,比之于浙为尤剧焉。[10]《剑桥中国明代史》:尽管两起叛乱在心怀
不满的矿工和贫困的佃农中吸引追随者时起初取得一些成就,它们始终未能集结大批追随者。起义者从未达到控制地盘或夺取县城的阶段,尽管他们
的领袖自封响亮的称号,他们依然是成伙的流窜盗寇。他们不能成功的一个基本原因是,这个区域的地方官员答应给村民免除徭役三年。由于对采矿
章程作了改革,降低了过高的生产定额,取消了盗矿者的死刑,矿工的不满情绪也缓和了。这说明了一个事实,虽然土地分配的不均以及土地主和耕
作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引起的长期问题在农村地区产生了各种弊病和压力,但只要官员的贪污行为和错误的行政能够消除,政府的苛刻的政策能够缓和
,政府是不难平息这类农村动乱的。[15]参考资料1.?叶宗留邓茂七起义??.江西国防教育网[引用日期2017-07-05]2.?
《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7-08-23]3.?《明英宗实录》卷四十九,正统三年十二月乙丑。4.?《明史
·本纪第十·英宗前纪》:秋七月己酉,下驸马都尉石璟于狱。处州贼叶宗留资福安银矿,杀福建参议竺渊。5.?《明史·本纪第十·英宗前纪》
:壬申,御史柳华督福建、浙江、江西兵讨矿贼。6.?叶宗留与邓茂七起义??.中国庆元网[引用日期2017-07-05]7.?《明英宗
实录》卷一百七十五。8.?《明史·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沙县佃人邓茂七素无赖,既为甲长,益以气役属乡民。其俗佃人输租外,例
馈田主。茂七倡其党令毋馈,而田主自往受粟。田主诉于县,县逮茂七,不赴。下巡检追摄,茂七杀弓兵数人。上官闻,遣军三百捕之。被杀伤几尽
,巡检及知县并遇害。茂七遂大剽略,伪称“铲平王”,设官属,党数万人,陷二十余县。都指挥范真、指挥彭玺等先后被杀。时福建参政交阯人宋
新,贿王振得迁左布政使,侵渔贪恶,民不能堪,益相率从乱。东南骚动。9.?《明史·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丁瑄传》??.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17-08-22]10.?《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一·平浙闽盗。??.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7-08-23]11.?《明史·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命瑄往招讨,以都督刘聚、佥都御史张楷大军继其后。瑄既至,先令人赍敕往抚。茂七不肯降,瑄驰赴沙县图之。贼首林宗政等万余人攻后坪,欲立寨。瑄令通判倪冕等率众先据要害,而身与都指挥雍埜等邀其归路,斩贼二百余级,获其渠陈阿岩。12.?卢增夫?.邓茂七之乱史料传承考—兼论相关史事[D]:厦门大学,200813.?《明史·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明年二月,瑄诱贼复攻延平,督众军分道冲击。贼大败,遁走,指挥刘福追之,遂斩茂七,招胁从复业。未几,复擒其党林子得等。尤溪贼首郑永祖率四千人攻延平。瑄偕埜等邀击,擒之,斩首五百有奇,余党溃散。14.?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第209页15.?《剑桥中国明代史》???.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7-08-23]1
献花(0)
+1
(本文系SC开卷首藏)